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我国城市低保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保制度是我国城市贫困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对于保障城市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对象认定、标准制定、社会参与、分类施保、行政成本等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城市贫困监测体系、加强收入财产申报、规范分类施保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低保制度是推进我国农村民生发展的重要制度,而农村低保对象认定是开展农村低保工作的核心。在现有的瞄准机制下,农村低保对象瞄准偏差较大,瞄准率偏低,"人情保"、"关系保"等现象频发。因此,为了提高农村低保对象瞄准率和解决目前瞄准机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具有特色的低保对象认定方法——"指标代理法"。"指标代理法"能够有效提高农村低保瞄准率,通过相关配套措施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将其广泛应用于城乡低保对象认定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与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制度上保障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我国低保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加以回顾并对低保制度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观点加以整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分析大量数据可以发现,我国低保制度存在"应保尽保"目标受到质疑、低保标准总体上仍然偏低、标准制度随意化、低保制度产生负激励效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低保全面建制以来在维护社会安定、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山东省农村低保现状为研究对象,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总结当前农村低保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低保标准界定、资金筹集、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因病、因学致贫等支出型贫困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贫困类型之一。学术界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否有效缓解支出型贫困尚无明确结论。本文在运用贫困脆弱性模型估计支出型贫困脆弱性的基础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该制度是否使低保家庭与非低保家庭之间在支出型贫困脆弱性上存在悬崖效应。结果显示,在全样本中无法明确悬崖效应的存在与否,但在较高支出型贫困脆弱性样本组和收入低于两倍低保标准的样本组中,均存在显著的悬崖效应。由此,应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定对象标准中增加支出标准,将非低保家庭中因病、因学致贫的家庭纳入救助范围。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是典型的西北欠发达省份,基于ELES模型,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出发,采用2010-2014年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的截面数据,测算甘肃省农村低保标准,并引入恩格尔系数算法检验测算结果;发现甘肃省农村低保实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仅能满足食品需求的现行农村低保标准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存在范围广、水平低的不合理现象,现行单一的农村低保标准无法满足需要的异质性等问题;提出了转变理念、创新方式、走积极的低保道路,建立低保标准与保障水平间的平衡关系,构建多层次低保标准体系,强化农村低保基层工作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2006年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积极改善贫困农民的生活状态,但在农村基层依然存在因不满意低保政策而产生的村民上访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基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本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为研究样本,通过入户调研的方式,在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发现基层农民不满意低保制度的原因主要有:保障标准与受益对象不匹配、村民对低保制度了解不充分以及低保信息不透明。结合所发现的问题,本研究认为,现有的贫困地区农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应逐步建立公民信息共享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依据低保户的长期居住地、适合于低保户实际生活所需的低保标准,同时加强对农村居民的低保政策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对低保政策的认识。此外,还应增加乡镇级别民政机构的工作人员数量,将民政工作人员的人均工作量控制在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生活支出实算法为基础,围绕低保待遇与物价的两大联动点——基础调整和比例调整,分别建立"低收入群体的食物和非食物支出、低收入家庭基本情况、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地方政府支付能力"四因素基础联动体系,以及购买力补偿比例联动标准两大测算方法,并从理论基础、城乡政策依赖、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和实际部门推广四方面提出了测算方法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的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低保政策的瞄准效率、减贫效果及低保对家庭消费支出和福祉改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保的瞄准效果在农村不如城市,中部地区不如东部和西部;低保对缩小贫困差距、减轻贫困程度的影响大于对降低贫困发生率的影响,低保的减贫作用受到政策瞄准误差和保障水平的约束;整体上低保家庭并没有将收入优先用于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而是用于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投资,相比非低保家庭,东部和中部的城市低保家庭倾向于将收入用于教育的投资,农村低保和中西部城市低保家庭的医疗保健支出费用更高。因此,应提高低保政策的瞄准有效性和保障水平,加强低保政策与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政策的衔接,逐步实现城乡统筹,确保社会救助的公平性和长效性,充分发挥低保政策的兜底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获取大量资料,对福建省农村低保制度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福建省逐步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并实行农村低保与其他社会救助相配套的扶持政策,农村低保户除享受农村低保补助外,还享受其他社会补助政策,如学杂费减免、医疗救助减免、年节补助等,群众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保障水平低、分配不均,收入核查难,认知存在误区,评审流程不够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亟需在保障机制、保障水平、评审规范化、制度宣传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为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财政部2009年4月下发了《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09]30号,以下简称《办法》),通过财政激励引导金融支农。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涉农贷款统计与财政审核认定标准不一、金融机构申报数据欠准确、奖励资金欠及时到位、增幅制定偏高无差别奖励等问题,影响政策的有效落实和作用发挥,建议修订完善。一、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涉农贷款统计与财政审核认定标准不一,重复统计。涉农贷款统计制度将注册地在县域的所有企事业单位、经济组织(不管是否涉农)全部纳入统计范畴,而《办法》虽遵从涉农贷款统计制度的具体统计口径,但又明确涉农贷款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的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已全面铺开,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和当前广大农村、农民对这项福利制度的迫切要求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主要问题是保障标准偏低,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对象和收入难以厘定等.应以制度建设为先导,政策落实为基点,加快推进和完善农村低保工作,真正使这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新政     
低保政策确定公示低保家庭信息9月26号,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耍求相应部门、机构经救助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授权,应及时向民政部门提供户籍、机动车、就业、保险、住房、存款、证券、个体工商户、纳税、公积金等方面的信息。《意见》旨在规范低保对象的认定程序,以确保低保资金不被滥用。  相似文献   

14.
