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IPv4的地址空间即将耗尽,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上应用都是基于IPv4协议的,从IPv4向IPv6的过渡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过渡期间,必须要解决好两者之间通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介绍了IPv4和IPv6,指出了从IPv4向IPv6过渡的必然性,阐述了三种基本的过渡策略的优势和局限,并对当前互联网向IPv6过渡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IPv4/IPv6过渡技术主要是指IPv4到IPv6的过渡期间内用以确保业务共存以及互操作的一种技术。本文结合凯里学院校园网特点,简要介绍了三种典型的IPv6过渡技术(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协议转换技术),并表达了这是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最基本的过渡策略,而且,仅仅采用某种较为单一的技术并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具体的应用时可采用多种技术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IPv4向IPv6过渡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在对IPv4和IPv6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主要的三种过渡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的环境。最后给出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目前的三类IPv4/IPv6过渡技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在windows局域网环境上搭建了一个IPv4/IPv6过渡技术的测试平台,在此平台上对这三类过渡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这对实现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移动IPv4/IPv6的虚拟机迁移过渡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  陈孝威 《计算机应用》2011,31(5):1180-1183
为充分利用IPv4/IPv6异构网络资源建设云计算基础平台,满足云计算平台的资源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隧道技术、前缀管理、地址池管理协作及移动IP的IPv4/IPv6虚拟机迁移过渡框架。该框架的实现以云计算控制引擎为核心转换连接异构网络,并在NAT-PT与隧道技术协作下完成。框架建立的网络结构适用于IPv4虚拟机与IPv6虚拟机在过渡演进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之间的无缝迁移,并可向客户端跨IPv4/IPv6网络提供云计算服务。  相似文献   

7.
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及网络过渡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Pv6协议取代IPv4协议是Internet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全面介绍IPv4到IPv6各种过渡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双协议栈和隧道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两者相结合的网络过渡方案,并对此方案的优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明.  相似文献   

8.
以IPv4到IPv6     
本文介绍了新一代网络协议IPv6的主要特点,由IPv4向IPv6过渡的必要性,以及通过IPv6/IPv4双协议栈技术、地址和协议翻译器技术、隧道技术实现IPv4向IPv6平滑过渡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IPv4向IPv6网络的过渡机制及无缝互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IPv4的局限性及IPv6的改进策略,详细阐述了IPv4向IPv6迁移的过渡机制及无缝互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唐涛 《福建电脑》2011,27(8):67-68
本文介绍了在IPv4到IPv6的过渡过程中,几种基本的过渡技术和基本过渡原则。  相似文献   

11.
IPv4/IPv6互通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IPv4向IPv6过渡的基本技术包括双协议栈、隧道技术和NAT-PT技术。基于这三种技术派生出多种互通和转换机制。这些机制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现IPv4海洋中的IPv6节点之间的通信;一类是IPv6小岛与Ipv4海洋之间的通信。该文对这些实现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IPv6过渡技术     
当前,由于互联网规模急剧增长,IPv4 地址枯竭问题日益严重,IPv4 向 IPv6 过渡的问题十分紧迫。然而 IPv6 与 IPv4 不兼容,在 IPv4 向 IPv6 过渡时期,IPv4 与 IPv6 网络共存,带来了 IPv4-IPv6 互联与穿越等基本需求。对此,目前国际上提出了许多过渡方案。这些技术方案针对不同的网络场景、用户的需求和过渡阶段提出,其技术思想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 IPv6 过渡技术特点以及国际研究进展,分类介绍了现阶段比较成熟的过渡关键技术,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IPv6的新特点和应用对现有的安全设备结构提出了挑战。同时,从IPv4升级到IPv6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两种协议在一定时间内将共同存在。因此,需要设计支持IPv4/IPv6双协议的防火墙以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本文分析了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并设计与实现了支持IPv6/IPv4协议的防火墙系统。  相似文献   

14.
IPv6作为Internet协议下一版本必将取代IPv4,但是两者共存局面还要持续时间较长。在此过渡期间,由于IPv6引入新特性也带来安全上的新风险和威胁。本文分析探讨了IPv4向IPv6过渡机制并对IPv6过渡机制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一种针对双栈转换机制过渡方案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5.
沈庆伟  张霖 《微机发展》2007,17(5):170-172
从IPv4向IPv6过渡,需要解决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过渡技术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在现有的IPv4网络环境中实现向IPv6网络的平稳过渡,并在对原有的IPv4应用不作改动的情况下,实现其在新的IPv6环境下自由使用,与新的IPv6应用互相通信。介绍了三种基本过渡技术的原理,重点讨论了几种常用隧道技术,详细分析了它们的工作机制、特点和应用场合,并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结合IPv6的发展情况,预测了隧道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IPv4到IPv6过渡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Pv6的迅速发展,IPv4的不足暴露的越来越明显,本文对IPv4和IPv6进行比较,阐述了从IPv4过渡到IPv6的必然性。但是这种过渡不能一蹴而就,本文重点论述了三种过渡机制中的双栈技术及其实现模型。  相似文献   

17.
IPv4地址空间的耗尽使得IPv4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面临困境。因此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实施势在必行。IPv4因其出色的技术特性在互联网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的互联网络是基于IPv4的,不可能将它们在短时间内都过渡到基于IPv6的网络。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IPv6网络将和IPv4网络共存。如何实现IPv4向IPv6平滑过渡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IPv4与IPv6的特点进行了概述,从IPv4的缺点出发,阐述了现在广泛使用的IP地址的不足以及临时的解决方法,分析了IPv6的优点,最后论述了从IPv4过渡到IPv6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