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期喉癌患者全喉切除后制做气管食管组织瓣一期发声重建术,不但发音效果好,而且解决了误吸问题。现将我院1987年以来采用本术式共做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平均58岁。声门上型癌3例,声门型1例TNM分期:T_2N_0M_01例,T_3N_0M_03例病理组织学检查均为鳞状细胞癌。全部行标准全喉切除,  相似文献   

2.
我院近二年内采用双蒂胸舌肌肌筋膜瓣修复垂直侧前位喉次全切除缺损和发音重建2例,疗效满意,报导如下。临床资料一、2例均为男性分别为53及58岁。病理鳞癌声门型、T_3N_0M_0,均行侧前喉次全切除,其中1例切除一侧杓状软骨及环状软骨上1/2,用胸舌肌肌筋膜瓣成形,术后放疗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切除梨状窝内侧壁癌并保留喉功能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990~2001年共手术治疗122例梨状窝内侧壁癌,其中87例行保留喉功能的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术,T1、T2期患者行梨状窝切除术,将声门旁间隙组织一并切除,T3、T4期患者行梨状窝切除 部分喉切除术,并根据肿瘤范围切除其他受累组织,以局部残留黏膜、胸大肌肌皮瓣、结肠上徙进行修复。35例未保留喉功能。术后均给予放射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2%(82/122)、45.1%(55/122),其中喉功能保留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3%(62/87)、48.3%(42/87),喉功能不保留组分别为57.1%(20/35)、37.1%(13/35)。喉功能保留组全部恢复呼吸、发音及吞咽保护者占71.3%(62/87),部分恢复发音及吞咽保护占28.7%(25/87)。结论: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对梨状窝内侧壁癌患者行喉功能保留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1980年到1987年共行垂直半喉切除术14例,其中3例采用甲状软骨带蒂粘膜瓣方法修复创面及成型新“声带”,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及结果3例中男2例、女1例。病理检查全部为鳞状上皮癌,病变为声门癌,按UICC1987年分期T_1N_0M_02例,T_2N_0M_01例。术后无并发症。平均10天拔除鼻饲管,25天拔除气管套管,术后发音清晰,音量大;术后随访最长7年,最短2年,局部无复发,全部健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会厌在梨状窝癌行梨状窝及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2月至2004年2月为9例梨状窝癌侵及一侧半喉患者行一侧喉垂直部分切除术,修复健侧甲状软骨板后,下拉旋转会厌以修复半喉缺损。结果:术后10~18 d拔除鼻饲管,饮食无明显呛咳;术后15~25 d均顺利拔除气管套管,呼吸顺畅,其中5例发音清晰,4例声音低沉,嘶哑。结论:用会厌修复梨状窝癌术后喉垂直部分缺损方便、易行、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晚期梨状窝癌的喉功能保留手术的可行性。方珐:回顾性分析1996-2000年11例晚期梨状窝癌的临床资料,T2N0 1例,T2N1 2例,T3N1 4例,T3N2 3例,T4N1 1例。行保留喉功能的手术治疗,术后放疗60-70Gy。结果:随访3~7年,11例全部恢复吞咽和发音功能,10例拔管恢复喉的全部功能。3年生存率为63.6%,5年生存率为45.5%。结论:梨状窝癌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期梨状窝癌根治术中用对侧半喉修补喉咽缺损的疗效。方法12例晚期梨状窝癌患者行部分喉咽+半喉切除术,用对侧半喉复合瓣和残余喉咽黏膜一期修复喉咽缺损。结果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喉咽功能均恢复良好。1例T3N1M0患者术后8个月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行颈廓清术后再次复发,后死于肺转移,1例T3N2M0患者术后10个月局部复发,放疗半年后死亡。1例T4N1M0患者发生咽瘘,后换药后治愈。3年存活率为58.3%(7/12)。结论晚期梨状窝癌根治术中用对侧半喉修补喉咽缺损具有就近取材、局部供血良好、修复率高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梨状窝癌的外科治疗和保留喉功能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3年间手术治疗的梨状窝癌43例,Ⅰ期5例.Ⅱ期9例,Ⅲ期17例,Ⅳ期12例,Ⅰ期、Ⅱ期行梨状窝切除术,或将声门旁间隙组织一并切除.Ⅲ期、Ⅳ期行梨状窝切除+喉部分切除术,以会厌和胸舌骨肌肌筋膜瓣重建喉功能,并以局部咽黏膜、胸大肌肌皮瓣、裂层皮片成形下咽腔.结果 43例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60.4%,5年生存率为41.2%.全恢复喉功能占67.4%,部分恢复喉功能占32.6%.结论 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对梨状窝癌患者行喉功能保留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王以仁  王辉萼 《浙江医学》1995,17(4):231-232
胸大肌肌皮瓣(PMMF)为当今头及颈部重建外科中最常用的肌皮瓣。Hueston等(1968)应用复合胸瓣修复胸壁巨大缺损成功,Ariyan(1979)则首先将PMMF用于头及颈部的重建。此后国内外广泛应用,并证实了它的可靠性。我科自1985年12月用于喉癌术后再手术获得成功后至1993年10月已施行14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4例均为男性,年龄41~67岁,平均55.5岁。计晚期喉咽癌7例(T_4N_1M_0、T_4N_2M_0各3例,T_4N_3M_01例),喉癌术后颈、咽及舌根广泛复发4例及晚期舌根癌(T_4N_3M_0)、外中耳颞骨腺样囊样癌和声门上型喉癌(T_2N_2M_0)术后巨大咽瘘各1例。病变均广泛切除伴根治性或加区域性颈淋巴清扫,其中1例  相似文献   

