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的博弈模型,考虑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策略和资本市场上债务融资策略之间的内在战略关系,并在战略性债务融资的框架下,分析了市场进入中企业的竞争策略与融资策略的选择.得出二者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双寡头市场中,一个企业从事成本降低型R&D.R&D结局是随机的,但R&D成功时非创新企业获得的溢出是确定的.创新企业可以在进行R&D之前或之后收购竞争者,分别称为事前收购和事后收购.本文对事前收购和事后收购两种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R&D溢出较大时创新企业将选择事前收购,而溢出较小时将选择事后收购.值得注意的是,创新企业选择的收购方式同时也使消费者剩余和R&D投资达到最大.最后指出,不收购总不是创新企业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Brander和Lewis的资本结构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结合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分析了企业负债与广告投资、R&D投资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推导提出理论命题,并运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验证得到相关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负债对企业广告投入存在刺激作用而对R&D投资存在抑制效应。企业广告投入与R&D投入行为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制造业企业两种投入相对均衡,非制造业企业通常偏好于二者之一。企业广告与R&D投入之间相互影响,制造业两种投资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而非制造业两种投资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负债对企业广告与R&D投资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并且不同债务类型的影响同样存在差异。本研究可进一步促进资本结构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同时为企业改善广告与R&D投资策略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连立帅  朱松  陈关亭 《管理世界》2019,35(8):136-154
非财务信息可以反映企业内在价值,反馈至股价中则有利于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但其要求市场上拥有大量具备信息搜集、解读与分析能力优势与践行价值投资的投资者,而开放资本市场有利于将发达资本市场的成熟投资者引入新兴市场国家,实现市场合理定价与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的外生事件,本文考察了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对非财务信息定价与企业投资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会提高企业投资与非财务信息定价的敏感性,表明该交易制度能够增强非财务信息定价并影响企业投资。这种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股价是企业融资的重要决定因素,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会提高长期债务融资与非财务信息定价的敏感性,从而影响企业投资的融资支持。本文研究表明,通过资本市场开放引入发达资本市场投资者有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增强股价对实体经济的引导作用,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关于流动性共性的定价原理,探讨了流动性共性对企业的融资行为以及资本结构决定的作用机理。并采用2000年-2O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做出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个股的流动性共性会导致企业新增的外部权益融资、债务融资以及外部融资总额下降;与新增的外部权益融资相比,新增的债务融资下降程度更大,且流动性共性与资本结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进一步检验还发现,与牛市期间相比,在熊市期间流动性共性对资本结构的负向影响是显著增强的;在整个市场状态发生逆转之时,流动性共性将进一步降低资本结构;与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相 比,改革之后资本结构与流动性共性之间的负向关系是显著减弱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成长性较高的企业,其资本结构与流动性共性之间的负向关系是显著增强的。  相似文献   

6.
资本结构、股权融资和企业投资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资本结构和股权融资的企业投资决策模型,内生地获得了企业投资时机、破产时机和股权出售比率,克服了传统企业投资决策模型研究不考虑融资影响的不足。本文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企业的初始债务和投资时的股权融资对企业投资具有较强的影响:初始债务对企业投资具有推动作用,而投资时的股权融资对企业投资产生抑制作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会导致企业的投资不足或过度。  相似文献   

