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桨(PROPELLER)技术在颅脑磁共振成像中消除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检查中出现躁动不配合或口腔内有固定金属异常的患者86例,使用GESignaHD1.5T高场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行PROP删I和(或)PROP-DWI以及常规FSE—RWI和(或)EPI—DWI轴位扫描。由3位高年资的影像科大夫对其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统计学,检验,分析图像的伪影和优质片率状况。结果:使用PROP-T22WI和PROP—DWI扫描序列比采用常规FSE—T2WI和EPI—DWI扫描序列所获得图像的运动及其他伪影明显减少(扩检验,P〈0.01),优质图像的百分率明显提高(X2检验,P〈0.01),颅内病灶显示更清晰。结论:PROPELLER—MRI解决了显著头动患者的运动伪影以及金属异物造成的磁敏感伪影,可重建成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运动及磁敏感伪影的理想MR图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PROPELLER FSE弥散加权成像在诊断超急性脑梗塞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PROPELLER FSE和EPI两种扩散加权威像序列,探讨PROPELLER技术在诊断超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7例临床疑诊急性脑梗塞的患者分别行常规TIWI,T2WI,T2WI FLAIR序列检查和PROPELLER FSE扩散加权成像、EPI扩散加权成像,比较两种不同的弥散加权成像序列的图像质量,病灶检出率和对病变的显示程度。结果两个序列均可分辩出所有非颅底区域梗塞灶,对12个颅底病灶PROPELLER FSE DWI序列检出率达100%,而EPI DWI序列可检出率达58.3%。结论PROPELLER FSE扩散加权成像能提高图像信噪比,并有效消除颅底磁化率伪影,改善图像质量,提高颅底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螺旋桨技术及其在头部磁共振扫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学军  曹亮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9):91-93,96
探讨螺旋桨扫描技术(Periodically Rotated Overlapping ParallEL Lines Enhanced Reconstruction,Propeller)在颅脑MRI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收集我院05年5-12月颅脑MRI检查病人300例得出扫描中应用螺旌桨技术进行T2-WI、T2flair-WI序列扫描,能有效地减少颅脑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MRI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可作为颅脑MRI扫描的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LADE技术在腹部T2WI/TSE序列扫描中的优势。方法:搜集36例因心理或疾病原因,导致使用常规T2WI/TSE扫描腹部轴位图象不理想、有明显动伪影者,进行同一部位的T2WI/BLADE/TSE序列扫描。对比图像质量,观察动伪影改善情况。仪器均使用SIEMENCE3.0T磁共振全身扫描仪,相控阵线圈。结果:36例经T2WI/TSE序列扫描的腹部动伪影图像,进行同部位的T2WI/BLADE/TSE序列扫描,所得图像的动伪影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消除,均能满足诊断需要。结论:这套全新Blade(刀锋螺旋桨)技术在腹部的应用,解决了因心理或疾病原因导致的呼吸不均匀或抖动患者无法完成磁共振检查的难题,并获得了良好的诊断图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ropeller技术在颅脑磁共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躁动不配合或有固定义齿的患者行常规T2WI及Propeller T2WI。对两种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ropeller T2WI伪影减少或消失,图像质量明显提高。结论:Propeller技术可显著减少图像的运动伪影和磁敏感伪影,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畸形患者MRI检查时横轴位T2WI相中出现的伪影与脊髓纵裂畸形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4例脊柱侧弯畸形患者横轴位T2WI相出现的伪影。结果:44例出现T2WI图像伪影的患者,均发生于脊柱侧弯处。其中,6例纵裂伪影均位于胸段脊髓;26例车轮状伪影中24例位于胸段脊髓,2例位于第1腰椎水平段;12例同时出现纵裂伪影及车轮状伪影。纵裂伪影T2WI部分高信号影形态欠规则。车轮状伪影T2WI相表现髓内及椎管内多个裂隙样辐射状高信号。结论:脊柱侧弯患者在MRI检查时T2WI相侧弯处易出现纵裂畸形伪影,应结合MRI多序列、多参数成像进行鉴别,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肖建明 《医疗设备信息》2012,(5):138-139,147
