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对2011-2012年度血液报废情况分析,对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合理分析,采取对策,减少血液浪费。方法:通过对医院血液质量信息反馈记录和站内质控科提供报废记录表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报废原因主要是脂肪血,ALT不合格,抗-HCV阳性,抗-HIV阳性,HBsAg阳性,梅毒,溶血,不足量,颜色异常,破袋等,血浆的报废主要原因是脂肪血,破袋和血浆颜色异常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成分制备时血浆报废的常见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对2008至2010年绵阳市中心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报废血浆按原因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最常见的报废原因是脂肪浆,其次是破损、不足量、颜色异常等。结论加强采血前咨询、宣传及血浆制品制备等关键控制点,增强各环节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可降低血浆报废率,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献血前开展ALT检测对降低血液报废率,确保有限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的作用分析.方法:我站2010年1月~2010年11月在献血者采血前实施ALT检测,对条件合格者方可进行采血.将采血后血液用不同两厂家试剂进行复检.统计2009年1月~2009年12月血液报废率.结果:2010年实施献血者采血前AIT检测,其血液不合格率大幅度降低,与2009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献血前开展ALT检测对降低血液报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确保有限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以及预防的策略。方法:对梅州市中心血站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予以统计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全血以及红细胞报废因素中,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抗-梅毒螺旋体抗体(TP)、破袋不合格是致使全血及红细胞报废的首要因素;而在血浆报废因素中,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重度乳糜血浆、破袋不合格是致使血浆报废的首要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对献血者加强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严格执行采血前征询、初筛工作,并在后续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予以操作,能够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避免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检验结果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探索加强血液检测质量的方法,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站参加无偿献血的48094名献血者的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五项传染病筛查指标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48094名献血者检验结果中,不合格标本3649例,不合格率约为7.6%。其中AI.T升高2314例,不合格率约为4.81%;HBsAg项目报废365例,不合格率约为O.76%;抗-HCV项目报废348例,不合格率约为O.72%;抗-HIV项目报废163例,不合格率约为O.34%;抗-TP项目报废459例,不合格率约为O.95%。男女多项检验指标的报废率比较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本地区献血者血液检验结果报废率以ALT为主,抗-TP、HBsAg、抗-HCV次之,同时存在一定的HIV阳性献血者。建议加强献血者采血前AI.T筛查和问诊,排除高危人群参加献血,以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10日至2017年12月19日在信阳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25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量140842 U,且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报废发生率、全血及红细胞报废因素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2017年血液报废发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与2014-2016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血及红细胞报废因素第1名为谷丙转氨酶(ALT),占比为32.38%,第2名乙肝表面抗原,占比为0.64%。结论:引起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包括献血招募、街头采血、征询、初筛、制备等多个环节,为此工作人员需按照标准规范操作制度执行,继而在最大限度下避免浪费血液资源,且进一步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成分制备过程中产生溶血的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减少血液的报废,节约血液资源。方法:对潍坊市中心血站2010.12.26—2011.12.25成分血浆报废中因溶血原因报废的血浆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最常见的溶血原因是因滤白过程中因血流不畅经外力挤压造成的。结论:加强各成分制备关键点的控制,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降低血浆报废,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采血前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初筛对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统计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中心血库采集献血者资料12422份,比较ALT初筛前后血液报废率情况。结果:开展ALT初筛后,ALT报废率从开展前的3.57%下降至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前进行ALT初筛能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献血者ALT初筛淘汰率及采血前后ALT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无偿献血者采血前ALT检测用干化学法初筛,计算初筛淘汰率,与ALT初筛合格后采血的复检阳性率做对比,同时对比干化学法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的差别。结果:献血者ALT初筛淘汰率为6.87%;采血前ALT检测用干化学法初筛,合格后采集血液,采后ALT复检阳性淘汰率为1.72%。结论:应加强对献血者输血知识的宣传,加强采前征询,实施采前初筛,有效降低献血者ALT的不合格率,减少血液的报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及应用有效的血液库存预警体系,确保临床用血,减少血液过期报废。方法统计分析2009年至2010年全市血液的发放量及各大临床用血单位血液使用量,建立涵盖血液库存系统及血液预警系统的血液预警体系。结果通过血液预警系体系的建立,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当出现血液库存预警时,根据确血液库存预警的级别,启动预警系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稳定的血液库存和及时充足的血液供给。结论血液库存预警体系的建立,对于保障临床用血的需要,最大限度减少血液过期报废,促进医疗事业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的必查项目,ALT检测对预防除HBV和HCV以外的其他肝炎病毒的传播有一定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能减少HCV"窗口期"感染和HBV隐匿感染的风险,对提高血液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在我国,单项ALT不合格是造成血站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因ALT不合格引起的血液报废,徐州市中心血站新沂分站2010年10—12月采用干式化学法对献血者  相似文献   

