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道庄矿为典型的地下转露天开采矿山,经过前期几十年的地下无序开采,目前在露天台阶下方形成了大量极复杂地下采空区。针对采空区分布特征,建立了一套地下和露天联合监测的48通道微震监测系统。通过长期现场监测,确定了微震事件率、微震定位事件空间聚集度、微震b值、微震分形维值、能量指数-累计视体积和微震事件时间熵的六个微震预警参数及“三个数值四个趋势”的预警阀值。同时,对矿山典型的岩体工程灾害进行了监测预警分析,证明了该预警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建立的微震监测系统多次对地表台阶开裂、塌陷和井下冒顶片帮等进行了监测预警,保证了无地压灾害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三道庄矿为典型的地下转露天开采矿山,经过前期几十年的地下无序开采,目前在露天台阶下方形成了大量极复杂地下采空区。针对采空区分布特征,建立了一套地下和露天联合监测的48通道微震监测系统。通过长期现场监测,确定了微震事件率、微震定位事件空间聚集度、微震b值、微震分形维值、能量指数—累计视体积和微震事件时间熵的六个微震预警参数及"三个数值四个趋势"的预警阀值。同时,对矿山典型的岩体工程灾害进行了监测预警分析,证明了该预警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建立的微震监测系统多次对地表台阶开裂、塌陷和井下冒顶片帮等进行了监测预警,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针对酒钢桦树沟矿区存在的单次爆破矿量少、掘采比高等问题,依据其采场结构参数,采用实验室模拟放矿试验和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适合桦树沟铁矿的大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桦树沟矿区采用大结构参数后,回采率指标可以稳定在85%以上,放矿效果比较理想;同时结合镜铁山桦树沟矿区现有生产设备状况,从生产准备、爆破、大结构参数过渡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矿区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大结构参数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而且经济上是合理的。研究结果对于采用崩落法生产的矿山探索应用大结构参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广西大厂矿区采矿诱发的地压与微震灾害预防问题,在"十一五"期间进行了"92号矿体开采区域灾害微震监测与灾害控制"专题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总结了矿山开采过程中地压活动特征与微震诱发机制,介绍了矿山地压与微震分析和预防方法,为矿山安全生产提出了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利用IMS微震监测技术,建立漂塘钨矿地压微震监测系统,通过在矿区+496、+388和+268中段分别安装5台单通道检波器和1台三通道三向检波器,整体监测漂塘矿区多个中段的地压微震事件,实现了对漂塘钨矿矿山岩体微震活动24h连续监测,获取了大量微震事件的时空数据、误差、震级以及能量等多项震源参数,成功对危险区域进行预警,为矿区安全生产和开采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矿山监测范围内多参量预警技术,总结适合于矿山的预警阈值.基于矿山厂2018年建立的30通道微震监测系统,采用人工爆破试验校正系统设置参数;然后通过对采集数据的筛选处理,构建了有效微震事件库,并结合现场地压活动状况,对微震事件从微震时间序列、空间分布与演化、定量地震学参数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时序集中度高值区Q时 >1、震中集中程度 Q空 低值区Q 空≤100、地震学参数b≤0.27、βn高值区βn ≥5.0和η高值区η≥1.05确定为矿山厂微震监测系统的预警阈值,从而实现矿山厂地压灾害监测预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基于矿山微震监测结果,首先分析了矿区范围微震活动性规律,结合微震事件的基本统计、空间分布、时间序列演化过程和敏感预警特征参数等多个指标,将监测范围内的采空区在空间上划分为4个分区,再对各分区范围的微震事件进行研究,采用频次特征、能量特征、时间序列特征、D-t分布特征、βn分布特征、η值特征、CUFIT模型特征多指标综合分析法,以权值评分的形式,对各分区的稳定性分别进行分级和评价。该方法充分发挥了微震监测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能对震源三维定位、进行预测预报等特点,为采空区稳定性评判、综合治理和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微震监测技术对承德铜兴矿业下三中段采空区周边主巷道顶板裂缝区域进行监测,监测过程中有效预警了该区域发生的顶板冒落事件,通过对微震监测数据验证分析,可知监测区域内微震事件聚集程度以及微震事件数量变化、微震事件能量指数、岩体累积视体积与能量指数时间变化均可用于后续对承德铜兴矿业采空区周边巷道岩体稳定性分析与地压灾害危险预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红透山铜矿微震监测系统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红透山铜矿岩爆等地压灾害频发现状,建立深部地压微震监测系统,对微震活动性与采矿活动之间的关系、微震事件的空间活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累积视体积和能量指数对大尺度岩体破裂进行了预测研究.采用人工定位爆破的定位结果表明:微震监测系统的定位误差小于10m,能够满足矿山微震监测的需要.微震活动性主要分为2个平静期和3个活跃期.并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微震活动性呈现主震——余震型模式.大尺度岩体破裂前存在孕育期和预警期,能量指数快速下降,累积视体积持续增长,可以看作岩爆和大尺度岩体破裂发生的前兆.通过能量指数和位移分布云图,可以对岩体发生灾害的潜在危险区域进行判断,指导矿山进行重点防护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王永茂 《金属矿山》2000,(11):14-16
通过对酒泉钢铁集团公司镜铁山铁矿桦树沟矿区生产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东西区采场之间及其与深部开拓工程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桦树沟矿区合理的矿石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