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调查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患者620例,在患者入院次日早晨进行NRS2002筛查,并调查2 w内(或至出院时)的营养支持状况,分析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NRS2002≥3分为有营养风险,体质指数(BMI)<18.5 kg/m2(或白蛋白<30 g/L)为营养不足。结果共有620例患者入选,其中576例(92.9%)完成NRS2002筛查。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13.5%和40.0%。如果将不能获得BMI值的患者排除,则两者发生率分别为11.8%和36.4%。在248例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中,有88例(35.5%)接受了营养支持;在无营养风险的372例患者中,有28例(7.5%)接受了营养支持。所有患者肠外和肠内营养比例为1∶1.6。结论NRS2002适用于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支持在老年患者中不够合理和充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226例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于患者入院次日清晨实施,NRS2002≥3分判定为有营养风险,体重指数(BMI)<18.5kg/m2并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判定为营养不足。同时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结果:226例入选患者中,154例可获得BMI,其余72例不能获得BMI,以血清白蛋白(ALB)<30g/L记3分进行NRS2002评分。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20.8%和31.0%。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农村户籍患者与城市户籍患者、超重或肥胖患者与正常BMI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的81例患者中,26.0%接受了营养支持;无营养风险且无营养不足的145例患者中,15.2%接受了营养支持;所有患者应用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比例为1.8∶1。结论:NRS2002适用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部分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营养支持应用存在一定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老年T2DM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不足)、超重/肥胖发生率,比较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简易营养评价(MNA)用于住院老年T2DM患者营养筛查的结果。方法采用连续定点抽样,对于符合人选标准且获知情同意的268例老年T2DM患者在入院次日晨分别采用NRS2002和MNA进行营养筛查。结果268例患者全部完成NRS2002和MNA。用BMI中国标准判定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7.8%、34.7o,4和12.0%;NRS2002筛查显示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0.2%,MNA筛查显示营养不足发生率为33.2%,两种方法筛查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458)。结论NRS2002和MNA均适用于老年T2DM患者的营养筛查。NRS2002更简便易行,可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状况,为指导老年住院患者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的方法,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对426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总分≥3分为有营养风险;体重指数(BMI) <18.5 kg/m2(或血清白蛋白< 30 g/L)为营养不足.调查营养干预情况,分析营养风险与营养干预之间的关系.结果 426例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30.5%和55.2%,其中老年期痴呆患者(80.6%,)、恶性肿瘤(79.1%)、肺部感染或COPD(71.2%)和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或肾功能不全75%)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426例患者中,199例(46.7%)接受了营养支持,其中有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75.8% (178/235),无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19.9%(38/191).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尤其以老年期痴呆患者更为突出,但临床营养支持却存在不合理性.因此,对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营养支持的规范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和简易微型营养评定(MNA-SF)用于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况筛查的适用性和结果.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的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获知情同意的307例患者于入院次日晨分别采用NRS2002和MNA-SF进行营养筛查.结果 307例患者均完成NRS2002和MNA-SF,NRS2002筛查显示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1.37%,MNA-SF筛查显示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28.01%,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4.98%.两种筛查方法在营养风险筛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RS2002和MNA-SF评分结果与BMI、Alb主要营养指标相关.结论 NRS2002和MNA-SF两种工具都是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营养评价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和微型营养评定法简版(min nutrition assessment short form,MNA-SF)对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情况,并评价两种工具适用性.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选取2012年3月1日-2012年4月1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外科(普外科、骨科、胸外科)和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内科和神经内科)65岁及以上新入院患者,使用NRS 2002和MNA-SF两种方法评估营养风险,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410例患者中,内科、外科及总体的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NRS 2002分别为45.8%,46.4%,46.1%,MNA-SF分别为43.7%,41.9%,42.7%;总体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NRS 2002高于MNA-SF (P<0.001).单独使用NRS 2002和MNA-SF方法对于内外科营养不良风险检出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921,0.764).