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辐射空调方式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了辐射空调方式的系统组成及其发展方向,比较了地板辐射供冷系统与吊顶辐射供冷系统的不同,提出了几个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辐射供冷技术的特点及发展情况,介绍了新型辐射供冷末端—毛细管垫的形式与特点、辐射末端与通风系统结合的方式,阐述了国内外辐射供冷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以及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办公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地板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和顶板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在相同的室内负荷条件下,室内的温度及流场分布。结果表明,地板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系统的舒适性更好,而且其冷板表面结露的危险也比顶板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小。  相似文献   

4.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具有舒适、节能等优点,备受国内外工程设计和研究者的关注。在此通过实验研究了顶棚辐射供冷房间在冷吊顶辐射作用下,室内空气温度、房间壁面温度、人体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体与环境的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辐射供冷系统开启后约60min内,辐射板表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有显著变化,人体服装外表面温度变化比较缓慢,人体和环境的对流及辐射换热量逐步增大,系统开启60min后,上述各项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谈地板辐射供冷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地板辐射供冷,降低了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加大了人体辐射散热量,特别是地板辐射供冷没有冷气流的感觉,没有噪声,避免了传统空调因吹风引起的不适。因而对于夏季不设空调的建筑,地板辐射供冷提供了一种节能、舒适、经济、健康的降温方式。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和工程实例,指出地板辐射供冷在我国推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置换通风中风速对地板辐射供冷影响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置换通风与地板辐射联合供冷方式存在供冷能力不足的问题,重点分析了风速对房间温度场和换热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对置换通风与地板辐射联合供冷方式中置换通风等进行了研究,得到不同风速下房间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并从换热角度分析风速对地板辐射供冷能力的影响;建立了置换通风与地板辐射联合供冷试验装置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了置换通风中在不同出风速度下房间温度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置换通风中风速的增加不仅可提高地板辐射供冷能力,同时还使房间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且舒适性提高。研究可为置换通风与地板辐射供冷方式在大空调负荷建筑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辐射吊顶单元供冷量的理论计算模型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辐射吊顶单元与周围环境的换热原理,在对毛细管结构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毛细管型辐射吊顶单元供冷量的理论计算模型,同时建立了两块辐射吊顶串联时的供冷量计算模型。搭建了实验台,测试在室温25℃,供水温度15~19℃时,单块辐射吊顶单元以及两块辐射吊顶单元串联时的供冷量。测试数据与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单块辐射吊顶单元以及两块串联时的理论计算供冷量吻合较好,验证了理论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该计算模型可用来预测特定工况下辐射吊顶单元的供冷量。  相似文献   

8.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空调技术,相比传统空调系统具有热舒适性好、换热效率高和能耗低等优点,同时也存在辐射表面易结露,供冷能力有限以及初投资过大等问题.针对辐射供冷结露的问题,通过有限元计算软件对贴附射流送风的辐射供冷系统和普通送风方式下的辐射供冷系统的传热过程进行模拟计算,探究贴附射流对辐射供冷系统的防结露效果....  相似文献   

9.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热舒适性、室内空气品质佳、低能耗等优点。然而辐射供冷空调有三大主要问题:易结露,供冷能力有限以及初投资过大等。针对辐射供冷结露的问题,介绍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的实验研究分析及其控制方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0.
辐射供冷的原理,列举此系统的优点,以及系统的组成部分,并根据辐射供冷的未来需求和相关技术的发展,提出辐射供冷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置换通风对地板供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地板供冷置换通风复合式空调系统试验台,并以试验方式验证了置换通风可增强地板供冷对流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12.
辐射供冷系统中辐射板的布置位置对人体舒适性有较大影响。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对该系统进行数值模拟,比较7种组合方式下的室内热湿环境。研究结果表明,辐射板布置在墙面或者顶板与风机盘管组合的供冷方式均能够基本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地板辐射供冷与风机盘管复合供冷方式舒适性最差,顶面+墙面+风机盘管这一组合方式兼具顶板式和墙面式的特点,是7种组合方式中最舒适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一个地板辐射供冷实验系统,进行不同空调方式结合下的实验,通过一组实验数据对地板辐射供冷初始阶段运行和持续运行时的两种结露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露产生的原因,得出结论:仅仅靠地板辐射供冷系统处理室内的热湿负荷时候,其供冷能力受到了结露问题的限制,亦即单靠地板辐射供冷的系统宜用于夏季冷负荷较小的地区或者是空气较干燥而不会引起结露的冷负荷较大的地区。最后通过设计计算说明采用独立新风系统与低温送风技术结合可以解决辐射地板的结露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设计某大空间建筑控制系统,联合Tmsys与Matlab建立复合式地板辐射供冷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控制时间步长下室内温度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针对该复合式地板辐射供冷控制系统,控制时间步长宜为15min,并提出一种既能避免控制器频繁运作又能减小系统响应时间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地板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空调房间热环境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地板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相结合空调房间的辐射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室内的热湿分布;在室内冷负荷最大时,模拟等温和非等温送风情况下不同的地板表面温度所形成的速度场、温度场和相对湿度场;运用PMV-PPD热舒适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了人体在基本满足热舒适情况下的空调系统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辐射时间因子,可方便计算辐射得热到辐射负荷的转化过程。在变风量工况下,实测环境室24个时刻的逐时得热和负荷,采用对流辐射分离方法计算24个时刻逐时辐射得热和辐射负荷,整理出相应的传递函数,通过构造系数矩阵,计算得到24项辐射时间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辐射时间因子计算方法合理可行;辐射时间因子第一项值随送风风量降低而减小,前五项值之和大于0.75,对于由ASHRAE软件计算的辐射时间因子,对前五项进行修正,即可用于不同空气循环类型房间辐射负荷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上海某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Trnsys对该建筑现有地板辐射供冷系统进行模拟研究。根据该建筑的实际状况,为该建筑设计了顶板辐射供冷系统,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地板辐射供冷系统,顶板辐射供冷系统对室内热环境调节更快,热惰性更小。整个供冷季节,地板辐射供冷系统能耗为35 826. 2 k W·h,顶板辐射供冷系统能耗为34 181. 9 k W·h,减少了4. 59%。针对该建筑空调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顶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设计了运行时间表,在满足室内热环境标准的前提下,降低系统能耗。在此基础上,针对该建筑空调系统长期定工况运行的问题,分别设计了变水流量控制系统和变水温度控制系统,对比了两种控制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变水温度控制系统对室内热环境变化响应更快,且能耗较低。改进系统运行时间表,并采用变水温度控制后,顶板辐射供冷系统供冷季节总能耗为14 665. 3 k W·h,相比于原系统能耗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8.
在地板辐射供冷用房间内,用一定功率的灯泡来模拟房间内的热源,保持内热源不变,在实验板房的地埋管中通入三种不同温度的冷水,得到围护结构和室内空气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冷水温度越低,围护结构及室内温度变化越快,达到稳定的时间就越短;只有冷水温度为最高的11.0℃时,室内空气的温度梯度才满足舒适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地板辐射采暖地表温度分布特性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地板辐射采暖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IMPLER计算程序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地板辐射加热面不同位置处地板表面的温度分布规律,预测了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供回水温差对地板表面温度大小和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河南周口车站为例,应用EnergyPlus软件建立复合式地板辐射供冷系统和全空气系统模型,分析夏季工况下室内温度等热舒适性参数,并对系统进行能耗分析。研究表明,铁路客运站采用复合式地板辐射供冷系统可以较好的满足热舒适性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