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豆瓣酱是由各种微生物相互作用,产生复杂生化反应,而酿造出来的一种发酵调味品。它是以大豆(有些地区以蚕豆代替大豆)和面粉为主要生产原料,同时,又根据消费者的习惯不同,在生产豆瓣酱中配制了香油、豆油、味素、辣椒等辅料,而增加了豆瓣酱的花色品种,如南泉豆瓣酱、山城豆瓣酱等。豆瓣酱既可以做为莱肴,又是味道鲜美、经济实惠、变消费者喜爱的发酵调味  相似文献   

2.
郫县豆瓣的生产工艺改进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设计了生产邯郸豆瓣酱的工艺改进.对其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四川豆瓣酱历史悠久,以蚕豆为主要原料,采用生料制曲的特殊工艺精工酿制而成.以鲜辣著称。如郫县生产的郫县豆瓣酱和重庆市生产的元红豆瓣酱都是传统四川豆瓣酱的典型,都是川菜烹饪不可缺少的密友。川菜能在我国八大菜系中,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闻名世界,首先是得助于川味调料。而川味调料之明珠,又首推四川豆瓣酱。烧豆瓣鱼不能离开郫县豆瓣酱,炖牛肉也要用元红豆瓣酱,其味自是香在其中、鲜在其中、辣在其中、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4.
冯嫣 《中国调味品》2022,(2):117-121
试验以杏鲍菇为主要原料,以豆瓣酱、五香粉等辅料,研究五香味杏鲍菇酱罐头的最佳加工工艺.以豆瓣酱添加量、五香粉添加量和白砂糖添加量为单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出最优配方.确定制作五香味杏鲍菇酱罐头的最佳工艺参数:豆瓣酱添加量为16%,五香粉添加量为5%,白砂糖添加量为3%时,制作的罐头口感较好,感官得分为86....  相似文献   

5.
为增加川菜体调味料的品种,丰富川菜的口味,以豆瓣酱为主要原料,添加其它调味料复制成乳香豆瓣汁、醪糟豆瓣酱、海鲜红烧酱、麻辣香鼓酱和五味豆瓣汁等五种风味各异的豆瓣酱(汁),并详细介绍了各自生产操作要点和生产配方.  相似文献   

6.
豆瓣酱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发酵制品,由于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独特,生理功能广泛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欢,因此豆瓣酱的制作工艺受到广泛的关注。将在传统豆瓣酱制作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采用红曲霉为发酵剂,缩短发酵周期,开发一种营养丰富的新型大众化食品——红曲豆瓣酱。  相似文献   

7.
豆瓣酱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豆瓣酱生产的现状,阐述了豆瓣酱色泽、香味、滋味形成的机理,预测了豆瓣酱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四川省郫县豆瓣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利用信息工业化技术生产传统风味的郫县豆瓣的工艺进行了综述,初步探讨了流水线式规模化、工业化流程的生产过程对郫县豆瓣风味、口感、香气等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现代化培养条件,工业化生产的郫县豆瓣风味未发生改变,同时缩短了制作工艺周期和发酵时间,并且在采用酶法、优化菌种制曲工艺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了自然发酵条件下的污染菌和有害菌,但是在色泽上不如传统方法发酵的郫县豆瓣酱鲜艳,风味物质基本相同,因此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监测手段生产郫县豆瓣酱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秘制豆瓣酱     
豆瓣酱是川菜常用的调味料之一,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四川的郫县豆瓣。如今随着各菜系的相互交流和学习,豆瓣酱的使用已经不再局限于川菜。那么,我们如何在烹制菜肴时,更好地使用豆瓣酱呢﹖过去,人们在使用豆瓣酱时,都是事先将豆瓣酱简单地剁细,然后就直接投入使用。这种方法用于烹制某些川菜还可以,但若用于烹制其它菜系的菜肴,有时就不那么合适了。笔者借鉴粤菜制作酱汁的方法,将豆瓣酱在使用前做了一些加工,于是制成了秘制豆瓣酱。其色泽更加鲜艳,味道更加丰富,而且使用范围也更广泛,即是说可用于各种菜肴的烹制。推出后经好…  相似文献   

10.
四川豆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德安 《中国酿造》1989,(4):39-42,27
豆瓣是四川人对蚕豆瓣酱的简称,它起源于四川民间,由家庭制作发展为工业生产,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四川省各县和部分乡镇均有生产,此为四川省酿造调味品工业的支柱,所以有的地方还把生产调味品的酿造厂叫做豆瓣厂。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豆瓣制作技术也随之流传,长江沿岸省市亦有生产。豆瓣的主要原料是蚕豆,加入辣椒的产品叫辣豆瓣,不加辣椒的做甜豆瓣。  相似文献   

