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儿科收治的74例黄疸新生患儿的资料,将其按每组37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退疸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03.57±10.31)μmol/L显优于对照组的(179.68±19.54)μ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退疸时间为(5.17±2.2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84±2.67)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既显著提高了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含量,且加快了患儿黄疸的消退时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9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患儿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儿退黄时间和血清胆红素含量。结果研究组退黄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胆红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研究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能够显著缩短新生儿退黄时间,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中的疗效,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98例ABO溶血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VIG治疗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72 h后,IVIG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 105.11±46.56) μmol/L、黄疸消退时间(5.16±2.22)d,对照组为(142.23±47.47 )μmol/L、(9.02±2.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可有效阻断ABO溶血过程,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护理ABO溶血患儿时应做好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闻建美 《中国处方药》2014,(11):127-128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护理干预促新生儿早排便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产科2011年1月~2011年5月足月分娩的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实施常规护理,不进行排便干预;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促进新生儿早排便,对比观察两组新生儿胎便转黄时间、退黄时间,出生5d黄疸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比对照组新生儿略有提前,胎便转黄时间和退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5d的黄疸指数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促新生儿早排便可加快胎便退黄时间,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和黄疸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徐彬  陈英珍  陈丽 《海峡药学》2011,23(11):100-101
目的观察中药泳疗护理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80例,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泳疗护理干预,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胆红素下降值(148.32±38.21)μmol.L-1,高于对照组(95.21±36.68)μmol.L-1;黄疸消退时间(5.2±1.7)d,短于对照组(7.6±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泳疗护理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采取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护理措施下的胆红素指数、退黄时间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发现,实验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指数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退黄所需时间(5.2±1.2)d短于对照组所需时间(9.6±1.6)d,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84.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00%,数据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生理性黄疸恢复的有效率,缩短患儿的退黄时间,可以更好地降低新生儿的胆红素指数,避免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不同茵栀黄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茵栀黄颗粒、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新生儿黄疸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为茵栀黄注射液组53例和茵栀黄颗粒组59例,测定患儿肝功能,观察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结果:茵栀黄注射液组治疗3 d及5 d胆红素下降幅度分别为(105.7±48.4)μmol/L和(150.7±37.3)μmol/L,茵栀黄颗粒组治疗3 d及5 d胆红素下降幅度分别为(119.6±45.8)μmol/L和(139.6±35.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与茵栀黄注射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无明显差异,可以用口服制剂代替注射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8.
钟月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11+113-111,113
目的探讨茵栀黄方剂泡浸在防治新生儿黄疸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本院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20例,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作处理,观察组每日给予茵栀黄方剂泡浸,比较两组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用药后血清胆红素值。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采取茵栀黄方剂泡浸后,排胎便时间为(6.74±3.03)h,胎便转黄时间为(41.52±3.05)h,3d后血清胆红素值为(143.32±7.16)μmol/L,对照组新生儿未经任何处理,排胎便时间为(8.87±3.45)h,胎便转黄时间为(52.33±5.89)h,3d后血清胆红素值为(178.52±9.31)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方剂能够促进胆汁排泄,有效地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达到利胆退黄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单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白蛋白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4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1例新生儿ABO溶血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后72 h,单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白蛋白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为(78.51±16.58)μmol/L、黄疸消退时间(7.6±1.3)d,对照组为(102.64±21.86)μmol/L、(9.4±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白蛋白可有效阻断ABO溶血过程,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9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按入院顺序分为目标管理组(47例)、常规组(47例)。常规组男25例, 女22例, 胎龄36~42(39.03±1.07)周。目标管理组男21例, 女26例, 胎龄36~42(38.94±1.12)周。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标管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模式, 两组均干预至患儿病情恢复。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睡眠时间[简明婴儿睡眠问卷(Brief Infant Sleep Questionnaire, BISQ)]及黄疸消退时间、不适症状、家属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 NSNS)]。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干预后目标管理组血清胆红素水平(157.49±15.82)μmol/L低于常规组(204.83±15.29)μmol/L(P<0.05)。目标管理组黄疸消退时间较常规组短[(6.36±1.27)d比(7....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08例新生儿黄疸病例按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分析布拉氏酵母菌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作用.结果 治疗后第3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照组为(150.5±40.6)μmol/L,观察组为(127.8±48.5) μmol/L,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照组为(66.0土32.5)μmol/L,观察组为(42.0±26.2)μmol/L,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5.8±1.4)d,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4.1±1.1)d,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在对胆红素的降低时间和降低程度上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其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能够使患儿住院时间缩短,在临床上可用于新生儿黄疸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商品名:思美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患者的效果。