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清胃泌素含量与胃癌患者病灶内上皮间质转化特征、Janus相关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活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普外科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65例作为胃癌组,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5例作为...  相似文献   

2.
阳玉钦  蒋天安  夏宏生 《浙江医学》2014,(12):1111-1112,1115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指由两个以上外口和瘘管,内口相连并有空腔或支管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上[1],常侵犯耻骨直肠肌、肛提肌,其多由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引起,约占全部肛瘘的5%~10%[2]。临床医师常常凭触诊及肛门镜等检查技术可作出初步诊断。但高位复杂性肛瘘因其位置较深、瘘管走向复杂无规律及支管较多或多次手术后瘢痕较多,有的瘘管走形及内口的位置很难确定,故需要较详细的影像学资料供临床参考。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应用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检查,且手术证实的23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资料,发现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瘘管,分支的走形、数目及内口、外口的位置、数目有其独特的诊断优势,现报道如下,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在肛瘘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0年11月~2013年10月经手术证实肛瘘患者50例,对比分析运用TRUS法和常规法对肛瘘瘘管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经直肠超声法和常规法对肛瘘定位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2%、66%,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定位方法的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各类型肛瘘的定位诊断以及对肛瘘内口、主管和分支管的定位诊断,经直肠超声法明显优于常规法,两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直肠超声法对肛门内外括约肌显示较为清晰,能为肛瘘瘘管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为术前瘘管内口、主管及分支管的准确定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199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使用肛瘘管剥离,内口缝扎加直肠粘膜瓣滑动前移术对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进行治疗,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例患者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5-56岁,病程2-22年,肛瘘类型,前蹄铁型2例,后蹄铁型8例,2个外口9例,3个外口8例,2条支管11例,3条以上支管9例。经括约肌间瘘8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腹胃超声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和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诊治的129例胃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由经腹胃超声检查首诊发现胃部病变,再行胃镜检查并以胃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学结果最终诊断为胃癌.采用McNemar方法比较胃镜和经腹胃超声检查的提示性病灶检出率、总体定性诊断准确率和胃不同部位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 本组胃癌患者中进展期胃癌占93.0%(120/129),早期胃癌占7.0%(9/129).以最终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经腹胃超声检查无假阳性病例,病灶检出率为100.0%(129/129);胃镜检出胃部病灶128例,检出率为99.2%(128/129).1例胃镜未检出病灶的患者,经腹胃超声检查显示胃窦部胃壁显著增厚,而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充血水肿及粗大皱褶,未发现其他明显异常,但术后病理证实为低分化腺癌.胃癌声像图显示为增厚性、凹陷性和隆起性病变分别占46.5%(60/129)、41.1%(53/129)和12.4%(16/129),病变胃壁的最大厚度和长径分别为(13.5±5.1)mm和(56.8±24.9)mm.经腹胃超声和胃镜检查对胃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4.4%(96/129)和82.2%(106/12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胃超声和胃镜检查对胃窦癌、胃体癌、胃角癌、胃底癌、贲门癌、残胃癌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经腹胃超声具有良好的胃壁病变检出能力,积极推广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经直肠腔内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肛周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其中33例行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21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在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下对肛周脓肿进行术前分型,并在三种条件下分别判定脓肿的内口....  相似文献   

7.
赵蓉  印淑均  田甜  蒋瑶 《重庆医学》2016,(26):3665-3667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360°经直肠超声在肛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入院的80例肛瘘患者,均在手术前行高频超声联合360°经直肠超声检查,根据肛瘘的超声图像特征,对80例肛瘘进行分型,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将得到的超声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经过手术证实,80例肛瘘患者包括括约肌间瘘57例,经括约肌瘘19例,括约肌上瘘3例,括约肌外瘘1例,高频超声联合360°经直肠超声诊断主管的灵敏度96.81%,漏诊率3.19%,阳性预测值100.00%;诊断支管的灵敏度77.97%,漏诊率22.03%,阳性预测值97.87%;诊断内口的灵敏度89.17%,漏诊率10.83%,阳性预测值97.27%.结论 高频超声联合经直肠超声能清楚显示内外括约肌并对肛瘘进行准确分型,确定内口的位置及瘘管的深度、数目、走形的方向,为临床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8.
