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实验对55例树鼩颅脑进行测量,其中14例作全脑冰冻连续切片。观察和测量了下丘脑的外形和大小,以及下丘脑距APO额切面、HO水平切面和正中矢状切面的距离,为从体表上测定树鼩下丘脑在颅内的位置提供一些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健康树鼩的心率、血压正常值参考范围,并探讨不同来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树鼩心率、血压的差异。方法随机挑选实验树鼩180只,按来源分为野生成年组、F1代自繁成年组和青幼年组三个组,每组雌雄各半,共60只。采用智能无创血压计(鼠仪)逐只测定HR(心率)、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和MBP(平均动脉压)。结果野生成年树鼩、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心率分别为394.33±37.74 BPM、351.61±72.76 BPM和378.19±69.04 BPM,野生和自繁成年树鼩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繁成年树鼩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青幼年树鼩,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野生成年树鼩和自繁成年树鼩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无创血压计适合于树鼩的血压、心率的测量。通过测定,获得了野生成年树鼩、F1代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的心率和血压参考值范围,丰富了树鼩基础生理数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树鼩心率和无创血压测定方法,为开展树鼩动物实验提供心率、血压正常的生理参考数据。方法 随机挑选实验树鼩180只,按来源分为野生成年组、F1代自繁成年组和青幼年组三个组,每组雌雄各半,共60只。采用智能无创血压计(鼠仪)逐只测定HR(心率)、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和MBP(平均动脉压)。结果 野生成年树鼩、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心率分别为394.33?7.74BPM、351.61?2.76BPM和378.19?9.04BPM,野生和自繁成年树鼩组有显著差异外(P<0.05),自繁成年树鼩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青幼年树鼩,有极显著差异(P<0.01)。野生成年树鼩和自繁成年树鼩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建立了树鼩无创血压、心率的测量方法,同时获得了野生成年树鼩、F1代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的心率和血压参考值范围,丰富了树鼩基础生理数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取树鼩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全长编码序列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以树鼩肝组织总RNA为材料,通过RT-PCR扩增和序列拼接获得树鼩肝细胞生长因子全长编码序列,进而通过DNAMAN,Pymol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和分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树鼩HGF分子结构在进化中相对保守,树鼩HGF整体结构与人相似。但树鼩HGFαNK1区域相比人HGF多出一个α螺旋,并且有两个更长的β折叠片,另外,树鼩在该区域存在一个很强的表面正电荷区域。这些差异可能会对树鼩HGF与其受体的作用方式产生影响。结论本实验为明确树鼩HGF与其受体的作用方式和树鼩HGF的合成与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前列腺素(PG)对于提高非繁殖期树鼩发情及受孕率的作用,对野外捕获的笼养雌性树鼩肌注PG,并与雄性树鼩交配,结果能明显地提高树鼩的发情和受孕率.这为实验室大规模繁殖树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野生和实验室树鼩营养状况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树鼩营养状况,筛选满足树鼩生长发育需求的饲料。方法对野生成年、驯养180d和实验室繁殖子代树鼩的血液学指标,消化道长度的观察,分析人工喂养树鼩营养状况。结果3组树鼩血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红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驯养树铜组的血清总胆固醇显著高于野生树鼩(P〈0.05)。3组树鼩小肠长度、大肠与小肠总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野生树鼠句的大肠显著长于驯养树鼩(P〈0.05)。结论通过比对树鼩消化道长度,并结合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表明实验室树鼩营养状况与野生树鼩接近,初步确定作者研制的颗粒饲料能满足树购的生长发育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外应用颗粒料饲养树鼩成功地建立了树鼩属马来西亚亚种系。国内尚没有专门从事树鼩颗粒饲料的研究,一般均用糊状、白菜、牛肉等饲养。由于原料多变,加上不合树鼩食性,常造成树鼩拒食或细菌感染而死亡。随着科学实验对此动物需要量的增大,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饲料选择。本文首次报道了颗粒饲料Ⅰ号和Ⅱ号对树鼩生长发育的影响。颗粒料Ⅰ号含蛋白质19.51%,颗Ⅱ蛋白含量为21.73%,随机选取20只树鼩与国内周化愚教授成功喂养树鼩的软料配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三月内树鼩死亡率仅为10%,其周体重增长率与软料喂树鼩情况相似,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X_1±SD=128±4.50g X_2±  相似文献   

8.
