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ARM和GPRS的路灯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城市照明设施的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夜间行人安全,采用ARM嵌入式技术与GPRS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无线路灯监控管理系统,他包括远程终端单元(RTU),GPRS网络,Internet和监控中心.利用GPRS模块和基于μClinux操作系统的32位ARM处理器实现RTU的功能;RTU与监控中心之间的数据通过GPRS网络和Internet来传输;监控中心PC机上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显示子站的地理位置.试验表明,该系统解决了ARM嵌入式系统、GPRS网络、Internet之间的通讯问题,实现了实时监控路灯状态的目的,对远程实时监控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莉  赵闯  王涛 《硅谷》2012,(5):88-88
目前,国内很多的油田各油井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环境又十分的恶劣,在这样的条件下,还是一味的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或者是有线方式对抽油机进行监控,使得成本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GPRS通信技术在逐步应用到抽油机的远程监控系统,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则主要针对于GPRS信息技术在抽油机远程监控应用的系统结构以及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基于GRPS通信网络的管网无线监控系统是无线管网实时数据SCADA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远程管网无线监控,通过多线程的完全并发通信,采用高性能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的远程测控终端RTU,能满足绝大部分工厂、石油输送、水利水渠等领域的远距离管网遥测、遥信、遥控、遥脉、遥调需要,可以在几秒钟时间内同时获取成百上千个监测点的各种数据,如压力、瞬时流量、累计流量、温度、频率等,并完成遥控、遥调功能,具有常规有线系统无法比拟的无线管网监控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配电监控网络数据传输速率低、监控手段单一、系统通用性低等问题,对配电房中数据采集技术、RS485通信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配电房监控系统.利用ARM为控制核心的嵌入式操作平台,对配电房中电参数和环境参数进行采集,实现基于Modbus通信协议的现场监控与基于GPRS的远程监控.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快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对配电房进行现场和远程的实时监控,其人机终端操作简单、界面美观、通用性强.经实际应用,该系统满足了配电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利用GPRS技术如何实现燃气智能抄表和管网设备的安全监控,以及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网络结构,各部分的组成、功能。  相似文献   

6.
ARM的远程流量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以远程流量监控系统嵌入式系统为核心,利用串行RS485总线与现场流量仪表相连,上层则直接接入Internet网络,授权用户可在Internet任意节点应用浏览器访问系统,实现远程流量监控的目的.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嵌入式系统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中直放站的监控分散、实时性差等问题,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ARM微处理器LPC2214与μC/OS-Ⅱ操作系统设计了直放站远程监控仪.系统主要由ARM监控平台和通信模块两大部分组成.根据直放站的远程监控要求,重点讨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通过SP3232E实现RS232本地通信,LAN91C11实现了以太网远程通信的技术实现方法.通过实验测量表明,系统实现了对直放站运行参数的采集、标定与配置等远程监控工作,且数据量大、实时性好、工作可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GPRS无线路由技术以及中国移动ONE-NET平台为核心,研制一套实验室快速温变箱远程监控平台,以达到实验室的无人值守与远程手机APP监控功能。【方法】采用中国移动M8321P型号的GPRS无线路由模块,组合STM32单片机以及W5500网络模块从银河快速温变箱以太网端口读写控制命令,依托ONE-NET物联网平台,云端智能调控系统,与实验人员手机APP进行数据交互,实现远程监控。【结果】该系统能够把快速温变箱的设置数据、状态数据、报警信息真实无误的传送到远程手机APP,并通过手机报警提醒实验人员,实验人员可通过专用APP账号发送远程关断等控制命令。【结论】建立于成熟GPRS技术的该系统稳定可靠、方便快捷,实现对实验室大型装置的远程控制,对有效解放实验室的人力,降低试验故障能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撑。~([1])  相似文献   

9.
设计一种基于ARM微控制器的科氏流量计远程监控系统,利用以太网组建一个控制网络,基于三维力控组态软件开发设计,上层用户可通过三维力控操作控制网络中的任何一个嵌入式设备来远程监控工作现场的科氏流量计,嵌入式设备与现场的科氏流量计之间用CAN总线挂接。该系统充分利用三维力控、ARM以及CAN总线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了基于GPRS无线网络ARM微处理器技术的四站装备远程保障系统设计方案。即通过使用GPRS无线通讯技术实现远程监控中心、管理人员对四站装备远程实时监控,并且可以远程识别故障装备,能极大提高故障装备维修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光纤系统的微弯损耗原理,通过对光纤智能结构进行承载,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试验系统接收到的包含光纤智能结构变形信息的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变形位置判定.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和处理光纤智能结构的变形信息,确定变形位置.  相似文献   