11.
郫县豆瓣产品特点、工艺特征、纯种分离及生产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郫县豆瓣历史悠久,在调味品中占着重要地位,也是烹饪川菜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长期以来享有“川菜之魂”的美誉。郫县豆瓣是有地域范围的豆瓣辣酱,属于酱类范畴,它依赖四川郫县优越的人文、饮食、气候、地理、环境条件及独创性的生产技艺,历经三百余年岁月的演变、沉淀、锤炼、升华、自成一家、长盛不衰,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和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同。郫县豆瓣属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现辖行政区域内生产,以鲜红辣椒、蚕豆为主要原料,食用盐、小麦粉为辅料,按传统工艺酿制而成的调味品。本人着力探讨、研究郫县豆瓣的产品特点、工艺特征、纯种分离及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2.
豆豉、豆酱、腐乳作为我国主要的传统发酵豆制品,其消费习惯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及人们对健康美食的追求,传统发酵豆制品因存在生产条件粗放、工艺不稳定、标准要求低、质量有安全隐患等问题而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该文从几类发酵大豆制品的生产工艺入手,结合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和技术手段,综述了发酵大豆制品中存在的氨基甲酸乙酯、生物胺、丙烯酰胺、蜡样芽孢杆菌等安全隐患因子研究现状、进展和控制技术,并为未来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以期为传统产业的安全化生产和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发酵肉是一种传统肉制品,具有特殊的风味,营养丰富,保质期长,提高了肉类的经济价值,促进了肉制品行业的发展,但发酵肉制品也存在安全隐患,如硝胺、生物胺、有害微生物残留超标等问题。将微生物应用到发酵肉制品生产过程中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积累,并且能和有害微生物产生竞争;许多微生物可以产生促进蛋白质和脂肪分解的酶类,为产品风味的产生做出贡献。另外,微生物可以赋予产品功能特性,提高其营养价值。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发酵肉制品的种类、用于生产发酵肉制品的功能性微生物种类及其功能特性、微生物的抑菌作用机理、降解生物胺作用机理及促进风味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消费方式多样化兴盛和旅游业快速拓展的社会环境中,休闲食品产业发展迅速,而泡椒风味休闲食品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类发酵食品正异军突起,开始抢占休闲食品大市场。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为此,该综述对泡椒风味休闲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环节进行研究,从而提出针对提高其安全性的控制措施,促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红曲因含有多种功能活性物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等领域,然而红曲中桔霉素和黄曲霉毒素的发现,加之二者含量测定方法各异、标准不统一等因素,给我国红曲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贸易壁垒,严重制约了我国红曲产业的发展。因此,在红曲的生产过程中如何快速准确检测桔霉素和黄曲霉毒素以及如何有效进行控制,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红曲产品中桔霉素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以及控制策略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提高红曲产品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促进我国传统红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生物共培养技术,将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耐盐四联球菌混合制成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郫县豆瓣生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后熟发酵,不仅保持了传统郫县豆瓣的特色,而且与传统工艺相比,生产周期缩短1/3,氨基氮含量提高3~8倍,挥发性呈香组分含量提高2~4倍,黄曲霉毒素B1大幅度降低,仅为0.4~0.7mg/kg。  相似文献   

17.
As existing technologies are refined and novel microbial inactivation technologies are developed, there is a growing need for a metric that can be used to judge equivalent levels of hazard control stringency to ensure food safety of commercially sterile foods. A food safety objective (FSO) is an output-oriented metric that designates the maximum level of a hazard (e.g., th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or toxin) tolerated in a food at the end of the food supply chain at the moment of consumption without specifying by which measures the hazard level is controlled. Using a risk-based approach, when the total outcome of controlling initial levels (H(0)), reducing levels (ΣR), and preventing an increase in levels (ΣI)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e target FSO, the product is considered safe. A cross-disciplinary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specialists from industry, academia, and government was organized with the objective of developing a document to illustrate the FSO approach for controlling Clostridium botulinum toxin in commercially sterile foods.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an FSO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controlling C. botulinum growth and toxin production in commercially sterile foods. Topics include historical approaches to establishing commercial sterility; a perspectiv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appropriate target FSO; a discussion of control of initial levels, reduction of levels, and prevention of an increase in levels of the hazard; and deterministic and stochastic examples that illustrate the impact that various control measure combinations have on the safety of well-established commercially sterile products and the ways in which variability all levels of control can heavily influence estimates in the FSO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This risk-based framework should encourag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that result in microbial safety levels equivalent to those achieved with traditional process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法测定豆瓣在加工过程中各关键环节样品(包括制曲过程、甜瓣子发酵、辣椒醅发酵和豆瓣酱的后熟期等阶段)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的变化,探究影响AFB1含量的关键控制点,为以后降低豆瓣中AFB1含量的研究提供方向。测定结果表明,豆瓣制曲阶段AFB1含量变化不明显,在0~0.25 μg/kg范围内;甜瓣子发酵过程和豆瓣酱后熟阶段AFB1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从甜瓣子发酵初期的0.175 μg/kg增加至1.09 μg/kg,最后到成熟豆瓣酱的2.63 μg/kg;辣椒醅阶段AFB1含量总体保持稳定,为0.80 μg/kg。由于AFB1含量从制曲后期到豆瓣酱的成熟总体呈上升趋势,且甜瓣子的发酵阶段与豆瓣酱的后熟期是控制豆瓣AFB1含量的关键点,应加强对相关操作及其环境的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的发酵豆制品是以富含植物蛋白的大豆、豆粕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微生物酶的作用,发酵水解生成多种氨基酸、各种糖及多种小分子化合物,在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形成的各种发酵制品,包括腐乳、豆豉、豆酱、酱油等。传统发酵豆制品具有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和保健功能深受大众喜爱。然而,传统发酵豆制品特殊的生产方式使在其原料加工、发酵生产、运输、贮藏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食用的安全性,因此发酵豆制品的食品安全性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从传统发酵豆制品的主要种类、产品风味及生产工艺特点,生产原料的安全性问题,发酵微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发酵代谢产物的安全性问题等方面对传统发酵豆的生产过程及其产物的安全控制因素的现状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发酵豆制品生产安全控制的改进措施,旨在为相关企业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由于白酒生产工艺的特点,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引入外源和内源性杂质,从而影响白酒质量。该文结合现有国家标准及文献总结了白酒中的内源风险成分(甲醇、甲醛、氰化物、氨基甲酸乙酯、生物胺)及外源风险成分(重金属、塑化剂、真菌毒素、农残、甜味剂)的检测方法,并对白酒中不同来源的风险成分所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介绍,对维护消费者健康,促进白酒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白酒生产企业风险成分的检测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