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隧道式小切口三联术治疗白内障并发青光眼46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切口三联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不同类型的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42例46眼,行小梁切除联合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术后1wk矫正视力≥0.5者占85%,1mo后矫正视力≥0.5者占87%,1wk平均眼压(2.24±0.35)kPa,较术前降低3.12kPa,1mo平均眼压(2.13±0.27)kPa,较术前降低3.23kPa,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wk角膜散光为1.69±1.05D,术后1mo角膜散光0.65±0.77D,功能性滤过泡占89%。结论: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压控制好,术后角膜散光小,视力恢复满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 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24例(35眼),采用透明角膜或巩膜隧道切口,晶状体核原位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35眼中32眼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术后1月矫正视力≥0.5者26眼(74.28%),手术后眼压控制稳定。结论 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提倡早期手术,术中注意保持原有滤过泡的功能,采取有效措施减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失,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增视效果好,术后眼压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78例(81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超声乳化、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及房角分离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三月视力提高65只眼,有效率80.24%,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六月视力提高69只眼,有效率85.19%,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六月本组病例的眼压控制率为97.53%。术后六个月68眼形成扁平滤过泡。手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无菌性炎症、前房出血等,经治疗后缓解。讨论超声乳化、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及房角分离术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视度数在-8~-23D的110眼行有晶体眼前房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前后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房角镜、人工晶体及透明晶体情况。并对上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术后随访12月。结果110眼均成功植入前房人工晶体。裸眼视力术前0.01~0.1,术后82.73%≥0.3,33.64%≥0.6。术前眼压(13.54±2.64)mmHg,术后眼压(14.23±2.79)mmHg;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前:(3108±297)个/mm2,术后(2877±301)个/mm2;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超高度近视。手术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及可逆性。  相似文献   

5.
王霞 《临床眼科杂志》2003,11(6):536-537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三联术 )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4 0例 (4 6只眼 )不同类型的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视力 0 .5以上者 4 2只眼 ,占 91.3% ,术后平均眼压 (2 .13± 0 .6 4 ) k Pa,较术前降低 3.5 4 k Pa,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功能性滤过泡为 93.4 8%。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眼压控制好、术后视力恢复满意、并发症少的优点 ,是值得推广的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青光眼白内障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简称三联手术)的疗效。方法:对56例6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三联手术并观察其术后疗效(包括矫正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术后随访2~36(平均22)mo。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02~0.25者12眼(19%),视力在0.3~1.0者50眼(81%),术后眼压控制者60眼(97%),仅2眼眼压为21.87与22.15mmHg,但可通过局部药物控制。术后7d54眼(87%)呈扁平的功能性滤过泡,6眼呈泡状滤过泡,2眼滤过泡不明显。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29眼(47%),前房渗出9眼(15%)与浅前房6眼(10%)。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三联手术是一种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的安全有效且并发症较少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以下简称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各种类型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7例(128眼)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手术并发症和滤过泡情况。结果:术后视力迅速恢复,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随访6mo~2a,113眼≥0.5(88.3%);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11眼术后眼压<20mmHg,16眼加滴1~2种降压药后眼压控制满意且稳定。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性滤过泡83.6%。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不但能良好地控制眼压,迅速恢复视力。而且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广,在白内障青光眼并存情况下采用超声乳化三联手术是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杂性眼外伤或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Ⅱ期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式临床疗效,评估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41例(41眼)因复杂性眼外伤或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分别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8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17眼、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6眼,术后平均随访10月。结果41例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接近术前矫正视力。其中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8眼中最好视力≥0.5者(44%),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17眼中最好视力≥0.5者9眼(53%),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眼中最好视力≥0.5者2眼(33%)。结论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式的选择,主要应根据患者的瞳孔大小、眼压、房角结构及患者全身情况选择术式,2种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式临床疗效,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的视力与角膜及眼损伤程度及术后散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ang F  He S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5):271-273
