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品管圈方法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步骤进行各项活动,活动周期为3个月;设计口服药依从性的现况调查表,对不完全依从的问题进行解析,制定并落实5项改善措施.结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服药完全依从率由81.0%提高到95.5%,规范了口服药执行标准流程.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服药依从性,从而保证了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溃疡病流行状况及其治疗依从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获取中国人溃疡病的流行状况并观察溃疡病人对医嘱的依从性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同时性、前瞻性方法 ,调查溃疡病 11983例 ,了解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患者溃疡病的发病情况和幽门螺杆菌 (Hp)的感染率 ,并就病人对医嘱的依从性及溃疡病的疗效、复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消化性溃疡病的年发病率根据标化人口统计约为 0 84‰ ,男女患病比为 3 6∶1;管理人员发病率最高 ,达 0 40 % ;高峰年龄组为 30~ 49岁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的发病比为1 9∶1;溃疡直径 <10mm占 80 %以上 ;Hp感染阳性率为 73 8% ;溃疡年复发率为 6 8% ,Hp阳性对溃疡的复发影响显著 (P <0 0 1)。溃疡病人对医嘱的依从率仅为 47 1% ;依从者的溃疡治愈率达97 4% ,而不依从者仅为 5 8 8%。结论 消化性溃疡病仍是我国的一种多发疾病 ,对我国劳动力资源危害严重 ;Hp阳性溃疡病的比例与发达国家接近 ;溃疡病人对医嘱的依从性较低且其对疗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胸腺肽序贯替比夫定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胸腺肽序贯替比夫定治疗及常规口头指导,仅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健康教育;分析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治疗前、治疗后12,24、36、48 w血清HBV DNA载量及治疗48 w 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1.18% vs.70.59%,P <0.05);仅治疗24 w的病毒学应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48 w的HBV DNA载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 w后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和HBeAg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不仅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而且可提高胸腺肽序贯替比夫定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本地成年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疾病控制水平、治疗依从情况及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调查哈尔滨市内3所三甲医院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间就诊的已确诊哮喘患者,年龄18~80岁,利用自制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患者121例,治疗依从率为39.66%;受调查患者疾病控制水平与其依从性呈正相关(P<0.05);受调查患者依从性与其性别、职业、学历无相关(P>0.05);与其年龄、家庭监督情况相关(P<0.05).结论 受调查患者尤其是老年及无家属监督患者依从性较差.要加强对患者尤其年老患者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采取措施增加患者对哮喘疾病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5.
覃爱珍 《内科》2009,4(1):54-56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院外治疗依从性状况。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有可能造成患者不依从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73例患者在院外不能正确地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占调查总人数的93.59%。各项不依从行为按得分(分值越高表示其依从程度越差)从低到高依次排序为药物治疗、自我保健、社会功能锻炼、家庭干预、门诊随访、复查。结论帮助患者提高院外治疗依从性是护理工作中一个容易忽视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服药信念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大连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155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和服药信念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服药依从性得分为(1. 07±1. 08)分,服药高度依从者仅占39. 35%,中度、低度依从分别占47. 10%和13. 55%;服药信念得分(6. 12±4. 05)分,服药必要信念得分显著高于服药顾虑信念得分(P0. 01);服药依从性和服药信念总分呈正相关(P0. 01)。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服药信念相关,水平均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可通过提高患者服药的积极信念,消除其对服药不良认知的顾虑担忧,从而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短期复诊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3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评估呼吸困难程度、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测定第一秒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及动脉血气,6个月后评价依从性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完全依从者60例,部分依从者49例,不依从者21例,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6.2%、37.7%、16.2%;15个因素中,文化程度、呼吸困难分级、年龄、FEV_1%pre、PaO_2、焦虑得分、抑郁得分、认知评分在不同依从性的患者中存在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依从性和年龄、FEV_1%pre、PaO_2、抑郁得分、焦虑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相关,与抑郁得分相关性最高;文化程度不同,认知评分与FEV_1%pre、PaO_2及负性情绪因素得分的相关性存在不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所得方程拟合良好,P=0.000,Cox and snell 0.870,Nagelkerke 1.000,Mc Fadden 1.000,拟合度pearsonχ~2=64.774,P=0.000,平行性检验P=1.000;影响因素为氧分压、抑郁得分和认知评分(P0.05)。