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密封材料在深冷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了国内外深冷密封的研制过程及密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我国自己研制的CZ-3A火箭三子级液氢,液氧密封结构,包括铝垫片镀铟密封,榫槽-铟丝密封,橡胶-4J36钢径向温度作用复合密封,4J36垫镀铟轴向温度作用复合密封及球头式组合密封等结构形式,介绍了上述绪结构中密封材料与结构件材料的造反匹配关系,密封机理等,通过有限量的深冷密封中试验数据证明了结构设计,材料造反的合理性,预测了各类深  相似文献   

2.
王淑珍  李德才 《功能材料》2007,38(A03):1224-1226
论述了磁流体的密封原理,介绍了磁流体密封耐压能力的计算,以一种应用于真空密封的磁流体密封结构为例,详细的分析了磁流体密封结构中各零件的设计与选择,讨论了实验台的搭建与调整,密封装置的实验过程及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磁性液体密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芮菁  顾建明  徐烈 《真空》2001,(1):32-35
本文在磁性流体密封理论的基础上计算了磁性流体密封的耐压能力,并进行了实验研究,酹明,当间隙在0.05-0.3mm之间时密封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4.
王玉生 《包装工程》1994,15(4):180-183
介绍了型橡胶圈密封结构的选型和应用于弹药包装上的效果,分述了材料性能,密封结构及各项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5.
柱塞密封结构的漏率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柱塞密封结构是飞船管路系统常用的一种密封结构形式,故研究柱塞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文中,通过对柱塞密封结构密封机理的分析,给出了一个计算其漏率的理论公式,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公式能较好地预估柱塞密封结构的漏率值。本文所得的结论可以为柱塞密封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阐述石油测井仪器中三芯密封塞的组成及特点,设计了检验三芯密封塞在高温高压时密封性能的试验装置,包括三芯装配装置,装配三芯装配装置的活塞缸,计算了活塞缸中活塞行程,计算了甲基硅油体积在高温下的变化。同时对密封圈的压缩量进行了校核。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低温下可重复使用低安装力矩管路密封连接结构,对其进行了结构设计,该结构采用台阶式双道密封连接结构,主密封选用金属碟形圈,采用橡胶O形圈作为辅助密封,对于可能泄漏出金属密封部位的少量气体进行二次密封,从而提高了整体密封可靠性。对安装力矩及密封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了安装力矩范围。开展了安装力矩及常温气密试验、常低温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密封结构能够满足管路系统低温下重复使用的密封要求。  相似文献   

8.
磁流体真空转轴动密封结构最优化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世伟  李云奇 《真空》1992,(1):26-33
本文首先介绍了作者以前总结出的一套较为完整的磁流体真空转轴动密封结构设计的计算方法,然后针对几种常见的具体工况,提出密封结构最优化设计的目标,其中包括:最佳密封总体结构型式的选择;极齿设置在极靴上和设置在转轴上两种不同结构的比较;密封间隙的最优化取值;耐压值最大的结构优化计算和二轴向长度最短的结构优化计算。以上优化设计结果都可直接用于磁流体真空转轴动密封的具体工程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9.
陈琴  李维山 《硅谷》2014,(20):151-152
针对感应线圈承受冲击、过载、浸水试验后可能出现的开裂、断线及密封、绝缘失效等问题,提出了多层多级介质过渡线圈整体密封工艺。就是利用密封接触面及密封胶的热胀冷缩效应,由多种密封材料合理搭配形成介质过渡,通过线孔密封、线圈与壳体槽之间的密封、线圈的层间密封和外层密封等,实现线圈在小体积结构中的密封、强度和绝缘保护。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多层多级介质过渡线圈整体密封工艺用于小口径感应装定引信,经过温冲、浸水、锤击等试验后,未出现密封失效、结构开裂、绝缘失效等现象,有效地解决了弹上感应线圈的密封设计、绝缘设计和强度设计的技术难题。该工艺为国内小型感应装定引信信息交联电磁线圈的密封、强度及绝缘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在0-15MPa的高压下,-196℃-+200℃温区内,法兰,球头密封结构密封性能的试验方法;介绍了试验装置及试验过程并对部分试验设施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该试验装置,方法的误差分析及估算。  相似文献   