目的:总结54例玻璃体切除后无晶状体眼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分别采用传统角巩膜缘切口(31只眼)和巩膜隧切口(23只眼)行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时间3-21个月。结果:54例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接近术前矫正视力,其中术后裸眼视力>1.0者11只眼,术后矫正视力>1.0者16只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行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过程平稳;与传统角巩膜切口比较,术中眼压维持稳定.,术后手术性角膜散光度较小。结论:采用传统角巩膜缘切口和巩膜隧道切口行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均良好,两种手术切口比较,以巩膜隧道切口行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更加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0.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青光眼滤过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6例 (2 0只眼 )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术后分别对视力、眼压、视野、前房及结膜滤过泡等观察检查 ,平均随访 18个月 (6~ 38个月 )。结果 矫正视力 ,术后≤0 .0 2者 15只眼 (75 % ) ,0 .3~ 1.0者 17只眼 (85 % )。眼压 ,术后随访平均 (12 .86± 4 .5 6 m m Hg(1mm Hg=0 .133k Pa) ,比术前用药后眼压 (2 8.4 7± 6 .6 7) mm Hg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t=4 .97,P <0 .0 1)。视野检查无进行性损害 ,周边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 ,结膜滤过泡 型 16只眼 (80 % )。术后并发症 ,早期虹膜炎反应及轻度角膜水肿 ,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可安全有效的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卫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9):1760-1761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小梁切除术(简称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26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联合手术,术后观察视力、房角、眼压及滤过泡和并发症情况,随访4~10mo。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房角可见不同程度的开放,周边虹膜粘连范围缩小,所有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2眼存在功能性滤过泡,主要并发症是前房出血、短暂角膜水肿。结论:采用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行囊外摘出术与超声乳化吸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分为A组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9眼,B组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3眼。于术后1周、1、3和6月随访检查矫正视力、眼压、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B组明显优于A组(P<0.01)。术后6个月B组眼压下降明显优于A组(P<0.05)。术后角膜散光A组>B组(P<0.05),滤过泡及并发症2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术较囊外摘出术临床效果良好,超声乳化吸出术术后角膜散光小,视力恢复迅速且稳定,长期观察眼压控制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中单切口术式和双切口术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28例(31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例分为A、B两组.A组(单切口组):15例(17眼),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乳+ IOL植入+小梁切除术;B组(双切口组):13例(14眼),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乳+IOL植入,上方做传统小梁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情况,随访3-6月.结果 术后随访3-6月,两组视力均有提高.眼压:A组术前平均眼压33.21 mmHg,术后16.24 mmHg;B组:术前平均眼压34.25mmHg,术后15.74 mmHg.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两组均有明显差异性;术后平均眼压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性.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功能性滤过泡数量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超乳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单切口和双切口术式均有良好的降低眼压、提高视力的作用,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摘除术对眼内压的长期影响。方法对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69例69眼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颞侧角巩膜缘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称ECCE组)(18例18眼)、颞侧角巩膜缘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简称角巩膜缘超声乳化组)(25例25眼)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简称透明角膜超声乳化组)(26例26眼),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分别观察眼压和视力并进行比较。结果ECCE组、角巩膜缘超声乳化组、透明角膜超声乳化组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平均眼压升高分别为2.75mmHg,1.82mmHg和1.68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视力改善分别为12眼(70.6%)、23眼(92.0%)和24眼(92.3%);ECCE组与角巩膜缘超声乳化组和透明角膜超声乳化组比较,术后效果低于两种超声乳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种超声乳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05)。结论抗青光眼滤过术后三种白内障摘除术术后眼压均可有效控制,视力改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尤其是经透明角膜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长期对眼压影响小,视力恢复快,是目前此类白内障手术的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43例(46眼)白内障患者,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等眼部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43例(46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有效保留了原有功能性滤过泡,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可在提高视力的同时保持原有滤过泡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技巧及效果分析。方法:我院2007-01/2010-12对87例87眼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白内障的病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6mo,分析术后视力、眼压、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mo,87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78眼(90%)视力≥0.3;术后眼压均较术前下降;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15眼,17%)、虹膜反应(11眼,13%)、前房出血(5眼,6%)、后囊膜混浊(10眼,11%)。结论:对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出现的白内障,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显著提高视力,保持滤过泡和眼压的稳定,恢复眼前节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7.
青光眼滤过术后经角膜切口的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福军  徐格致 《眼科》1999,8(3):131-132
目的:介绍经角膜小切口的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及产观察。方法:对23例23只眼施行手术,上方角膜缘内1mm处,做6-7mm弦长切口,信封式或连续环形撕囊,水力分核娩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23只眼术后视力全 膜散光为1.13D;眼压术前术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角膜小切口治疗青光眼滤过后的白内障能取得良好效果面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软性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132例148眼,行鼻上或颞上象限角膜遂道切口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39mo,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患者132例148眼术后视力恢复较满意,术后1wk矫正视力<0.05者8眼(5.4%),0.05~0.3者26眼(17.6%),~0.6者72眼(48.6%),~1.0者40眼(27.0%),>1.0者2眼(1.4%)。手术后眼压稳定,平均眼压15.23±3.42mmHg(1mmHg=0.133kPa)。手术并发症为早期角膜水肿及虹膜反应,均较轻,2~5d内消退。结论:经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散光小,并发症少,眼压控制好,在对青光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复杂情况方面似有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术后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和人口晶状体植入术的技巧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对25例(28眼)青光眼术后发生白内障者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或合并小梁切除术。手术切口根据结膜滤过泡及眼压的情况选择巩膜隧道及透明角膜缘2种,随访3~12月。结果 术后视力明显提高,67.86%术后矫正视力达0.3~0.8,所有患者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青光跟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同时强调保护角膜内皮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