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免疫荧光试验(Immunofluores—cent test)又叫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IFA),是一种把免疫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显微镜形态学的精确性结合起来的血清学诊断技术。就是将荧光色素与特异性抗体(或抗原但少用)以化学方法相结合,制成荧光标记抗体,而抗体的免疫特异性不受影响。然后将此荧光标记抗体,在一定条件下染色标本,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如标本中的抗原能与荧光标记抗体发  相似文献   

2.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 tibody简称ANA),是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产生的一种抗核抗原的自身抗体,对诊断自身免疫病具有重要意义。间接免疫荧光抗核抗体技术(indireet immunofluorescence ant-inuclear antibody technic简称IIFANA),是测定抗核抗体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原理是:抗核抗体与无种系特异性的细胞核抗原相结合,该复合物又可与标记荧光的抗人球蛋白相结合,借助于荧光光源细胞核即呈现荧光,表明抗核抗体阳性。近年来国内  相似文献   

3.
免疫荧光球     
免疫荧光球技术是将抗体或抗原标记上荧光素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看到发荧光的抗原抗体反应。免疫荧光球法是一种活体染色法,即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与特异性荧光抗体结合形成多形态结构的菌球。应用此法鉴定细菌比常规培养鉴定细菌的时间大为缩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且比常规培养法敏感,操作方法简便,易于观察,  相似文献   

4.
何颖  粘志光  王毅 《重庆医学》2008,37(3):268-270,I0001,I0002
目的 建立抗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抗体检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为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意义做出方法 学准备.方法 以Hela细胞为抗原基质固定于载片上,加入待测稀释血清温育,待抗原抗体特异结合后加入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与待测Bip抗体结合,最后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ela细胞胞浆有无特异荧光出现.结果 RA患者血清检测中可见到Hela细胞胞浆中出现特异性荧光,而健康献血员血清检测中未发现Hela细胞胞浆中的特异性荧光,实验所见荧光模式与文献报道相符.结论 以Hela细胞为抗原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能够对血清中Bip抗体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
丁如 《实用医技杂志》2013,(12):1325-1326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检验中不断出现了许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免疫荧光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是利用荧光色素对目标进行标记,之后用于免疫学检测,目标可以是抗体或者抗原.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是用正三价的稀土离子作为示踪物,例如钐离子,以此来代替传统的物质来对抗原、抗体等细胞进行标记,最终依靠时间分辨荧光仪测定荧光强度,来获得分析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放射免疫分析法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免疫分析的原理[1]:就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或抗体,然后与被测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原理来进行分析的。它又分为两种方法。1竞争性RIA,又称传统RIA主要特点:标记的是抗原。其原理:未知抗原Ag+标记抗原Ag*+已知定量抗体Ab标记抗原与抗体复合物Ag*Ab+未知抗原与抗体复合物Ag Ab+游离标记抗原Ag*(去除)(未知抗原多,标记抗原与定量抗体结合的复合物就少,表现为负相关)。临床上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β2-微球蛋白(β2-MG),铁蛋白(Fer),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HCG-β)等的检测都是竞争性RIA法原…  相似文献   

7.
抗核抗体(antinudear antibody,ANA)是以真核细胞的核成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自1958年首次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以来,迄今仍是筛查ANA的常规检测方法。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测定  相似文献   

8.
B型病毒表现为血管壁上存在着HB_sAg和抗HB_s抗体免疫复合物的沉积,特别是肾、肌肉或滑膜等组织中存在HB_s抗原及补体。本文对100例B型病毒患者,健康皮肤上,应用免疫荧光法进行了免疫球蛋白抗原(HB_sAg)及其补体测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Protein A-Sepharose CL-4B亲和层析法纯化肺鳞癌患者胸水免疫复合物(IC);并在解离的条件下(8mol/L尿素),用Q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分离胸水免疫复合物中的抗原、抗体组份。IC抗体组份经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具有相对肺癌的反应特异性;用IC抗原组份制备的特异性抗血清经正常人组织、血浆等免疫吸附剂充分吸附后,仍保留与原胸水IC中分离所得抗体组份相似的抗肿瘤相关抗原反应特异性。该法为研究肿瘤宿主体内免疫调节反应提供了较直接的途径。分离所得抗原组份制备的抗血清可作为研究、检测宿主体内肿瘤相关抗原的特异探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高尔基体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对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结果的影响. 方法:用IIF法检测4种自身抗体阳性血清可能出现的ANCA荧光图谱;用ELISA法确认上述4种血清的靶抗原. 结果:用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检测ANCA受自身抗体的影响较大,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受到的影响较小,同时应用猴肝切片可将这4种自身抗体与ANCA区别. 结论:联合应用猴肝切片与乙醇和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抗原片,有助于准确判断ANCA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组织培养HeLa细胞做核材,细胞染色体涂片方法作抗原底物,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着丝点抗体,在国内首先获得成功。此抗体已被公认为系统性硬皮病中CREST综合征标记性抗体。ACA阳性者在细胞染色体着丝点部位有一对点状亮绿色荧光,在休止期细胞核内呈均匀散在点状荧光,这些点状荧光为着丝点部位的特异荧光。着丝点抗原又称CREST-70抗原,对DNase,RNase及胰酶抵抗。ACA抗体不能被DNA及ENA抗原所吸收。其抗原性质为紧附于染色体DNA的非组蛋白性蛋白质或DNA-结合蛋白。  相似文献   

