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嵩 《海洋信息》2009,(4):31-31
2009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开发区紧紧围绕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采取加大重点海域环境监测和执法检查频率、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等3项措施,全面加强海洋环保能力建设,积极促进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青岛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晓 《海洋信息》2006,(3):20-21
临海是青岛的特色和地理优势,本文针对青岛未来一个时期的城市发展,就如何处理好海洋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优化海洋资源利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相统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洋资源管理》一书立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以改善海洋环境、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系统地阐述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等问题,重点把握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内容涵盖海域使用管理、海岛保护与利用、海岸带综合管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和深海海底区域与极地等,为推动新时期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基本的理论和政策支撑。该书系统性、实用性强,还配套丰富的视频课程,读者群不仅包括全国自然资源系统的干部和职工,还包括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研究人员,重点是地方基层人员。同时,也可供相关院校师生、企业人员学习参考。可帮助读者群更深层次地了解改革方向,理解管理内容,形成发展共识,齐心协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海洋资源管理场景变为美好现实。  相似文献   

4.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6):F0003-F0003
厦门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南部,全市海域面积390km2,海岸线长度234km,海岸曲折,湾中有湾,湾中有岛,自然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拥有活化石美称的厦门文昌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等珍稀和经济价值高的海洋物种60余种。海洋是厦门最大的优势。几年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现,坚持以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全面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开展用海结构调整,加快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步伐,实施海洋资源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并举措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探索建立了“立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绿色发展强调转变传统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海洋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是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海洋环境监测是认知海洋环境现状、保障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论述了海洋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内涵,给出了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试验区)和海洋生态红线区两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载体,重点论述了当前以海洋水质浮标、海洋水文气象浮标、波浪浮标、潮位站(验潮井)、高频地波雷达、Argo浮标等为主的海洋环境在线监测和海洋遥感监测技术手段。从构建"岸-海-岛""天空-海面-海底""点-线-面-层"立体化、全方位、实时监测系统,推进在线监测关键技术攻关及配套服务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思路。目前,国内关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多为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十分薄弱。鉴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安海湾存在的生态问题,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安海湾海域综合整治设想,以探索安海湾生态文明建设思路,为加快安海湾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保护安海湾海域资源与海洋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思路。目前,国内关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多为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十分薄弱。鉴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安海湾存在的生态问题,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安海湾海域综合整治设想,以探索安海湾生态文明建设思路,为加快安海湾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保护安海湾海域资源与海洋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现代生态文明的系统研究始于西方工业化国家,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而我国的生态文明思想由来已久,早在5 000多年前就已形成了一套鲜为人知的人类生态理论体系。文章在回顾西方生态文明理念与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海洋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本质。文章指出,海洋生态文明是以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为核心,以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利用为前提,以提升海洋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主要目标,并进一步将海洋生态文明的内容归结为以下两点:1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海洋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是以提高海洋生态文明意识为基础,以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核心,以建设海洋生态安全屏障和有效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为保障,以海洋科技创新为依托,全面推进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健康发展。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文章以厦门市为例介绍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9.
沿海各省、市、自治区在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方式及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海洋生态文明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因此,全面评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对促进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洋生态文明优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构建海洋生态文明进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和熵值法,测算了2006-2015年中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结果表明:从分指标来看,海洋资源有序开发成果显著,促进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但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海洋产业开发多为中低水平,生态环境改善存在下行压力。从整体来看,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空间差异。基于以上结论,应从增加海洋产业科技研发投入、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提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快海洋科技创新等方面着手,以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旅顺口区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海洋生态环境独特,海洋资源丰富。旅顺口区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工作,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于2015年12月25日被国家海洋局批准成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文章对旅顺口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行SWOT分析,得出新形势下旅顺口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而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从而全面促进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生态用海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海域综合管理的工作中心,是海域综合管理的新形势,也是新挑战。文章主要阐述了山东省在海域综合管理中生态用海面临的形势,分析了海域综合管理中生态用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提高项目生态门槛、事中事后监管、陆海统筹、退"用"还海等4个方面给出了海域综合管理管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青岛城市地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青岛是黄海环胶州湾的一颗璀灿明珠,是一座闻名于世、风景秀丽的滨海城市,也是我国北方海岸带上重要的港口、旅游城市。海岸带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地带,是人类频繁活动、生产建设与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域,同时也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了解青岛城市及其海岸带的地质环境特征与演化规律,合理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综合治理,以便有效地抵卸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青岛城市的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的实际状况和自然属性出发,探讨了海洋地质在由海洋科学城向海洋产业城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城市地质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海洋空间利用年度计划是自然资源部“三定”职责之一,是应对海洋空间资源短缺、空间利用效率低、海洋资源环境损害等的有效措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强对自然资源的总量和规模控制,强化自然岸线保有率的约束作用,重视国土空间整治修复和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基于以上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精神,研究提出了海洋空间利用年度计划的概念,结合海域使用分类对海洋空间利用年度计划的管控类型进行了判别和分析,并构建了海洋空间利用年度计划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崔俊山 《海岸工程》2003,22(1):69-78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城市建设的最佳形式。分析了青岛总体建设的现状,指出了有关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功能、城市道路建设和城市建筑环境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青岛应利用举办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机会将青岛建成一优质、绿色和生态的大都市。  相似文献   

15.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海岸线长978 km,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产业发达、海洋生态环境优良,较好地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大背景下,系统梳理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并从观念更新、舍得投入、敢为人先、依法管海、科技推进5个方面总结经验与启示,为威海市及国内沿海地市加快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海洋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海洋管理体制成熟,海洋环境也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与有效保护。文章在梳理加拿大海洋管理部门、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与主要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加拿大海洋环境监测状况,从监测主体、监测工作、监测内容、监测成果等方面对加拿大和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海洋环境监测队伍能力建设、优化海洋环境监测内容、丰富监测产品类型等可行性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成效、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海岸线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自然岸线保有率,促进大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总结大连市海岸线开发利用和整治修复的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亟待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的典型区域和推进海岸线整治修复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7年大连市大陆海岸线总长度增加169km,原生自然岸线缩减378km,缩减率超过50%;2000—2007年原生自然岸线保有率由55%下降到29%,此后下降速度逐渐放缓;2010年以来大连市开展凌水湾和普兰店湾等海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自然岸线缩减、海湾和滩涂湿地面积锐减以及珍稀地质景观受损等问题;目前大连市亟待开展大潮口、金州湾南岸和普兰店湾等典型区域的海岸线整治修复,并应尽快实施《大连市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建立海岸线整治修复项目库、开展渤海海岸线整治修复专项工程以及建立围海养殖占用海岸线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青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注意的问题,指明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变和创新发展方向,并对今后解决青岛市水资源利用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青岛市最新遥感影像和海域权属数据,从海域使用率、用海类型、用海方式、海岸线开发强度和海域开发强度等方面,客观分析青岛市海洋空间开发现状及其强度,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的用海类型基本齐全,用海多样性南高北低,用海规模不均衡,用海方式以开放式为主;海洋空间开发活动集中于海岸线及其临近的海湾、滩涂和浅海区域,即墨区、市区和黄岛区的海岸线开发强度为超载,且近岸海域开发强度亦为超载或临近超载;应通过岸线分级分类管控、生态化改造和发展海洋生态牧场等方式,提升青岛市海洋综合利用效益和海洋空间资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