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视网膜下移植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外不诱导的条件下视网膜下移植后的定位。方法:体外培养雄性大鼠MSCs,直接作为细胞供体视网膜下移植于成年雄性大鼠视网膜下,4周后将动物处死,取眼球做石蜡切片,用Y染色体鉴定,为做进一步验证,将MSCs用重组腺相关病毒AAV-gfp感染后移植,分别于4、8周取动物眼球作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做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表达观察。结果:培养的MSCs集落生长迅速,均一性好;Y染色体原位杂交鉴定表明来源于MSCs的阳性细胞融合入了原来的视网膜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分布于视锥,视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及节细胞层;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GFP标记的阳性细胞存在,分布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视锥,视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及节细胞层,细胞形态与结构同周围的视网膜相似;2种标记方法检测到的视网膜结构完整,未见到玫瑰花结样结构。结论:MSCs可在视网膜下移植后4周与原视网膜结构相融合,2种方法检测到的阳性细胞分布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及节细胞层。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富集于骨髓,可跨胚层分化,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 BMSC易于分离培养,可高效扩增和表达,具有组织修复能力。由于其具有免疫调节能力,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使BMSC可以作为移植治疗视网膜疾病的种子细胞。本文将对BMSCs的视网膜保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高轶悝 《眼科研究》2012,30(6):563-56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种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由于其具有体外无限增生、自我更新和能够分化成体内各种细胞的潜能,已经成为组织工程、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理想的靶细胞.在眼科相关研究中,BMSCs移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角膜病及视网膜疾病的治疗,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方式又可分为玻璃体腔注射和视网膜下移植,两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关于视神经疾病的治疗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较少.BMSCs的研究为解决当前眼科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前景,但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要进一步进行临床试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就BMSCs的研究发展概况及其在眼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仍缺乏有效的药物.为解决视网膜损伤的修复问题,有研究者用胚胎干细胞、胚胎视网膜祖细胞、成体哺乳动物眼干细胞等进行了实验,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伦理学和移植学上的不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是骨髓中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进行BMSC移植,为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现就BMSC生物学特征、体外的分离和纯化、向神经元样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在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高纯度、高活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的方法,为眼科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取清洁级SD大鼠,改良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MMSC,采用MTT法检测MMSC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MMSC纯度。对比改良贴壁筛选法与密度梯度离心法,剪去干骺端法与骨干中间剪断法,不同月龄大鼠MMSC活性和纯度(CD44 CD34-,CD90 CD34-)的差别。结果:改良贴壁筛选法比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的MMSC细胞数量多,细胞纯度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剪去干骺端法比骨干中间剪断法获取的MMSC细胞数量少,细胞纯度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在相同接种密度条件下,MMSC的增殖活力随大鼠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结论:改良贴壁筛选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培养高活力、高纯度MMSC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重建碱烧伤眼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诱导分化条件,观察负载人MSCs的羊膜移植重建碱烧伤大鼠眼表的疗效.方法 传三代人MSCs分组培养,不同条件刺激后种于羊膜表面.碱烧伤后1个月大鼠随机分A、B、C和D组:A组(A1、A2、A3、A4)移植不同条件诱导的人MSCs,B组移植人角膜缘干细胞(LSCs),C组移植羊膜,D组未治疗.术后观察眼表并评分,2周和1个月时行印迹细胞学(IC)检查,1个月时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溴脱氧尿嘧啶(BrdU)、ABCG2、K3/K12、Cx4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 术后A、B组较C、D组角膜新生血管和炎性细胞减少、透明度增加(P<0.05).IC检查示A、B组未见杯状细胞,C、D组可见杯状细胞.A、B组均形成3层以上上皮细胞,C组3层左右,D组为1~2层.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查示:A、B组角膜表面可检测到BrdU、ABCG2阳性细胞;A组Cx43均为阴性,A4组中有2个标本K3/K12为弱阳性,其余A组标本均为阴性,B组K3/K12、Cx43均为阳性;A、B组VEGF均较低,C组较强,D组最强.结论 人MSCs与人LSCs相同,可成功重建碱烧伤大鼠眼表.其眼表重建功能可能与抗炎和抗血管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视网膜下移植的短期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视网膜移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MSCs,将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的大鼠MSCs悬液经玻璃体腔注入大鼠视网膜下腔。术后14d处死大鼠,取新鲜眼球,连续冰冻切片,经BrdU单抗、FITC标记二抗和Rhodopsin单抗、Cy3标记二抗免疫荧光双重标记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移植后的MSCs主要分布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视锥、视杆细胞层,未表达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视紫红质。结论移植14d后MSCs可在视网膜下腔存活,主要分布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视锥、视杆细胞层,未分化成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  相似文献   

8.