12.
华支睾吸虫分泌/排泄抗原致大鼠肝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大鼠为对象,初步探讨华支睾吸虫成虫分泌/排泄抗原(CsESAs)在华支睾吸虫致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无菌培养华支睾吸虫成虫,收集CsESAs;腹腔注射CsESAs,Masson染色观察CsESAs对大鼠肝脏胶原纤维增生的影响,HE染色和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α-SMA(α-smooth muscle actin)的表达以观察CsESAs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生和活化的影响;ELISA法检测实验动物血清中抗CsESAs抗体滴度以探讨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致病作用. 结果 腹腔注射CsESAs,大鼠肝脏表现出明显的纤维化、肝星状细胞增生和活化,但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与注射的CsESAs量有关而与大鼠血清中抗CsESAs抗体存在量无关.结论 CsESAs可以导致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的发生,但抗原-抗体复合物不是CsESAs引起肝星状细胞活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自Sadun等(1960,1961)报导用血吸虫尾蚴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血吸虫病以来,相继有用血吸虫卵、尾蚴、成虫切片以及活化琼脂糖小珠结合的成虫可溶性抗原作免疫荧光试验的报告。都认为免疫荧光技术用于血吸虫病的诊断是一项敏感而特异的方法。国内虽曾在1964年有过以血吸虫尾蚴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诊断血吸虫病的初步报导,但此后无更多的研究。我们曾对血吸虫成虫、尾蚴、虫卵抗原免疫荧光试验以及环卵沉淀反应结合  相似文献   

14.
免疫组织化学双PAP方法国内外已应用于淋巴瘤科研工作中。其原理是利用酶与抗体或抗原结合后,既不改变抗体或抗原的免疫学反应的特异性,也不影响酶本身的活性。在适当的酶底物中很稳定,所以染色标本可以长期保存。 PAP法是过氧化酶——抗过氧化酶免疫复合物方法的简称。PAP制备是将辣根过氧化酶(Horseradish Peroxidaes)和其特异性抗体制成可溶性复合物,再使其与直接或间接结合在抗原上的抗体连接起来,最后用酶底物显色。 Vacca(1980)在PAP法的基础上,重新使用第二抗体与PAP形成更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进一步提高了敏感性,比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免疫学研究进展,免疫荧光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常规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荧光抗体只能测定一种抗原。要测定两种以上抗原必须连续切片,有时抗原较小,连续切片无法准确定位。本文介绍FUTC和若丹明B(RB)分别标记抗体,同时测定胃粘膜中两种抗体产生细胞,并与单纯FITC荧光染色加以比较,讨论RB荧光抗体标记和染色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对产生两种抗体的细胞也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16.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是将一些可视性物质 ,如荧光素染料、碱性磷酸酶、辣根过氧化物酶等与组织和细胞中的特异性抗原相结合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组织中的未知抗原或者抗体 ,借以判断检测组织的来源和分化程度 ,协助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1-4 ]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为直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即用标记有可视性物质的特异性抗体证实抗原的存在。二为间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即用标记可视性物质的第二抗体来检测初级抗体 -抗原反应复合物的存在[2 ] 。传统使用的荧光素染料标记特异性抗体的方法 ,称为免疫荧光技术。此…  相似文献   

17.
利用激光比浊法测定血清IgG,具有敏感性高、准确性强、方法简便、试剂单一及检测快速等特点。 原理 以激光做光源进行浊度分析时,与一般浊度分析相同,均遵守雷利方程.免疫球蛋白或其他物质的检测,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在抗原和抗体比例适合的情况下,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该反应分三个阶段: K:抗原(AG)+抗体(AB)共=、AGxABy+AB+AG K.1人B+AG+AByAG丈获二七二AB尹AGx产+AB K.: . K仆咐 K ABy,,AGx,, (沉淀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上面反应中,KI>>>KZ>>K:;抗原抗体复合物是逐渐形成的,与反应常数K有关。…  相似文献   

18.
双抗体夹心法:①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及杂质。②加受检标本:使之与固相抗体接触反应一段时间,让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复合物。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的物质。③加酶标抗体:使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此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正相关。④加底物:夹心式复合物中的酶催化底物成为有色产物。  相似文献   

19.
作者用免疫荧光技术与对流免疫电泳相结合的方法(以下简称荧光对流),检测血吸虫病人和病兔的抗体,并与酶对流和常规对流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虫卵抗原的制备:按李允鹤法浸提粗抗原。二、荧光抗原标记方法: (一)用1M碳酸盐缓冲液(pH9.5)调整浓缩的虫卵抗原蛋白,使含量为10~20mg/ml。然后放于小称量瓶内,置电磁搅拌器上搅拌5分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在女性外阴营养不良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病理方法H.E染色,光镜观察,对病例进行病理分型。采用冰冻切片,直接免疫荧光法,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并以健康人外阴组织为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荧光显微镜观察,测病人血清中抗健康人正常外阴组织的抗体。结果;50例病员中27例局部有免疫蛋白或C3沉积,11例血清中具有抗健康人外阴组织抗体,9例两项检测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