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综合治疗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尖锐湿疣 (Condylomata Acuminata,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对于伴有包皮过长病例 ,复发问题一直是治疗中难点 .我们采用包皮环切结合电离子烧灼 ,辅以外用药物的综合疗法 ,取得满意疗效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5 - 6 / 2 0 0 0 - 6治疗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患者6 8例 ,年龄平均 2 9(18~ 5 8)岁 ,其中 35岁以下 4 2例 ,病程1wk~ 2 a,有典型尖锐湿疣临床症状 ,醋酸白试验阳性 .其中 ,2 5例为曾在外接受过 CO2 激光烧灼、冷冻、电凝或使用过外用药物涂搽愈合后复发或异处再发者 ,且内有 6例患者…  相似文献   

2.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其易侵犯生殖器的皮肤或黏膜。临床上阴道口患尖锐湿疣的女性儿童并不少见,治疗上既往采用方法如冷冻、高频电离子治疗、微波、外用腐蚀性药物等,由于儿童是一个特殊人群,除耐受性和配合性差的特点外,还应考虑阴道口部位本身的特殊性,以上的治疗均易对局部组织  相似文献   

3.
肛周尖锐湿疣(CA)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该病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后发生于肛门周围的病毒性皮肤病,目前治疗肛周CA的方法有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外用药物去疣法等,但治疗后复发率达30%~70%。为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抗疣解毒汤术后外部薰洗坐浴,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尖圭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属于性传播性疾病。近年来,CA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我院皮肤科门诊自1991年5月至1994年8月采用CO_2激光配合外用疣必治等药物治疗163例尖圭湿疣患者,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微波联合奥平栓治疗阴道宫颈尖锐湿疣7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CA)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1],微波治疗对肉眼可见的疣体效果好,但治疗后遗留亚临床的HPV感染复发率高[2].据报道,约50%~70%外阴部尖锐湿疣同时伴有阴道、宫颈的尖锐湿疣,这就给尖锐湿疣的治疗带来了困难,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用奥平栓阴道用药联合微波治疗宫颈尖锐湿疣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CA)病人阴毛毛囊和皮损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阳性率及亚型分布,了解HPV亚型与临床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对尖锐湿疣病人皮损和阴毛毛囊中的HPV进行亚型检测。结果尖锐湿疣病人皮损处HPV阳性率为96.15%(100/104),其中75例为HPV6亚型,32例为HPV11亚型,两者混合感染11例,4例为其他亚型。尖锐湿疣病人阴毛毛囊中HPV阳性率为32.56%,其中19例为HPV6亚型,9例为HPV11亚型,两者混合感染2例,2例为其他亚型。尖锐湿疣病人皮损组织中HPV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毛毛囊HPV阳性率(2χ=82.15,P<0.01)。尖锐湿疣病人阴毛毛囊中的HPV亚型分布与皮损中HPV亚型分布一致,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引起男性尖锐湿疣的HPV亚型以HPV6、11亚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体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STD).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对CA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也可临床治愈,但复发率较高.祖国医学认为CA是由于湿热内蕴所致,故治疗应清热解毒除湿为主.我们用CO2激光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尖锐湿疣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3,(2):163-164
目的:探讨外阴尖锐湿疣(CA)患者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美国Digene公司杂交捕获仪(HC2)检测406例外阴CA患者的13种高危型HPV病毒的感染情况,与同期416例无外阴CA的筛查者和432例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高危型HPV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6例外阴CA患者、416例筛查者、432例CIN患者中,其13种高危型HPV病毒的感染率分别是66.26%、21.63%、73.61%,CA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筛查者(P<0.01),CA患者感染率与CIN患者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阴尖锐湿疣患者为高危型HPV高感染率人群,在对症治疗的同时更应重视高危型HPV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生殖道尖锐湿疣(CA)是生殖道粘膜的良性上皮增生,由人体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所致,该病传染性强,接触后感染率高达64%,近二十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尖锐湿疣与生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以往常用手术切除冷冻疗法、CO2激光法、局部外用腐蚀剂等治疗方法。我站近两年应用微波对30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尖锐湿疣1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锐湿疣(CA)是由人头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其发生、发展与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国外报道CA是目前妊娠期STD中最多的一种,在孕妇中其患病率为1.5%-2.5%,占女性CA的8%-11%。笔者就我科近5年经二氧化碳激光(下称激光)治疗的146例妊娠期CA与159例非妊娠期C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机辅助细胞检测系统(CCT)、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HPV-DNA)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3年4月~2004年10月妇科门诊患者子宫颈涂片1025份采用CCT检测做出诊断,并检查HPV-DNA,对阳性病例83例再阴道镜下取活检。结果异常涂片76例,占7.4%,其中ASCUS29例,LSIL28例,HSIL13例,宫颈鳞癌5例,腺癌1例。CCT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0.7%,敏感性95.5%,特异性98.6%,HPV16/18DNA检出率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呈上升趋势。结论采用CCT及HPV-DNA初筛,异常者配合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子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董孝平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2):67-67,69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TCT)联合HPV-DNA亚型检测对于筛查宫颈癌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2008~2009年到我院检查宫颈健康的妇女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联合HPV-DNA亚型检测,按TBS细胞分类法进行细胞学诊断,并与TCT对宫颈癌的单独检测作比较,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TCT联合HPV-DNA检测总检出率为21.0%,组织学阳性病例检出率为70.9%,组织学阴性病例检出率为4.5%,均显著高于TCT单独检测,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PV-DNA亚型检测联合TCT是筛查早期宫颈病变的最佳选择,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早发现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PV-DNA检测结合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231例行TCT和HPV-DNA检查的患者,其中678例行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并有病理结果的临床资料。结果 1)2231例TCT中检出阳性率为15.51%,与病理结果比较,TCT中检出LSIL 29例(与病理为CINⅠ的符合率35.80%),HSIL 27例(与CINⅡ和CINⅢ的符合率90.00%),宫颈癌4例(符合率100%)。2)2231例HPV-DNA筛查中,阳性率35.45%,HPV-DNA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62.62%,其中TCT结果为ASC-US病例中,HPV-DNA阳性,病理结果阳性者占73.87%;HPV-DNA阴性,病理结果阴性者占83.58%,一致率为77.52%,均具有较高的一致率(P〈0.05)。3)TCT用于评价宫颈高度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Youden值分别为:58.92%,71.69%,65.04%,69.33%,61.64%,0.3042,0.3061;HPV-DNA检测分别为:90.65%,41.23%,66.96%,62.62%,80.24%,0.3251,0.3188;TCT联合HPV分别为:96.30%,69.44%,86.53%,84.65%,91.46%,0.6932,0.6574。结论联合采用HPV-DNA及TCT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  相似文献   

