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前向离心风机吸声蜗壳降噪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在蜗板外衬贴吸声材料,并在吸声材料与外层隔板之间设置空腔的方法对某前向离心风机进行了蜗壳吸声降噪的试验测量,分析了不同转速、不同的吸声材料厚度和空腔厚度对吸声蜗壳降噪效果的影响.此外,还进行了吸声蜗壳与倾斜蜗舌2种降噪措施的叠加降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原风机相比,在整个运行工况范围内,使用吸声蜗壳后,风机的气动性能都略有下降;增加吸声材料与空腔厚度有利于提高吸声蜗壳的降噪效果,但吸声材料厚度和空腔厚度过大时对降噪效果的提高并不明显;在流量较小的工况下,吸声蜗壳的降噪效果相对较好,同时使用吸声蜗壳与倾斜蜗舌2种降噪措施可以取得一定的叠加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2.
离心风机吸声蜗壳结构的数学物理模型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离心风机气动噪声,设计了一种由穿孔蜗板、吸声材料、微穿孔板和空腔组成的吸声蜗壳结构,并采用声电类比方法建立了吸声蜗壳的数学物理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发现:采用一定厚度的吸声材料可以在大约1~8 kHz频率范围内对气动噪声取得较好的吸声效果,适当增加吸声材料厚度可使得具有较高吸声系数的频率范围向低频方向适当拓宽,加...  相似文献   

3.
声屏障在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面临材料吸声性能有限、轻量化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道路声屏障的降噪效果,需要研究组合吸声结构的声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二维阻抗管有限元模型,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其可靠性。基于有限元仿真构建了微穿孔板-双层多孔吸声材料-空腔组合吸声结构,研究了几何参数对组合结构的吸声性能的影响,并在实际道路场景中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微穿孔板的孔径和厚度减小,组合结构在中高频段的吸声效果提升;穿孔率减小,组合结构在低频段的吸声性能提升,但是中高频吸声性能显著降低;多孔吸声材料厚度的增加能提升组合结构中高频吸声系数。在多孔吸声材料背后合理设置空腔并不会降低组合结构的声学性能。穿孔率3%,孔径0.4 mm,板厚1 mm的微穿孔板与3 cm聚酯纤维+3 cm三聚氰胺+2 cm空腔的组合吸声结构降噪效果较好,将其作为吸声型声屏障的材料。吸声型和隔声型声屏障插入损失的规律基本一致,采用组合吸声结构的吸声型声屏障较隔声型声屏障插入损失提升1-2 dB,能够较好地控制中低频交通噪声,具有实际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由穿孔板、吸声材料及空腔构成的阻抗复合吸声结构理论,建立了其吸声性能预测模型,在实验验证理论正确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吸声结构参数与吸声性能的关系,从而为噪声控制中吸声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由穿孔板,吸声材料及空腔构成的阻抗复合吸声结构理论,建立了其吸声性能预测模型,在实验验证理论正确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吸声结构参数与吸声性能的关系,从而为噪声控制中吸声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阻抗复合吸声结构的理论与声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由穿孔板,吸声材料及空腔构成的阻抗复合吸声结构理论,建立了其吸声性能预测模型,在实验验证理论正确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吸声结构参数与吸声性能的关系,从而为噪声控制中吸声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并实验了目前常用的四种装饰材料对吸声体吸声性能的影响,在同等表面积、等量相同的吸声材料、空腔体积依次增大、侧面边数增多的条件下,不同形状吸声体的吸声特性,以及吸声体底面面积,空腔体积和吸声系数的关系;研究并实验了声源是否固定,传声器带不带防风罩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吸声材料效率低、频带窄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多阶共振超表面。多阶共振超表面通过在共振腔内部插入一个或多个带有小孔的分隔板来构造,使其保持原吸声峰和结构尺寸不变情况下,在较宽频带内获得多个近乎完美的吸声峰,明显增加了吸声频带宽度。通过吸声系数和相对声阻抗率对迷宫二阶共振超表面的高效吸声特性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孔径变化对二阶共振超表面吸声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声电类比法推导出多阶共振超表面的等效声阻抗,并将二阶共振超表面等效成二自由度质量弹簧系统,通过系统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分量对多阶共振吸声机理进行深入分析。考虑到亥姆霍兹共振腔内空气的热黏性,在对多阶共振超表面的理论计算进行推导时,引入了等效密度和可压缩性的理论。通过对多单元耦合参数的精确平衡,设计了9个单元组成的低频宽带亚波长超表面吸收器,该超表面厚度为8cm,在310~1 560Hz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连续优异的吸声特性,平均吸声系数高达90%以上。这项研究可为实现低频大宽带吸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并在工程降噪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低频探测技术的发展对水下航行器的隐身性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提高水下航行器的生存能力,通常会在其表面敷设水声吸声材料以吸收声纳发出的探测声波。本文综述了水声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基体材料改性、不同吸声结构对吸声性能的影响以及声学超材料在水声吸声领域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以硅藻泥、草梗、氧化镁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的辅助材料,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多孔吸声材料.分析材料的吸声原理及基本特性,采用驻波管法在200~2 000Hz频段范围内测试材料的吸声性能.结果表明,材料的吸声性能受草梗掺量、尺寸、材料的密度和厚度以及背部空腔尺寸的影响,与一般常用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进行比较,综合吸声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1.
谢歆鑫 《河南科学》2011,29(7):774-776
利用整体振动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了双层墙的隔声量表达式,分析了在不同频率下的隔声效果,并且提出了与隔声相关的共振频率、吻合临界频率参量.分析发现,只有入射声波频率大于双层墙共振频率情况下才具有隔声的优越性,这为隔音双层墙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音乐厅音质设计除了和其他有音质要求的建筑一样满足一些共同要求外,本文就其音质设计在体型设计、声扩散处理和演奏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体型设计将影响直达声、早期友射声和混响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较宽频率范围的声扩散程度是音质优美的关键.演奏台则主要是为乐队各声部提供良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排气管道中高温气流对声传播的影响,文中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出发.分析宏观参数沿管道随距离变化时的声传播规律,导出了平衡温度、局部声速、流速与马赫数等宏观参数沿程变化的表达式,求出了声压及质点振速的近似解.获得了反映一段管道声传播特性的四参数传递矩阵并作了讨论。文中还以一台脉冲煤气燃烧器为实例,分析高温排气管道系统的共振频率,结果表明.理论预测与实验情况良好相符。  相似文献   

