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国石斑鱼约有15种,其中东海有7种.舟山群岛沿海以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T.et.s.)为主,去年钓获的3万多斤石斑鱼中,青石斑鱼即占95%以上.青石斑鱼为近海底栖鱼类,常聚群生活于水深40~50米处,随季节转暖而上移,夏天甚至在水深3米处也能钓获.它喜欢栖息在水质清沏、底  相似文献   

2.
李永富 《海洋渔业》1988,10(3):115-116
石斑鱼是海产名特品,也是出口创汇海产品的名贵鱼种,几年来,在利用石斑鱼资源的同时,由于忽视了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特别是在近几年,石斑鱼钓捕作业失控,钓捕过度,导致石斑鱼资源数量上的减少和群体结构渐趋小型化。  相似文献   

3.
<正>鞍带石斑鱼,俗名龙胆,又叫宽额鲈,隶属鲈形目,*科,石斑鱼属,为暖水性珊瑚礁鱼类。它是石斑鱼家族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之一,有斑王之称,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澳洲海域和我国的南海、台湾附近海域。由  相似文献   

4.
孙长光 《海洋渔业》1983,5(5):222-222
<正> 霞浦县三沙公社烽火大队的渔民素有钓石斑鱼的传统。从1977年开始,这一传统作业得到很大发展。去年共钓活石斑鱼6万7千多斤,产值17余万元。既增加了社员的经济收入,又为国家创了外汇。  相似文献   

5.
石斑鱼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享有很高声誉,是换汇率较高的鲜活水产品。石斑鱼通常是钓捕的,但要使产量高而又能活着出口却不是一件易事。福建省烽火岛渔民总结出“三巧”经验。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钓石斑鱼是一项本小利大、操作简便的作业。近二年来,这项作业在舟山地区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石斑鱼钓船已由几十只猛增为200多只。由于钓捕力量迅速增加,已对资源形成威胁。普陀县黄兴岛的渔民去年7月就已提出,附近岛屿的石斑鱼较之一年前少得多了。又据水产科研部门调查,青石斑鱼,在  相似文献   

7.
龙胆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胆石斑鱼学名 为Epinephelus Lanceolatus,属鲈形目,(鱼旨)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的鱼类。龙胆石斑鱼主要产地在东南亚、澳洲海域,在我国的南海(南沙群岛)亦曾发现,但数量稀少。近几年,其人工养殖在台湾得到迅猛  相似文献   

8.
黄鳍鲷俗称“黄翅”,是一种浅海近岸底层鲷科鱼类。常结群随潮流缓慢洄游于礁石之间,觅食小虾、沙蚕和藻类等。因性贪食,常为钓翁之香饵所诱。黄鳍鲷个体虽小,一般常见的500克以下,但体色艳丽,肉味鲜美炙口,被视为仪次于石斑鱼的名贵经济鱼类,是许多钓鱼爱好者强烈追求的垂钓对象。但如何垂钓黄鳍鲷,使其钓之有获,并不是一般钓者所能轻易办到的。笔者根据多年钓鱼实践,谈谈几点巧钓黄鳍鲷的经验,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老虎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又称褐点石斑鱼、棕点石斑鱼,俗称虎头斑,在分类学上录属于鲈形目、鲈亚目、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亚属,为暖水性岛礁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和南海,资源  相似文献   

10.
舟山群岛有着丰富的石斑鱼资源.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利用石斑鱼的感觉器官,掌握钓捕方法,能够提高它的上钩率. 石斑鱼所处的水域,大部分季节是透明度不高的混水.它的习性特点是,一般在深水岩礁边栖息,随时可能遇到敌害.由于长期适应这种环境,特别是适应觅食和防御敌害的需要,致使它的视觉衰退,嗅觉、味觉  相似文献   

11.
<正>石斑鱼为我国南海沿海各省海水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海南省因四面环海,地理位置具有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为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利用池塘养殖石斑鱼、网箱鱼排养殖石斑鱼的越来越多,同时因石斑鱼价格持续看好,销路顺畅,石斑鱼养殖规模迅速壮大。然而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放养密度的增加、气候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等,海南省海水鱼类养殖每年因暴发性寄生虫等疾病损失惨重,严重影响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为探索石斑鱼健康养殖模式和应对寄生虫疾病,笔者进行了石斑鱼养殖试  相似文献   

12.
石斑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斑鱼(Epinephalus)属鲈形目能科,是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水性鱼类,在中国近海有31种,其中,南海有30种,东海8~9种,黄渤海仅1种。目前我国大陆沿海养殖的种类主要有: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等。  相似文献   

