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节能的角度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电光源.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照明系统的电光源数量多、功率大、照明时间长,是实施照明节电的重点.阐述了在保持恰当照度的前提下.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调压调光节电技术.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照明系统的电光源数量多、功率大、照明时间长,是实施照明节电的重点.本文从节能的角度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电光源.阐述了在保持恰当照度的前提下,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调压调光节电技术.  相似文献   

3.
绿色照明的第4代光源白色LED,已开始逐步在家庭照明、公路照明、移动照明、军事照明、设备照明得到应用,而由太阳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LED所组成的照明系统正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可是由于太阳电池所产生的电能价格在目前来说是较为昂贵的,所以应对LED照明系统采用节电控制.本文主要讨论了几种LED控制方式,分析了这几种电路的工作原理,找出比较节电的控制方式,着重指出适合太阳能LED照明系统的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4.
该节电交流接触器是在CJ12系列交流接触器电磁系统下方加装节电装置而构成的。它具有节电、线圈温升低和磁系统噪音小等优点。本文就该产品的主要技术数据、工作原理和结构、节电效益及其优点和标准化程度等分别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将智能楼宇空调负荷视作柔性负荷,对其参与电网互动设计并研发了互动节电系统。通过对空调系统部署双向互动通信网络、互动设备及其互动软件,从而构建起用户参与电网互动的系统平台。此互动节电系统根据收集到的用户使用行为、环境温湿度、空调系统与电网负荷等数据,依据预先设置的约束条件,自动形成互动节电策略。此策略由互动节电系统向空调系统各运行环节下达运行指令,运行结果将通过互动设备反馈至互动节电系统。通过运行此系统,对国内某智能楼宇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在不影响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智能楼宇中央空调互动节电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搞好社会节电的几项措施河北省电力工业局何喜顺河北省的社会节电工作在省经贸委、省电力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的能源方针和近期把节电放在首位的指导思想,重点落实全国节电和计划用电会议精神,在全省企事业单位配合及节电工作人员努力下,九五...  相似文献   

7.
电动机系统用电量占全国总用电量的60%以上,节电潜力巨大。通过更新淘汰低效电动机及高耗电设备、提高电动机系统效率、改造被拖动装置设备、优化系统运行控制等方式,可以实现电动机系统的节电。以某钢厂节能项目为例,介绍系统改造方案,通过实施变频调速改造,系统节电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用于油田丛井的抽油机节电系统.该系统利用从井特点,实现整个丛井抽油机的软起动、无功补偿和能量回馈装置的共享,并结合间抽控制,使节电设备投资与节电效果达到了较好的平衡.经现场试用,达到了良好的节电效果.  相似文献   

