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晚期癌症伴发抑郁状态患者细胞色素酶P450(Cytochrome P450,CYP)2D6联合CYP1A2基因多态性指导奥氮平(olanzapine,OLA)个体化用药。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老年晚期癌症伴发抑郁状态患者80例,利用SPSS 23.0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60例,第1周对照组根据经验给予奥氮平初始剂量5 mg·d-1,试验组根据CYP2D6联合CYP1A2基因型给予不同初始剂量奥氮平(联合快代谢型为7.5 mg·d-1,中等代谢型为5 mg·d-1)。第2、3、4周根据奥氮平血药浓度、病情、不良反应调整剂量。给药后第1、4周末,比较两组血药浓度达标情况及疗效。结果:第1周末,试验组血药浓度、达到靶血药浓度范围患者比例、标准化血药浓度、HAMD-24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4.13±3.95) vs. (9.59±3.83) ng·L-1,86.7% vs. 60.0%,(38.90±15.51) vs.(30.93±13.55) ng·mL-1·mg-1·kg-1,(28.17±6.52)% vs.(23.27±5.45)%,P<0.05],试验组4周调整剂量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20.0% vs. 50.0%,P<0.05)。第1、4周末,试验组快代谢型与中等代谢型患者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1周末,试验组快代谢型患者血药浓度、达到靶血药浓度范围患者比例、标准化血药浓度、HAMD-24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快代谢型[(15.13±3.61) ng·L-1 vs. (6.27±2.62) ng·L-1,86.9% vs. 14.3%,(32.53±11.45) ng·mL-1·mg-1·kg-1 vs. (19.27±8.00) ng·mL-1·mg-1·kg-1,(28.49±5.96)% vs. (21.01±5.44)%,P<0.05],试验组快代谢型4周调整剂量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快代谢型(17.4% vs. 100.0%,P<0.05)。结论:根据CYP2D6联合CYP1A2基因代谢型指导老年晚期癌症伴发抑郁状态患者服用奥氮平的初始剂量,能够更加有效地使各代谢型患者在治疗早期尽快达到有效奥氮平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2.
龚坚  宋伟明 《海峡药学》2010,22(1):161-163
目的观察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剂量、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药物副反应的关系。方法对男女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病人第四、八周末的奥氮平血药浓度。结果(1)奥氮平血药浓度与剂量成正相关,未发现奥氮平血药浓度与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有明显关系;(2)奥氮平的治疗效果从第二周开始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副反应主要表现为体重增加,从第二周开始即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且没两周后的体重均较前有显著性差异;(3)奥氮平的血药浓度及剂量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在第四、八周均显示有相关性。结论奥氮平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副反应主要表现为体重增加;奥氮平的血药浓度及剂量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回顾分析93例他克莫司治疗风湿免疫病患者剂量、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剂量呈正相关(P<0.05),其血药浓度范围在5.4~14 ng·mL-1时,尿素氮(BUN)显著升高(P<0.05),血糖略升高(P>0.05),高血糖发生率显著上升至26.1%(6/23)(P<0.05)。以上结果表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范围在0.2~5.3 ng·mL-1,安全性较高,当血药浓度范围在5.4~14 ng·mL-1时,需要监测患者BUN和血糖。  相似文献   

4.
