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式管理在门诊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喜艳  胡鹏 《现代护理》2007,13(3):258-259
目的探讨档案式管理在门诊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6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0例,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建立档案,在1年期间观察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并发症的情况,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01);观察组各种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观察组平均满意度为95.8%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同时建立档案,可保持健康教育的持续性,降低血糖,减少并发症。并加强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开展健康教育,观察治疗全程.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及住院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后,两组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水平均较健康教育前显著降低(P<0.01),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控制均优于健康教育前(P<0.05或0.01),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患者参与治疗的意识,在良好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节约医疗资源,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李燕玲  唐蕾 《护理学报》2012,19(4):9-11
目的 探讨护理志愿者参与型健康教育模式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已建立糖尿病健康档案,符合入选条件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社区传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在传统宣教方式基础上采用护理志愿者参与型上门服务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6个月时,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血糖水平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显著,血糖控制较对照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志愿者参与型健康教育模式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血糖代谢指标的控制明显优于传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对控制血糖、改善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收治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各25例。对比两组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不良情绪(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较干预前更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更有助于增加血糖控制效果,改善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更高,可行性较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流程在临床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68例首次确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流程实施健康教育.评价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后各项能力,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血糖监测技术、糖尿病基本知识、行为方式改变、心理调节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流程的建立规范了健康教育的步骤与内容,增强了病人对疾病的防治与管理能力,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便利抽样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护理服务满意度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后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服务满意度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出院后低血糖和糖尿病自护行为不良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对不同文化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不同文化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文化程度不同分为3组,大专、高中、中专为A组,初中为B组,小学和文盲为C组.3组均采用以集体授课为主,结合观看录像带、床旁指导、鼓励患者自学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并观察3组2型糖尿病患者经教育培训前后糖尿病知识掌握的程度及血糖变化.结果教育培训后的知识总评分较教育前A组提高72%,B组提高68%,C组提高62.8%;三组教育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较教育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01);经方差分析教育后组间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F值明显大于教育前的F值,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能使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进一步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同时能有效地改善糖代谢,使患者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桂西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比较两组口腔健康行为、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口腔健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口腔健康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 9),干预后两组口腔健康行为得分较前均有提高(P=0.0000),但观察组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00 0);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0)。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提高桂西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及其相关口腔健康知识,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杰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121-122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情况及血糖控制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郭春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3):F0002-F0002,M0004
目的 比较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与普通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胰岛素治疗,观察10周.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10周末,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早餐前、晚餐前及全天胰岛素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能够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迅速改善高血糖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