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讨论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特征。 方法 对226例直径≤3.0cm的原发性小肝癌进行二维、三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综合分析。 结果 226例小肝癌均有不同回声的超声影象,概括声像图特点将其分为低回声131例(58.0%)、等回声31例(13.7%)、强回声64例(28.3%),对照组与疾病组两者间小肝癌的二维回声无明显差异(P〉0.05);而CDFI小肝癌为高阻力血流动力学表现,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超声对小肝癌诊断仍存在一定困难,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小肝癌诊断有明显的协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超声鉴别诊断的病理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形成肝癌超声不同回声的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 经超声引导对肝脏186个实性不同回声病灶行穿刺组织学活检,分析与灰阶声像图相对应的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90例肝癌中低回声者组织结构致密,细胞成分简单,声像图上有低回声暗环者有包膜,当癌组织内有大片脂肪变性,透明细胞或非液化性不均匀性坏死时,声像图上显示为高回声,除肝癌外的肝内实性占位病变具有上述组织病理改变时,可形成与肝癌相似的声像图回声。结论 肝癌声像图上的不同回声是其组织病理改变的声学表现,组织病理成分和构成决定了肝癌的回声特性。  相似文献   

3.
超声造影诊断复发性肝细胞肝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发性肝癌在超声造影中的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复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43例(49个病灶)进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的造影时相及回声改变。结果43例49个病灶在动脉期均整体增强,开始增强时间为(16.2±4.5)s,达峰时间为(21.8±5.3)s,出现低回声时间为(106.7±50.9)s。门脉期出现低回声灶31个,延迟期出现低回声灶46个,门脉期和延迟期始终呈等回声灶3个。如以动脉期快速增强,门脉期或延迟期呈低回声作为肝癌诊断指标,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的准确性可达93.9%(46/49);如以动脉期增强并结合以往肝癌病史作为肝癌复发的指标,则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的准确性达100%(49/49)。结论超声造影对复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直径≤2 cm肝细胞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6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2 cm肝细胞癌[病灶大小0.5~2.0 cm,平均(1.39±0.33)cm]术前进行低机械指数(MI)实时超声造影(MI<0.19,反向脉冲谐波造影模式,造影剂为SonoVue),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评估诊断性能.结果 106例≤2 cm小肝癌中病灶周边显示声晕22例(20.8%),病灶内显示结中结征25例(23.6%),病灶内部检测到动脉血流信号45例(42.5%).超声造影95例动脉相病灶呈整体高增强(89.6%),门脉相及延迟相85例病灶消退为低增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 cm小肝癌的准确性为34.9%,假阴性率为65.1%.实时超声造影诊断≤2 cm小肝癌的准确性为80.2%(P<0.01),假阴性率为19.8%(P<0.01).结论 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实时超声造影明显提高了对≤2 cm肝细胞癌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经皮醋酸注射治疗肝癌新方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评价纯醋酸注射治疗肝癌的坏死程度。方法采用100℃热生理盐水、无水酒精和纯醋酸对离体猪肝标本进行注射。结果①注射后肝组织的硬结大小为纯醋酸>无水酒精>热生理盐水(P<0.01或0.05);②热生理盐水、无水酒精和纯醋酸每点注射的最适剂量为4ml、2ml和2ml;③75%醋酸和纯醋酸注射肝组织的硬结大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将纯醋酸于超声引导对15例肝癌和肝转移癌进行注射治疗。结论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适合于小肝癌和肝转移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慢性乙肝并发小肝癌进行超声动态观察,探讨乙肝并发小肝癌的发展规律以及超声在慢性乙肝肝内病变进展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对实验室检查报告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体(HBcAb)、e抗原(HBeAg)均阳性的122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肝二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重建,分析声像图特点.穿刺活检后,对肝内结节二维、三维超声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122例患者中并发小肝癌34例.