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传统的油管传输射孔技术仅限于单管柱传输射孔与MFE测试工具联作,通过上提下放管柱来实现井下测试阀的开关,不适合特殊井的施工,施工成功率低,安全可靠性差。旁通传压射孔与APR测试工具联作,通过环空加压引爆射孔和操作开关井,使射孔一测试联作工艺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增加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油管传输射孔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已逐渐成熟,但仅局限于单管柱传输射孔和传输射孔与MFE工具联作.采用机械投棒点火头和压力延时点火头双点火头引爆装置与APR测试工具及电子压力计联作技术可在钻杆内加压引爆延时点火头不成功时,再投带滚轮的投棒引爆机械点火头,从而使射孔成功率提高一倍.文中以渤海油田JZ9—3—8井的成功应用为例,简述了该工艺的管柱结构和各部件的作用,具体施工步骤及施工前设计数值的计算;针对渤海某井误射孔的原因提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型DST跨隔—射孔—测试联作工艺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气井跨隔-射孔-测试联作工艺是一种新型综合试油工艺.它是用跨隔的方式对目的层进行射孔与地层测试联作的综合试油方法.它的作业方式是:采用两级封隔器,之间夹射孔枪及其引爆系统、减震系统、射孔枪引爆瞬间高压释放装置等,与地层测试系统(如MFE地层测试系统、全通径APR地层测试系统)一起下入井下预定位置.先通过校深使射孔枪对准目的层;再坐封两级封隔器,跨越封隔目的层;然后引爆射孔枪.射孔枪引爆后直接进行地层测试或试井等作业.施工完成后将施工管柱全部起出.   ……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大斜度井试油测试工艺存在封隔器坐封成功率低、排液困难等问题。分析近两年10口井25层大斜度井试油测试施工案例,针对不同井况特点,进行"隐含式"和"卡瓦式"Y211封隔器优选,配合扶正器使用,通过现场操作模拟试验、优选井下工具、优化工艺管柱结构等措施,合理优选排液求产方法,形成适合大庆油田大斜度井试油工艺技术。在最大井斜51.3°的LTX4井采用斜井联作封隔器进行MFE射孔测试联作,取得了准确的液性及产能等资料。该工艺可有效提高大斜度井试油施工成功率,为勘探开发试油资料录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正追求卓越互利共赢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七大类四十六项一、测试技术1.跨隔-射孔测试联作技术2.MFE和TCP联作测试技术3.APR和TCP联作测试技术4.APR全通径压控测试技术5.测试-措施-改造联作技术6.水平井、大斜度井测试技术7.小井眼测试技术8.各类裸眼井测试技术9.高温高压井测试技术10.超深井、超浅井测试技术11.测试排液一体化技术12.气井投产完井测试技术13.非自喷井探边测试技术14.煤层气井测试技术15.储气库完井、射孔、试井、试采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尼日尔Agadem油田大斜度井试油作业中,采用油管传输射孔与APR测试联作的工艺技术;用无固相含量的盐水压井液,很好的保护了试油层段;利用环空分段打压射孔,解决了斜井不能投棒射孔的难题。在长期大斜度井试油作业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实用、有效的起下工具及坐封操作流程,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加明 《油气井测试》2010,19(4):33-35,38
通过对MFE、APR两种测试工具的结构、原理和工作特性的剖析,结合现场使用情况,对测试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封隔器失封、开关井不正常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运用力学原理分析了封隔器受力状态和测试操作力学。根据不同井况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为合理选用MFE、APR地层测试工具,组配合适的测试管柱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斜度深井射孔一测试联作施工中,由于下钻管柱易遇阻、P-T封隔器旋转坐封扭矩大不易坐封、射孔枪引爆时容易损坏压力计时钟等原因,造成施工难度大,成功率低。在冀海1×1斜井射孔一测试联作施工中,对常规管柱进行了改进,采用了RS封隔器、PR转换工具及阻振器、安全枪等,经冀海1×1井实例验证,该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七大类四十六项一、测试技术1.跨隔一射孔测试联作技术2.MFE和TCP联作测试技术3.APR和TCP联作测试技术4.APR全通径压控测试技术5.测试一措施一改造联作技术6.水平井、大斜度井测试技术7.小井眼测试技术8.各类裸眼井测试技术9.高温高压井测试技术10.超深井、超浅井测试技术11.测试排液一体化技术12.气井投产完井测试技术13.非自喷井探边测试技术14.煤层气井测试技术15.储气库完井、射孔、试井、试采技术二、试井技术1.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试井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七大类四十六项一、测试技术1.跨隔-射孔测试联作技术2.MFE和TCP联作测试技术3.APR和TCP联作测试技术4.APR全通径压控测试技术5.测试-措施-改造联作技术6.水平井、大斜度井测试技术7.小井眼测试技术8.各类裸眼井测试技术9.高温高压井测试技术10.超深井、超浅井测试技术11.测试排液一体化技术12.气井投产完井测试技术13.非自喷井探边测试技术14.煤层气井测试技术15.储气库完井、射孔、试井、试采技术二、试井技术1.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试井技术2.测试+存储试井技术3.钢丝存储试井技术4.非接触交互式试井技术(JJ-2)  相似文献   