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奥氮平组(对照组)和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组(研究组),共观察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疗效显著,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5.7%和64.3%,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在1周末起效,对照组在2周末起效;治疗后1、2、4、6、8周末两组间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周末TES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克服了抗抑郁药本身起效慢的缺点,且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牟静  傅晓华  任斌  唐蕾 《中国药房》2011,(30):2839-2841
目的:观察西罗莫司治疗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时,其疗效、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2名肾移植术后应用西罗莫司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3人,女性9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西罗莫司血药浓度,同时测定患者的肌酐清除率、肝功能指标、血常规等。结果:共收集西罗莫司血药浓度数据112份。西罗莫司的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体重比呈正相关,与体重呈负相关,女性患者血药浓度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未发现西罗莫司血药浓度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西罗莫司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肝功能损伤,将血药浓度分为<8ng·mL-1和>8ng·mL-1组,不同血药浓度组的肝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罗莫司的临床疗效确切,将西罗莫司稳态谷浓度分成<4ng·mL-1、4~8ng·mL-1和>8ng·mL-1组,不同血药浓度组其肌酐清除率和肾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罗莫司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其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均有相关性,西罗莫司稳态谷浓度宜控制在4~8ng·mL-1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阿立哌唑与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8例难治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1组(氟西汀+阿立哌唑)24例和2组(氟西汀+奥氮平)24例,观察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4周及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ve,HAMD-17)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为55.0%,奥氮平组为52.3%。奥氮平组第4周HAMD评分低于阿立哌唑组,差异无显著性。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阿立哌唑联合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好,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氮平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氮平+舍曲林n=34)和对照组(单用舍曲林n=34),疗程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和8周末各评定1次,以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H-74)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末各评定一次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于第1周末起效,对照组于第2周末起效,治疗后1、2、4、6周末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研究组除物质生活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氮平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快,可增加疗效,优于单用舍曲林治疗,且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各种抑郁焦虑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00例患者给予帕罗西汀20-40 mg.d^-1的剂量治疗8周,使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汉米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A-14)和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治疗8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8周末HAMD和HAMA的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t=15.7,P=0.000;t=12.8,P=0.000)。HAMD和HAMA的减分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33,P=0.001;r=-0.262,P=0.009)。治疗8周末痊愈率46%,显好率40%,好转率10%,无效率4%。共有10例次出现较轻的不良反应。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焦虑障碍均有良好的、广泛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氨磺必利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以及其血药浓度与患者不良反应、泌乳素水平及认知功能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80例经氨磺必利单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后1,2,4,8周末监测患者服药剂量、血药浓度、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及不良反应[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于治疗第8周末,检测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测量认知功能水平变化[用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revised in China,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并分析血药浓度与服药剂量、疗效、不良反应、血清泌乳素、认知功能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法显示,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的血药浓度与PANSS减分率、阳性症状减分率、阴性症状减分率、精神病理减分率、TE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治疗第8周末,男性、女性患者血清泌乳素均明显高于基线日(P<0.05),且女性患者氨磺必利血药浓度与血清泌乳素呈正相关(P<0.05)。治疗第8周末,患者WMS-RC测试中记忆商(memory quotient,MQ)明显较基线日升高(P<0.05),WCST测验中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number of responses required for the first classification,R1st)较基线日明显下降、完成分类数(completed classification,Cc)较基线日明显升高(P<0.05),但氨磺必利血药浓度与MQ、R1st、Cc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氨磺必利血药浓度与疗效、不良反应及女性患者泌乳素水平均表现出相关性,应对患者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以进一步指导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剂量≤5mg/d)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氟西汀组(单用组)和氟西汀合用奥氮平组(合用组),共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并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率。结果合用组与单用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0.00%和7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1,2,4周末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HAMD因子分在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TESS评分及1年内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可提高疗效,并能迅速改善睡眠障碍和焦虑/躯体化症状,对复发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阿立哌唑血药浓度与临床应用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方法测定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阿立哌唑的血浆药物浓度,并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对血药浓度与疗效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推测阿立哌唑最佳血药浓度。结果阿立哌唑血药浓度与药物剂量、PANSS减分率及TESS分值呈正相关。最低有效血药浓度为364μg/L,发生不良反应的血药浓度阈值为550μg/L。血药浓度在364—550μg/L的范围内疗效较好,副反应较轻。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最佳血药浓度为364—550μg/L.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阐明奥氮平不同给药次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获得奥氮平不同给药次数的有效浓度范围及警戒浓度值。方法: 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采用奥氮平治疗14 d以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性别、奥氮平日给药剂量、浓度、给药天数、给药次数/日、合并用药、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分析奥氮平给药次数与收集指标的关系,确定奥氮平不同给药次数的有效浓度范围,结合不良反应发生率确定奥氮平警戒浓度值。结果: 奥氮平的给药次数与日给药剂量(β1)、浓度(β2)、减分率(β3)具有相关性(r=0.381、0.102、-0.082,均P<0.01),多元回归方程为y=0.882+0.041β1 -0.002β2-0.002β3;根据检出率值最大原则,奥氮平浓度qd和bid给药分别对应的10,90 ng·mL-1和15,110 ng·mL-1的界值,检出率数值均大于总病例的上限界值2.02;当奥氮平浓度≥130 ng·mL-1界值时,不良反应发生率≥70%。结论: 当奥氮平剂量相同时,给药次数增加,峰浓度降低,有效浓度范围更宽,对于奥氮平大剂量使用时更安全。奥氮平qd和bid给药有效浓度范围分别是10~90 ng·mL-1和15~110 ng·mL-1,最佳疗效浓度范围为15~45 ng·mL-1,安全使用警戒浓度值应小于130 ng·mL-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无精神病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7例无精神病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氟西汀)22例和治疗组(氟西汀联合奥氮平)25例,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和第4周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疗效评价以HAMD减分率为标准,不良反应以TESS评分为标准。结果:HAMD、HA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期TESS评分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剂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联用仙茅苷之后,维拉帕米和仙茅苷在大鼠体内可能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用药组,单药组灌胃仙茅苷20 mg· kg-1,联用药组灌胃维拉帕米和仙茅苷,其给药剂量分别为10 mg·kg-1和20 mg·kg-1。在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LC-MS测定仙茅苷的的血药浓度,计算并比较仙茅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与单药组相比,联用药组仙茅苷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仙茅苷最大血药浓度从189.13 ng·mL-1增加到277.53 ng·mL-1,血浆曲线下面积从949.18 ng·h·mL-1增加到1728.08 ng·h·mL-1。结论:维拉帕米联合仙茅苷用药之后,维拉帕米能明显增强仙茅苷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5.
