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顾辉 《中外医疗》2008,27(16):53-53
目的 探讨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体征减轻.血尿淀粉酶(AMS)T降时同,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 奥曲肽是治疗急性胰腺炎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参麦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及B超或CT检查等,以评价其疗效.结果:使用参麦治疗急性胰腺炎,与对照组相比,腹部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缩短,痊愈率达76.0%,对照组为56.0 %,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通过改善胰腺的微循环,提高胰腺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胰腺的病理改变,可明显缓解胰腺炎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怡发 《中原医刊》2005,32(14):53-53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该院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痰热清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及B超或CT检查等,以评价其疗效。结果使用痰热清治疗急性胰腺炎与对照组相比,腹部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缩短,痊愈率达76.0%,对照组为56.0%,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可明显缓解胰炎的临床症状、抑制胰酶、减轻炎性介质对胰腺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 (AP)的疗效评价.方法 将 52例 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生长抑素),治疗组加痰热清注射液,分别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并发症、实验室指标及增强CT检查等,以评价其疗效.结果 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腹部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 少,痊愈率达85.7%,对照组为70.8%,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痰热清对 AP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病理反应过程,可明显缓解胰腺炎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抑制胰酶、减轻炎性介质对胰腺功能的损害. 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可以积极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 UTI)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38例年龄18~65岁,平均51.6岁.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18例.两组均予传统治疗,观察组加用UTI 10万U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2~3 h),2次/天,3天后改为10万U,1次/天,疗程5~10天;对照组只用传统治疗,疗程5~10天.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血清及尿淀粉酶作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5.0%,总有效率95.0%与对照组治愈率66.7%,总有效率77.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有明显抑制作用,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急性胰腺炎很有应用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醋酸奥曲肽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用药加以指导.方法随机将2007年2月~2011年4月湖南省耒阳市中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醋酸奥曲肽静脉滴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滴血栓通注射液.在此期间,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病例数及所占比例、体征、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加以观察记录.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病例数及所占比例明显比高于对照组,记录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征、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记录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奥曲肽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提高用药有效率,显著缩短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善宁及清胰汤联合应用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住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酸、生长抑素(善宁)及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44例,加用清胰汤,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腹部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血、尿淀粉酶、血常规及肝功能等恢复情况,临床并发症、治愈率等.结果 治疗组在患者症状、体征的缓解率,5天内血、尿淀粉酶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治疗组在急性胰腺炎早期无论腹部症状、体征的缓解,还是血、尿淀粉酶的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 ,实验组46例 ,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 ,实验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结果: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 ,症状 、体征的缓解及血淀粉酶的恢复明显早于对照组.实验组Ranson 评分及BISAP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乌司他丁组(治疗组)30例,抑肽酶组(对照组)2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血、尿淀粉酶的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上腹痛、上腹压痛缓解和消失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ICU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本院ICU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与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相符。将其中34例实施西医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34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生命体征稳定时间、症状改善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的相关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可比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CU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尽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后脑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酶抑制剂乌司他丁(UTI)的干预效应。方法:24只成年健康普通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8只)、复苏组(8只)、药物组(8只)。对照组仅行气管切开术,不夹闭气管不造成心跳呼吸骤停;复苏组与药物组建立心肺脑复苏模型,药物组在心肺脑复苏时加用单次UTI 10^5U/kg。对照组于气切后6h,复苏组与药物组在复苏成功后6h快速断头取皮层脑组织观察脑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复苏组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胞质水肿,血管一神经突起间隙(V—R间隙)明显扩张,多数线粒体空泡变性,神经突起空泡变性;药物组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线粒体肿胀少,V—R间隙轻微改变。