11.
正追求卓越互利共赢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七大类四十六项一、测试技术1.跨隔-射孔测试联作技术2.MFE和TCP联作测试技术3.APR和TCP联作测试技术4.APR全通径压控测试技术5.测试-措施-改造联作技术6.水平井、大斜度井测试技术7.小井眼测试技术8.各类裸眼井测试技术9.高温高压井测试技术10.超深井、超浅井测试技术11.测试排液一体化技术12.气井投产完井测试技术13.非自喷井探边测试技术14.煤层气井测试技术15.储气库完井、射孔、试井、试采技术二、试井技术1.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试井技术2.测试+存储试井技术3.钢丝存储试井技术4.非接触交互式试井技术(JJ-2)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七大类四十六项一、测试技术1.跨隔-射孔测试联作技术2.MFE和TCP联作测试技术3.APR和TCP联作测试技术4.APR全通径压控测试技术5.测试-措施-改造联作技术6.水平井、大斜度井测试技术7.小井眼测试技术8.各类裸眼井测试技术9.高温高压井测试技术10.超深井、超浅井测试技术11.测试排液一体化技术12.气井投产完井测试技术13.非自喷井探边测试技术14.煤层气井测试技术15.储气库完井、射孔、试井、试采技术二、试井技术1.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试井技术2.测试+存储试井技术3.钢丝存储试井技术4.非接触交互式试井技术(JJ-2)  相似文献   

13.
MFE地层射孔测试联作是将射孔枪与MFE地层测试器联在同一管性,下入井底,座封和打开MFE地层测试器,再负压引爆“射孔枪”。 MFE地层射孔测试联作过去曾在新疆等油气田试用过,已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在四川气田尚是第一次试验。运用这套新工艺,一为减少中途起下油管、压井等工序;二对保护油气层、真实记录储层流体运移规律也有  相似文献   

14.
由华北石油测试公司研究所与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试油处于1996年立项研制开发的“新型DST跨隔一射孔一测试联作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历经两年艰苦攻关,现已初步研制完成,经现场试验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试油工艺的研究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工艺采用“跨隔一射孔一测试”的新方式对目的层进行一趟管柱联合作业。即采用两级封隔器,之间夹射孔枪及引爆系统、减震系统、射孔枪引爆瞬间高压释放装置等,与地层测试器(如MFE、APR等)一起下入井下预定位置。先座封两级封隔器,跨越封隔目的层,然后在跨隔段内引爆射孔枪。射…  相似文献   

15.
吉林油田深层测试工艺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吉林油田长深区块火山岩气井高温高压高产高含酸性气体的实际特点,借鉴成熟经验做法,对目前应用的MFE中途测试技术、APR中途测试技术、APR射孔测试联作技术、RD安全循环阀射孔测试联作技术及浅井测试阀APR射孔测试联作管柱进行应用评价。通过工具设备的研发与改进,解决深层测试作业遇到的难题,对今后特殊油气井试油作业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APR射孔测试联作工艺在深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延时火药的引入,解决了多销钉起爆器在深井中起爆压力误差大,测试管柱工作压力设计过高的问题,确保了APR射孔测试联作先开井再射孔,防止了射孔瞬间的压力波对测试工具的冲击、震动。  相似文献   

17.
探井测试中的常规TCP+APR或TCP+MFE射孔联作测试工艺已较为成熟,但在测试作业应用中,由于受井深、井斜和管柱变径等因素的影响,多次出现过通过投棒点火射孔失败的案例。进而引进了不受井深和井斜等限制条件的环空加压射孔装置,其解决了投棒点火负压射孔的难题,且在渤海和东海海域多年的作业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在应用中发现,该装置也存在诸多不足,文章针对性的提出了其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MFE与APR测试工具在高温高压井的应用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Johnston公司的MFE和Halliburton公司的APR两种测试工具在同一口高温高压井中的应用情况。MFE测试3次全部失败,测试阀以下管柱出现漏失现象;APR使用3次均获成功。对MFE测试失败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超高压地层应用APR测试工具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9.
在青海油田高温高压深井中配以负压延时射孔技术、APR测试联作工艺(两阀的配合或者各自与其他APR测试工具配合管柱)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复合射孔-测试联作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四江 《油气井测试》2009,18(1):54-55,74
探讨了复合射孔一测试联作由于工艺的限制,不能实现诸如井下开关井操作等真正意义的联作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得在工具质量能够保证的前提下,实现真正意义的复合射孔一测试联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