奥氮平与利司哌酮治疗痴呆病人的精神行为症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司哌酮(又名利培酮)治疗痴呆病人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7例痴呆病人分为2组。奥氮平组32例[剂量(4.1±s 1.8)mg·d~(-1);2.5~7.5mg·d~(-1)],利司哌酮组35例[剂量(0.8±0.5)mg·d~(-1),0.25~2mg·d~(-1)],疗程8wk。分别采用痴呆行为量表(BE- HAVE-A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和利司哌酮组显效率分别为50%和40%(P>0.05);2组BEHAVE-AD评分治疗前后配对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和49%(P>0.05);奥氮平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12%)和体重增加(16%)。结论:低剂量的奥氮平或利司哌酮治疗可以显著改善BPSD,但奥氮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药利拉鲁肽浓度与其不良反应相关性,确定最佳利拉鲁肽血药浓度。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巴中市中心医院接受利拉鲁肽药物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用药过程中检测利拉鲁肽血药浓度;治疗时间1年,根据血糖临床控制疗效标准确定显效、有效及无效组。分别统计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不良反应及相关因子指标;ROC曲线分析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最佳血药利拉鲁肽的浓度。结果:HPLC检测利拉鲁肽血药浓度色谱图基线平稳,回归方程线性良好;显效患者42例,有效患者25例,无效患者13例,3组患者中位利拉鲁肽谷浓度分别为116.40,102.58,82.33 ng·mL-1,显效组中位利拉鲁肽谷浓度最高,有效组次之,无效组最后,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分成A组(<100 ng·mL-1)、B组(100~120 ng·mL-1)、C组(120~140 ng·mL-1)及D组(>140 ng·mL-1)4个浓度区间;当高于120 ng·mL-1时,易发生低血糖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血药浓度对FPG、PBG、HbA1c、TC、TG、LDL-C、ALT、Cr、AIP、IMT厚度、sICAM-1、sVCAM-1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影响性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利拉鲁肽最佳浓度为108.44 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度调整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液中利拉鲁肽浓度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自身交叉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1000mg后的血药浓度,得出相应的药时曲线,计算各药代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20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1000mg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5.79±3.05)h和(6.87±4.59)h;Cmax(1185.75±318.92)ng.mL-1和(1232.19±321.91)ng.mL-1;tmax(3.80±1.01)h和(4.05±0.83)h;MRT(8.96±3.00)h和(10.32±4.70)h;AUC0-24h(8724.58±3203.33)ng.h.mL-1和(8642.79±2512.83)ng.h.mL-1;AUC0-∞(9631.89±3796.98)ng.h.mL-1和(9977.48±3317.60)ng.h.mL-1。多次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1000mg×7d)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1300.91±250.39)ng.mL-1和(1355.00±321.86)ng.mL-1;Cmin(90.59±20.97)ng.mL-1和(87.93±23.73)ng.mL-1;tmax(4.15±1.14)h和(4.60±0.82)h;AUCss(11120.50±2708.06)ng.h.mL-1和(11570.97±3513.51)ng.h.mL-1;DF(2.73±0.57)%和(2.76±0.62)%(DF为血药浓度的波动度)。两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8.40±15.50)%。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