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含三类大分子有机质的废弃食物发酵产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含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5种废弃食物为发酵底料,采用厌氧活性污泥为接种物,研究了其发酵产氢特性,并利用色谱仪分析了发酵产物的气相和液相组成.结果表明,米饭、马铃薯、青菜、瘦猪肉和肥猪肉发酵生成的H2与CO2的体积比分别为0.77、0.82、0.82、0.93和0.82,H2与CH4的体积比均高于4,有些甚至没有CH4产生.将厌氧活性污泥加热预处理能够有效抑制产甲烷菌,同时又保持产氢菌芽孢的活性.在米饭、马铃薯和肥猪肉发酵生成的脂肪酸中丁酸的体积分数最高;在瘦猪肉发酵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最高;而在青菜发酵液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的体积分数相当.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果蔬剂、10%(体积分数)乙醇、NH3-NH4Cl缓冲溶液、2%(体积分数)醋酸溶液、2.0 mol/L的KCl提取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并与国标法进行了比较。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实验结果表明,10%(体积分数)乙醇作提取剂时,所测得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国标法有显著差异,而用其余的溶剂提取时,测得结果与国标法无显著差异。此外,利用1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的亚硝酸盐的回收率达到100.3%。建议用10%(体积分数)乙醇替代国标法中的硼砂溶液来提取酸菜中的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3.
氯乙酰氯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乙酰氯用乙醇醇解转化成酯,进行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讨论了色谱法内标物的选择及醇解反应条件与转化率的关系,证明了氯乙酰氯在常温下很易醇解,操作简便,可实现气相色谱分析。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酒类中酒精含量的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密度瓶法、气相色谱法、酒精计法、化学氧化法、比色法、啤酒自动分析仪法和沸点下降法等分析方法的原理、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5.
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七叶皂苷钠中有机溶剂乙醇、乙酸乙酯和甲醇的残留量;采用PEG-20M毛细管柱,FID检测器。结果表明,乙醇在0.0101~0.1009mg/mL,乙酸乙酯在0.0099~0.0999mg/mL,甲醇在0.0061~O.0606mg/mL的质量-体积分数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达0.999。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七叶皂苷钠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操作简单,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刺五加叶中刺五加皂苷的提取工艺,考察了提取温度、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等因素对刺五加皂苷提取结果的影响,并采用柱层析法进行纯化,优化了洗脱剂乙醇的体积流量及体积分数。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刺五加皂苷进行定量分析,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5h,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6;最佳纯化条件为:乙醇的体积流量27.22×10-6 m3/min,洗脱乙醇的体积分数60%。在最优提取纯化条件下,刺五加皂苷的得率为5.9%,质量分数为44.1%。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银杏细胞黄酮糖苷的提取得率,以人工培养细胞为对象,利用响应面法(RSM)优化了醇法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中的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显著因素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体积分数,并拟合得到二次多项式模型.细胞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3.285h、提取温度76.85℃、乙醇体积分数72.05%.在此提取条件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验证总黄酮糖苷提取得率为1.810 1%,与模型预测值一致,说明利用RSM优化提取条件,建立的模型预测银杏细胞黄酮糖苷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黄酮糖苷能较好地清除羟自由基,抑制减缓植物油脂的自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合成氨装置合成气中氨体积分数测定的时间长、操作繁琐等问题,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合成氨装置合成气中氨的体积分数.该方法通过六通阀进样,经chromosrob-103填充色谱柱对样品进行分离,热导检测器(TCD)检测,外标法定量,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 84,相对标准偏差为1.68%.该方法较吸收法分析速度快...  相似文献   

9.
环己烷氧化反应混合物的全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套完整可靠的环己烷氧化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全分析新方法,在比较各种分析方法适应性的基础上,确立了用液相色谱法分析其中的己二酸、戊二酸和丁二酸(简称三酸),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中的环己烷、环己醇和环己酮,用化学滴定法分析其中的环己基过氧化氢和己二酸环己酯的联合分析法.通过研究液相色谱中紫外检测波长、流动相组成、流动相pH值、流速等因素对三酸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分离三酸的最佳条件:液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12nm,流动相为甲醇的体积分数为15%~30%的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pH值为3~4).流速为0.8mL/min,并分析了3种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3种分析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71%.  相似文献   

10.
乙醇对柱层析分离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对柱层析分离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影响,为工业化色谱法生产磷脂酰胆碱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不同体积分数乙醇在不同洗脱体积下得到的样品,其磷脂酰胆碱的质量分数为60%-100%。  相似文献   

