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半主动控制引起工程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可控摩擦阻尼器作为一种有效的半主动控制装置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正是在着力改进现有可控摩擦阻尼器的基础上,设计了压电摩擦阻尼器PALL支撑,为结构振动的控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文中采用了ANSY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压电摩擦阻尼器进行了性能模拟试验,研究了其在各级电压下的摩擦耗能特性,在此基础上我们给出了压电摩擦阻尼器PALL支撑带电压参数的双线性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变摩擦自复位的阻尼器。该阻尼器主要是通过平面和坡面来实现变摩擦功能,通过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来实现自复位功能。在施加弹簧预紧力的情况下,分析了整个过程的工作原理,给出了整个工作过程下的力学计算模型,并得到了该阻尼器理想的滞回曲线。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阻尼器各个元件的在三组预紧力下的应力,满足强度要求。得到了应用有限元软件的滞回曲线,与理论的滞回曲线较吻合,验证了理论滞回曲线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智能驱动材料、控制装置和智能控制算法的研究和发展为土木工程的抗震控制开辟了新的天地.笔者设计制作了一款新型的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并将其作为控制装置,提出了能有效抑制强烈地震激励下高层建筑结构非线性反应的模糊控制算法,并建立了量化因子、比例因子与结构响应之间的关系.对受控的3层基准建筑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反应的数值仿真分析,并与其它的控制策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能有效抑制建筑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锅炉钢构架ANSYS计算模型,对其在强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锅炉钢构架地震反应的特征安装摩擦阻尼器,对安装摩擦阻尼器锅炉钢构架进行了强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控制效果明显,为锅炉钢构架的被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将压电摩擦阻尼器与叠层橡胶垫组成可控隔震系统,根据压电摩擦阻尼隔震系统的特性选择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QR)和广义预测控制(GPC)作为整套隔震系统的控制算法,并将半主动控制算法作为控制输出策略;用时程分析法对结构的动力反应进行对比,验证了其隔振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多遇地震还是罕遇地震,这种隔震体系都可以大大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其中各楼层加速度反应减小75%以上,层间位移减小70%~80%,结构的位移反应主要集中在隔震层;该控制算法大大降低了隔震层的位移,改善了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应用磁流变(MR)阻尼器对偏心结构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建立了地震激励下偏心结构MR阻尼器控制系统的运动方程,对一种模糊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糊控制方法体现了MR阻尼器阻尼力连续可调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MR阻尼器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控制装置.  相似文献   

7.
在改进的Pall摩擦耗能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智能压电摩擦阻尼器,并分析了其阻尼力模型。利用设计出的智能摩擦阻尼器,采用基于经典线性最优控制理论的半主动控制策略对Benchm ark模型的风振响应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压电摩擦阻尼器对标准风振控制模型的半主动控制效果较为明显,相对于无控结构来说能有效降低结构的风振响应。此外,本文对基于限界Hrovat最优控制算法的半主动控制系统的参数优化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该半主动控制系统对Benchm ark模型阻尼的不确定性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而对刚度的不确定性则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模糊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步骤,形成了适合于磁流变阻尼器结构的模糊半主动控制策略;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Bingham模型,采用Matlab模糊工具箱进行模糊半主动拉制设计,建立了磁流变阻尼器模糊半主动控制的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Simulink仿真分析。与其他已有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证实了磁流变阻尼器模糊半主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使隔震结构体系能够同时获得良好的隔震特性及震后自复位能力,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材料的相变伪弹性性能,研制了一种SMA自复位隔震阻尼器,并将其与叠层橡胶垫联合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复位隔震装置.