目的探讨消除腰椎MRI检查时椎间盘多平面多角度T2WI序列出现带状低信号伪影的可行方法。方法应用SIEMENS AVANTO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42例临床怀疑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椎常规矢状位和横断位多角度多平面扫描,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TSE-Restore)序列,并由3名高年资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2种方法都能完全消除伪影,且图像质量完全符合诊断要求。结论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联合分段扫描技术是最优化消除饱和伪影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螺旋桨技术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磁共振的螺旋桨技术就图像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伪影等图像质量要素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10位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常规头部扫描序列FSE T2W和Propeller FSE T2W进行轴位扫描。对两种序列扫描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并各选取同一层面,相同的位置的一幅图像进行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的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10例志愿者的PropellerFSE图像质量优于常规FSE,灰、白质的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常规的FSE图像中,眼球的转动造成明显的运动伪影,脑积液的搏动伪影也非常明显;而在Propeller FSE T2W序列扫描结果中,这两种运动伪影都被消除了。头动时常规的FSE图像非常模糊,有明显的运动伪影,没有任何诊断意义。Propeller FSE T2W序列扫描图像上基本没有运动伪影,图像质量略有下降,但明显好于常规FSE图像,有诊断价值。结论Propeller FSE和常规FSE相比,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噪声比,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并能有效地克服运动伪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钛合金术后MRI扫描参数的优化,以降低磁化率伪影。方法:提出以分组的方式,按照3级评分标准,对10例颈椎钛合金术后患者行MRI检查(5例前路固定,5例后路固定),患者均行矢状位、轴位:T1,T2加权成像(T1WI,T2WI)。其中部分扫描改变频率编码方向,TE值,空间分辨率,序列进行对比。分别对各组图像中磁化率伪影大小进行评判。结果:伪影在T1、T2加权像均呈低信号,其边缘分界线呈高信号;频率编码方向与钛合金长轴主轴平行时产生的伪影小于两者垂直时;TE取值越小,伪影越轻微;分辨率越高,伪影越轻微;梯度回波伪影比快速自选回波伪影严重。结论:在不增加病人风险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扫描序列,合理优化扫描参数,可以有效降低磁化率伪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同时进行MRI常规(T1WI,T2WI)程序及DWI程序检查,比较信号强度和病灶大小。结果超早期(≤6h)DWI检出高信号病灶而常规MRI扫描未检出病灶(P〈0.01);急性期(7—72h)DWI病灶检出率100%,常规MRI病灶检出率55.6%(P〈0.05);亚急性期(4~7d)DWI与常规MRI扫描均100%检出病灶(P〉0.05);稳定期(8~15d)DWI病灶检出率74%,常规MRI病灶检出率100%(P〉0.05);慢性期(〉15d)DWI病灶检出率35.7%,常规MRI病灶检出率100%(P〈0.01)。DWI在超早期及急性期可显示T2WI不能显示的病灶。病灶面积在稳定期之前,DWI〉T2WI;稳定期二者相等;稳定期之后,DWI〈T2WI。病灶面积越大,DWI扫描呈高信号的持续时间越长。结论DWI对超早期、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显著优于常规MRI,应用DWI可以判断新旧梗死病灶;应用DWI和T2WI从影像学角度对脑梗死进行分期,可能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MRI PROPELLER技术的K空间欠采样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现有的PROPELLER方式下K空间中欠采样算法特点的研究.提出了更合理的数据采样算法。经仿真实验验证,新的采样方式可以有效缩短PROPELLER技术扫描时间,减少运动伪影,从而提高了PROPELLER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高场磁共振螺旋桨(PROPELLER)技术下联合标准"Y"位在临床上对于肩袖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5月,选择40例具有肩袖损伤相关症状的患者,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MRI检查,方法一,采用常规扫描序列:即FSE T2WI,斜冠状面FSE T2WI和斜矢状面FSE T2WI;方法二采用PROPELLER(螺旋桨)技术序列联合标准"Y"位扫描。