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800kV直流系统极线隔离开关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特高压极线隔离开关的产品设计、试验及工程应用等研制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特高压直流隔离开关的机械、电气等特性均满足±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步伐,公司以408 kV直流隔离开关为研究对象,在产品结构形式、绝缘子的布置方式、外部电场仿真及屏蔽环结构优化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研制出了408 kV双柱单臂折叠插入式直流隔离开关样机,通过型式试验验证了方案可行性和各项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3.
左科  郭鑫  吴上 《机械制造》2021,59(3):24-27,64
550 kV户外交流隔离开关的通流能力和机械寿命要求较高,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应达到63kA.对550 kV户外交流隔离开关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给出了技术参数.在此基础上,对550 kV户外交流隔离开关的通流能力、平衡弹簧与重要零部件强度进行了计算校核,并提出了结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4.
陈显辉  雷欢 《机电信息》2013,(27):132-133
现阶段110 kV、220 kV、500 kV隔离开关多采用电动操作机构.目前,不同型号的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其重量在45~100kg之间.由于没有专用安装设备,且施工过程中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技术手段(叠桩法、手动螺丝升高法)的落后会造成费工费时以及施工精度降低,直接影响隔离开关使用的灵活度和寿命.鉴于此,分析了大型隔离开关操作机构专用安装平台的研制和改进过程,经过改进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220kV额尔齐斯变110kV母线单臂伸缩式隔离开关改造工程,分析了单臂伸缩式隔离开关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将其改造为双臂剪刀式隔离的主要优势,并详述了工程实施的具体步骤、关键节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项祖杰 《机电信息》2013,(18):77-77,79
从220kV隔离开关运行应遵循的原则出发,论述了220kV隔离开关应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以期改善220kV隔离开关的运行状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在近年的全国电力系统高压开关工作会议上,电力用户曾对运行于全国的35~500kV各电网中高压隔离开关的质量状况进行了批评,指出普遍存在的隔离开关的四大问题:一是触头过热;二是瓷瓶断裂;三是运动卡滞;四是分合闸不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影响了电力网的安全运行。会上要求电力系统各省局与隔离开关制造厂家联合对运行中隔离开关的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造现生产的隔离开关和研制新型隔离开关的方案和措施。按照全国电力系统高压开关工作会议的要求,针对高压隔离开关的质量问题,平高电气公司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立即…  相似文献   

8.
智能高压开关设备是智能电网与智能变电站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就110kV高压隔离开关智能控制器的设计与开发展开研究,提出了利用高性能的ARM和CPLD微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并配合温湿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部件设计了110kV高压隔离开关智能控制器。  相似文献   

9.
为适用输变电工程蓬勃发展的需求,中国高压开关制造企业自主研发并生产交流开关设备,详细介绍了GW5-126型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的电场分析,传动分析等内容,由于高压隔离开关外型结构特点,使得高压交流隔离开关表面场强和电位分布不均匀,接线板尖端,导电臂连接处,触头、触指端部场强较高,过高的表面场强会产生电晕放电,影响隔离开关周围的电磁环境,从而造成电磁干扰、噪声污染,引起能源损耗。为解决隔离开关主要连接部位及端部零部件电位场分布不均的问题,在126kV等级隔离开关产品上,一般采用圆滑设计导电部分的方法,有效改善隔离开关表面电场的分布。基于有限元计算方法,建立一个126kV高压隔离开关的三维简化模型,研究隔离开关导电部分在圆滑设计情况下,电场的分布情况,同时对产品传动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0.
结合在倒闸操作中220 kV联禾变电站隔离开关经常无法正常分、合闸操作的问题,通过对隔离开关电动操作回路构成及其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针对经常碰到的隔离开关控制回路典型缺陷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期有效避免隔离开关突发分、合闸操作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