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景木  马志芳  韦庆  张海  张栋  冯江学  周游 《广西医学》2011,33(8):1068-1069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四肢创伤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或骨外露患者均给予彻底清创、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后施行VSD治疗。结果持续引流5~7 d后,36例皮肤缺损及12例骨外露患者均见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经植皮或肌皮瓣转移修复愈合;10例脱套伤患者有3例皮肤仍有部分坏死,再进行VSD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骨折伴皮肤感染5例,负压引流2周后创面红润,经植皮或皮瓣转移后修复创面均愈合。结论 VSD技术具有及时清除渗出物、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是治疗四肢创伤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加游离植皮修复指背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振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080-1081
目的总结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加游离植皮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近2年收治18例22指指背侧皮肤缺损的患者,男14例,女4例,年龄18岁~44岁,平均年龄25岁。创伤致皮肤缺损16例20指,伤后至手术时间1h-18d:肿瘤切除后2例2指。缺损位于手指近节16指,中远指节6指。缺损范围为2cm×1.2cm~4.5cmx2.0cm。术中采用2.2cm×1.4cm-4.8cm×2.3cm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加游离植皮修复,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1例皮片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Ⅱ期愈合。余筋膜瓣及皮片全部成活,切口I期愈合,供区愈合良好。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4个月~24个月。手指背侧外形丰满,不臃肿,伸屈活动自如。结论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加游离植皮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供可靠,可修复手指背侧不同部位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伴有软组织或皮肤缺损的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从1996~2002年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8例。其中病理性骨折伴胫骨外露1例,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新鲜骨折6例,伴有皮肤套脱伤3例。伴有皮肤缺失8例。全部病例清创后即行单例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平均穿针4~5根,术后7~10天行皮辩转移覆盖创面或Ⅱ期植皮。结果:本组18例患者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月,创面愈合好。获得随访18例,随访时间1~5年,无1例发生功能障碍。结论:对伴有软组织或皮肤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能早期进行创面修复,骨折愈合好,住院时间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党亚军  庞仲辉  张亚斌 《吉林医学》2012,33(18):3939-3940
目的:探讨游离植皮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治疗修复创面的疗效。方法:对40例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治疗手术中采取手术清创,游离植皮后予联合VSD法闭合创面。结果:35例创面一期愈合良好,5例创面少部分皮缘坏死,3例经换药约1周后完全愈合,2例换药后小面积游离植皮后完全愈合,无一例感染。结论:游离植皮联合VSD法较传统加压打包法植皮法对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的植皮成活情况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先天性皮肤缺损的创面处理方法.方法 38例先天性皮肤缺损创面,18例10%以下创面保守治疗(其中13例去膜,5例膜全)、1例7%的创面保守+大张刃厚植皮治疗、16例10%以上创面大张刃厚植皮治疗、3例伴骨缺损创面人工真皮+大张刃厚植皮治疗,总结不同缺损程度及不同处理方法的长期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38例均恢复良好.7例出院后失访.31例随访5个月至7年不等.14例(包括部分保守、部分手术病例)保守治疗创面,5例未去膜创面愈合较去膜创面快,且3例愈合后仅遗留色素减褪,2例遗留平、软、色素减褪浅表瘢痕,去膜的9例创面愈合后均遗留轻重不等瘢痕伴色素减褪.15例(包括部分保守、部分手术病例)刃厚植皮治疗创面愈合后5例无明显瘢痕,5例遗留平、软羊皮纸样瘢痕,5例遗留轻重不等增生性瘢痕;3例人工真皮+刃厚植皮的头皮缺损+颅骨缺损创面均遗留平、软、与皮肤同色瘢痕伴秃发,其深部颅骨缺损均已痊愈.结论 先天性皮肤缺损创面覆盖膜为发育不良表皮,有促进创面愈合作用;10%以下创面保守治疗能达到理想创面愈合效果,但处理中需完整保留其表面覆盖的膜;10%以上创面由于愈合时间较长为避免并发症发生建议大张刃厚植皮封闭;伴颅骨缺损创面不需处理骨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33例(37指),男19例(22指),女14例(15指);受伤至入院时间1h15d;指腹皮肤缺损17指,甲床缺损9指,中节掌侧皮肤缺损6指,中远节掌侧皮肤缺损5指;皮瓣切取而积0.8cm×1.0cmy15d;指腹皮肤缺损17指,甲床缺损9指,中节掌侧皮肤缺损6指,中远节掌侧皮肤缺损5指;皮瓣切取而积0.8cm×1.0cmy1.9 cm×2.7 cm,应用大小为1.0cm×1.2 cm1.9 cm×2.7 cm,应用大小为1.0cm×1.2 cm2.1cm×2.9cm的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创而,供区游离植皮修复。根据患指缺损形状、大小、在指背设计皮瓣,自手指近端游离皮瓣,远端设计为"泪滴"状。皮瓣与受区疏松缝合,放置引流片,供区近节指背采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抗炎抗痉挛等常规治疗。结果术后5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疱,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30例(34指)获随访,随访时间62.1cm×2.9cm的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创而,供区游离植皮修复。