11.
船用高压组合机械密封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下舰艇武器推进泵的机械密封装置的工作压力波动、使用频率小,并要求可靠性高。根据这些使用要求和技术要求,对高压组合机械密封装置进行研究,分析了关键技术,给出结构设计方法、关键参数的选择以及设计计算方法,并对密封环受力变形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介绍了专门针对船用高压机械密封进行可靠性试验的试验装置,并对所设计的机械密封装置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密封装置能够很好地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真空环境中受内压双重橡胶圈密封结构漏率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橡胶圈密封机理出发 ,讨论了真空环境中受内压双重橡胶圈密封结构的计算模型 ,提出了计算漏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压容器双锥环密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压容器双锥密封结构实际应用中泄漏事故,从高压容器双锥密封结构密封机理,关注双锥密封结构密封比压,提出了拐点压力和最小密封比压的概念。分析了操作工况主螺栓载荷计算、主螺栓预紧力计算,进而推导了双锥密封结构操作工况回弹量和密封比压公式,求出了双锥环与端盖支撑面刚产生、尚未产生径向间隙的拐点压力和此时的最小密封比压,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结果相当一致,并建议GB150对最小密封比压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月球样品容器密封可靠性评估的问题,将目前常用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引入并应用于对其可靠性的评估。经分析比较,选择所需子样数最少的最大熵试验法作为最终评估方法并详细介绍评估过程。该方法选取容器的密封漏率作为表征密封性能的特征量,通过在临界工况点进行试验和计算来实现可靠性评估。同时,针对密封漏率数值的特殊性提出了其裕度值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最大熵试验法仅通过少量试验即可评估出月球样品容器密封可靠度优于0.9999(置信度0.90),并经计量法评估方法进行复算,结果一致、可信。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柴油机的功率和经济性,柴油机的平均有效压力和增压比日益提高,对缸盖密封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柴油机缸盖的漏气问题一直是困扰柴油机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按照密封的规律,最好在缸盖设计中使密封圈的承压均匀,但由于缸盖结构复杂,很难做到使其刚度均布,在缸盖螺栓均匀预紧的情况下,密封圈的承压是不均的,这样在最高燃烧压力作用下就有可能在初始压紧较小的部位产生漏泄。文中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和试验测试,提出了新的缸盖装配工艺,使缸盖的密封状态明显改进,柴油机工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磁性液体密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磁性流体密封理论的基础上计算了磁性流体密封的耐压能力,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间隙在0.05~0.3mm之间时密封能力较好。讨论了理论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水泵的密封问题上,采用机械密封代替填料密封,彻底解决填料密封存在的缺点,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降低了产品成本费用。  相似文献   

18.
螺旋槽真空动密封是近年来国际上真空密封研究课题之一。它的主要优点是密封偶 件之间无接触;功耗少;结构简单,在高温、高速、深冷、腐蚀以及超细微粉和带有颗粒的液体等苛刻的真空条件下能正常工作,因此这种真空密封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国外一些学者对液体和粘性条件F的气体的螺旋槽密封研究较多,而对稀薄气体的真空密封研究较少,特别是螺旋槽本身相对轴套运动的密封理论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未曾有人报导过、本文依据稀薄气体动力学理论,对矩形槽内的输运状态进行了数学描述,建立了螺旋槽的几何形状与密封系数之间的关系函数.按照新的密封系数可以恰当评价真空密封的程度,文中给出了最佳几何参量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9.
零逸出密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永泉 《流体工程》1997,25(5):30-33
介绍了近几年出现的零逸出密封新技术和零逸出、干运转、气体阻塞系统和气体缓冲系统等新概念,此外,还介绍了某些密封公司的零逸出密封技术和零逸出密封产品。  相似文献   

20.
用于密封液体的磁流体转轴动密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世伟  杨乃恒 《真空》1999,(1):36-39
本文在比较现有几种密封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磁流体防液体密封的特点;详细论述了防液体密封的承压机理和失效机制分析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最后措施了实验装置并给出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