树鼩在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新陈代谢和基因组等方面近似于人类,被广泛应用于生理学、病理学、病毒学、免疫学、药理学及遗传学等多个领域。迄今为止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树鼩大部分来自野生,实验树鼩尚无国家质量控制标准。为了保证树鼩引种、驯化、饲养、繁殖、质量控制及福利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树鼩繁殖率和成活率。本文从兽医公共卫生及实验动物科学的角度,对野生树鼩的捕捉、运输、检疫、饲养及繁育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及技术操作和福利要求作一简述,为从事树鼩工作的有关人员及树鼩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树鼩的动物福利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树鼩在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新陈代谢和基因组等方面近似于人类,被广泛应用于生理学、病理学、病毒学、免疫学、药理学及遗传学等多个领域。迄今为止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树鼩大部分来自野生,实验树鼩尚无国家质量控制标准。为了保证树鼩引种、驯化、饲养、繁殖、质量控制及福利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树鼩繁殖率和成活率,本文从兽医公共卫生及实验动物科学的角度,对野生树鼩的捕捉、运输、检疫、饲养及繁育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及技术操作和福利要求作一简述,为从事树鼩工作的有关人员及树鼩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参照大鼠心功能测量方法,应用7T心脏磁共振二维组织追踪技术(CMR-TT)评价树鼩心功能的潜在价值。  方法  随机分别选取8只正常成年雄性树鼩及8只正常成年雄性大鼠作为实验对象,两组动物均使用相同成像线圈及磁共振序列分别进行7T磁共振心脏左室短轴位磁共振电影扫描,图像数据由专业心脏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二维组织追踪分析,分别测量两组动物的射血分数(EF),左心室收缩峰值径向应力(Err)和周向应力(Ecc),左心室收缩峰值径向位移(DR),并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LVM)以及与体质量(BM)的比值LVM/BM。  结果  参照大鼠成像方法对树鼩进行心脏磁共振成像,成功率达到100%,图像可清晰显示树鼩心脏各构成要件。树鼩与大鼠之间EF、Err和Ecc、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树鼩的EF、Err和Ecc均明显低于大鼠,并且树鼩的Err,Ecc出现在左室收缩期第15时相,大鼠的Err,Ecc出现在左室收缩期第10时相,树鼩LVM/BM高于大鼠LVM/BM(P<0.05)。  结论  采用7T心脏磁共振二维组织追踪技术可以对树鼩心功能进行评价,树鼩与大鼠不同物种之间心功能存在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胎儿面颅骨初级骨化中心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胎儿面颅骨初级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顺序。方法采用Noback氏法将胎儿制成透明标本,用茜素红染色观察。结果胎儿面颅骨初级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为8~32周;最早出现的是上、下领骨及颧骨,最晚出现舌骨大角。面颅骨出现初级骨化中心的数目分别是1~5个,其中泪骨、下鼻甲最少,仅1个;舌骨最多,5个。除舌骨、下鼻甲、腭骨锥突和下领颈为软骨内成骨外,其余面颅骨均为膜内成骨。结论我国胎儿面颅骨初级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与Potter报导的美国胎儿面颅骨初级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2.
测量60具尸体的颅长、颅宽、耳上颅高,用 Fisher 氐判别法和二值回归判别法,推导出前者临界值 Z_0=104,大于104者为男性,小于104者为女性;后者临界值Y_0=0,大于0者为男性,小于0者为女性。100个颅骨新代,总符合率为76.5%(男71%,女82%)。  相似文献   

13.