根据患指缺损形状、大小、在指背设计皮瓣,自手指近端游离皮瓣,远端设计为"泪滴"状。皮瓣与受区疏松缝合,放置引流片,供区近节指背采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抗炎抗痉挛等常规治疗。结果术后5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疱,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30例(34指)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中位数16.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25个月,中位数16.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9 mm,中位数7.7 mm。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法评定达105°9 mm,中位数7.7 mm。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法评定达105°230°,中位数204.6°。结论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皮瓣厚薄、质地良好,皮瓣可恢复感觉,是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间断冲洗联合创面Ⅰ期植皮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下肢开放性损伤,急诊清创后骨折采用简单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缺损创面游离植皮,植皮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术后用庆大霉素盐水通过冲洗管间断冲洗7—10d。结果14例中12例植皮全部存活,创面一次性痊愈;1例植皮部分坏死,再次行植皮术后愈合;1例合并骨外露,Ⅱ期行肌皮瓣转位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冲洗联合创面Ⅰ期植皮,可降低创面感染,植皮更易成活,是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中的护理.方法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对20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18~60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机器碾压伤7例.一期清创后皮肤缺损6例,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后皮肤相对缺损4例,术后皮肤坏死10例,其中一例有胸壁广泛血肿后皮肤坏死1例,截肢术后残端皮肤坏死4例,创面10 cm×15 cm~15 cm×20 cm.使用VSD,术前进行精心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重点是加强对负压封闭引流的管理.结果全部20例患者经治疗后创面均无感染,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创面自行愈合5例,游离植皮5例,10例行游离皮瓣修复创面,治愈后出院.结论有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并有良好封闭式负压引流的管理措施,能保证VSD治疗取得很好疗效,是治疗大面积创面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紫外线照射治疗创伤性皮肤缺损74例王蓓蓓虞素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南京210029)关键词创伤性皮肤缺损;紫外线照射创伤性皮肤缺损临床多采用清创缝合和植皮等方法来促进创面愈合。但创伤性皮肤缺损常合并感染,这将严重影响清创缝合术后的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应用。方法对收治的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37例患者进行分析,20例进行传统治疗(清创、换药、培养肉芽)后进行二期手术行自体全厚游离皮片创面移植或邮票皮移植,12例创面愈合,6例经过多次换药后创面自行愈合,1例患者经过2次植皮治疗后,创面愈合。1例患者经过3次植皮治疗后,创面愈合。17例进行VSD后进行二期手术行自体全厚游离皮片创面移植或邮票皮移植,其中16例患者经过1次治疗后,创面愈合。1例经过多次换药后创面自行愈合。结果 VSD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较传统组减少(P<0.01)。结论 VSD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建平  张智才 《甘肃医药》2013,(11):843-845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严重软组织坏死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严重软组织缺损创面引用负压引流技术(VSD),待肉芽组织生长充分后,行植皮手术治疗.结果:37例创面全部愈合,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其中外伤后股骨内髁骨外露,用克氏针对骨折简单有效固定,骨皮质表面钻孔,负压吸引3~4周后,肉芽组织覆盖骨面,经植皮创面愈合;28例车祸外伤后软组织坏死创面,经负压吸引治疗14天,断层皮片植皮,创面愈合;7例糖尿病足,皮肤破溃,迁延不愈,经清创后负压吸引治疗14天,植皮后创面愈合;2例痛风石破溃创面,行病灶清理、负压吸引治疗21天后,植皮后创面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用于软组织缺损治疗,能减少手术操作,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是治疗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大面积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维持负压在50kPa~60kPa之间)5~7d治疗皮肤撕脱伤和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下肢巨大软组织缺损创面41例。结果VSD5~7d,伤口均无感染,创面缩小,肉芽新鲜,给予二期缝合或植皮治疗后创口愈合。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33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病例,彻底清创后行交锁髓内钉固定,伤口置管持续冲洗,创面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材料覆盖,接负压封闭式引流,5~7 d更换VSD材料,创面肉芽新鲜后二期植皮或行皮瓣转移术修复皮肤缺损。结果:33例骨折31例一期愈合,无1例感染发生;28例皮肤缺损行皮瓣转移术修复,5例经换药后皮肤覆盖修复,均无感染发生。