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发医院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观察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头孢曲松钠组、左氧氟沙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不用抗菌药物,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等.结果 头孢曲松钠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33%,再出血率为8.33%,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左氧氟沙星组其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分别为10.0%、6.67%,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但抗生素两组间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再出血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外科ICU发生的116例医院感染病例作为观察组,外科住院患者发生的72例医院感染病例为对照组,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对护理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为8.44%,同期普通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率为4.43%,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P0.05)。无论ICU患者还是普通病房患者,呼吸道和泌尿道都是医院感染常发生部位。ICU医院感染病死率9.48%,高于外科普通病房的4.17%,P0.05。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接受损伤性操作、抗菌药物或免疫抑制剂使用和意识障碍有明显关系(P0.01)。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和泌尿道;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防治机制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周刚 《医学信息》2018,(12):128-130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苏醒期血液动力学及医院感染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腹腔手术的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本院传统的全麻诱导及腹腔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麻诱导+右美托咪定诱导镇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躁动率、脉搏指标水平、呼吸道及伤口感染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的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动力水平,稳定患者情绪降低躁动比例以及减少术后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六西格玛管理法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六西格玛管理法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第1、3、5、7d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4%(4/100)、10%(10/100)、20%(20/100),对照组患者第1、3、5、7d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4/100)、12%(12/100)、22%(22/100)、33%(33/100)。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够有效降低留置导尿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耿金萍 《医学信息》2018,(5):174-175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模式应用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患者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进行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患者中选取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PTCD管认知程度、管道脱堵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PTCD管认知程度上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胆道感染、PTCD管脱堵、伤口感染的概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再入院率12.22%,低于对照组3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提高了患者对PTCD带管知识的了解,降低胆道感染、伤口感染、PTCD管堵脱及再关入院率,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头孢唑肟国产品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观察,共160例患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的病人入组,国产品组和进口品组各80例。治疗方法均为头孢唑肟2g,每日二次,疗程7-14天。结果:国产品组和进口品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2.5%(50/80)、56.25%(45/80),有效率均为90%(72/8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1%(54/62)和90.3%(56/6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5%(7/80)和7.50%(6/80)。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注射用头孢唑肟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与进口头孢唑肟相仿。  相似文献   

7.
杨廷侠 《医学信息》2006,19(5):912-913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含量的头孢呋辛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 用随机对照方法,4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和20例急性泌尿道感染的患者,每组各30例,两种不同含量的头孢呋辛每次均1.5g,静点,bid,疗程5d。结果 两种不同含量的头孢呋辛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泌尿道感染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5%(呼吸),90%和100%(泌尿),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药品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种不同含量的头孢呋辛临床疗效相同,但是0.75g含量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8.
祁国杰 《医学信息》2019,(16):129-130,140
目的 观察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MRSA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给予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转归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49%,低于对照组的70.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总清除率为70.27%,低于对照组的70.9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73%,高于对照组的25.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MRSA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去甲万古霉素疗效和安全性与利奈唑胺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两种护理措施对预防女性下肢骨折患者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效果,为改进护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360例下肢骨折手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舒心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泌尿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泌尿道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26例和0例.结论 改良的舒心护理方式可有效地降低女性下肢骨折患者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张依山 《医学信息》2007,20(8):1444-1445
目的观察舒普深治疗骨科围术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头孢三嗪进行比较。方法骨科围术期医院获得性肺炎70例随机分为两组:舒普深组35例,静滴1.0~2.0g,Bid;头孢三嗪组35例,静滴1.0~2.0g,Bid;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舒普深组及头孢三嗪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29%及91.43%(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12%及90.9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86%(P〉0.05)。结论舒普深治疗骨科围术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显著而又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探讨骨折患者钢板去除术后伤口的感染预防与护理措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作者随机筛选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骨折钢板去除术患者100例,不考虑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随机将其分为感染预防组(50例)和普通护理组(50例)。感染预防组在对患者进行逐个评估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感染预防;普通护理组实行常规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伤口感染率和满意率。结果显示院感染预防组有1例感染病例发生,患者满意率98%;普通护理组发生感染病例11例,患者满意率仅为72%。