11.
纸色谱-色斑洗脱比色法定量测定L-亮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建立了一种比较简便、准确的定量测定发酵液中L-亮氨酸的“纸色谱-色斑洗脱比色法”。发酵液预处理后,用纸色谱法分离、经茚三酮显色得到L-亮氨酸色斑,将包斑洗脱后测定其吸光度。试样分析结果与高速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结果相吻合,方法回收率为92.5%~93.4%。  相似文献   

12.
以枇杷叶熊果酸得率为指标,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微波辐射时间和超声时间4个对熊果酸得率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对熊果酸的微波辅助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当乙醇体积分数为78.5%、液固比为24.4mL/g、微波时间为204s、超声时间为74min时,熊果酸的得率为10.443%;乙醇体积分数、微波辐射时间和超声时间为熊果酸提取过程中的显著因素,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和微波辐射时间的二次项对得率的响应曲面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超声时间分别与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氧体积分数对于对二甲苯液相催化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工业反应条件下的对二甲苯氧化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不同氧气体积分率下的液相、气相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采用双曲型的主、副动力学模型拟合实验数据,得到了各步反应速率常数与氧体积分数的关系式.结果表明,氧对反应的影响随其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弱,在某一门槛值以上,反应速率不再明显变化,同时氧体积分数对主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比对燃烧副反应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优化马尾松松针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方法从马尾松松针中提取总黄酮,比较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松针提取物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松针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6 min、料液比1∶20、乙醇体积分数40%、功率90%、提取率1.59%.在响应面法工艺优化实验所选取的探索因素中,乙醇体积分数、功率两因素对此马尾松松针总黄酮的提取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分别用气相色谱法、地衣酚-盐酸法、间苯三酚-冰醋酸法以及Duffau蒸馏法对小麦戊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在研究过程中以气相色谱法为标准,就地衣酚-盐酸法、间苯三酚-冰醋酸法以及Duffau蒸馏法与气相色谱法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到测定谷物中戊聚糖含量的最佳方法,即采用间苯三酚-冰醋酸比色法.研究发现间苯三酚-冰醋酸法与气相色谱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且该方法测定较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垃圾衍生燃料(RDF)建立热解反应模型,得出RDF各热解产物产率及气体体积分数.在高温管式炉中进行RDF热解实验,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仪测出各气体体积分数.将模拟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热解终温增加,热解液和热解气产率增大,半焦产率下降H2体积分数增加,CO2体积分数下降;与添加废石灰的RDF相比,添加污泥的RDF热解液和半焦产率更低,热解气产率更高;生物质质量分数下降,CO2体积分数下降;与添加废石灰RDF相比,添加污泥的RDF的CO2体积分数下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面粉质检过程中常用的检测过氧化苯甲酰的三种基本方法:间接碘量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检测成本、操作简便程度。可知碘量法只适用于BPO纯品或接近纯品的分析,气相色谱法样品前处理麻烦、费时、不易操作且易造成测量误差,液相色谱法前处理简单且精度较高。所以,液相色谱法可为质检人员检测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还研究了固定化细胞的制备,对接种环数、种子培养时间进行了优化,还研究了不同乙醇初始浓度对醋酸产量、菌体个数、菌体生长周期、葡萄糖消耗量、乙醇消耗量的影响。获到如下结论:优化接种数为15环、培养时间为36~48h之间;葡萄糖浓度与OD值的换算公式:Y=4.723 7x;菌体个数与菌液OD值的相关性:y=402.88x;体积分数5%乙醇时发酵液醋酸转化率最高,最佳培养时间为96h;乙醇体积分数越高,菌体生长延迟期越长;乙醇的含量越高,则葡萄糖的消耗就越少;培养时间为72h时,乙醇消耗完毕,由于中间产物乙醛的存在,醋酸在72~96h时间段继续生成。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优选提取工艺、比色法测定齐墩果酸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丝瓜叶中齐墩果酸提取率的影响.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5%,固液比(g/mL)1∶4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70 min.齐墩果酸在3.3 μg/mL∽20.0 μg/mL (r=0.997 9,n=6)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丝瓜藤和丝瓜叶中齐墩果酸的含量分别是3.82 mg/g,3.24 mg/g.丝瓜藤中齐墩果酸含量高于丝瓜叶中的含量.所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该法测定齐墩果酸的含量,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多相混输泵动叶轮流道内含气率的分布规律,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以空气和纯水作为两相介质,采用Fluent软件在进口含气率为30%的工况下对泵内两相流态进行模拟,分析不同叶高下的气相分布特性.研究表明:在首级动叶轮叶片压力面轮毂附近的气相体积分数最大,而在次级和末级动叶轮叶片压力面上的气相体积分数基本相同;在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