10.
采用保留喉功能的喉咽上区癌切除术治疗6例喉咽上区癌(T_1 2例,T_21例,T_2N_1 1例,T_3N_2 1例及T_4N_2 1例)。术后喉全功能恢复5例,部分恢复1例。存活5年以上3例。作者认为对喉咽上区癌T_1及T_2病变者最适于行保留喉功能的手术,经细心选择的T_3病变亦可考虑保留喉功能,而T_4病变预后甚差,是广泛切除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垂直半喉切除声门重建术的方法,在文献上有很多报导。作者自1978年对声门区癌行半喉切除后,以颈部有蒂皮瓣重建声门,喉功能恢复及效果均较好,但在观察中见植入皮瓣发白粗皱,不润泽。1979年作者仿照Hirano氏改进Ogura用胸舌骨肌瓣重建声门的方法,对12例声门区癌患者行垂直半喉切除术(扩大的额、侧喉部分切除术),以单蒂胸舌骨肌瓣重建声门,发音、呼吸功能均良好,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2例声门区癌中(院外3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40-61岁,T_25例,T_37例,术后拔去气管套管者11例,拔管时间为10-45天,一例因“新声带”肿胀带管出院,继续观察。所有病例切除的标  相似文献   

12.
刘栋  李永团 《吉林医学》2009,30(19):2285-2286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方法:对60例T2、T3及T4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的术式及修复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中58例获得随访,主要应用颈前皮瓣、喉腔及梨状窝黏膜、胸舌骨肌膜瓣、甲状软骨膜及会厌软骨等修复喉结构,总体术后拔管率为81.7%,均获得了较好的吞咽及发音功能。喉声门区癌和喉声门上区癌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70%和65%、50%。结论: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正常喉组织,保全喉功能,有利于患者恢复良好的吞咽和发音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侧半喉重建晚期梨状窝癌术后咽部缺损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晚期梨状窝癌患者行半喉半咽切除术,2例同时行颈段食管切除术,并用健侧半喉重建咽部及颈段食管缺损。结果:术中无死亡病例。仅1例术前放疗的病人术后发生咽漏,全部病例愈合后均可进普通饮食.也无吞咽梗阻。目前,所有病例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其2年生存率为75%,最长存活5年。结论:利用半喉半咽切除术后残存的正常喉粘膜瓣重建晚期梨状窝癌术后咽部及颈段食管缺损,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梨状窝粘膜在对声门型喉癌行垂直半喉切除后喉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5月~2011年12月对27例声门型喉癌行垂直部分喉切除,用梨状窝粘膜修复术后喉缺损。结果 2个月后的气管套管拔管率达100%,所有患者于术后2周恢复正常进食,发声功能基本恢复,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3年,均达到了修复愈合的目的。结论声门型喉癌(T3以下)行喉垂直部分切除后利用梨状窝粘膜修复术后缺损是安全有效和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张某,男,46岁,1988年4月11日入院。喉癌声门上型(T_3N_0M_0)放射治疗后2个月,于4月20日行喉水平半喉切除术。术后6天,伤口感染,术后14天切口裂开,形成横径为9cm的巨  相似文献   