12.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是临床诊断肝功能的指标之一,也是献血者健康检查的必需项目之一。目前许多血站采血前均经HBsAg初筛,血液采集后复查HBsAg阳性率大幅下降,而ALT采后复检成为血液不合格报废的重要原因,为保证医疗用血质量,减少血液的浪费,2005年8—10月我中心实施了对献血者献血前ALT的筛查工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药房管理模式的改进,降低药品报损、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避免药品安全隐患的发生。方法:对2009年至2013年过期药品报废的数量、金额、品种进行分析统计,查找出现过期药品的原因并进行改进。结果:2011年进行药房管理模式改进后,报废的过期药品数量、金额明显降低。结论:通过提高药师综合素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合理的药品养护,加强药品效期管理及有计划的药品请购,确保药品的疗效与质量安全,转变服务观念,以病人为中心以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统计2008年至2011年本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结果:不合格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阳性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梅毒螺旋抗体(抗-TP)、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结论:加强无偿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加强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以提高人群的自我防范意识,降低人群的感染率,招募固定无偿献血队伍,提高检测水平,对献血者献血前进行ALT、HBsAg、TP快速筛查,合格后再献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5S管理在输血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1月起在输血科实施5S管理,成立5S管理小组,进一步加强输血科的血液管理、仪器管理、试剂管理和资料管理,按照5S理念,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输血科的护理管理质量,与2014年的工作比较,评价实施5S管理后血液报废率、红细胞库存期、试剂库存量、首袋发血时间、资料完整率及临床满意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在实施5S管理后,输血科的护理管理质量全面提升,血液报废率、红细胞库存期、试剂库存量、首袋发血时间、资料完整率及临床满意度与2014年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5S管理方案是一种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避免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关于供血服务科系统化管理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调查对2012年1月~2015年2月,宁夏血液中心供血服务科在工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方法和措施对工作问题进行解决,加强对供血工作开展的系统化管理。结果:供血服务科在业务管理、血液质量控制、设备配置等方面存在问题,对其进行整改可促使供血工作的有效管理。结论:加强对供血服务科日常工作的监督力度,规范管理供血各项工作环节的落实,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对供血服务科进行管理,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和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两种检测模式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的效果。方法:对广州血液中心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人数、血液采集量和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测模式1和检测模式2阳性报废率分别是2.12%和1.0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模式2能有效降低机采血小板的血液标本检测阳性率,提高血液合格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针对无菌物品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应用持续质量改进,逐一规范无菌物品管理。结果: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无菌物品过期现象明显减少,保证了无菌物品质量。结论: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的提高护士查阅无菌物品的依从性和责任心,减少无菌物品过期,降低医源性浪费和手术室运营成本并加强了对科室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血液检验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给患者输血的安全。所以,只有对血液检验工作实施全面、规范和有效的质量管理,才能获得准确和详实的结果,从而保证血液的安全。目的:加强血液检验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到保存,在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结果:只有完善血检的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培训与教育,实验室的安全和质量评估,才能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结论:血液检验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给患者输血的安全,所以,血站要对血液检验工作进行全面、规范和有效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统计分析不同季节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影响,探讨ALT阳性导致血液报废的应对策略,以利于对献血者的征募、初筛和固定献血队伍的建设。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ALT值,对广州市2009年-2013年街头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的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用卡方检验分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ALT不合格率有无差异。结果:不合格率存在季节性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不合格率呈现1~2月升高,3~5月回落,及9~12月明显增高的特点。结论:秋冬季要加强献血前征询,认真做好献血前对献血者的ALT筛查工作,从而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