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龚缨晏 《化石》1996,(2):8-9
人的双脚是怎样开始直立行走的龚缨晏在现代世界上,只有我们人类才采取双脚直立的行动方式,这是人类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因此,双脚直立行走的产生,是人类起源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现有的材料而言,约400万年前出现于非洲的南方古猿是我们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人材...  相似文献   

2.
人类两足直立姿势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国强 《化石》1992,(4):28-29
人类是怎样取得直立姿势的?我们在对非洲现代灵长类动物进行一系列观察后,发现现代有些猿类在多种的情况下常常两足直立。比如它们在地面上需要环颐周围时;用前肢携带食物或其它东西时,或者作出某种表情时;它们都会站立起来。对此现象研究,或许会引发我们对人类产生直立姿势的种种猜想,以解释那些至今使人困惑的问题,包括人类产生直立姿势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直立行走和工具使用被认为是人类出现的重要标志。直立行走使人类的双手得以解放,因此人类可以使用双手去获取食物,使用工具,大大提升了人类的生存几率。手部动作的完成不仅需要肌肉、骨骼等末端生物器官的参与,更需要大脑对环境中的物体的大小、形状等信息进行分析,选择要完成的动作类型,并对动作进行提前编码和实时调控。本文将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综述视觉引导的手部动作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已有理论、存在的争议、一些新的证据以及动作研究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体重270余公斤,身高2.74米,人类的直系祖先,——一些人曾对巨猿作过这样的描述。巨猿,是生活在远古时代的一种灵长类,人们知道它的存在只不过近四十年来的事。除了有一处发现地点在国外以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是在我国发现的。它果真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吗? 药铺巨牙四十年前,一位荷兰古生物工作者在香港中药铺里捡出三枚奇怪的牙齿。这是一些臼齿,看起来很像人的,但比人的臼齿大好几倍。他认为这种牙齿化石可能代表一种古代体型巨大的猿类,起名为巨猿。 1945年,另一位美国的“权威”详细研究了这三枚巨猿臼齿后,认为巨猿并不是猿而是人,应改名为“巨人”,它是北京猿人和爪哇直立猿人的直系祖先,现代  相似文献   

5.
人类是唯一以完全直立的姿势进行活动的。经过长期的进化使人体结构也逐渐适应了这一姿势,人体结构的进化使人类在维持直立姿势中能够以最小的能量消耗而保持平衡和稳定。人的足则是实现这种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的长度直接影响着足的有效长度(重心的最大前后移动范围,为足长的三分之二,平均约为12.5厘米)和人体支撑面的大小。由足的  相似文献   

6.
俞东红  曹华  王心睿 《生物工程学报》2021,37(11):3961-3974
随着人类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需建立新的模型系统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虽然传统的研究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但难以准确反映组织、器官在机体中的生理现象。类器官 (Organoid) 是来源于干细胞或器官祖细胞的三维细胞聚集体,可分化和自组织形成具有人体相应器官的部分特定功能和结构。由于类器官具有人源性,可模拟器官发育和形成,在体外长期扩增中具有基因组稳定性,并能够形成活体生物库进行高通量筛选等优势,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体外模型。目前,利用类器官模型结合新兴的基因编辑、器官芯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等,能够突破传统模型的瓶颈,在器官水平上为疾病模型的建立、药物研发、精准医疗以及再生医学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文中就类器官分类及特性、研究应用、与其他技术结合应用及展望这4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类演化道路上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直立姿态的产生和发展,人类体质上的主要特征大都与两足直立行走相联系。多少年来,关于直立姿态的起源问题,大多  相似文献   

8.
编委推荐     
《遗传》2023,(10):857-858
<正>Cell Stem Cell |通过胚胎互补诱导多能干细胞在猪体内产生人源化中肾异体器官移植是代替原始器官发挥功能的有效方法,但是受到移植器官短缺和缺乏具有组织相容性供体等方面的限制。一种有希望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胚胎与多能干细胞(PSCs)的互补,产生具有人类组织的大型哺乳动物异种嵌合体。利用该方法,目前在小鼠和大鼠之间已经成功实现了胰腺、胸腺和肾脏等器官的异种器官形成。  相似文献   

9.
全世界两三千个民族,有两三千种语言。每个人从学会说话起,一辈子不知讲过多少话。人类从学会说话起,已经说了起码有几十万年的话了。语言和人类,已经到了须臾不能离开的地步。如果全世界的人没有语言,那将是不可想象的。那末,语言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 一、人类语言的前身人是由古猿变化而来,人类语言的产生与古猿的动物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古猿的动物语言是人类语言的前奏。现代的类人猿已经开始半直立了。它们的手在坐着或站着时都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放,这就为手势  相似文献   

10.
习舞青少年的体型初探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本文动用Heath-Carter体型法,探讨了呼和浩特市311例6-20岁经过舞蹈专业训练的青少年体型特点,结果显示,习舞青少年具有以外胚层因了占优势的各类体型,男性以偏中胚层型和外胚层型体型为主,女性则以偏内胚层型的外胚层型体型居多。同龄男女型间差异显著。同性别中相邻年龄组间体型无显著性差异。与其它群体相比,习舞青少年内胚层值较低,外胚层值明显高于普通同龄人。青春期阶段是形成这种体型特征的重要时  相似文献   