评价两组患者的肩袖损伤分级程度和肩胛损伤脂肪浸润程度评分比较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在肩袖损伤Ⅱ级(χ^2=4.943,P=0.026)、Ⅲ级(χ^2=7.168,P=0.007)比较中,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在脂肪浸润程度评分Ⅱ级(t=-4.673,P=0.041)、Ⅲ级(t=-4.442,P=0.046)比较中,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ROPELLER技术联合标准"Y"位在降低伪影,充分展示肩袖结构等方面更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伪影产生的机理,探讨磁共振伪影处理的解决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7例日立0.3T、GE1.5T、GE3.0T磁共振扫描仪的图像伪影。结果磁共振常见的儿种伪影主要有:射频伪影、梯度伪影、运动伪影、化学位移伪影、卷摺伪影及金属伪影。结论了解磁共振图像伪影的产生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对改善图像质量,提高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临床特点与颅脑MRI影像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45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临床及MRI资料。98例行0.35TMRI检查获得常规T1WI、T2WI及FLAIR序列,47例行1.5TMRI检查除采集常规序列外,还采集了DWI序列。分析脑部MRI表现:病灶累及的部位、范围和MRI信号特征。结果MRI平扫中106例(73.1%)发现脑实质异常信号影,其病灶不同程度的累及丘脑,87例同时累及中脑大脑脚,同时累及基底节、脑皮质及小脑受累分别为32例、43例和2例;15例累及脑白质。病灶表现为不同范围的T2WI高信号病变,T1WI多呈低信号,少数呈等信号。FLAIR上全部可见高信号灶,少数高信号灶中心可见低信号影。38例FLAIR显示脑实质异常信号灶较T2WI更多。DWI上28例可见脑实质高信号病灶,12例可见低信号病灶,7例在DWI及ADC图均呈等信号改变。1.5TMRI阳性率(87.2%)明显高于0.35TMRI(66.3%,X^2=7.06,P〈0.01)。结论MRI能显示乙脑患儿颅脑病变的部位及范围,累及丘脑及中脑大脑脚为其特征性表现。FLAIR及DWI对乙脑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和MR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对3700例行MRI头颅检查的患者行常规T1WI、T2WI、FLAIR、DWI扫描及头颅MRA扫描,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在3700例样本中,有21例表现颈内动脉床突段、眼段、海绵窦段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主干狭窄或闭塞,并伴有大脑缺血性改变或脑梗死表现,1例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结论:MRA是诊断烟雾病的重要筛查及诊断方法,MRI和MRA相结合对该病的正确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伟  夏禹  邱毅 《现代保健》2014,(27):51-53
目的:探讨颅脑MRI T1WI高信号病变影像表现,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生机制和病理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颅脑MRI TIWI高信号病变的影像表现,包括脑出血、黑色素瘤、糖尿病脑病、缺血缺氧性脑病、亚急性期脑梗死、颅内囊肿及脂肪瘤。结果:脑出血T1WI以高信号为主,T2WI呈低或高信号,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呈低信号;黑色素瘤T1WI呈高信号,T2WI呈等或低信号,无灶周水肿;糖尿病脑病可见双侧或单侧基底节区T1WI高信号,T2WI信号正常或轻度降低。脑缺血缺氧性疾病高信号主要位于侧脑室旁白质,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亚急性期脑梗死高信号主要位于脑灰质,呈片状或脑回样高信号;颅内囊肿主要见于脑室内和鞍区,T1WI以高信号为主,T2WI呈高或/和低信号。脂肪瘤位于大脑镰旁,压脂像呈低信号。结论:含正铁血红蛋白、黑色素、脂质、蛋白及矿物质病变在T1WI上可呈高信号,熟悉这些病变化学组成及其对T1时间的影响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可固定患者头部磁共振成像(MRI)专用的核磁共振(MR)头颅固定器,用于临床MRI影像数据采集中,以减少患者运动伪影,提高MRI影像质量.方法:在患者进行头颅MRI摆位时,将MR专用头颅固定器置于线圈内壁两侧,使患者头部固定于线圈内表面而无法移动.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MRI检查中依从性差的96例患者,按照是否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