1.不良贷款认定标准在变化,掩盖了部分不良贷款的风险.根据<贷款通则>,不良贷款指"一逾两呆"贷款,系指符合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列为逾期、呆滞、呆账的贷款.在2000年4月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1999年末贷款质量、盈亏等真实性进行检查时,对借新贷款还旧贷款的贷款质量认定又提出了4个标准,同时满足这4项条件的借新还旧贷款列为正常贷款,其余为不良贷款;2000年8月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2000年1-6月份新发生不良贷款检查时,对"借新还旧"贷款又作了规定:企业生产经营正常、产品库存和应收账款没有增加、资产流动性和综合还贷付息能力没有下降,其"借新还旧"贷款可视为正常贷款;最近,人民银行总行出台的<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也对"借新还旧"贷款认定作出了与第一次真实性检查相一致的认定标准.两次真实性检查及<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虽然均强调按"一逾两呆"贷款标准认定不良贷款,但对"借新还旧"贷款标准的认定,是对"一逾两呆"贷款认定标准的改变,实质上是贷款管理上的让步,使得一部分已周转失灵的不正常贷款作为正常贷款管理,掩盖了贷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尽职免责,是针对银行普遍存在的"不敢贷、不愿贷"现象建立的授信尽职免责制度体系和容错纠错机制,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尽职免责政策推进和落实进行梳理,总结了尽职免责制度在实施中取得的成效,并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发现尽职免责仍存在制度落实难、责任认定缺乏量化标准以及企业信息获取难等问题,剖析问题成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阶段,如何准确把握扶贫力度来开展政策引导至关重要。本文引用契合度概念,从一致性和互补性两个维度论述农村低保政策与贫困对象需求之间的契合关系,通过建立数理模型,计算二者之间的契合度。并以江西省为例,分析现行农村低保标准与贫困对象需求的契合程度,结果显示:农村低保政策基本满足了贫困对象的最低生活需求,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且其内在效应发挥不明显。对此,应努力提高低保政策的精准性和保障的针对性,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加强贫困对象的自我救助与诚信低保意识,发展农村贫困对象综合性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7.
《山西财税》2008,(1):20
近年来,太原市财政局以保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为主线,以支持农村特困户救济、五保户供养、灾民救济、大病救助、社会捐赠为重点,临时救济为补充,全力构筑服务于特殊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取得了显著效果。实施"听证制度",推行"分类施保"针对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人情保"、"关系保"等暗箱操作的问题,2007年3月,太原市决定实行低保听证制度。低保听证是在低保评议小组的基础上,吸收社区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居民代表、楼院长等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低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于2008年1月1日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在考虑内资企业对平衡税负公平竞争要求的同时,也兼顾了外资企业失去若干税收优惠影响的缓冲措施。本文对实施过渡政策中涉及的新老企业认定标准、过渡期税率的适用以及过渡期优惠的执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河北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上看,河北省自1997年和2005年分别建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在完善城乡低保工作机制,健全城乡低保体系,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扩大城乡低保覆盖范围,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中国的实施已经10多年,在对这一领域的诸多讨论中,有一个问题仍未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城市低保家庭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影响因素是什么?城市居民家庭潜在风险是什么?本文试图引进脆弱性作为贫困分析的总体框架,通过一个全国性调查样本的分析,来定量考察城市低保家庭整体性的贫困。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低保家庭脆弱性表现在:从业上的不利;由于收入和支出上的劣势导致的生存脆弱性;教育投入和子女营养的双重不足的发展脆弱性;城市低保家庭存在多种潜在风险;低保家庭父辈和子辈在收入、就业、职业和社会资本方面有很强的传递性。为此,本文还探讨了城市低保家庭长期贫困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加强低保家庭的分类管理和个案管理,开展长期性和临时救助计划,提供全面救助服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