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4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通过一则三分钟的短片,宣布将参加2024年大选,谋求连任。而早在半年前,特朗普就已宣布参选2024。随着民主、共和两党各自内部政治生态的发展变化,2024年大选越来越可能成为拜登与特朗普的再度对决。想要“继续干”的拜登和准备“再出发”的特朗普将如何延伸丑陋对抗,其结果将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已年届81岁的美国总统拜登将在2024年大选中谋求连任。尽管包括民主党支持者在内的很多美国选民对拜登的高龄感到担忧,认为他缺乏激发年轻选民的能力,但拜登仍在迄已举行的民主党初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与此同时,前总统特朗普也在共和党初选中表现出绝对的优势。如无意外,  相似文献   

3.
几经波折,2020年美国大选终于落下帷幕,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当选下一任美国总统。有"南美特朗普"之称的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纵有万般不情愿,也只能接受现实。大幅度向美国靠近是博索纳罗上任两年多来巴西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博索纳罗与特朗普在意识形态上的高度一致为美巴关系迅速走近提供了难得契机。拜登上任后巴西和美国的意识形态联盟能否持续?美巴关系将如何调整?  相似文献   

4.
张磊 《世界知识》2020,(8):56-57
凭借3月份在多个州初选中的出色表现,美国前副总统、2020年大选民主党总统参选人拜登确立了党内"一枝独秀"的地位。尽管佛蒙特州联邦参议员桑德斯仍未退选,但《时代》周刊等媒体已在宣称,拜登将获得民主党党内提名,从现在起到11月投票前将是拜登和现任总统特朗普对决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焦虑大概是当下欧洲最普遍的心态之一。这种心态在2024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主题——“双输”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欧洲的焦虑不仅源于地缘政治与经济的不确定性,也源于2 0 2 4年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更确切地说,是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的可能性。其实,欧洲的焦虑从上一次美国大选之后就一直存在。虽然拜登的当选让欧洲松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1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在访问墨西哥并出席北美领导人峰会途中造访了美国得克萨斯州边境城市埃尔帕索,这是拜登就任总统两年来首次造访美墨边境。自去年4月拜登政府宣布废除特朗普颁布的“第42条”公共卫生令以来,大量移民穿越边境涌入埃尔帕索,再次引发南部边境的移民危机。如何应对南部边境非法移民问题正在成为困扰拜登政府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大选选举人团制的诸多制度缺陷中,“失信选举人”一直是一个颇受诟病的问题。2020年总统选举出现的久拖不决的巨大争议使这一问题再次凸显。特朗普律师团队除了采取向联邦法院起诉、要求一些关键州重新计示,并宣称对民主党的“选举欺诈”展开司法调查等方式来试图推翻选举结果外,还寄希望于选举人投票和认证程序。根据美国的选举制度,各州选举人团于12月14日进行集会投票。如果届时有承诺投拜登票的选举人反水转投特朗普,那么特朗普还是有机会获胜。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总统选举人能否违背承诺投票给别的总统候选人?  相似文献   

8.
正8月24~27日,美国共和党史无前例地举行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推举特朗普为2020年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2020年大选是在新冠疫情在美持续蔓延、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后果初现,以及美国种族矛盾加剧致使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召开的,上述因素皆为此次选举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美国舆论看好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能否"躺赢"仍为未知。然而,从共和党全代会上展现的种种"怪相"来看,特朗普似乎正在享受他的"末日狂欢"。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几项全美民调结果显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拜登相对于特朗普总统的领先幅度已达到7%~14%不等。这已是自1944年以来候选人对即将卸任总统的最大领先优势。牛津经济研究院甚至预测,特朗普在大选中仅能得到35%的选票,将会创下一个世纪以来最惨重的失利。拜登真的已稳操胜券了吗?  相似文献   