14.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was detected by non-isotopic subgenomic probes on Southern blot hybridization (Oncor Inc., Gaithenberg, MD). The 108 samples which were obtained from patients below the age of 30 (mean age 19.0 +/- 2.8 yrs). Al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ectocervical mucosa by Cytobrush (Medscand, Malm?, Sweden) as previously described. HPV-DNA was detected in 16 cases (15%). In 36 cases (33%) the patients presented clinical findings of condyloma or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at simultaneous vaginal ectocervical smears. HPV-DNA was detected in 12 out of 36 case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patients without subclinical findings HPV-DNA were detected in only 4 out of 70 cases (6%). HPV-DNA was detected in one of the 4 patients with accuminate condyloma of the cervix and in 4 out of 16 cases with similar lesions in the vulva. The only HPV type found in these patients was type 6. Papillomavirus was also detected in 5 out of 16 cases (31%) with flat condylomas, most studied types being represented here. CIN was only reported two patients both of them carrying HPV-DNA (types 16 and 18 respectively).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virus was HPV 6. Combined infections with two or three types were seen in 5 out of 16 HPV-positive cases (31%). Such cases are readily detected and typed with the present Southern blot procedure, where the use of subgenomic probes enables the distinction of all types, even when present in the same sample.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HPV-PCR技术和DNA杂交技术对76例宫颈鳞癌标本进行了HPV-DNA的研究,发现HPV-DNA存在率为90.79%(69/76),主要类型为HPV16和18。多酶切SouthernBlot杂交证实在宫颈癌中92.56%的HPV-DNA发生变异,说明HPV-DNA的基因变异与其致癌作用密切相关。PCR结果证实HPV-E6片段在宫颈癌组织中常可出现,推测可能是致癌的关键片段之一。因此,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DNA的完整性、关键基因片段的存在与否,可能对于病变恶变的预测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叶春红 《河北医学》2010,16(11):1334-1336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淋巴结及癌灶中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组织病理学检测方法和PCR检测方法对23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变组织和淋巴组织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显示结果不一致。结论:HPV-DNA不仅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而且与肿瘤的转移有关,宫颈癌患者淋巴结的HPV-DNA检查比病理学检查更安全。  相似文献   

17.
郭芝亮 《医学综述》2013,(23):4411-4413
目的 探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收治的206例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呈阴性的接触性阴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宫颈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并与宫颈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宫颈HPV-DNA检查与宫颈活检、宫颈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0.05);宫颈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用于早期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90.3%)、特异度(92.7%)、阳性预测值(84.7%)及阴性预测值(95.6%)均显著优于单用宫颈HPV-DNA检查或阴道镜检查(P<0.05).结论 宫颈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用于早期筛查宫颈癌准确率高,对于LCT呈阴性的接触性出血患者,最好采取宫颈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以提高宫颈癌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中医肝病各证患者的血浆环核苷酸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64例中医肝病各证型的血浆环核苷酸含量,与健康人37例比较,发现肝气郁结证、肝阳上亢证、肝阳化风证、肝火上炎证、肝血虚证均呈cGMP升高,cAMP变化无显著性差异。cAMP/cGMP比值降低,提示与植物性神经递质释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235例宫颈细胞学ASCUS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性质未定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856例患者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其中235例被诊断为ASCUS。采用杂交捕获法(HC2)检测13种高危型HPV—DNA,通过阴道镜,对可疑病灶行多点活检。结果HPV-DNA阳性患者108例(46.0%),其中CIN阳性66例(61.0%);HPV-DNA阴性患者127例(54.0%),其中CIN阳性15例(12.0%)。HPV-DNA阴性对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阴性预测值98.0%。结论对ASCUS患者应行HPV检测和阴道镜下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HPV—DNA高危型检查更具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冯玲  杨湖珍 《当代医学》2013,(25):19-21
目的分析HPV、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早期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2820例,所有病例均进行HPV-DNA分型检测、TCT检查,对TCT阳性或HPV-DNA检测阳性或临床高度怀疑宫颈病变1047例患者,同时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将其病理结果与HPV、TCT结果对照分析。结果随着TCT级别的升高HPV-DNA阳性率明显升高,在SCC中,HPV-DNA阳性率达100%;TCT联合HPV-DNA分型检测在以上病例中双阳性检出率随CIN级别升高而升高,CINⅢ及以上达最高,在SCC中达到了100%;TCT联合HPV-DNA分型检测在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增高,漏诊率降低。结论应用HPV-DNA、TCT及阴道镜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是一种高效、便捷的筛查方法,能明显提高子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并指导随访间隔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