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波协同强酸性大孔树脂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丙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微波辐射强酸性大孔树脂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丙酯的合成工艺.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肉桂酸0.01mol,酸醇摩尔比1:5,催化剂为CAT 600树脂,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30%,微波功率400W,反应时间30min,产率达93.68%.催化剂可再生循环使用,催化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
在微波辐射下,以超稳Y沸石负载硅钨酸(HSW/USY)为催化剂,不使用溶剂,合成了肉桂酸β-苯乙酯。其优化反应条件是:负载量为20%的HSW/USY催化剂1.2 g,肉桂酸27 mmol,β-苯乙醇43 mmol,微波辐射功率600 W,辐射时间10 min,产率达91.5%。产物经过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肉桂酸钠和氯化苄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作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在常压下直接合成肉桂酸苄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肉桂酸钠50mmol,n(肉桂酸钠):n(氯化苄)=1.0:1.2,催化剂1.0g,微波功率300W,辐射时间25min,产率在84%以上。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微波协同大孔树脂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丙酯和异丁酯的扩大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肉桂酸正丙酯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肉桂酸7.4g,正丙醇19mL,CAT-600大孔树脂6.8g,微波功率400W,反应时间为25min,酯化率92.89%;合成肉桂酸异丁酯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肉桂酸10g,异丁醇45mL,NKC-9大孔树脂14g,微波功率600W,反应时间为35min,酯化率90.18%。  相似文献   

5.
微波辐射下肉桂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侯敏  余波  李志良 《合成化学》2002,10(3):211-215
研究了微波辐射下肉桂酸的Knoevenagel-Doebner合成新方法。以工本甲醛为反应底物,丙二酸为试剂,吡啶作溶剂,苯胺作催化剂,考察了苯甲醛与丙二酸的摩尔比、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经正交实验设计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丙二酸用量为2.510g,丙二酸与苯甲醛摩尔比1.20,苯胺用量0.26mL,微波功率464W,反应时间19min,肉桂酸的产率几乎是定量的。经重结晶后,精产率为67.17%,并分析了有关原因。结果表明,微波技术用于肉桂酸的合成,操作简便、反应迅速、收率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微波协同大孔树脂催化合成肉桂酸正戊酯和异戊酯的扩大实验。结果显示,合成肉桂酸正戊酯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肉桂酸7.4g,正戊醇17mL,CAT-600大孔树脂6.4g,微波功率400W,反应时间为8min时,酯化率97.23%;合成肉桂酸异戊酯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肉桂酸7.4g,异戊醇19mL,CAT-600大孔树脂8.1g,微波功率700W,反应时间为8min时,酯化率97.01%。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植物甾醇的脂溶性、降低熔点,提出了一种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利用纳米金杂化CRL脂肪酶为催化剂的植物甾醇油酸酯的合成方法.以植物甾醇的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合成植物甾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最优条件进行了验证.微波强化纳米金杂化CRL脂肪酶催化植物甾醇油酸酯的最优条件为:AuNPs粒径为15 nm、AuNPs-CRL杂化酶的添加量为8%、微波功率为320 W、反应时间为64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测得植物甾醇的转化率为91.24%±0.42%,收率为83.73%,与预测值吻合度良好.  相似文献   

8.
四氯化锡催化合成肉桂酸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五水四氯化锡为催化剂,使肉桂酸与醇类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了肉桂酸甲酯、肉桂酸乙酯、肉桂酸正丙酯、肉桂酸正丁酯、肉桂酸异丁酯、肉桂酸正戊酯和肉桂酸异戊酯,测定了各种酯的沸点(或熔点)、折射率、元素组成和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9.
以马来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用微波协同离子液体[HSO3-pmim]+[HSO4]-催化合成了马来酸二丁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马来酸酐与正丁醇物质的量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马来酸二丁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马来酸二丁酯最佳合成条件为:马来酸酐与正丁醇物质的量比1∶4,以离子液体[HSO3-pmim]+[HSO4]-为催化剂,其用量为2.0g,微波功率为600W,微波时间为15min,马来酸二丁酯产率可达到99.36%。在微波辐射下,催化剂离子液体[HSO3-pmim]+[HSO4]-重复使用7次后活性没有明显降低,马来酸二丁酯产率仍高于96%,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与常规加热方式相比,微波加热提高了反应效率,缩短了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0.
硫酸铁铵催化合成肉桂酸酯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利用十二水合硫酸铁铵为催化剂,使肉桂酸与醇类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了肉桂酸甲酯、肉桂酸乙酯、肉桂酸正丙酯、肉桂酸正丁酯、肉桂酸异丁酯、肉桂酸正戊酯和肉桂酸异戊酯,测定了各种酯的沸点(或熔点)折光率、元素组成和IR。  相似文献   