为了验证这种新型隔震装置的有效性,文中根据SMA材料的热力学本构关系,建立了有关热力学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方法,并通过对这种隔震装置力学特性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力学分析和计算模型,同时依据剪切型层模型理论.编制了这类隔震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进行了一些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隔震装置不仅可以大大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影响,而且还具有很好的震后自复位能力,为进一步研究自复位隔震装置的特性及层间隔震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摩擦阻尼器及摩擦阻尼支撑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摩擦阻尼器的几种构造型式、耗能原理及摩擦材料,重点阐述摩擦阻尼支撑框架的耗能机制、设计方法以及工程应用实例,供工程实践和深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摩擦耗能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结构减震技术发展迅速,采用安装摩擦耗能器的耗能支撑来保护结构,属于被动控制范畴,试验及理论分析表明,该结构体系可耗散大量地震能量,减震效果好,本文主要介绍了摩擦耗能器的发展历史、工作原理、国内外的试验研究情况,同时也介绍了设计时的细节问题及其在建筑抗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轻型钢结构加层是对砌体结构加层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但由于鞭鞘效应,轻型钢结构自身的层间位移较大,常常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因此,提出在加层中设置摩擦阻尼器(FRD)支撑,对结构振动进行控制,从而使整体结构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全新技术方法.推导了摩擦阻尼器和人字型支撑的组合层间单元刚度矩阵和控制力向量,建立了设置摩擦阻尼器砌体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桥梁隔震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这一技术不可避免地会引起震后桥梁上下部结构之间残余位移过大的问题。为有效降低上部结构的惯性力传递至桥墩,使其具有良好的隔震能力,同时减小上部结构复位时的阻尼,增强其自复位能力,降低震后桥梁的修复费用,提出由一种新型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和聚四氟乙烯滑板支座代替传统的隔震支座。该阻尼器当活塞向远离平衡位置方向移动时,具有较为稳定的摩擦力使其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当活塞向平衡位置方向移动时,不具有摩擦力,减小了摩擦力对复位力的消耗,提高了其自复位能力。采用柔性拉索将此阻尼器与桥梁的上下部结构相连,保证阻尼器只受拉且可实现上部结构相对桥墩的往复运动,形成自复位隔震桥梁体系。为验证该隔震桥梁体系的效果,利用OpenSees建立一座4跨连续梁桥模型,分别配置非隔震桥梁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和自复位摩擦阻尼器与聚四氟乙烯滑板支座联合工作的隔震体系,在横桥向输入地震动记录进行时程分析,考察3种桥梁结构的墩顶位移、墩梁相对位移和桥墩内力。结果表明:在相同地震作用下,自复位隔震桥梁体系相对于非隔震桥梁墩顶位移降低为原来的1/8,墩底剪力和墩底弯矩降为原来的约1/3;与配置铅芯橡胶支座的隔震桥梁体系相比,自复位隔震桥梁体系基本没有墩梁相对残余位移。以上说明提出的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及具自复位摩擦阻尼器的桥梁隔震体系有较好的隔震和自复位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的双闭环控制系统.为了观察模型的高效性和快速性,速度环采用模糊PI控制,电流环采用滞环电流控制.通过模糊控制规则,可以自动整定PI参数,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消除了系统的稳态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响应快、无超调、鲁棒性强,较传统PI控制具有更好的动、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16.
Pall 摩擦耗能器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Pal摩擦耗能器的机构变形分析,建立了摩擦器芯板螺栓槽孔的设计方法;通过对摩擦器的受力分析,确定了摩擦器螺栓紧固力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一个十分活跃和富有魅力的重要科学领域—自适应控制技术。叙述了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目前状况和所面临的问题。概述了自适应控制系统的作用、类型、理论和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单神经元的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普通的PID控制器设计对系统模型有一定依赖性问题,本文将单神经元网络和模糊逻辑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神经元的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单神经元控制部分本身还是一个PID控制器,但由于权值可以在线调整,具有较强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而通过模糊控制器对输出整定,可加速控制过程。将该控制器应用于船舶运动控制仿真中,仿真结果表明,单神经元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能使船舶更快地达到设定航向,且航向曲线和打舵更加平稳,可明显改善对大纯滞后、大惯性系统的控制效果,在工业控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