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对于发展灌溉农业、缓解水资源短缺、实现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战略目标等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目前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状况以及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工程技术与高效用水调控技术等主要措施,分析了当前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存在的问题与今后进一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被列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考核指标之一,做好相关测算与评估,对科学确定灌区节水潜力、促进节水灌溉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这一概念及其重要性,其后就首尾测定法、典型渠段法两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围绕某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展开论述,以期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节水灌溉发展新形势需要,动态跟踪与评估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对于加强用水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红线"考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方法、测算分析网络构建,突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过程管理与成果把关的重要性,分析了"十二五"以来全国、各省、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灌区灌溉用水效率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邵自平 《中国水利》2012,(1):66-66,68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灌溉大国,却面临着水资源短缺这一无法回避的水情.同时,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6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农业灌溉技术落后反过来又加剧了水资源危机.特殊的国情和水情决定了必须走节水之路.近年,我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节水灌溉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灌排企业在节水灌溉商潮中抢抓机遇,奋勇向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对需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灌区引黄需水量,有利于为黄河管理部门编制中长期水量调度方案提供决策依据,便于协调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文章通过计算三义寨灌区主要作物理论灌溉需水量,结合灌区灌水现状推算灌区引黄灌溉净需水量,从而求得不同灌溉水利用系数时灌区引黄需水量,定量分析得出灌溉水利用系数每提高0.01灌区引黄节水量及增加的灌溉面积和粮食产量,对缓解灌区水资源危机和保障粮食核心区生产安全意义重大。建议今后从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即工程因素、自然因素、灌溉管理水平、灌溉技术水平、农艺节水技术等方面采取措施,增加投资和加强管理来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6.
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是一种可评价灌溉节水效率、节水潜力等的指标,其对农业节水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际的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运用中,需要对具体的分析方法进行掌握,确保运用效果。故此,展开对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方法的简单分析,并对几种方法的比较和测算类型等进行阐述,再结合实例,对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运用进行阐述,旨在综合提升农业节水效率、发挥节水潜力,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农业用水计量率较低、作物净灌溉用水量较难量测的现状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灌溉用水效率考核指标的复核工作缺乏有力抓手。针对净灌溉用水量难以准确测算的问题,在考核指标复核技术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提出融合"遥感反演-实地监测-计量经济学模型测算-数据综合分析"四位一体的方法,通过基于遥感蒸散发模型的ET测算、典型灌区直接量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多学科方法数据对比分析,实现准确、快速测算区域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研究结论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用水效率指标考核提供复核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玉米膜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灌溉用水60.0m^3/亩,与当地现状玉米滴灌溉定额相当,滴灌灌溉水和现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95及0.65,比彰武县水资源管理制度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32大。2015年规划水平年项目取用地下水4233万m^3,项目实施后与现状相比增加农业灌溉取水量483万m^3,新增用水较少,用水合理。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深刻剖析和掌握农业灌溉过程中不同环节的用水状况,为科学准确地计算出阿拉善盟农业灌区节水潜力,正确制定合理可行的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节水灌溉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江阴市开展了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工作。采用首尾测算法,计算净灌溉用水总量占毛灌溉用水总量的比值,得出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通过测算与分析,科学评价江阴市"十二五"期间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与灌溉节水潜力,建立了灌溉水利用率测算评价网络体系,保障了江阴市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