13.
赤点石斑鱼人工繁殖和仔鱼培育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是名贵海洋经济鱼类,活石斑鱼畅销于港澳市场。近年来福建、广东和浙江沿海渔民大力发展石斑鱼钓渔业,以活鱼外销,为国家创汇。随着我国海水增养殖业日益发展及香港企业化网箱养殖石斑鱼,对赤点石斑鱼需求量与日俱增,出现苗种供不应求局面。目前,天然种苗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因此开展石斑鱼人工繁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正赤点石斑鱼俗称红斑,隶属于科、石斑鱼属,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海、东海以及日本南部等地,因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水产养殖中一种经济价值高的品种。长期以来,赤点石斑鱼养殖苗种主要依靠天然采捕,因被过度捕捞,野生资源和养殖规模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试验对亲本进行营养强化培育,并对苗种在开口阶段就加强营养,以提高育苗成活率,旨在为赤点石斑鱼实现工厂化养殖提供苗种来源。  相似文献   

15.
石斑鱼(Epinephelidae)是名贵的海产鱼类,主要栖息于热带亚热带近岸岩滩和珊瑚礁水域,是岩礁生态系生物群落的重要类群。本文对国内外石斑鱼类生物学、生态学、渔业资源及人工繁育养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综合报道石斑鱼类的形态比较特征,栖息、摄食和繁殖习性,系统演化与分类,种类地理分布,人工繁育等研究进展以及养殖发展概况;报道全球石斑鱼自然资源明显衰退的现状评估以及对石斑鱼资源保护的共识和相关的渔业管理措施。此外,根据作者多年开展的鱼类遗传生物学研究,指出强化我国海域野生石斑鱼资源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杂交石斑鱼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加强石斑鱼杂交选育行业管理,是我国石斑鱼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石斑鱼属于鲈形目、鲈亚目、科、石斑鱼亚科,肉白而鲜嫩,营养丰富,价格昂贵,属名贵高档食用鱼类,是我国南方鱼类养殖最具发展前景的经济品种。近几年,随着石斑鱼养殖及繁育技术的逐步突破,更多生长快、抗病力强的杂交新品种的推出使得石斑鱼养殖业得到飞速发展;而杉虎斑(棕点石斑鱼♀×杉斑石斑鱼♂)作为近几年海南石斑鱼养殖业的杂交新贵受到越来越多养殖者的喜爱,本文就池塘人工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育苗设施本实验在海南省琼海市长坡镇海南海研热带  相似文献   

17.
石斑鱼,从其分类上来说,大致有宝石斑鱼、青石斑鱼、赤点石斑鱼、纵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等,地方名称为:青斑、花斑、条石斑等,属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及砂砾底质海区,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为广东省沿海习见经济种类。它的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丰富,在港、日市场最畅销,内地的各级宾馆酒楼备受欢迎,是筵宴的名贵佳品。其经  相似文献   

18.
南海主要珊瑚礁(鱼旨)科鱼类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3~5月和1999年5~6月,采用手钓、延绳钓和刺网3种作业方式在西沙的浪花礁、华光礁、琛航岛、永兴岛、北礁和南沙的渚碧礁、南薰礁、东门礁、美济礁、赤瓜礁、永署礁、华阳礁等12座珊瑚礁水域进行了2个航次的鱼类资源调查,捕获科鱼类6属25种,渔获量计942尾256.4kg;其中在南沙调查区捕获6属22种,共641尾205.5kg,优势种依次为尾纹九棘鲈、蜂巢石斑鱼、六角石斑鱼、黑边石斑鱼;在西沙调查区捕获6属14种,共301尾50.9kg,优势种依次为尾纹九棘鲈、六角石斑鱼、黑边石斑鱼、蜂巢石斑鱼,同时分析了主要种类尾纹九棘鲈、六角石斑鱼和蜂巢石斑鱼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钓石斑鱼(即手持单钩钓),俗称鲙钓,按钓具结构不同可分为单门钓和双门钓。这两种钓具均由手线、钓线、钓钩、沉锤组成,但在生产中其作业渔期有所不同。一、钓具1.双门钓(1)手线:材料为50拉力的尼龙线,直径0.9mm,  相似文献   

20.
石斑鱼杂交新品种“青红斑”获得成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盛宪  许波涛 《海洋渔业》1987,9(6):271-272
<正> 南海水产研究所盐田试验站青年科研人员,近年来刻苦钻研,攻下石斑鱼人工育苗成功之后,又继续不断拼博,他们最近在深圳市盐田应用生物技术,首次进行石斑鱼杂交培育新品种试验,大胆地利用青斑(学名巨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