9.
江苏江扬电缆有限公司原有挤塑机加热系统及硫化工艺系统存在能源浪费严重,系统效率不高等问题。采用挤塑机电磁加热节电器替代原有电热圈,以及采用智能化共挤连续硫化工艺,进行节电改造,有效提高节电率。详细介绍2项改造的节电原理,对节电效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钢铁厂配电网系统和用电设备的节电运行技术及应用实例,分析了低电压偏差运行技术、变压器经济运行技术、配电网重构技术、电加热设备的配电功率控制技术的节电原理。特别指出在进行配电网重构等节电运行计算时应以节电指标作为目标函数,安全运行、电能质量指标作为约束条件,这样会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现有的冰箱节能技术的现状,并在制冷系统主要可用能损失分析的基础上,初步论述了冰箱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是减少冰箱制冷系统可用能耗损失的有效途径。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具有容积制冷量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可进一步地降低系统噪声等优点,是冰箱制冷系统进一步节能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压力能的不确定性与其管网负荷随机波动性,限制了综合能源系统中压力能利用效率的提高.提出一种天然气调压站压力能发电与制冷的综合利用模式及系统架构.首先,为解决天然气管网流量波动导致压力能不稳定、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通过研究调压站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压力与负荷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压力能不确定性及综合能源系统与调压站集成系统相关性对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影响,确立综合能源系统不确定性因素与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将气体作为冷能传输介质,考虑气、冷、热不同能量的传输特性,分析该系统分时间尺度能量平衡关系,并兼顾经济性与低碳性建立含天然气调压站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进而采用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某实际调压站综合能源系统验证了所提优化调度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凌猛 《广东电力》2012,(1):70-74
以某大型公共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为例,根据其冷、热、电负荷特性,对基于燃气轮机和燃气内燃机2种类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估进行分析,提出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加电制冷机组加燃气锅炉加蓄能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选择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配置,分析其系统集成与优化运行控制策略,并将其与燃气直燃型一体化机组进行经济性和节能性对比,结果表明其平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82.5%,供热经济性优势明显,但投资回收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4.
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配置多种储能装置可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是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架构和模型,研究了蓄冷、储热、储电和混合储能在冷热电联供(CCHP)机组和电制冷等设备多能互补协同运行情况下的盈利策略,讨论了系统配置不同储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建立了全寿命周期的冷热电储能调度规划双层优化模型,并利用确定性迭代算法进行求解。针对某实际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多个供能季不同日负荷曲线,应用双层优化模型求解运行调度方案和储能配置容量。算例结果表明:配置蓄冷和储热在多能互补协同运行系统中有较大的盈利空间,而配置储电的利润空间较小,且考虑多能互补的混合储能方法可以进一步挖掘系统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5.
楼宇自控系统空调节能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空调、通风和冷热源等设备的有效控制,达到系统节能、减少运行费用的目标,具体分析了空调系统节能控制的几种典型做法,如死区恒温器控制、经济循环控制、夜间冷却控制、变风量加热控制等.重点介绍了冷却系统的节能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判断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在各地区空冷配电间的适用性,用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参数计算室外空气经过直接蒸发冷却、间接-直接两级复合蒸发冷却、间接蒸发冷却-机械制冷通风降温系统的出风温度,提出适用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并根据空冷配电间的设计要求选择适合该地区的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负荷计算和能耗分析。适用直接蒸发冷却、间接-直接两级复合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地区机组的能效比范围分别为4.3~13.1、5.1~6.4;间接蒸发冷却-机械制冷通风降温地区系统中间接段制冷量占总制冷量的26.3%~48%。研究结果对全国各地区空冷配电间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的选择与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电气耦合日益加深的综合能源系统中能量供给的充足性和安全性,需要对其年度运行方式进行仿真。提出一种多时间尺度的综合能源系统年度生产模拟方法,考虑天然气存储等季节性波动因素,优化电气耦合系统年度运行方式,在因清洁供暖而导致天然气消耗大幅增加的算例系统中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同时评估大规模季节性天然气存储对综合能源系统年度运行方式的影响并给出建议。在此基础上,分析冷热电联产装置逐渐增加的装机量对电气耦合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热电联产机组可以降低季节性天然气存储装置的工作强度,包括减少工作时间以及降低存储量。造成这种影响的主要原因是三联供机组的制冷模式与电制冷相比效率更高,减少了天然气消耗量。  相似文献   

18.
钟国梁 《电气自动化》2010,32(3):8-9,12
该文针对目前我国大型冷库集中式氨制冷系统自动化节能问题进行探讨,重点研究了库房蒸发器供液的控制及制冷动力设备采用模糊控制的变频器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与终端用能电气化的普及,以制冷用电为首的电负荷需求持续增加且峰谷差情况愈发严重化,导致现有配电网运行负担逐渐加重。在此背景下,将综合能源站(IES)作为多能流耦合节点,在配电网中引入多能协调互补及蓄能移峰功能,计及多个阶段负荷发展及多类型负荷特征,提出在IES柔性调控作用下的配电网多阶段规划方法。基于IES能流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分别在不同气候类型地区负荷模拟场景下,以总规划期内投资与运行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建立由线路、变电站和IES构成决策对象的配电网双层多阶段规划模型,规划与运行层模型通过决策变量关联达成一体化协同求解。通过修改后的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校验,并进一步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某地实际152节点配电系统,分析不同负荷特征下配电网规划运行效益、负荷峰谷差调节效果及IES运行状况,得出计及IES的城市配电网规划方法的实用性结论。  相似文献   

20.
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多能互补与相关市场机制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引入了更多的风险因素,合理的负荷裕度是综合能源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基于储能对综合能源系统负荷裕度的有利作用,建立了考虑负荷裕度的综合能源系统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模型。其中下层模型利用储能对综合能源系统负荷裕度均衡度进行优化,而上层模型则结合负荷裕度进行储能容量优化配置,实现了社会综合成本最小化。最后,结合实际算例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双层优化模型在实现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的同时,也优化了其充、放能计划,最终实现了综合能源系统中负荷裕度的有效均衡,提高了综合能源系统应对负荷波动的能力和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