11.
组织、器官的丧失或功能障碍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主要危害之一,也是引起人类疾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组织、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也已成为科学界特别是生命科学领域所要积极探索的国际性前沿课题。组织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工程化生产可以用于替代人体不可逆损伤的、功能退化的组织和器官,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为根本解决人体重要生命器官的疾病带来新的途径,从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经过研究人员20余年的不懈努力,组织工程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重要生命器官的组织工程研究目前已经成为组织工程研究领域的热点和焦点,并且针对心脏、肝脏、肾脏、胰腺等重要生命器官的组织工程研究正在不断取得突破。该文从干细胞定向可控分化、功能化支架材料仿生制备、重要生命器官体外构建与应用以及基于快速成型和微制造技术的器官精准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重要生命器官组织工程研究最新进展及相关的产业化情况,希望为重要生命器官组织工程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改造猪的器官移植给人类被认为是解决人类移植器官供不应求的可能方案,但由于猪和人在免疫学上的差异使移植到人体的猪的带血管器官很快被排斥掉,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对猪-人之间最重要的差异性抗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化学为自然科学,由化学元素组成化学物质,不同的化学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化学物质,它和生物界的人体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生物界分动物和植物,人是最高等的动物,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她由化学元素组成最小的细胞,由细胞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形成器官,不同的器官按一定的顺序形成系统,由系统进一步组成人体。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人体内始终发生着许许多多的变化,既有物理的,也有化学的,人体与化学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化学反应,就没有生命,更谈不上人类,本文从几个方面浅谈人体与化学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今年2月24日,著名的古人类学家玛丽·利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宣布了一项新的发现:即三百五十多万年前人类的远古祖先的足印。足印的形态和分布表明:它们是由一个直立行走的个体留下来的,而这种直立行走的样子与现代人的直立行走的样子十分相像。这些足印是英国的科学家A·黑尔在莱托里尔发现的。莱托里尔,是坦桑尼亚北部地区东非大裂谷中的一个著名的考古地点。足印保存在一层灰黄色的中  相似文献   

15.
人类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单体型的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人类基因组中最丰富的遗传变异。单体型是指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或某一区域的一组相关联的SNP等位位点,单体型已经成为近年来人类遗传研究的组成部分。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HapMap)计划的目标就是构建人类DNA序列中多态位点的常见模式,找出代表整个人类基因图谱之中的SNP集合的标签SNP。在复杂性疾病研究中,由多个变异位点组合构成的单体型分析优于单个SNP的分析。文章论述了SNPs、基因型、表现型的定义与HapMap计划的一些情况,综述了单体型的3种推断算法和单体域的不同定义与构建方法,同时介绍了标签SNP的选择及单体型与复杂疾病关联分析的方法,可利用公共SNP数据库的情况以及SNPs与单体型在复杂疾病与药物反应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猪器官作为人类移植器官的来源是解决当前人源器官严重短缺的途径,但需要解决免疫排斥反应、病毒感染和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通过基因技术对猪细胞内的相关基因进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降低病毒感染风险和减轻排斥反应。本文介绍了猪作为人类器官来源的优势及其面临的问题,以及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17.
薛艺伟 《化石》2021,(2):28-31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优势之一是能使用并控制火.火不仅改变了人的摄食方式,提高了营养,改善了体质,而且使得人类的人口数量增加、体型增大、臼齿变小、肠胃缩小、体毛减退.100万年以前,人类只能偶尔利用野火.40至2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与管理火,并能保存火种.距今20万年前后,人类掌握了取火技术,为长期获取熟食提供了条...  相似文献   

18.
<正>距今10.5—12.5万年,中国境内生存着一群体质特征非常特殊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其头骨呈现出更新世晚期人类、东亚中更新世直立人以及欧洲尼安德特人的混合特征。他们不是早期现代人、不是尼安德特人、不是海德堡人、也不是直立人。他们是一种新的古老型人类,目前还无法将其归入任何已知的古老型类群之中。这种新  相似文献   

19.
对人与猿的结构、行为等特点进行比较,表明人类发生意识突破和"依靠工具"(防卫等),人与工具结合具有进步性,使人类的进化具有独特性。人体改变出现以心理意识主导的结构(基因)选择,它以适应工具、文化为方向,人逐渐直立和脑量增加等。分析了人类进化的心理学基础,阐明人与猿的分离方式及机制:即在工具意识上"断开",产生以心理选择为主导的结构和心理等的不同改变。建立人类进化的新模式,并从不同角度验证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脑的第二信号系统为人类所独有,人可以对语词形成条件反射,使人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先天因素和后天努力造就了今天的网络信息,网络信息对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给社会进步带来了积极效应。人类应庆幸和珍惜这一生理功能,提高个人素质,开发管理和利用好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