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魁 《福建建材》2022,(9):92-94
目前,夏热冬暖地区夏季高温高湿,建筑的能耗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种情况,从空调运行、制冷运行等方面阐述了节能方法,分析了空调与风扇联合运行在改善人体热舒适和降低能耗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零能耗建筑对气密性有较高要求,良好的气密性可以降低无组织渗风导致的冷、热负荷,避免湿气侵入造成的建筑发霉、结露和损坏,减少室外不良因素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对夏热冬暖地区近零能耗建筑气密性要求尚不明确。本文以夏热冬暖地区典型近零能耗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建筑气密性(50 Pa)与常压下空气渗透换气次数的转换方法,计算了得到不同气密性等级对应的年平均空气渗透换气次数(常压)。并在TRNSYS能耗模拟平台建立了典型建筑模型,模拟计算了气密性对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和空调通风能耗的影响。最后以营造更加节能和热湿舒适的室内环境为目标,建议自然通风策略下建筑气密性N50≤3. 0 h-1,机械通风策略下建筑气密性N50≤1. 0 h-1。  相似文献   

3.
对夏热冬暖地区的办公、酒店、商业三类建筑的能耗水平进行了调研和统计分析,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暖通空调用电、动力用电、特殊用电及照明插座用电,分析了不同建筑类型能耗密度情况,得知夏热冬暖地区不同类型建筑的建筑能耗差异较大。从能耗密度平均值来看,本次调研的夏热冬暖地区商业建筑能耗水平最高,其次为酒店、办公。从不同建筑类型分项能耗分布情况来看,空调系统和照明插座系统在任一建筑类型的总能耗中占比最高,二者之和达到70%~80%,同时对运行能耗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分析,为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及建筑运行综合能效评价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4.
兰静  谭洪卫 《建筑节能》2011,39(2):68-73
通过对福建省永定县凤城镇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住宅能耗水平及室内温湿度的实地调研和测试,对比分析了夏热冬暖地区小城镇住宅单位面积能耗与全国非采暖城镇平均能耗的差异;并测评了其居住热舒适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以下3种研究方法探讨该地区小城镇的建筑节能潜力,即①现状建筑条件下未来(空调普及后)的建筑能耗;②仅采...  相似文献   

5.
夏热冬暖地区住宅建筑节能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热冬暖地区夏季能耗较高,其建筑节能的重点是降低夏季的空调能耗。自然通风可以为居住建筑改善空气品质,并最大限度的减少空调使用时间,改善室内热环境;而建筑外遮阳技术也可以有效降低空调能耗,同样可以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在夏热冬暖地区自然通风和建筑外遮阳技术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建筑遮阳形式多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条件,对室内热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从而影响着人体热舒适与能源消耗,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夏热冬暖地区夏季透过窗户的太阳辐射得热所消耗的空调能耗占建筑总空调能耗的30%~40%,而建筑遮阳是整个南方地区一种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也是该地区建筑节能的重点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采用建筑空调模拟软件DeST对我国南北6城市不同传热系数外墙的办公建筑的空调冷热负荷进行模拟计算,计算和分析的结果表明,冬季,外墙的传热系数越小,空调热负荷越小,建筑越节能;夏季的情况与冬季不同,传热系数越小,空调冷负荷越大,建筑反而不节能.室内设定温度升高或降低,空调负荷并不是按相同比例变化,因此,存在满足人体热舒适的情况下最佳室内设定温度.室外气象条件对建筑能耗节能率的影响程度在夏热冬暖地区超过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8.
广州《夏热冬暖地区民用建筑节能研究》项目日前通过广东省建设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该项目系2000年建设部批准立项,2001年纳入广州市“新型墙材专项基金科研项目”计划,由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和广州市墙改办共同承担。项目以广州市气候条件为典型代表地区,采取理论分析与实验室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居住建筑的室内热环境、空调能耗、实际能耗水平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夏热冬暖地区改善围护结构设计非常重要,同时给出了一种供建筑设计师使用的能耗简化计算方法,以及广州地区外墙、屋面、外窗的具体要求。广州《夏热冬暖地区民用…  相似文献   

