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忠伟 《理论界》2010,(9):149-150
地方戏剧种不仅是一种戏剧艺术活动,同时更是民风民俗的载体,往往蕴含着异常丰富的地方文化与艺术内涵,是一个融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为一体的民俗文化宝藏。但是由于遭遇特殊的历史与文化困境,这些各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剧种,有2/3左右面临衰亡或已经衰亡,这些无价的民族文化资源,正在迅速流失。本文以海城喇叭戏为例,从资料的保护,人才的培养,剧种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传承基地的建设等几方面,来探讨地方剧种的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苏娜 《河北学刊》2014,(2):240-242
乐亭影戏是流传于冀东地区、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的影戏剧种之一。古代燕赵地域文化的熏染和影响,使得乐亭影戏具有了慷慨悲壮的艺术风格。为了加强对乐亭影戏的保护与传承,应当改善皮影相关组织的演出条件,提高从业者待遇,保护好传承人,建立皮影生态村,努力发挥学校教育在影戏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16,(2):142-146
在国家支持地方戏曲文化发展的背景下,王皮戏作为山东县域文化的一个小戏种,生存及发展处境岌岌可危。通过实地调研、查阅史料等方法,本文梳理出王皮戏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勾画出王皮戏的基本传承路径:由平阴传向肥城、东阿、茌平及冠县。提出王皮戏的保护发展策略:王皮戏艺术与齐鲁县域经济融合;王皮戏文化与艺术实践基地融合;王皮戏文化的戏种同盟与旅游同盟协同发展。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王皮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内涵及表演水平,也为政府扶持地方戏曲艺术发展提供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4.
尤溪小腔戏是福建古老剧种之一,作为福建省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以福建尤溪小腔戏传承为个案,通过对其形成地南芹村的田野调查来揭示艺术表演队伍严重老化导致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正在消失的方言导致其失去繁衍生存的土壤,演出的质量整体下降导致戏曲生态链的断裂等问题。应切实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大力培养小腔戏传统艺术传承人,坚持从娃娃抓起加大乡土戏曲进课堂的力度,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民间传统戏曲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王馗 《学术研究》2013,(1):142-150
排场是中国戏曲诸剧种在指示舞台调度时形成的具有表现力的舞台艺术套路。粤剧排场的内涵较之其他剧种要丰富得多,不但是行当角色的表现要素和程式组合,而且还是剧目文学创作的基础和前提。正缘于此,提纲戏成为粤剧数以万计的剧目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粤剧旺盛的舞台创造力。粤剧排场艺术和提纲戏的生成,代表了粤剧前辈艺人对于传承和创新的辩证思考,这为当前粤剧表演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6.
全国300余个剧种,山西就有53个,而今大多数剧种濒危或成了绝唱。 山西省戏剧研究所李运启所长同我谈起戏曲时声情并茂,一戏一剧,如数家珍。山西作为我国最早的戏曲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深厚的戏曲渊源及举世瞩目的戏曲大师,独领中国戏曲风骚,当之无愧地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摇篮。可惜的是山西现在只注重号称山西“四大梆子”的剧种,却忽略了其它戏种的保护与发展,致使许多稀有剧种失去了抢救的最佳时机,比如上党的排戏、晋北的赛戏、晋南的扬高戏、晋东南的对子戏、以及万荣的清戏、临猗的罗鼓杂戏、山阴的弦子腔、繁峙的蹦…  相似文献   