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短期复诊依从性受多因素影响,氧分压和良好认知功能是保护因素,存在可疑抑郁症状是危险因素,应在工作中予以注意,以期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两组患者相关指标上的差异,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0例应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依从性好130例(68.42%),依从性差60例(31.58%);单因素检验11个研究指标是影响核苷类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因素有:文化程度低(OR=4.032)、缺乏慢性乙型肝炎知识(OR=3.285)、存在核苷类药物不良反应(OR=2.984)、经济收入低(OR=2.562)。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核苷类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程度的依从性差,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相应措施提高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疾病和抗病毒治疗的认知程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南  何波  庄辉 《肝脏》2009,14(1)
目的 调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乙型肝炎和抗病毒治疗的认知程度.方法 通过中国搜狐网站作为期6周的网上问卷调查,包括16个问题,用卡方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其家属的10 066份问卷.其中3 148份来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占31.3%.其中77.6 0A(2 442/3 148)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必须长期治疗的疾病;46.3%(1 458/3 148)认为慢性乙型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对抗病毒治疗的最大担心是病毒变异(41.3%,1 300/3 148),其次是经济负担(28.7%,904/3 148);59.5%(1 873/3 148)患者能接受每年5 000元以下的治疗费用;选择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对治疗6个月病毒抑制不理想时的依从性,明显高于选择其他药物治疗者.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乙型肝炎和抗病毒治疗的认知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健康干预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150例及对照组138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调查评价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150例患者中,能遵医嘱进行体育锻炼者99例,遵医嘱按时服药者121例,低盐饮食者87例,主动测压者123例;对照组上述各项依从性指标遵从例数分别为56例、42例、35例及63例,对照组各项依从性指标比例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其不良的生活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苏州市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措施依从性的现状,观察健康教育对其治疗措施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遵医嘱常规应用降压药等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1~3个月后观察治疗依从性与血压控制情况,6个月后观察服药依从性。结果苏州市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佳者33.33%,服药依从性较低;健康教育后1~3个月,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显著增高(Z=-2.916,P<0.01),观察组血压下降优于对照组(χ2=3.991,P<0.05);健康教育后6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较对照组显著增高(Z=-2.376,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不依从治疗是当今高血压治疗面临的严重问题,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社区高血压患者充分了解治疗方法和重要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消除对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的误解和顾虑,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措施依从性和药物依从性,显著增强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1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37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就诊医生资料、取药信息、检查信息,依据药物持有率将患者分为良好依从性组(n=2346)与不良依从性组(n=1386),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人口学特征和诊疗情况,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两水平稳健Poisson方差成分模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药物持有率为0. 789±0. 269,持有率在0. 8以上的良好依从性患者占比62. 8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算方式、治疗时间、医生职称及用药模式是良好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值均0. 05)。在控制了其他协变量后,医保患者其良好依从性比自费患者高0. 119倍;良好依从性总体呈下降趋势,第2~5年的良好依从性分别是第1年的84. 7%、77. 3%、78. 5%、65. 9%;副主任医师负责的患者,其良好依从性比主治及住院医师负责的患者高0. 249倍;服用替比夫定的患者其良好依从性比服用恩替卡韦的患者高0. 120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医保、治疗时间、主管医生的职称、用药模式密切相关,应鼓励未纳入医保的患者积极购买医保;建议加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遵指南进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  相似文献   

13.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问卷调查6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65~88岁)用药依从性的现状。结果完全遵医嘱用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门诊为74例,占31.36%:住院为162例,占68.64%;合计仅为42.52%。不完全遵医嘱用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门诊为219例,占68.65%;住院为100例,占31.35%;合计达57.48%。不遵医嘱用药:不按时服药197例,占61.76%;多服或漏服药物183例,占57.37%;完全不服药物29例,占9.09%;不适才服药物144例,占45.14%;擅自停药240例(门诊患者有215例),占43.24%;出现两种情况以上137例,占42.95%。结论患者缺乏对高血压的了解,对高血压危险程度认识不够导致其用药依从性下降。