9.
夏热冬暖地区某大型公共建筑为实现更低能耗,应用多项被动式节能技术。本文用TRANSYS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此设计建筑进行了能耗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为47.13 k Wh/m2,建筑节能率高于75%,其中空调系统能耗占比最大,在空调系统能耗中冷机、风机、输配能耗所占比例分别为54%、31%、15%。进一步说明被动式节能技术应用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研究建筑应用技术体系能够为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实现更低能耗提供可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夏热冬暖地区是我国经济和建筑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建筑能耗最多的地区之一。星级酒店作为公共建筑主体之一,建筑能源消耗不容忽视。分析和研究夏热冬暖地区宾馆建筑能耗的特点对建筑节能有重要的意义。用Dest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夏热冬暖气候下宾馆建筑体形系数和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得出不同体形系数下窗墙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相应建筑能耗变化趋势,以及同一窗墙比下体形系数变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以某实际建筑案例进行节能潜力分析,得出在原来基础上建筑能耗节能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国内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典型代表城市(广州市)公共建筑的能耗特点,从建筑围护结构、暖通空调系统、建筑照明系统等方面,探讨了适合在夏热冬暖地区使用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最后,根据相关的标准、规范,给出了广州市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内容及其步骤,即建筑节能诊断、建筑节能改造方案的确定、建筑节能改造实施和建筑节能改造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地处夏热冬暖地区的广西大部夏季湿热漫长,建筑空调制冷能耗高。通过对广西南宁市建筑外遮阳使用情况的调研,得到建筑立体绿化遮阳和非绿化外遮阳的使用情况。同时,选择一栋典型建筑,对其进行绿化遮阳及非绿化遮阳外墙表面温度的测试,分析绿化遮阳形式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探讨建筑绿化遮阳对广西乃至整个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空调排风热回收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空调新风负荷特征,研究了不同排风热回收模式下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当采用全热回收模式时,新风负荷降低60%以上,建筑空调冷负荷降低18%~23%;而采用显热回收模式时,新风负荷降低5%-20%,建筑空调冷负荷仅降低8%。可见,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空调排风全热回收模式具有较好的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14.
鉴于夏热冬暖地区空调能耗在公共建筑能耗占主导地位和近年来空调节能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简易通风空调节能设计的概念。针对夏热冬暖地区常用的集中空调系统,从总体要求、基本方法、若干常见技术问题三个层面阐述了简易通风空调节能设计方法,并提出了若干夏热冬暖地区值得推广的简易空调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5.
首先通过对比南京某办公建筑典型房间室内热环境的实测值(含过渡季自然通风工况和夏季空调+风扇工况)和基于CFD软件PHOENICS的模拟值,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行性;然后重点研究在办公建筑中将空调与电风扇相结合的室内热环境调节策略,基于PHOENICS对不同调控方案(空调+吊扇、空调+落地扇)进行模拟,分析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最后运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 ST定量评价各调控方案的节能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办公室内通过适当调高空调设定温度并利用电风扇来提高室内空气流动速度,可在满足热舒适的同时显著降低空调能耗;相对湿度为60%时,相对于仅采用空调的方案,空调+落地扇的调节策略可在满足热舒适的同时实现节能53.7%。  相似文献   

16.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75%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热冬暖地区某公共建筑为实现节能75%,采取很多节能措施。用eQUEST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了其各项措施的节能效果并对其节能率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应保温、隔热并重。在节能50%的建筑中照明能耗仍占建筑能耗的20%以上,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相似文献   

17.
对夏热地区绿色公共建筑的运行能耗及室内环境品质进行了调研及分析。选取位于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不同城市共14个获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办公建筑,通过调研和典型项目室内环境现场测试,分析了绿色办公建筑运行能耗和室内环境品质的情况。研究表明,夏热地区绿色公共建筑运行能耗符合标准要求,公共建筑最大月能耗普遍出现在天气最热的月份,商业建筑和办公建筑的最低能耗出现在天气最温和的月份,空调能耗波动性最大,且公共建筑中酒店建筑空调能耗占比最大;办公建筑和酒店建筑的室内环境品质满足标准要求,但商业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有待提高。针对运行效果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夏热地区绿色公共建筑运行效果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04/2017南方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热工与节能设计如何兼顾冬夏两季建筑供暖空调负荷和能耗,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确定最适宜的热工特性,是长期困扰中国南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与节能设计的难点。通过对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在采暖、空调与自然通风条件下动态热过程的分析,研究了这一地区围护结构热特性与能耗的制约关系,以及对室内热环境与建筑热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在兼顾冬季保温与夏季隔热的情况下,将建筑全年能耗作为控制目标,从室内热环境质量、节能  相似文献   

19.
如何兼顾冬夏两季建筑供暖空调负荷和能耗,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确定最适宜的热工特性,是长期困扰中国南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与节能设计的难点。通过对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在采暖、空调与自然通风条件下动态热过程的分析,研究了这一地区围护结构热特性与能耗的制约关系,以及对室内热环境与建筑热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在兼顾冬季保温与夏季隔热的情况下,将建筑全年能耗作为控制目标,从室内热环境质量、节能效果、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角度评价目前所采用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宜南方气候的建筑围护结构热特性指标及构造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夏热冬暖地区开敞式大空间建筑的节能改造措施,以广州市某实际工程为例,应用Fluent软件,对自然通风、置换通风、遮阳、屋顶淋水降温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应用DeST软件模拟了全年能耗。分析了自然通风与空调系统联合工作时的室内温度和速度场,并给出了室内温湿度的实测数据。结果表明:在该工程中,自然通风、置换通风、遮阳挡板和屋面淋水技术可明显改善室内热环境,同时降低建筑能耗;下沉式地面有利于增强室内置换通风效果;通过采用被动节能技术合理设计后,建筑节能率达6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