单独使用BMI、Alb、CC均低估临床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均较高,NRS 2002和MNA-SF两种工具对于老年住院患者均适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住院麻风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情况,探讨营养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 NRS2002)、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指标对70例住院的老年麻风患者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NRS2002适应性97.14%,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不高,分割20.3%和9.4%;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趋势,麻风溃疡程度预示着有较高的营养风险.结论 NRS2002较为适合老年麻风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单独应用体质指数(BMI)和血清白蛋白(ALB)分级营养不良不能完全反映真正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方法 以2007年4月~2009年6月在北京医院住院的2517例老年患者(≥65岁)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第2天早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 2002),营养不足判断标准为体质量指数(BMI)< 18.5 kg/m2、血清白蛋白<35 g/L.结果 2386例研究对象完成NRS 2002筛查,其适用率为94.8%,其中包括呼吸内科466例,普通外科580例,神经内科549例,肾内科180例,消化内科301例,胸外科310例.营养风险(NRS≥3分)的发生率为28.2%,其中呼吸内科、普通外科、神经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和胸外科分别为27.5%、30.3%、28.5%、29.4%、25.9%和25.4%;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26.4%,呼吸内科、普通外科、神经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和胸外科分别为26.2%、29.8%、26.9%、28.3%、22.3%和22.9%.具有营养风险获得营养支持的比例为48.1%,其中呼吸内科、普通外科、神经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和胸外科的支持率分别为30.1%、85.2%、26.1%、18.2%、73.8%、64.9%.没有营养风险而获得营养支持的比例(NRS<3分)的比例为15.1%,呼吸内科、普通外科、神经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和胸外科的支持率分别为10.6%、25.2%、6.3%、3.8%、34.2%、17.4%.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比例大于4∶1.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临床上仍存在不合理的营养支持现象,应推广应用基于证据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以改善此状况.  相似文献   

9.
张晓芹  王红  王薇  周莉莉  方玉 《山东医药》2013,53(35):53-55
目的 调查住院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支持情况,分析其与肿瘤类型及肿瘤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76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对暂无营养风险者,每周重复筛查.出院后,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与不同肿瘤类型及肿瘤分期间的关系.结果 276例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分别为60.9%(168/276)和12.3% (34/276).不同类型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上消化道肿瘤(94.6%)、肝胆肿瘤(85.7%)、胰腺癌(80.0%)、头颈部肿瘤(75.0%)、下消化道肿瘤(57.7%);营养不足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头颈部肿瘤(58.3%)、上消化道肿瘤(21.6%)、肝胆肿瘤(14.3%)、下消化道肿瘤(11.5%)、胰腺癌(10.0%).Ⅰ、Ⅱ、Ⅲ、Ⅳ期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0、0、18.2%、69.5%,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分别为0、0、4.5%、14.0%.有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55.4%(93/168);无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1.9% (2/108).有营养风险并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肠外与肠内营养应用例数比为85∶8(10∶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的发生率较高,且与肿瘤类型及肿瘤分期相关.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支持存在不合理之处,应继续推广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营养指南及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营养支持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和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37例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分析营养风险发生率并跟踪营养支持的应用情况,比较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住院时间及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2.9%,营养支持率为20.7%,营养支持组2 w后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无营养支持组(P0.05);有营养风险患者中营养支持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无营养支持组(P0.05);无营养风险患者中无营养支持组营养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有营养风险患者中无营养支持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NRS评分为营养支持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积极的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入院时心脏手术患者的营养风险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在我院心脏外科手术的485例患者进行入院时的营养筛查,采用营养危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2002)量表。NRS评分≥3为有营养风险组(A组),3为无营养风险组(B组)。观察项目包括:观察一般临床资料(体质量指数、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等)与营养风险的一致性情况;住院期间患者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和术后住院时间≥15d);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监护时间。结果:①485例手术患者术前NRS2002≥3分者64例,占13.2%。②营养风险评分与入院时的营养指标有非常好的吻合性(P0.05),如体质量指数、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③A组发生不良临床结局的可能性明显高于B组;A组患者的监护时间明显比B组延长。