从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时间平均为(6.30±2.31)年,肝硬化发展为肝癌时间平均为(8.01±2.10)年.三维超声能较清晰地显示肝内增生结节、小肝癌形状及与周边肝组织的关系,三维超声对小肝癌的检出数较二维超声明显增多,而对肝硬化增生结节的检出数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超声动态观察慢性乙肝肝实质回声改变能早期发现肝内结节性病变,三维超声多切面、多角度检查可提高小肝癌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附120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72,自引:8,他引:72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方法120例HCC经皮穿刺植入单导或双导微波天线对肿瘤进行一次整体覆盖原位凝固灭活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3~60个月,肿块内血流信号消失率90.4%,增强CT或MRI治疗后无强化率91.5%,AFP转正常水平占86.2%,肿块缩小率61.1%,再活检肿瘤完全坏死率90.6%,局部及全身免疫均明显增强,总生存率78.3%。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凝固一次整体原位灭活治疗肝癌方法简单、省时、安全,微波热场可控、凝固效果确切,其增强免疫的效果可能为改善远期疗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超声引导经皮高温蒸馏水瘤内注射治疗肝癌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开发一种简便有效、经济安全的肝癌治疗新方法。方法对21例肝癌患者共30个结节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经皮瘤内注射超过80℃的蒸馏水,利用其高温、低渗作用杀灭肿瘤。肿瘤直径0.9~3.9cm,每个瘤灶注射1~6次,注射剂量8~60ml。结果治疗后4个瘤灶消失,14个缩小,12个未增大。直径缩小或不变的肿瘤,影像学上呈囊性化趋向,CT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原血清甲胎蛋白(AFP)值升高者显著下降,经组织学检查的瘤灶证实完全坏死。注射过的瘤灶无局部复发,肝内远膈部位复发6例。治疗副作用仅见短暂的局部烧灼痛、低热、一过性转氨酶轻度升高。结论本疗法最显著的优点是安全性高,可适用于肝功能较差的病例和某些特殊部位的肿瘤。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超声造影各时相特点,探讨不同增强模式与病理学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对32个HCC病灶的超声造影时相特征进行研究。对其中13例有明确病理结果的病灶超声造影过程进行时间一强度曲线分析,将其增强模式、曲线各参数及微血管密度与病理学组织分化程度对照研究。结果 HCC超声造影动脉相均表现为快速增强(100%);门脉相及延迟相12例(37.5%)病灶表现为等或略低回声,为“快进慢出”型,23例(62.5%)病灶表现为低回声,为“快进快出”型。7例高分化HCC中5例(71.4%)表现为快进慢出的增强模式,6例中低分化HCC中5例(83.3%)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增强模式;两组病灶时间-强度曲线在到达峰值时间、曲线尖度、曲线下面积三个参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超声造影动脉相多为快速弥漫增强,延迟相增强信号的廓清快慢则有不同,后者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实时超声造影检测肝癌血供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癌血供情况判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为SonoVue,经肘部静脉弹丸注射。结果:注射SonoVue后15个病灶均快速增强,增强达峰值时,有8个病灶内部出现大小不一或不规则形的造影剂非填充区(低回声),与病理对照显示该低回声区为肿瘤坏死区域,并且大小及位置与标本显示相一致。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反映肝癌的血供情况,对判断肿瘤有无坏死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联合时间-强度曲线与伽马拟合曲线评估肝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并在此基础上行伽马拟合曲线分析,得出各项定量参数:始增时间、上升支斜率参数、曲线尖度、拟合系数、达峰时间、达峰强度、达峰前平均强度、上升支斜率、达峰前面积.结果 与周边肝实质区相比,肿瘤区曲线上升快,下降快,峰值强度大,达峰时间早,上述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时间-强度曲线和伽马拟合定量分析软件能较为真实客观地反映肝细胞癌及肝实质间不同的灌注特点,为肝肿瘤的诊断和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量化指标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早期小肝癌(SHCC)可通过外科及介入手术根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影像学准确诊断SHCC的意义重大。目前MR增强扫描单次屏气下只能行动脉期成像,且扫描时间较长,存在呼吸运动伪影,易漏诊动脉早期一过性强化的SHCC。