12.
在预制有缺陷的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玻璃钢板缺陷表面覆盖碳纤维智能层,将玻璃钢板有缺陷一侧置于弯曲受拉面,对玻璃钢板进行单调弯曲破坏试验和等幅弯曲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在单调弯曲破坏试验过程中,碳纤维智能层电阻的变化存在明显的拐点,该拐点即为玻璃钢板预制缺陷尖端发生开裂形成裂纹的瞬时,裂纹形成前,碳纤维智能层电阻随玻璃钢板表面缺陷张开值线性增加,裂纹形成后,碳纤维智能层电阻随玻璃钢板表面缺陷张开值不再线性变化,呈陡增趋势;在等幅弯曲循环试验过程中,碳纤维智能层电阻变化在玻璃钢板预制缺陷尖端开裂前表现为等幅循环,但开裂后表现为增幅循环;通过对比碳纤维智能层电阻在玻璃钢板预制缺陷尖端开裂前后的不同变化规律,可以实现对玻璃钢构件的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13.
空心光纤用于机敏结构自诊断、自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的是在机敏结构中利用空心光纤灌注胶液的方法来进行复合材料损伤、断裂的自诊断、自修复,对空心光纤的传光机理做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运用这些特性对整个系统的总体方案作出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堤坝形变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堤坝长距离,大范围和形变隐患实时监测的难题,本文提出采用分布式受激布里渊散射光纤传感技术的监测系统,介绍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实验仪的数据采集原理,分析了数据结构流程,以黄河堤坝的监测为例,构建了基于Omnisens的DiTeSt分布式光纤传感仪的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的数据库由原始传感数据源、数据库、用户输出和用户操作四部分组成,能对实时监测和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为堤坝安全监控专家系统提供重要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综合介绍了近年国外关于低衰耗的色散补偿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用于恶劣环境的碳涂覆和氮化硅涂覆光纤的研究;光纤带制造技术包括光纤带的结构、涂层、性能、生产工艺,大芯数光纤带状光缆包括层绞式松管、中心松管式、骨架式、干缆芯带状光缆的设计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以嵌入式监控终端、用户手机和远程监控中心计算机构建的无线监控系统的设计.着重论述了无线模块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方法.介绍了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和接收短消息以实现对现场设备的监控方法;分析了如何依靠无线模块经过GPRS网络与接入Internet的固定IP计算机建立连接并进行通讯.结果表明,在现有的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的区域,利用本系统可以完成对现场设备的在线数据采集、远程无线数据传输与监控.在露天场所、野外、移动作业环境或有线网络无法接入的地点建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时,基于GSM/GPRS网络的嵌入式远程无线监控解决方案具有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光纤机敏复合材料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良  郭照南 《材料导报》2000,14(2):17-19,16
介绍了光纤机敏复合材料与结构的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以及可用于光纤机敏复合材料与结构的常见的光纤传感器及传感阵列。  相似文献   

18.
19.
研发了一种智能化的无创心血管参数诊断系统.该系统应用动脉弹性腔模型和血液动力学理论,可以对10个重要的心血管参数进行测量.采用了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技术,克服了目前其他同类仪器体积大、测量参数单一等缺点.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与软件流程.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该系统在30个人中进行了初步实验.结果证明,该仪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与参考仪器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可达到0.95,重复性误差最大为2.36%,所获得的参数能较好地评价心血管功能状况,系统可运用于临床诊断和家庭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源光纤环路的光缓存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个低噪声的EDFA,结合0.8nm的窄带光滤波器,采用长为10439m的标准单模光纤,构成了一个有源光纤环路.对其输出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信号复制能力.基于此设计了一个光缓存单元,描述了其存储原理,定义了其单位缓存时间和最大缓存时间,实验表明该光缓存单元实现了光脉冲信号的缓存,单位缓存时间约为50 μs,复制光脉冲个数在500个以上,相应的最大缓存时间约为25 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