7.
2006年古剧种梨园戏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当下都市剧场化的文化情境中,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剧种面临着传承危机。原汁原味复原表演艺术,通过团带班、师传徒方式沿袭严格的师承传统,辅以戏曲资料,挖掘恢复传统折子戏,是保护传承剧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白字戏是流行于广东海陆丰地区的一种戏曲艺术初与潮剧共名,后来专指海陆丰白字。两个剧种在剧目、音乐声腔、表演、舞台美术上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于后来各自发展和规范的方言,白字戏用海陆丰方言,潮剧用潮州方言,系同一语系派生的两个孪生方言剧种白字戏具有悠外的历史传统、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艺术价值,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9.
高州木偶戏自明代万历年间传入茂名高州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民间,民众把木偶戏称为"傀戏"或"傀仔戏",演艺人被称为"傀戏佬"。高州木偶戏戏班目前有107个班团,三百多名艺人,相比其他地方的木偶戏班团数应该是较多的。高州木偶戏戏班的生存与发展,与当地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有直接的关联,它的传承与发展与其他地方木偶戏一样,遭遇表演后继无人、剧本故事陈述陈旧、表演道具戏台简陋等困境。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深入了解高州木偶戏戏班的生存发展现状,探究其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传承发展的新路径,具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州木偶戏是广东古老地方戏剧之一,因"琢木为偶"而得名,又名"鬼仔戏",其源起于福建布袋木偶并结合当地民俗文化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广泛流传于高州的30个镇、街道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州木偶戏是木偶和道情戏的完美结合,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2006年高州木偶戏先后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章着重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以高州木偶戏保护与传承为个案,通过对其形成地高州市的田野调查来揭示目前高州木偶戏生存发展现状,探讨当代社会语境中高州木偶戏保护与传承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传统戏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国众多戏曲剧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戏剧的保护成为戏曲研究与传承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构建戏曲遗产保护体系,首先要充分认识戏曲艺术的生命力和独特性,以及各剧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与实施.保护戏曲文化遗产应该遵循在系统性原则下进行整体保护、在市场化体系下进行动态保护、针对剧种差异进行分类保护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湖剧,作为浙北地区唯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曲调清新,表演文雅细腻,具有深厚的湖州历史文化底蕴.但因诸多因素困扰,湖剧难掩式微之势,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以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保护的利好政策为契机,着眼于湖剧的文化价值与现状,利用湖剧传承人与作曲家的口述资料,探寻湖剧合理保护之道,以期为滩簧剧种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黄梅戏作为地方戏的重要代表,曾经盛极一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变迁,乡村民间文化急剧流失,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削弱,黄梅戏的传承与保护陷入困境.乡村社会的“空心化”、传统村落的消失、过度的文化功利主义以及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缺失和错位,都加快了黄梅戏的衰落.传承与保护黄梅戏,必须重建其公共文化空间.在乡村中心镇村体系规划建设中,应在相关的戏曲文化活动密集区优先把黄梅戏文化的“安放”纳入公共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4.
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敏 《江淮论坛》2013,(1):179-183
黄梅戏是特定文化生态的产物。从发生论的意义上看,黄梅戏在长江中游皖、鄂、赣交界一带产生和形成,有其自然生态缘由。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态和地方人文历史的交织,孕育了黄梅戏的平民性、博采性和自由灵动性等艺术特征。而底蕴深厚的人文生态,潜移默化地或直接地促成了黄梅戏的成熟和繁盛。安庆地区特定的文化生态综合体,是黄梅戏生成繁衍的活水源头。黄梅戏赖以存续的文化生态一旦削弱甚至消失,它的生命力也就难以维系甚至枯萎。因此,黄梅戏的传承应优先保护和修复其文化生态,尤其是人文生态。  相似文献   

15.
粤剧是以梆子(即西皮)、二簧为主要腔调的皮黄剧种,皮黄入粤是粤剧形成的标志.作为民间演剧的历史传承,"江湖十八本"对于探寻剧种的流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粤剧"江湖十八本"是皮黄入粤之初的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它保留了粤剧"外江戏"阶段的许多遗存,是研究粤剧源流的重要依据.经考证,粤剧的"江湖十八本"最初只有十大本,它来自陕西的汉调二簧,汉二簧实即历史上的秦腔,早在清康熙年间即已风靡大江南北,它是所有皮黄剧种的鼻祖,粤剧是秦腔在两广本土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平江花灯戏是湖南现存著名地方剧种之一,四百余年来为湘,鄂、赣边区数十县人民所喜见乐闻。(一)平江花灯戏原名灯戏,初期叫“歌戏”即中国早期的歌剧,外人叫它“平江花鼓戏”。“歌戏”一词见于乾隆八年编纂的《平江县志·民俗》:“元正献岁,邻里燕饮相庆,十二日止,谓之云开节,(旧县志)或者轮接雕神,搬演歌戏”。辞海则有详尽,明确的注解: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  相似文献   

17.
高甲戏是闽南地区主要的地方剧种,它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根植闽南乡土农村,并吸收各优秀剧种的精髓为自己所用,兼收并蓄从而丰富自身。从高甲戏的剧目内容和表演形态中,可见蕴含其中的闽南人的性格特质及闽南地域民俗文化的一些特点。虽然高甲戏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在高甲戏剧种恢复和活态传承的当代,可望高甲戏的发展会得到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18.
青海坐唱曲艺平弦历史悠久,是青海地方曲艺中的瑰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从坐唱曲艺搬上舞台后发展却非常缓慢,至今未能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本文对青海坐唱曲艺平弦的发展过程及新形势下平弦戏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快创新、推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梧 《天府新论》2020,(5):封二-封三
阳戏是傩戏系统中具有较完备戏剧要素的剧种,起源早、流行区域较广、地域特色鲜明,被誉为“戏剧活化石”。马鸣阳戏为阳戏之一种,流传于梓潼及周边区域。2009年,马鸣阳戏被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0.
肩膀戏是流传于闽中沙县地区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本文通过对沙县肩膀戏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发展历程、表演形式及内容特征等进行探讨分析,提出重视保护、传承沙县肩膀戏这一民间戏曲艺术对于丰富繁荣我省民间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并对新时期发展沙县肩膀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