结论:在彻底清创的前提下联合应用交锁髓内钉与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GustiloⅢb以下型开放性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旋髂浅血管蒂腹股沟骨皮瓣移位修复手部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我科2004年2月~2008年11月收治3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缺损,清创后于急诊或清创3~7 d后应用以旋髂浅动、静脉为皮瓣轴形血管蒂骨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骨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患者皮瓣远端皮缘坏死,经重新清创、游离中厚皮片植皮后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及功能满意,骨缺损达到临床愈合时间为5~9周,平均7周.结论:带旋髂浅血管蒂髂骨皮瓣在手外伤手术修复中提供局部皮肤覆盖的同时,能修复掌、指骨缺损,为损伤的肌腱、神经修复、愈合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是修复、复合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uctionndrainage,VSD)技术联合植皮治疗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伴特殊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对皮肤软组织缺损伴特殊感染创面18例患者,彻底清创后VSD敷料覆盖创面,定期抗生素药液冲洗创面,待肉芽生长,创面新鲜后行网状中厚皮片植皮,再次用VSD敷料覆盖,负压吸引并给予植皮创面0.9%氯化钠注射液慢滴治疗。结果:伤口感染控制,创面肉芽新鲜,渗血明显,表面平坦,无组织坏死及异常渗出,给予植皮治疗后移植皮片存活良好,色泽淡红,血运正常,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4d,平均应用VSD2.5次。结论:VSD联合植皮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伴特殊感染创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技术在OustiloⅢB型小腿、足部骨折创面覆盖中的应用,分析和总结VSD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和治疗中的常见问题。方法:小腿及足部GustiloⅢB型骨折8例,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5岁,清创后早期应用VSD技术处理创面,Ⅱ期行邮票植皮或皮瓣转移覆盖创面。结果:仅1例术后发生感染,形成窦道,先行游离植皮缩小创面,3个月后行皮瓣转移覆盖创口后愈合。所有患者均1次植皮后创面全部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植皮均成活.皮瓣弹性.色泽良好,修复之肢体功能良好,无其他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为GustiloⅢB型骨折提供了有效的创面覆盖方法[1],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缩短了整个疗程、减少病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B(VSD—B)技术治疗肢体碾挫伤的疗效。方法2010年9月2012年1月,共收治肢体碾挫皮肤缺损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0~67岁,中位数39.8岁;致伤原因:均为汽车碾挫伤。肢体碾压部位:上肢2例,下肢19例(大腿并小腿4例,小腿10例,足踝5例)。全部患者给予VSD—B技术并结合局部氧疗,评价其疗效。结果21例肢体碾挫伤创面愈合中位时间21.5(14~33)d,经历2.3(2~5)次手术。术后均随访至所有创面愈合后3~12个月,无感染复发。所有患者创面均行植皮或皮瓣转移后愈合,其中优20例,良1例,优良率100%。90.4%(19/21)的患者获得了感觉恢复。结论VSD—B复合氧疗技术具有早期覆盖创面、减少继发感染几率和提高植皮成活率的优点.对于肢体严重碾挫皮肤缺损的治疗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四肢皮肤撕脱伤的治疗体会.方法 彻底清创,创面处理根据皮肤撕脱伤的特点,采用自体大块游离皮片植皮42例,局部转移皮瓣加植皮21例,撕脱皮肤处理后原位再植15例,术后加强抗感染等对症处理.结果 78例患者皮瓣完成活率95%以上,无皮肤组织感染,功能恢复良好;7例患者有部分皮肤坏死(成活率85%~90%),经换药处理后均完全愈合;二期植皮26例,原位再植坏死后大块异体皮加自体微粒皮移植1例,予再次清创处理,创面新鲜后二次手术植皮,愈合良好,功能恢复较好.结论 根据小儿四肢皮肤撕脱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植皮方式,均能起到良好的术后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严重污染创面的疗效及护理。方法使用VSD材料对10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严重污染创面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结果3例病人持续负压引流5~7d,创面经植皮后再次进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后植皮全部成活,创面愈合,3例病人持续负压引流7~10d后,创面经植皮加带蒂皮瓣修复术创面愈合,2例创面经植皮纱包加压包扎植皮成活治愈。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不仅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而且还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有利于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负压下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同时抑制细菌的生长,并与周围环境隔离,减少外来感染的可能,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2007年2月-2010年2月治疗32例不同原因所致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根据损伤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及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其中外伤性占26例,皮肤肿瘤2例,慢性溃疡疤痕形成4例;缺损面积6cm×8cm-20cm×9cm.软组织缺损有骨肌腱外露,行带旋髂浅动静脉蒂髂腹股沟皮瓣移植15例,2例切削伤清创后原位植皮,11例外伤清创后应用VSD敷料覆盖,7-10天后行邮票状中厚植皮;4例外伤清创后创面整洁,无骨外露行自体游离全厚植皮.随访5个月至2年,所有皮瓣(片)成活,弹性满意,无溃烂.结论 手部软组织缺损治疗方法选择依创面情况而定.带蒂髂腹股沟皮瓣应用于手部软组织缺损并骨肌腱外露,方法简单,不需血管吻合技术,疗效可靠;外伤性软组织损伤创面污染重时,清创后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7-10天后二期植皮,植皮成活有保障;基础的自体游离植皮用于无骨肌腱外露的清洁创面,方法简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