14.
亥姆霍兹共鸣器是一种最基本的声共振系统,可受外面声场的激发并消耗其能量,形成重要的吸声体结构.其最典型的应用就是音乐厅、电影院吸音墙的微结构.设计了二维的亥姆霍兹共鸣管周期阵列结构,并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该结构的声传输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利用布拉格散射效应、局域共振效应以及亥姆霍兹共鸣管对声波的吸收效应.与无开...  相似文献   

15.
采用等效参数法推导了阻尼复合结构的等效弯曲刚度和结构损耗因子,并对不同结构特征的阻尼复合结构的隔声量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材料的不同几何参数、物理参数对隔声吻合频率及隔声量的影响,给出了一些有关阻尼复合结构隔声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某高速列车头车-轨道的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车身的有限元模型、乘客室的声学边界元模型,计算出了由轨道不平顺引起的乘客室内的噪声分布状况,得出了如下结论:当列车运行速度为200km/h时,乘客室内的A声级在61.9~69.6dBA之间变化;乘客室内A声级较大的场点在40Hz、200Hz频率处的声压级较大;要降低乘客室内的噪声,必须对总声级起决定作用的频率段(40Hz、200Hz)采取措施。针对40Hz的低频噪声,最好在声学贡献最大的面板上采取阻尼降噪措施;针对200Hz的中频噪声,则宜在声学贡献最大的面板上敷设一层在该频率上吸声性能好的吸声材料。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 of head rotation on median plane sound source (or image) localization is studied. It is suggested that, at low frequency, the change of interaural time difference (ITD) caused by head rotation supplies information for determining sound source direction in the median plane. Based on the suggestion, the summed sound image Ioealization equations for multiple loudspeakers arranged in the median plane are derived. Especially, for a pair of loudspeakers arranged front-back symmetrically in the median plane, the localization equations are similar to that of stereophonic sound in horizontal plane. A sound image localiz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prove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are not only available to virtual spatial auditory, but also supply a quantitative validation of the hypothesis that head rotation is a cue for sound source localization in the median plane at low frequency.  相似文献   

18.
汕头大学大礼堂是以集会为主,同时兼放电影和文娱演出的多功能厅堂,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具有一定影响。本文对该礼堂作了音质评价:语言清晰,响度足够,声场分布均匀,本底噪声低,仅在演奏音乐时明亮度略嫌不足。文中还就进一步改善该礼堂的音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商品吸声材料吸声特性的不足与实际工程的需要,介绍了KD-1研制的出发点、特点、效果与构造.经过实验室的检测,可认为KD-1是一种用于厅堂声学设计的新型吸声装置.  相似文献   

20.
仓储粮食中害虫活动声的提取与频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无规声源作为粮食中害虫爬行发声的理论模型,分别对20只黑菌虫(Alphitobius diaperinus Panzer)成虫在小麦中的爬行声和20只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成虫在玉米中的爬行声进行了数据采集.在Matlab下,对爬行声信号进行了再现.依据噪声特征,综合利用滤波器消噪和小波消噪提取出了明显的声信号.对信号的功率谱特征进行了分析,黑菌虫成虫在小麦中的爬行声频谱和赤拟谷盗成虫在玉米中的爬行声均是离散谱,前者频率最高1600Hz,主频在205Hz.后者主频在350Hz,最高频率800Hz.其结果表明,用爬行声功率谱特征可以区分粮食中害虫的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