16.
跨声门癌系指癌痫纵跨喉内两个解剖区,既越过喉室侵及产门上区和声门区者。现将我院行喉手术治疗病例中的22例跨声门癌做一回顾性分析。男21例,女1例:年龄39~73岁,平均54岁。22例均经病理诊断为喉鳞状细胞癌,肿瘤大体偏于一侧,声带、室带均有不同程度受累,按UICC标准T_3N_0M_0 17例,T_4N_0M_0 5例。病程均较长,1年以上者占59%,2年以上者31.8%。首发症状均为声嘶,伴呼吸闲难12例,咽痛10例,除两例记录不详外,平均吸咽史27年,开始吸烟年龄为25.9岁。在本组病例中无T_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192例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就喉次全切除术后喉功能恢复问题进行分析.方法 总结行喉次全切除术192例,按1997年国际抗癌协会(UICC)分型:声门上癌48例(T3N0M0 24例、T3N1M0 24例),声门癌108例(T2N0M0 60例、T2N1M0 18例、T3N0M0 18例、T3N1M0 12例),跨声门癌36例(T2N0M0 18例、T2N1M0 6例、T3N0M0 6例、T3N1M0 6例).共6种术式,即垂直侧前位喉次全切除术30例,垂直前位喉次全切除术54例,声门上喉次全切除术36例,保留会厌的喉次全切除术18例,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36例,Pearson′s近全喉切除术18例;同期颈廓清术66例,均为单侧.结果 192例均恢复发音功能,12~30 d全部克服误咽拔除鼻饲管.162例术后10 d至3个月拔除套管,12例因喉狭窄不能拔管,18例Pearson′s手术除外,拔管率为93.1%.192例已随防3年,生存率为100%(192/192);132例随访5年,生存率为86.4%(114/132).结论 喉次全切除术是根据肿瘤的原发部位,扩展范围采用适当的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将喉的正常部分准确安全地保留下来,经过整复恢复喉全功能或部分功能,是保存喉功能合理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报告喉部分切除声门重建术11例,均为喉声门区T_1~T_2鳞状上皮癌,其中1例伴有一侧喉咽部侵犯,还加作颈功能廓清术。所有病例采用本术治疗,喉功能(呼吸、吞咽、发音)恢复满意,随访1/2~4年无一例复发。  相似文献   

19.
喉癌全喉切除139例,其中Ⅱ期9例,Ⅲ期64例,Ⅳ期66例。Ⅳ期中48例向喉外扩散。全喉切除伴颈廓清术135侧次。癌向喉外扩散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声门上癌向喉外扩散率最高,最常见是向舌根部扩散。跨声门癌最常见是向梨状窝扩散。术前触及到颈淋巴结80例,其中N_144例,N_233例,N_33例。声门上型颈淋巴结术后阳性率68%,声门型40%,跨声门型54.5%。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声门上喉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总结我院1995年至2000年间开展的声门上喉次全切除治疗喉声门上区癌6例,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57岁,Ⅱ期4例,Ⅲ期2例.结果:3年生存率为83%(5/6);5年生存率为66%(4/6).喉功能恢复情况:拔管率为100%,吞咽功能在3~5周恢复,发音功能良好.结论:该术式能彻底切除肿瘤,并完全保留喉的生理功能,是一种较理想的部分喉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