方法90例乙型肝炎黄疸患者,采用随机掷色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思美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退黄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DBIL水平分别为(46.74±12.71)IU/L、(42.38±10.22)IU/L、(31.03±15.75)μmol/L、(10.87±9.58)μ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56.07±14.63)IU/L、(53.13±11.47)IU/L、(48.58±22.24)μmol/L、(22.58±13.69)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退黄时间(25.45±3.41)d短于对照组的(29.05±3.3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美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效果显著,可缩短退黄时间,提升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00例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记录可知起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依据奇偶法对患儿实施分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及护理5 d后的黄疸指数、血清内胆红素水平变化、黄疸消失时间、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住院时间、排便次数、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的黄疸指数、血清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5 d后,试验组的各指标均获得显著改善,P <0.05。结论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能够降低黄疸指数、血清内胆红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黄疸消失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增加排便次数,而且能够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临床护理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退黄洗液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足月正常新生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苯巴比妥、加味茵陈汤治疗及日常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生儿退黄洗液药浴.比较两组黄疸出现时间、日经皮测胆红素值、第3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光疗率,生后10 d、15 d经皮测胆红素值.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黄疸出现时间相对延迟.日经皮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光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10 d干预组经皮测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15 d两组经皮测胆红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新生儿退黄洗液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有效,可降低胆红素水平,达到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目的,该方法使用简单,价格低廉,无副作用,适用于临床及家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9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不同干预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和病情缓解相关时间。结果干预后第3、5、7天研究组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病情缓解相关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强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并缩短黄疸消退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方法 52例ABO溶血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多次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给予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1、2、3 d后胆红素水平;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红细胞计数;黄疸达高峰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黄疸高峰期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1 d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213.4±76.5)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98.3±81.6)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d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206.8±67.2)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78.2±72.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191.8±61.5)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58.3±54.4)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患儿的红细胞计数为(3.84±0.53)×10^12/L,高于对照组的(3.39±0.51)×10^12/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黄疸达高峰时间、高峰期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ABO溶血病患儿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药实践》2018,(1):78-80
目的:研究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8月新生儿黄疸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抚触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采用抚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胆红素每天降低幅度、退黄时间、胆红素恢复正常平均时间,护理前和护理后患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指标的差异。结果:抚触护理组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抚触护理组胆红素每天降低幅度、退黄时间、胆红素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前两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抚触护理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促进胆红素水平的降低,有效保护患儿肝功能,加速退黄。  相似文献   

18.
邢学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06-107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108例患有黄疸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54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积极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与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进行退黄治疗.分别记录两组的治疗过程与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黄疸体征消失时间与过程均早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治疗前为(482.6±50.3)μmol/L,在治疗后降低到(175.3±18.4) μmol/L;治疗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治疗前为(474.3±58.1) μmol/L,在治疗后降低到(124.4±16.8) μmol/L,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患者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治愈34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89%;治疗组治愈41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7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0例),均给予针对原发病治疗及蓝光治疗,治疗组加服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贝飞达)。在治疗前、治疗第4 d、第7 d分别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记录蓝光治疗次数及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4 d血清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02.17±60.62)和(213.62±65.39)μmol/L],在治疗第7 d血清总胆红素较对照组低[分别为(121.69±41.12)和(146.48±51.94)μmol/L,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在治疗第4 d分别为(130.96±63.57)和(98.93±62.35)μmol/L(P0.05)及第7 d分别为(212.90±76.35)和(171.36±67.61)μmol/L(P0.05);治疗组蓝光治疗次数分别为(2.21±0.87)人次和(2.70±0.95)人次(P0.05),蓝光时间分别为(39.65±16.51)h和(52.20±19.32)h(P0.05)。结论: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使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并且可以减少蓝光治疗的次数及时间,可作为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患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结果:用药3d和用药5d后治疗组胆红素水平分别降至(106.4±20.8)μmol/L和(74.2±18.6)μmol/L,对照组胆红素水平下降至(142.8±21.6)μmol/L和(125.6±17.22)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