结论:心肺脑复苏早期合用乌司他丁可以减轻脑组织损伤,乌司他丁对复苏后组织器官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云 《实用全科医学》2004,2(2):147-148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急性轻型胰腺炎病人 ,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 ( 3 2例 )和抑肽酶对照组 ( 3 3例 ) ,观察各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消失的平均时间 ;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消失的平均时间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应用重型颅脑损伤时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8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针,伤后第1,3,5,7天采血,用特异性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ET含量.并与对照组(46例)进行对照.结果:第1天,2组病人血浆ET含量均较正常明显升高,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3天,2组病人血浆ET均比第1天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5天,2组病人血浆ET继续下降,但两组仍有差异(P<0.05);第7天,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血浆内皮素的水平,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保护肝肾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垂体中叶素(IMD)及降钙素原(PCT)动态变化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急性胰腺炎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第3天、第5天、第7天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PCT,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根据患者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为轻症胰腺炎(MAP)组49例和重症胰腺炎(SAP)组42例.比较两组IMD及PCT动态变化.结果 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第3天、第5天、第7天IMD均低于入院时,第3天PCT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第5天、第7天PCT明显低于入院时,SAP组第5天PCT高于入院时,第7天低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MAP组患者入院时、第3天、第5天、第7天IMD均高于SAP组,PCT均低于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患者24 h APACHEⅡ评分为(4.54±0.98)分,明显低于SAP组的(15.09±3.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SAP组APACHEⅡ评分与IM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89、-0.118,呈负相关;与PCT相关系数分别为0.194、0.233,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IMD及PCT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P严重程度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本院就诊的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分为阿帕替尼组(AP组)和替吉奥组(TI组),各46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AP组11例、TI组6例患者出现部分缓解,AP组患者RR、DCR数值明显比TI组高(P<0.05);AP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TI组(P<0.05)。AP组和TI组患者均出现血小板减少、蛋白尿、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但未出现Ⅳ级毒副作用,其中AP组患者高血压、血小板减少的发病率分别为63.52%、76.73%,TI组患者发病率分别为62.45%、78.11%, AP组出现毒副作用的患者人数与TI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3年结果显示,AP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10.86%,TI组患者为0,AP组患者总生存率明显高于TI组(P<0.05)。结论:阿帕替尼对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远期治疗效果较佳,虽然治疗后也会出现一定的毒副作用,但与替吉奥治疗后出现的毒副作用相近,且患者身体承受程度较佳。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的器官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急诊病房脓毒症患者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UTI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1例),UTI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200000U静注,q8h×7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氧合指数(PaO2/FiO2)、肝肾功能(ALT、Cr)、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CRP、WBC、ALT、C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第1、3、7天UTI组PaO2/FiO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UTI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改善各项炎症指标及氧合指数,保护肺、肝、肾、脑等器官功能,可以有效阻断MODS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病程中腔静脉滤器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Vena cava filter VCF)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病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本组25例高危深静脉血栓一肺栓塞患者,对其中24例置放5种构型的永久型或临时型下腔静脉滤器(IVCF)26枚的临床疗效、影响病程与预后因素及病生理改变,复习文献分析讨论。结果:DVT有可能脱落导致PE或致死性肺栓塞;置放IVCF可有效预防肺栓塞,早期进行溶栓治疗,改变预后。结论:严格按适应证植入IVCF,对DVT—PE的早期治疗和预防致死性肺栓塞有重要意义,但其应用价值需进行综合评价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8例患者,治疗组49例采用NB-UVB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对照组49例单独采用NB-UVB治疗,并将二组皮损面积大的进展期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67%,对照组有效率为51.02%(χ^2=11.76,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进展期患者治疗组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有效率为42.86%(χ^2=4.58,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NB-UVB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白癜风疗效确切,尤其对于进展期的白癜风患者有明显的增强复色作用及控制皮损发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0)。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体温(T)、心率(HR)、呼吸(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R、HR、WBC、中性粒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两组患者血浆ALT、AST、Cr、BUN、LDH及CK-MB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乌司他丁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吴文  徐巧兰  周耀辉 《热带医学杂志》2007,7(12):1175-1176,1184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系感染(UTI)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102例女性UTI的病例进行检索,对其发病特点、感染部位、合并全身疾病状况、致病菌分布、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UTI患者,上尿路感染57例(55.90%),下尿路感染45例(44.1%);复杂性尿路感染85例(83.30%),非复杂性尿路感染17例(16.7%);合并全身疾病依次为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糖尿病,慢性肾实质病变,性传播疾病等。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64.3%),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为主(40.5%),革兰阳性菌(31%),其中又以屎肠球菌为主(17.9%)。治疗总有效率为87.3%。结论女性UTI以上尿路感染且合并全身疾病者居多,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提示临床医师诊断时注重感染部位鉴别、致病菌分布以针对性选择抗生素,及时治疗合并的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