运用应变电测技术测定 E H 复合材料人工颅骨的各项生物力学指标。结果: E H 复合材料人工颅骨的抗弯,抗冲强度大于人体颅骨,抗压、抗拉强度略小于人体颅骨。说明: E H 复合材料人工颅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与人体颅骨相当,从力学角度看, E H 复合材料人工颅骨是一种较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颅脑术后的CT扫描,熟悉术后颅脑病损情况及其对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各种颅脑手术后的CT扫描和临床资料,通过CT表现特征,了解颅脑病损情况,结合临床表现评估其预后。结果颅脑术后CT主要表现为:手术创面、脑水肿与脑肿胀、出血、脑梗死、脑积水、感染、脑疝、肿瘤复发与转移、脑萎缩等。结论颅脑术后CT扫描有助于了解颅脑继发病损情况,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有助于预后判断和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基底静脉前段的显微解剖结构,以便在翼点手术入路中更好地保护。方法取15具(30侧)尸头标本,动、静脉分别用红、蓝色乳胶灌注,在显微镜下模拟翼点手术入路,分别从手术中常用的间隙进行操作,观察基底静脉前段与手术间隙的关系。最后去除颅盖骨,在游离的脑标本上对基底静脉本干及其属支进行观察、测量,统计相关数据。结果有4侧基底静脉前段缺如,22侧紧贴视束后行,4侧距离视束较远。基底静脉前段的长度为(7.83±1.73)mm,直径(1.73±0.78)mm;前段紧贴视束处与视交叉外侧缘的距离为(12.11±0.24)mm。大脑前静脉与大脑中深静脉汇合处距视交叉外侧缘(14.36±1.67)mm,距颈内动脉分叉处(8.13±0.98)mm,距大脑中动脉的最近距离为(7.65±0.21)mm。结论经翼点入路对鞍区肿瘤进行手术时,熟悉基底静脉的显微解剖,可以在手术中减少其损伤,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对124例(维吾尔族39例,汉族85例)头颅X线平片7项值测量结果。结果发现,维吾尔族与汉族男女之间,颅内最大前后径、颅内最大深、颅长、颅高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颅内最大高仅汉族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维吾尔族与汉族男性间,颅内最大横径、颅内最大深、颅高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间,7项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颅指数(颅宽×100/颅长)分析,维吾尔族与汉族男女以圆颅型为主,中颅型次之;以颅长高指数(颅高×100/颅长)分析,维吾尔族男性及汉族男女均以高颅型为主,正颅型大之;而维吾尔族女性以正颅型为主,高颅型次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致大鼠脑损伤的几种超微结构病理变化的鉴别及其意义。方法:建立海洛因成瘾大鼠模型,取模型大鼠多个脑区作电镜观察。结果:模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出现变性、凋亡、胀亡等超微结构病理变化。星形胶质细胞出现肥大增生和退变。其中神经元胀亡与凋亡,神经元变性与胀亡早期,凋亡神经元与肥大星形胶质细胞表现相像,容易造成误判,要凭相应特征方可作鉴别。结论:对上述几种超微结构病理变化的鉴别,有助于研究海洛因成瘾致脑损害的病理、病程、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用窦房结电位标测法,对10条狗依次标定了正常时、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心得安、乙酰胆碱及刺激右颈迷走干时窦房结优势起搏点的位置。结果提示:窦房结头部对交感和迷走介质的敏感性均高于尾部。本文并对迷走张力改变致优势起搏点位移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总结82例经口、鼻、蝶窦行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经验。对性别、年龄、首发症状、临床症状、蝶鞍断层平片和冠状面头颅CT、手术与术后并发症、疗效等作一般分析与讨论。本组无死亡及严重术后并发症。指出手术时应严格把握中线和X线电视定位是减少死亡关键。在止血问题上,可加用双氧水冲洗止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