韦春玲 《眼科研究》2012,30(1):83-8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骨髓组织中造血干细胞以外的一类成体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及低免疫原性,可在特定的条件下诱导分化为不同的细胞,研究较为成熟的有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在组织工程学及细胞替代移植疗法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BMSCs因其自身的应用优势而成为眼科研究的热点.就BMSCs在眼科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严重眼表损伤移植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了化学烧伤4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2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自患者,细胞培养14 d后,经细胞检测鉴定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细胞种植在羊膜表面,细胞扩增融合达90%后使用.手术切除表面结膜化组织达角膜缘外3 mm,将羊膜上培养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角膜及角膜缘表面,术后予抗生素、激素、人工泪液点眼治疗;病人定期随访,进行裂隙灯显微镜及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 6例患眼均覆盖了含有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羊膜片,术后1周角膜上皮完整.3例患者视力有改善,2例患者视力保持术前水平,1例患者视力下降.术后所有患者眼表面光滑程度有所改善,但新生血管没有明显减少.术后12周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1例患者角膜表面可检测到上皮样细胞及杯状细胞.结论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眼表条件,有潜在应用于治疗角膜缘功能障碍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是来源于骨髓的具有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功能的多能干细胞,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细胞的修复或替代研究中。有研究表明MSCs分泌的多种神经营养因子,有助于提高病理状态下神经细胞的存活能力。因此,MSCs的神经保护功能也逐渐被应用于视网膜疾病的研究中。视网膜细胞对损伤非常敏感且自我修复能力较差,利用MSCs的这一功能可为病变视网膜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就MSCs的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功能及其对视网膜细胞产生的神经保护作用和在不同视网膜疾病中的研究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在视网膜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兔自体骨髓基质细胞 (marrowstromalcells,BMSCs)在玻璃体腔内的存活情况。方法 :采用贴壁筛选法将兔骨髓进行体外培养以获得大量扩增的骨髓基质细胞 ,移植前将骨髓基质细胞用DAPI标记后注射入自体玻璃体腔内。移植 4w后处死动物 ,取眼球做连续冷冻切片 ,进行HE染色和荧光显微镜检查。结果 :玻璃体腔内可见到DAP1阳性细胞。连续切片HE染色显示玻璃体腔内细胞聚集成团 ,细胞形状不规则 ,伸出突起 ,胞核大而圆 ,类似视网膜外颗粒层样细胞。结论 :移植BMSCs在玻璃体腔内至少能存活 4w ,在眼内微环境中有向视网膜样细胞分化的趋势。玻璃体内移植是一种简便、可行的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Because there is no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this retinal degeneration,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cell-based therapy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Several investigations support th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can be used for a broad spectrum of indications. Bone marrow MSCs exert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 in part by secreting trophic factors to promote cell survival.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bone marrow MSCs secrete factor(s) to promote photoreceptor cell survival and whether subretinal transplantation of bone marrow MSCs promotes photoreceptor survival in a retinal degeneration model using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RCS) rats. In vitro, using mouse retinal cell culture,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nditioned medium of the MSCs delays photoreceptor cell apoptosis, suggesting that the secreted factor(s) from the MSCs promote photoreceptor cell survival. In vivo, the MSCs were injected into the subretinal space of the RCS rats and histological analysis, real-time RT-PCR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ubretinal transplantation of MSCs delays retinal degeneration and preserves retinal function in the RCS rat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SC is a useful cell source for cell-replacement therapy for some forms of retinal d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3.
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体外培养方法,为其应用提供大量种子细胞。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传代扩增,对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结果:取得较高纯度的成体大鼠骨髓MSCs,并保持细胞的活性;成体大鼠骨髓MSCs在体外培养中为贴壁生长,培养3~4d后开始大量增殖,并形成星形、梭形的细胞增殖集群,对分离后所获得的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细胞CD44,FN均阳性,CD34,CD31均阴性。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可获得较高纯度的MSCs,是实用、便捷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对于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仍然只停留在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支持治疗阶段,缺少特效的治疗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具有较强自我复制功能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人们开始通过尝试不同的分离、诱导、移植等手段,以实现其向视网膜细胞的转化,并最终实现体内的替代治疗。我们就BMSCs在视网膜移植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定向分化成光感受器样细胞所需的微环境。方法: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人BMSCs,培养第3代的细胞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3种因子首先进行向神经前体细胞诱导分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巢蛋白及微管相关蛋白-2,当巢蛋白阳性表达率达到最高时更换诱导因子,加入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及牛磺酸(taurine)继续诱导2~3wk,用免疫细胞化学及RT-PCR法检测视紫红质的表达情况。结果:诱导第3d开始能检测到巢蛋白表达,第12d阳性表达率达到最高,达(90.9±2.6)%。微管相关蛋白-2在诱导后第6d检测到阳性表达。部分细胞形态呈神经元细胞样。第12d诱导因子更换为PEDF及taurine继续诱导2~3wk,检测到有视紫红质表达,第2wk阳性率为(20.7±3.8)%,第3wk阳性率为(89.8±3.7)%。结论:采用分阶段诱导法,应用因子bFGF,EGF,BDNF及PEDF,taurine能在体外诱导BMSCs表达光感受器细胞标志物视紫红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视网膜下移植对光损伤SD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光损伤组,PBS注射组,BMSC视网膜下移植组。除正常组外大鼠接受绿光照射24h,光照后10 d手术,术后14 d或光照后24 d眼球摘除,制作冰冻切片,行HE染色,免疫荧光和Tunel凋亡检测。对各组外核层层数及凋亡细胞百分数行方差分析。结果BMSC移植组与PBS注射组及光损伤组相比,外核层层数显著增加,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减少。BMSC在视网膜下腔表达Nestin,不表达MAP2、Rhodopsin、Calretin in和CD11b;表达bFGF,不表达BDNF和CNTF。结论BMSC视网膜下移植可抑制光损伤大鼠光感受器的凋亡,可能是通过其分泌的bFGF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成体干细胞的一种,具备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在适当条件下能分化为骨、肌肉、脂肪、神经等多谱系细胞.在不同诱导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视网膜神经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光感受器细胞等视网膜细胞分化的潜能,为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