11.
以肉桂酸和苄醇为原料,用强酸性大孔树脂NKC-9作催化剂合成肉桂酸苄酯,确定了最佳的合成工艺为:0.01mol肉桂酸,0.08mol苄醇,酸醇比为1:8,催化剂用量1.52g,反应时间7h,肉桂酸的转化率为70.7%。大孔树脂作为清洁、环保的绿色酯合成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肉桂酸环己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肉桂酸环己酯为具有令人愉快的果香香气的无色粘稠液体 ,不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 ,常用于食用香精和日化香精的配料中 ,是典型的香料和食品添加剂[1,2 ] 。据报道 ,目前合成肉桂酸环己酯的方法有二 ,一是传统的硫酸催化酯化法 ,二是用路易斯酸FeCl3·6H2 O做催化剂来合成肉桂酸环己酯 ,两种方法虽有各自的优点 ,但它们的收率均不高 ,分别为 78.4%、73 .4% [3] 。近年来人们用相转移催化技术合成了许多酯类[4 ,5] ,受其启发 ,我们在催化剂浓硫酸中加入聚乙二醇 40 0作为混合催化剂来合成肉桂酸环己酯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反应收率达 84.8…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辐射固体酸催化合成己二酸二正辛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 ,以活性炭担载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由己二酸和正辛醇直接酯化合成己二酸二正辛酯。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各反应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确定其最佳反应条件为 :己二酸的用量 1mmol,正辛醇的用量 4mmol,催化剂用量为 0 .8g ,微波功率 6 0 0W ,辐射时间 45s ,转化率为 99.3 % ,催化剂且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4.
分别将肉桂酸和对正辛氧基肉桂酸进行酰氯化,与环氧树脂先驱聚合物(BP-AN)发生官能化反应,合成以肉桂酸酯和对正辛氧基肉桂酸酯为侧基的两种感光高分子(BP-AN-H和BP-AN-C8),然后合成了两种感光分子,对苯二酚双肉桂酸酯和对苯二酚双对正辛氧基肉桂酸酯,利用1H-NMR、FTIR进行了表征.最后将对应感光高分子与感光分子按不同比例掺杂,利用线性偏振光聚合(LPP)技术制备光定向层,组装成液晶盒.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液晶盒的定向效果,并测定其透过率-旋转角曲线.发现在一定的掺杂比例以下,增大掺杂感光分子的比例能够提高体系的定向效果,而且掺杂对苯二酚双对正辛氧基肉桂酸酯对定向能力的提高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张凤秀  叶霞  张光先  陈时洪 《有机化学》2004,24(11):1440-1443
用三甲醇丙烷、季戊四醇分别与碳五至碳九的直链一元羧酸在微波辐射加热条件下合成润滑油类羧酸酯,并与常规合成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下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合成速率提高到10~15倍,该法操作简单,产物用1H NMR,13C NMR和IR确定了结构.  相似文献   

16.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丙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一水硫酸氢钠为催化剂使肉桂酸和正丙醇酯化合成了肉桂酸正丙酯 当肉桂酸、正丙醇和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0.18,回流反应5h,产品收率达97.3%  相似文献   

17.
肉桂酸苄酯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德江  龙德清  付和清 《合成化学》2004,12(4):378-380,J003
以肉桂酸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肉桂酸苄酯。第一步将肉桂酸制成肉桂酰氯,第二步将肉桂酰氯与苄醇反应制得肉桂酸苄酯。结构经IR,^1H NMR和MS确证。制备肉桂酰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肉桂酸240mmol,n(肉桂酸):n(亚硫酰氯)=1.00:1.08,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0min。制备肉桂酸苄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肉桂酰氯230mmol,n(肉桂酰氯):n(苄醇)=1.0:1.2,反应温度15℃~20℃,反应时间1.5h,产率在91%以上。  相似文献   

18.
微波辐射下合成芳香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苯甲酸钠和卤代烃在无有机溶剂和无机载体的条件下经微波辐射简便、快速、有效地合成了芳香酯.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辐射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苯乙酸β-苯乙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微波辐射下,以活性炭负载磷钨酸(HPW/C)为催化剂,不用溶剂,合成了苯乙酸β-苯乙酯。优化反应条件为:负载量为23.6%的HPW/C 1g,苯乙酸30mmol,β-苯乙醇48mmol,微波辐射功率600W,辐射时间6min,产率87.3%。产物结构经IR表征。  相似文献   

20.
孙诗雨  方云  闵瑞  夏咏梅 《应用化学》2007,24(7):778-781
研究了微波辐射和常规加热下脂肪酶Novozyme 435催化甘油与n-辛酸的反应。在2种加热模式下,n-辛酸与甘油反应的初速度随着反应温度(50~75℃)的升高而加快;同样条件下,微波辐射下的反应初速度略高于常规加热条件下的。微波辐射的产物中的2-单甘酯和1,2-二甘酯的含量增加,但仍明显低于1-单甘酯和1,3-二甘酯的含量,即微波辐射并未根本改变脂肪酶的1,3-专一性;但实验条件下微波辐射均削弱了Novozyme 435的1,3-专一性:微波辐射反应产物中1-单甘酯与2-单甘酯的量比由常规加热下的26.9~43.4下降为16.2~40.4,其中1,3-二甘酯与1,2-二甘酯的量比亦由10.5~19.6降为7.6~1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