对患者采取先评估、再进行针对性的感染预防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几率,降低伤口感染的可能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指导下呼吸道感染抗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应用抗生素的最终临床指标分为对抗生素治疗有效组(A组)和对抗生素治疗无效组(B组),观察确诊感染后第1、3、5、7d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变化,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观察PCT评估抗菌疗效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确诊感染后的第1d血清PCT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第3、5、7d A组患者血清PCT水平逐渐下降,而B组患者PCT水平则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3、5、7d PCT水平指示抗菌无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447、0.716、0.981、1.000,其中第3、5、7d P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与第1d PCT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抗生素治疗第5d,以PCT水平3.095μg/L为截点,判断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4%和91.0%。结论:在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抗菌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PCT水平可作为优化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周蓉 《医学信息》2019,(7):104-106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手术时间、泌尿道插管、呼吸机形式、中心静脉插管、手术次数及鼻饲情况。结果 实验组男性、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颅脑损伤、超过15 d的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使用尿道插管、使用中心静脉插管、无创呼吸、手术次数超过3次、使用鼻饲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显示,年龄、原发疾病、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手术时间、泌尿道插管、呼吸机形式、中心静脉插管、手术次数、鼻饲等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原发疾病、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手术时间、泌尿道插管、呼吸机形式、中心静脉插管、手术次数、鼻饲,因此需要采取合理措施来预防医院感染,提升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和病原菌分布情况,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出院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4007例,感染率为2.69%,感染例次4430,感染例次率2.97%。医院感染率居首位的科室为ICU病房,侵袭性操作如泌尿道插管、呼吸机等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本调查显示4个季度医院感染在例数上无明显差异,但主要易感部位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道的季节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1.14%,革兰阳性菌占15.54%,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最高。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的分离率在三、四季度较一、二季度有明显升高。对临床上最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变化分析显示,部分抗生素的总体耐药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可以发现医院感染变化的趋势及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点,针对重点科室、危险因素、易感人群加强管理和目标监测,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l至12月ERCP发生医院感染58例患者的病例,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护理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结果ERCP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为12.1%(58/479),同期住普通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率为4.4%(36/812),前者住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无论ERCP患者还是普通病房患者,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均是医院感染最常发生的部位,ERCP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道(67.2%),其次是泌尿道(29.3%),其构成比与普通病房接近。ERCP患者医院感染患者58例中死亡5例(8.6%),高于普通病房的5.6%(2/36,P〈0.05)。结论ERCP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和泌尿道,预防ERCP患者医院感染是防治工作重点,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ERCP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植物使用抗菌水凝胶涂层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创伤骨科共收治253例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其中,男110例,女143例;年龄20 ~ 77岁,平均(49.3±12.6)岁;骨折AO分型:A型129例,B型112例,C型12例。所有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26例,术中采用抗菌水凝胶浸泡/涂抹内植物后进行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127例,采用常规骨折内固定术。记录伤口ASEPSIS评分、伤口感染率、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AOFAS评分、SF-12评分及炎性相关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 30个月,平均(18.1±4.5)个月。两组间术后7 d、术后14 d ASEPSIS伤口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伤口延迟愈合率4.0%,对照组为5.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感染率为0,对照组出现6例伤口感染,感染率4.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AOFAS评分和SF-1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血清血沉、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酐、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谷氨酰转肽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水凝胶涂层有助于减少踝关节骨折术后内植物相关感染,是一种高效、简便、安全的辅助抗菌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和对照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恶化率、100d后病死率以及治疗后(24h、15d、20d)神经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71.66%,明显高于对照组(35.00%)(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率和100d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15d、20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就诊顺序将入选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8.33%,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肺罗音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头孢他啶与阿奇霉素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疗效安全显著,值得在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孙国华  刘旭  陈广军  段秀华 《医学信息》2007,20(12):2110-2112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颠(房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房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原有的心脏病治疗基础上,治疗组(80例)加用胺碘酮静脉用药,对照组(38例)加用西地兰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h内快速性房颠转复窦性心律及心室率控制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P〈0.05;治疗组用药后显效(转复窦性心律)率(62.50%)高于对照组(31.58%),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胺碘酮静脉用药转复窦性心律及控制心室率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持续时间短,但应在严密的心电血压监测下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特点。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2005年1月至12月32046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时间、年龄、部位、科室、菌种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204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2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2%。主要感染科室:普通外科5.48%、烧伤科5.32%、心血管内科5.28%;主要感染部位:下呼吸道35.40%、上呼吸道18.68%、泌尿道12.05%;临床分离的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1.8%、革兰氏阳性菌占22.9%、真菌占15.3%。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占13.57%、铜绿假单胞菌占12.0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55%。结论医院感染的主要科室是普通外科、烧伤外科、心内科,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和泌尿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氏菌占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