7.
Bertrand竞争下融资策略与产品差异化策略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融资策略与产品差异化策略是企业两大重要的决策.本文通过构造一个纵向产品差异化的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债务融资对产品差异化策略和定价策略的影响,并与不存在债务策略下的均衡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负债情形下,企业的均衡质量和均衡价格均高于无负债下的质量和价格,产品纵向差异度低于无负债下的差异度,且负债水平越高,企业的均衡质量、均衡价格和均衡利润越高,企业间的产品纵向差异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8.
融资方式和发展战略是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类型、融资方式与联盟战略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创新类型和融资方式的组合效应对高新技术企业联盟战略的影响,通过对多个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突变创新类型高新技术企业倾向于采用风险资本融资,渐进创新型企业倾向于银行债务融资;风险投资对联盟战略影响显著,表现在对企业建立技术联盟和市场联盟都有正向作用;创新类型对联盟战略也有显著影响;此外风险投资和突变创新对企业联盟战略的组合效应也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特殊的制度环境必然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决策,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企业融资决策主体出发,探讨债务融资影响因素以及感知风险、监管制度、产品市场竞争以及市场时机对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具有专利的R&D项目实物期权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明皋  龚朴 《管理科学》2006,9(3):39-44
在有专利情况下,开发了一个R&D投资模型,结合R&D投资过程的特点,把R&D投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研究阶段被模型为欧式期权,另一个是开发阶段被模型为永生美式期权,从而把R&D项目投资机会模型为复合期权,给出了R&D期权价值的解析评价公式和最优投资决策规则,并讨论专利宽度(Patent Breadth)R&D期权价值和R&D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以及申请专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纵向一体化对下游企业R&D投资的效应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由一个上游和一个下游企业组成的体系中,下游企业通过R&D可降低产品成本.本文研究下游企业如何随纵向一体化改变R&D投资和产品产量.研究表明,纵向一体化之后,下游企业的R&D投资和产品产量、行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均增加.在纵向一体化之前,下游企业选择较少的R&D投资和产品产量的原因是它作出决策时没有考虑上游企业的利润.最后以一个特例对研究结果作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层粒子群算法的上下游企业决策动态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寡占市场结构下,企业决策的相互影响效应更为显著。此时,企业融资决策与产量决策不仅仅影响自身利润,而且会影响到其竞争对手和供应商,即企业决策的策略性效应。本文建立一个考虑产品替代性与市场环境波动内外因素的上下游企业决策动态博弈模型,针对该决策的非线性二层规划特点,设计了双层粒子群算法,并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企业决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产品替代性对下游企业具有“竞争效应”,对上游企业生产与利润的下降具有“放大效应”,与债务融资有限责任效应相比,产品替代性的“竞争效应”对下游企业的产量博弈和利润影响更大,另外,债务有限责任效应与债务破产效应左右了产品替代性对下游企业破产均衡临界点的影响。第二,市场环境波动对企业产量决策和融资决策的影响与Wanzenried[1]一致,而在影响下游企业利润和上游企业利润方面并不一致。第三,针对负债融资和无负债融资两种情形,不论产品替代性较低还是较高,较高的市场波动程度都能促使负债企业考虑债务的战略性作用,且下游企业的负债融资存在“Prisoner’s Dilemma”现象,上游企业的垄断市场地位则加强了下游企业负债融资“放大效应”对其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参数和非参数检验程序、回归分析检查了资本结构和长期银行债务使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银行审查和监督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银行债务的使用与债务比率显著正相关,且在控制杠杆的其它决定因素下,这个结论是稳健的.本文的一个隐含结论是,我国企业在公司债券融资比重很小的情况下,应减少依赖银行债务,适度增加股权融资比率,这意味着公司有更多的成长机会.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R&D的水平,往往体现出该企业的治理水平。在介绍企业R&D项目实物期权特性的基础上,本文首先介绍了R&D项目的实物期权特性,在此基础上从R&D项弱多阶段、不同市场环境应对问题、项目组合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针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本文认为企业R&D项目中实物期权方法的应用研究应在解决现有参数估计困难.深化R&D项目投资的战略实物期权分析方法、强化实物期权方法在企业R&D项目组合投资方向上的作用、与行为金融理论的结合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具有双向溢出效应的上游企业R&D政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在具有纵向关系的两个上游企业和一个采用Leontief生产技术的下游企业的框架内,研究上游企业具有双向溢出效应的R&D政策.政府应鼓励兼并、补贴上游企业的R&D,并加速R&D成果扩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具有纵向关系的两个上游企业和一个采用Leontief生产技术的下游企业的框架内,研究上游企业具有双向溢出效应的R&D政策.政府应鼓励兼并、补贴上游企业的R&D,并加速R&D成果扩散.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不相等跳跃概率的复合期权定价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复合期权方法评价R&D项目过程中,将外部信息变动所导致的、基于不相等跳跃概率的跳跃过程作为标的资产的变动过程,同时将R&D投资所产生的溢出效应纳入到R&D项目价值评价中,这一方法使得复合期权方法应用于R&D项目评价时更符合R&D项目的具体特性.采用该算法计算经典案例,我们得到了敏感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8.
<正>债务融资的期限结构在公司的财务管理决策中占据重要地位,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对于公司降低成本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夏幸福基业有限公司债券违约事件为例,通过对该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债务期限错配对华夏幸福此次暴雷的影响。分析发现造成该企业出现债务期限错配的原因主要是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并针对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高利率市场化水平、改善企业融资策略等建议,希望能够减少债务期限错配对企业的影响,防止类似“暴雷”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R&D补贴与社会次佳R&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虑一个带有R&D溢出的双寡头模型,其中每个企业先后确定自己的R&D支出和产量.假定双寡头在产量上不合作,文中首先给出了使社会福利最大的R&D水平即社会次佳R&D,随后分别就双寡头在R&D上不合作与合作两种情况,给出了政府为取得最大社会福利而对R&D进行补贴的效应.研究表明,政府通过补贴可以使R&D水平和福利达到社会次佳.  相似文献   

20.
从Modigliani and Miller(1958)提出MM理论这一开创性贡献以来,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变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核心。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的,而提高公司市场价值的经典思路就是调整资本结构。公司资金的主要来源不外乎权益融资与债务融资,众多的文献对股权结构所发挥的公司治理机制作了大量的描述与论证,而忽视了债务融资作为一种治理结构的治理机制的分析,因此,本文将侧重论述债务融资的治理机制,以及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债务治理实际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