马晓英  王怡  沈莹  陆雷群  陈曼  陈玲  郁忠勤 《上海医学》2012,35(11):980-98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应用方便、可重复及无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分析其与DR的相关性。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内分泌科住院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92-94,封3
目的探讨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扫查联合瘘管双氧水造影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确诊的肛瘘患者术前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扫查联合瘘管双氧水造影检查的患者资料,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扫查联合瘘管双氧水造影检查诊断单纯性肛瘘30例,复杂性肛瘘18例,诊断内口62个,瘘管72条,支管13条,肛周脓肿8个,手术确诊内口66个,瘘管77条,支管17条,肛周脓肿8个,与手术结果相比,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扫查联合瘘管双氧水造影诊断瘘管的准确率为93.5%(72/77),支管的准确率为76.5%(13/17),内口的准确率为93.9%(62/66),肛周脓肿准确率100.0%(8/8)。结论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扫查联合瘘管双氧水造影能准确定位肛瘘内口,显示瘘管及支管,是诊断肛瘘的有效辅助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及直肠腔内超声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日立EUB-6000、阿洛卡α7彩色超声波诊断仪对106例肛瘘患者进行高频及腔内超声检查,并与传统检查法(指检、肛门镜检、探针检查)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高频及直肠腔内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9%,明显高于传统检查法的75.8%。[结论]高频及直肠腔内超声能清晰显示肛瘘瘘管的部位、走行及内口,可为肛瘘的明确诊断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超声过氧化氢增强造影技术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术前行直肠腔内超声联合过氧化氢增强造影技术检查的肛瘘手术患者共59例,将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直肠腔内超声过氧化氢增强造影对肛瘘主支判断的准确率为100%,对肛瘘分支判断的准确率为87.10%,对肛瘘内口判断的准确率为94.92%。结论直肠腔内超声过氧化氢增强造影技术在肛瘘的诊断中,对肛瘘主支位置,分支及内口数量及位置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对肛瘘术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均采用传统直肠指诊和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比较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和传统直肠指诊的准确率。结果:超声诊断与直肠指诊诊断皮下瘘和括约肌间瘘的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诊断高位瘘的准确性高于直肠指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肛瘘内口、支瘘数目以及合并瘘道脓肿的准确性分别为91.67%、92.59%、93.33%,直肠指诊诊断肛瘘内口、支瘘数目以及合并瘘道脓肿的准确性分别为70.83%、70.37%、33.33%,超声诊断的准确性高于直肠指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采用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进行诊断,能提高肛瘘诊断率,还能准确显示出肛瘘的瘘管位置、走行、支管、内口以及其与括约肌的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影像学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肛瘘,又称肛管直肠瘘,是一种肛周软组织慢性炎性病变,导致肛管直肠和肛周皮肤的异常沟通,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可导致大便失禁、恶变。肛瘘的内口一般位于肛管齿状线附近或直肠,外口位于肛周皮肤。肛瘘内、外瘘口及瘘管走向的定位、肛瘘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32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进行了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旨在探讨高分辨MRI对肛瘘各种影像征象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联合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US)在鉴别诊断最大径≤10 mm乳腺微小病灶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普外科行乳腺手术的99例患者共113个最大径≤10 mm的乳腺微小病灶进行BI-RADS-US分类,联合弹性成像评分后对其进行调整,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比较联合调整前后诊断效能.结果 联合UE评分对BI-RADS-US分类进行调整,联合调整前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0.8%、82.1%、64.9%,均低于调整后的82.3%、92.3%、77.0%,但两者比较只有诊断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E联合BI-RADS-US分类能提高对乳腺微小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经直肠内粘膜瓣覆盖修补小儿肛瘘的体会。方法 :对 16例小儿肛瘘 ,包括直肠前庭瘘、普通肛瘘、直肠阴道瘘 ,采用直肠内修补 ,扩肛暴露内口 ,切除内口瘢痕及周围粘膜组织 ,刮除瘘管内粘膜、坏死组织 ,消毒 ,缝合内口处括约肌 ,直肠粘膜瓣覆盖。结果 :术后随防 1~ 3年 ,无复发 ,大小便正常。结论 :经直肠内粘膜瓣覆盖修补小儿肛瘘是创伤小、效果好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Goodsall规律预测肛瘘内口、经直肠双平面超声定位肛瘘内口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肛瘘病人52例(70条肛瘘)临床资料, 每例病人术前均根据Goodsall规律预测肛瘘内口, 同时行经直肠双平面超声探查内口, 并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比较。结果Goodsall规律预测与手术符合率87.1%, 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57, 具有较强一致性(P < 0.01)。超声探查内口和手术诊断符合率88.6%, 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76, 具有较强一致性(P < 0.01)。70条肛瘘超声探查结果: 浅表皮下瘘12条, 括约肌间瘘43条, 经括约肌瘘10条, 括约肌上瘘2条, 马蹄形瘘3条。Goodsall规律对浅表皮下型、括约肌间型肛瘘内口预测与超声探查符合率较高(90.1%), 对经括约肌型、马蹄形及括约肌上型肛瘘内口预测符合率不高(46.9%), 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486, 具有中等一致性(P < 0.05)。结论Goodsall规律预测肛瘘内口与手术或经直肠双平面超声具有高度一致性, 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尤其对浅表皮下型瘘、括约肌间型瘘预测与超声符合率较高, 但在预测外口位于横线前的瘘管及马蹄形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瘘内口位置有一定局限性; 超声探查及临床治疗中可将Goodsall规律与经直肠双平面超声有效结合, 提高诊断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超声对肛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直肠腔内超声探测法对108例肛周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并与临床对照。结果发现单纯型肛周脓肿92例,肛瘘12例,其中4例肛瘘患者因瘘管细小、走行迂曲,未能发现瘘管而诊断为单纯型肛周脓肿,上述患者均经手术证实。结论直肠腔内超声对于肛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良好的直观性,能区分脓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能分辨多数肛瘘内外口的位置,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MSCT重建技术、直肠三维超声在肛瘘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8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临床或手术证实.在治疗前均进行MSCT、直肠三维超声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以手术中所得结果为基准,比较MSCT、直肠三维超声检查对肛瘘术前分型准确性以及对肛瘘内口、支管...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5岁,因间歇性胸闷、胸痛6年,加重2月,于2008年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外科.外院胸部CT示:前纵隔占位,恶性胸腺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5岁,因间歇性胸闷、胸痛6年,加重2月,于2008年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外科.外院胸部CT示:前纵隔占位,恶性胸腺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