CAIPIRINHA-Dixon-TWIST-VIBE(CDT-VIBE)技术可在较短的扫描时间内获得多组高质量的动脉期及动脉主导期图像,不仅可发现其他检查不易发现的小病灶,还可显示不同病灶起始强化的差异,有利于判断病灶性质及血供特点,对SHCC的诊断及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对CDT-VIBE序列诊断SHC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0 例肝细胞癌与28例胆管细胞癌侵犯门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0例肝细胞癌发生门静脉瘤栓56条,受侵血管壁全部显像清晰,管腔内见瘤栓实体(100%);28 例胆管细胞癌侵犯门静脉 29 条,其中仅 6.9%(2/29)血管壁显像清晰。肝细胞癌组门静脉瘤栓内 75.0%(42/56)测及动静脉血流,60.7%(34/56)测及高速动脉血流;胆管细胞癌组受侵门静脉内仅 13.8%(4/29)测及血流信号。肝细胞癌组与胆管细胞癌组受侵门静脉周边测及高速动脉血流者分别占 80.4%(45/56)与 31.0%(9/29)。以上结果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小肝癌滋养血管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小肝癌的滋养血管血供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1例小肝癌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检查 ,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对照。结果 小肝癌动脉肿瘤输入血管检出率90 .3 % ,最大血流速度 (Vmax) (4 5 .3 5± 2 2 .43 )cm/s ,阻力指数 (RI) 0 .69± 0 .13 ;门静脉肿瘤输入血管检出率41.9% ;此外CDE可显示 15例 (4 8.4% )小肝癌有肿瘤输出静脉血管 ,其中 13例 (4 1.9% )为门静脉肿瘤输出血管 ,2例 (6.5 % )为肝静脉肿瘤输出血管。结论 CDE对小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肝癌肿瘤输出静脉血管可能是肝癌易发生门静脉癌栓及肝内转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增生结节与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34例肝硬化合并小结节病灶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18例20个病灶为小肝癌,16例18个病灶为增生结节,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观察两类病灶增强时相、类型及模式,并行定量参数比较研究.结果 ①小肝癌动脉相高增强,门脉相等或低增强,延迟相低增强较多见;肝硬化增生结节增强表现多样化,以三期等增强最多见,两者各时相增强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多均匀增强,不均匀增强较少见,两者增强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肝癌病灶中,11个为快进慢退型,9个为快进快退型;增生结节病灶中,1个为中晚期增强型,3个为早期延迟增强型,14个为同步增强型.④增生结节与同深度肝硬化组织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小肝癌与同深度肝硬化组织及增生结节比较,始增时间、达峰时间短,峰值强度高,曲线尖度大(P<0.05).结论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背景下增生结节和小肝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肝门部胆管癌的超声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超声影像特点及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2例经病理学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直接征象分为乳头型(1例)、团块型(5例)、截断型(4例)和狭窄型(2例)四型, 并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肝叶萎缩及肝门肿大淋巴结等间接征象。结论 超声显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早期诊断应得到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引导经皮经肝动脉分支穿刺栓塞化疗(TA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8例中、晚期HCC行12次CDU引导下TAE治疗。结果依靠CDU技术准确识别肿瘤供血动脉,对≥2mm肝内动脉结构经皮细针穿刺成功率为100%。术后CT扫描结果分析,证实栓塞剂准确进入病变区域。全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生存期为7.5个月,最长1例存活13个月,仍健在。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经肝动脉分支穿刺栓塞化疗治疗HCC是一种简便、安全和实用的新技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团块型胆囊癌与肝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胆囊癌32例与肝细胞癌41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观察两组肿块血流分布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32例胆囊癌中17例为团块型(53.13%),17例团块型胆囊癌中12例(70.58%)肿块见丰富血流信号,血流呈数条穿支状或呈多条放射状自肿块周边伸入内部,似“网篮状”改变,41例肝细胞癌中22例(53.66%)彩色多普勒测及丰富血流信号,肿块内部见弥漫分布的粗索条状与多发性粗点状血流信号,呈“礼花状”改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团块型胆囊癌与肝细胞癌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