两组在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可能性加大,并且监护时间会明显延长,因此患者术前的营养风险筛查值得医生们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简易营养评价法(MNA)是专为老年人设计的营养评估方法,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常用于住院患者,本研究探讨哪一种营养评估方法更适用于老年住院患者。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79名在内科老年病房住院的≥65岁的老年患者,分别应用MNA简表(MNA-SF)和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估,比较两种筛查方法的评估结果以及对临床营养治疗的指导作用,并分析与传统的临床营养指标相关性。结果MNA-SF评估,营养不良危险者55例,营养不良者42例,总的营养风险异常率54.2%,较NRS2002筛查(有营养风险69例,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NA-SF筛查的营养不良危险组和营养不良组的营养治疗率分别为29.1%和50.0%,而NRS2002的营养风险组的营养治疗率为49.3%。常用的营养指标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变化、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与两种营养评估结果的相关性低(γ=0.09~0.48),上述指标的异常对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无可靠的提示作用。结论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同一个患者群体MNA-SF可发现较多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而NRS2002筛查结果异常对营养治疗的指导意义更大。常用的营养指标如BMI、血清蛋白不是可靠的营养风险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围手术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情况、营养支持情况进行调查探究,了解围手术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管理现状,为营养干预质量提升提供指导。 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收治手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与临床资料收集分析,了解其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情况。 结果本次纳入研究的患者684例,年龄平均(58.65±12.25)岁,体重指数正常者占60.09%,体重异常者占39.91%。从体重指数来看,营养不良风险位于前3位的临床诊断为食管癌(13.46%)、胃癌(17.09%)、肠癌(18.06%)。NRS2002平均分为(4.26±1.84)分,35.67%的患者NRS2002评分≥3分,以肠癌、胃癌、食管癌为主。266例(38.89%)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营养支持,其中肠外营养占79.70%。NRS2002评分≥3患者中71.72%接受营养支持,NRS2002评分<3患者中20.68%接受营养支持。食管癌(32.05%)、胃癌(56.96%)、肠癌(56.25%)、肝癌(29.59%)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比例较高。营养支持后患者营养指标水平高于营养支持前(P<0.05)。 结论围手术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较高,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存在积极影响。目前虽然有部分消化道癌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了营养支持,但从整体来看营养支持仍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微型营养评估表(MNA)、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对某医院老年医学科新入院老年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以明确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现状和营养筛查工具的适用性,为基层医院临床营养筛查提供科学证据.方法 采用连续定点抽样方法,收集患者一般信息,使用NRS2002、MNA、MNA-S...  相似文献   

15.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制定的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营养风险筛查方法2002(NRS2002),是可以预测住院患者的临床结局,判断是否需要营养干预的一种有效工具,被ES—PEN推荐为住院患者营养筛查的首选工具。营养风险是指与营养因素有关的出现临床并发症的风险,而不是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通过发现患者的营养风险,可以预测患者的临床结局,监测患者使用临床营养支持的效果。而目前国内营养支持治疗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不合理性。该文旨在对NRS2002及其在国内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情况等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风险、营养支持及疗效.方法 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人院后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估营养状况.营养支持分2组:溃疡性结肠炎综合治疗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综合治疗+肠内营养.监测0-4周营养指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50%以上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综合治疗+肠内和肠外营养方案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及营养治疗指标效果好,显效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结论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综合治疗的同时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效最好,应鼓励患者适量进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并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进行比较。方法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4月~10月新入院肺结核患者200例,在入院2天内和住院2周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初查和复查,并按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研究组(90例)和对照组(110例),比较两组营养不足、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营养不足判定标准为体重指数BMI18.5kg/m2、血清白蛋白sALB30 g/L。结果总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分别为82%(164/200)和43.5%(87/200)。刚入院时研究组的营养风险发生率(88.9%)比对照组高(76.4%),P0.05;治疗2周后复查,两组的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P值均0.01,研究组(53.3%)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39.1%),P0.05;营养不足率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值均0.05。结论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较高,应推广和使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方法,作为临床实施营养支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