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建立社区、家庭一体化防治系统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门诊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不同临床诊断亚类患者的构成比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通过门诊电子病历获取肝病门诊2007~2009年3年期间初次就诊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信息,统计分析9类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诊断亚类的构成比及其3年的变化趋势.结果:3年期间共有2 677例门诊初次就诊的慢性HBV感染者,其诊断分类构成比依次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32%;非活动HBsAg携带者24.1%;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23.9%;慢性HBV携带者12.1%;HBeAg阴性代偿性肝硬化4 4%;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1.4%;HBeAg阳性代偿性肝硬化0.9%;乙肝合并其他疾病0.6%;失代偿性乙肝后性肝硬化0.4%.3年期间各亚类患者构成比及排序保持相对稳定,其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构成比有逐年下降趋势,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构成比有逐年上升趋势;各诊断类型患者的平均年龄与HBV自然史保持一致;男/女患者比例约2.5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和携带者是肝病门诊慢性HBV感染者的就诊主体,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构成比有逐年下降趋势,可能是受我国乙肝疫苗接种计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护理和健康指导。采用SF-36量表行生存质量评价并进行依从性评价。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无显著性相差(32.6±2.3对32.4±2.4),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为(53.3±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3±3.1),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P<0.05);生存质量得分为(62.5±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5±3.7),P<0.05】。结论 采取优势内容递增教育干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对完成治疗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长期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癌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51例,观察6年肝癌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长期接受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癌发生率为5.19%;大于60岁患者肝癌发生率为11.64%,显著高于50~60岁组患者的5.36%和小于50岁组患者的1.48%(P〈0.05);男性患者肝癌发生率为6.54%,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的2.67%(P〈0.05);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率为8.61%,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3.55%(P〈0.05);未使用护肝药物患者的肝癌发生率为7.50%,显著高于使用护肝药物患者的3.82%(P〈0.05);HBV DNA≤1×104copies/ml患者肝癌发生率为7.00%,明显高于HBV DNA≤1×102copies/ml患者的3.68%(P〈0.05);ALT反复波动患者肝癌发生率为8.76%,显著高于ALT未反复波动患者的4.40%(P〈0.05);对治疗依从性好患者的肝癌发生率为3.81%,明显低于依从性差患者的7.55%(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进行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可降低但不能消除肝癌发生的危险,高龄、男性、合并肝硬化、未使用护肝药、HBV DNA低水平复制、ALT反复波动和对治疗依从性差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注射依从性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规律随访并注射EPO的PD患者244例。将EPO不依从定义为使用少于90%的处方剂量或报告漏注射的情况。根据依从性情况分为依从组与不依从组,比较组间差异,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EPO治疗不依从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年龄(47.1±12.4)岁,男性占46.7%,中位透析月33.3(11.6,73.9)个月。EPO不依从率为59.8%,血红蛋白达标率为63.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短透析月、注射疼痛、低药物效力满意度(P<0.05)是EPO不依从的危险因素。结论 PD患者EPO治疗存在达标率低、依从性差的现象。短透析月、注射疼痛、低药物效力满意度是EPO不依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于某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10例,调查患者的个人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社会关系、文化程度、婚姻情况、家庭收入)、疾病资料(发病次数、发病时间、病程和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严重程度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11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中,治疗依从性较好者35例设为依从组,依从性较差者75例为不依从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居住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组患者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收入情况优于不依从组(P0.05)。依从组患者病程、发病次数优于不依从组,存在精神疾病家族史占比低于不依从组(P0.05)。依从组患者抑郁程度轻于不依从组(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不佳,与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收入、病程、发病次数及抑郁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心绞痛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信封抽取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医嘱依从率和康复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医嘱依从率为98.00%,对照组的医嘱依从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医嘱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把我院收治的76例心绞痛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更好;观察组患者护理后1周、2周、4周、3个月、6个月的医嘱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对提高医嘱依从性,增强康复效果均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