10.
随着拜登锁定美国大选胜局,美国民主党政府将采取何种南亚政策、美印关系将以何种轨迹运行,又提上人们的关注清单。拜登将采取更加稳健和平衡的南亚政策特朗普时期,美国与印度关系大幅度强化。相比特朗普而言,拜登政府的南亚政策将更趋稳健和平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奥巴马时期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肖河 《世界知识》2020,(19):12-17
呼声甚高的希拉里•克林顿最终在2016年大选中被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击败,其“大热翻车”固然是给民主党的沉重一击,让民主党处于同时失去白宫、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最低点”。但是,失败亦揭开了民主党又一轮自我变革的序幕。四年过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拜登正以明显优势向被特朗普占据的白宫发起冲击,他背后的民主党也在反思后重整旗鼓,试图夺回美国“一度失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拜登执政已经度过第一个50天,在需要两党支持的国内政策议程和内阁提名确认问题上往往步履艰难,遭共和党严重掣肘。拜登奉行了“行政治国”策略,通过签署总统行政令以直接废弃的方式,推翻了特朗普政府确立的一些保守主义议程,引发美国右翼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弹。在共和党剑指2022年中期选举和2024年大选的背景下,拜登所要面对的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共和党,一种新“保守主义联盟”的反扑。  相似文献   

13.
肖河 《世界知识》2020,(19):12-17
呼声甚高的希拉里•克林顿最终在2016年大选中被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击败,其“大热翻车”固然是给民主党的沉重一击,让民主党处于同时失去白宫、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最低点”。但是,失败亦揭开了民主党又一轮自我变革的序幕。四年过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拜登正以明显优势向被特朗普占据的白宫发起冲击,他背后的民主党也在反思后重整旗鼓,试图夺回美国“一度失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2021年是《巴黎协定》全面实施之年。1月20日拜登在就任美国总统当日,作为推翻特朗普“政治遗产”举措的一部分,第一时间签署了重返《巴黎协定》的行政命令。次日,日本首相管义伟、外相茂木敏充在祝贺拜登上任时都曾积极表示,日本将与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展开合作。1月28日,菅义伟在与拜登的首次电话会谈中再次明确表示,日本愿与美国在去碳化等方面深化合作。这表明,美日两国迎来了重要合作契机,美日同盟又将加一项——“脱碳同盟”。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4月25日,乔·拜登正式宣布参选美国总统时,这位混迹政坛将近五十载的前副总统一定想不到,2020年的大选将在疫情背景下以极特殊形式进行,估计他也未必想得到自己在2020年3月初基本锁定党内提名之后,就在全美和各州民调中不同程度领先在任总统特朗普,大有预定白宫入场券的架势。2020年美国大选原本就因为特朗普作为一种现象级的存在而不太容易凭借传统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7月,作为总统选举的必经程序,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全国代表大会相继召开。初选阶段一度出现的混乱局面逐渐走向清晰,选民们将在特朗普/彭斯组合与希拉里/卡因组合之间作选择,美国则站到了精英政治与民粹政治对决的舞台上。8月11日,本刊举行第三次圆桌访谈,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谢韬、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刁大明围绕本次美国大选的基本特点为读者作出新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时事概览     
<正>特朗普陷"电话门"众议院启动弹劾调查根据美媒报道,一名美国情报界人士今年8月检举特朗普今年7月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中,以向乌方提供军事援助为筹码,施压对方对美国前副总统、民主党总统竞选人拜登及其儿子亨特进行调查。据报道,特朗普在与泽连斯基通话数天前下令暂缓向乌克兰  相似文献   

18.
2021年2月19日,美国总统拜登以线上形式出席了慕尼黑安全会议特别论坛,这是首位出席该论坛的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在演说开篇高调宣布:“美国回来了,跨大西洋联盟回来了!”向全世界宣示美国修复与欧洲关系的决心。拜登刻意回避的事实是:美国并没有离开,只是他的前任特朗普曾严重伤害大西洋联盟的其他伙伴,跨大西洋联盟也一直存在,只是内部增添了更多裂痕。  相似文献   

19.
虽然拜登已于2021年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但美国国内的分裂并没有丝毫减弱。一方面,民主党针对特朗普的第二次弹劾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另一方面,共和党针对拜登的“百日新政”措施提出种种质疑。艰难获胜的拜登在凝聚民主党内共识方面也面临不少难题。因此,无论是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还是民主党内部,党争和内斗都是拜登执政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外交动态     
<正>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2017年2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习近平祝贺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感谢特朗普2月8日来信就元宵节和中国农历鸡年向中国人民致以节日祝福,对特朗普表示愿意努力拓展中美合作、发展惠及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建设性双边关系表示高度赞赏。特朗普对此表示感谢,再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