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丹  潘春芳  王晓珍 《甘肃农业》2005,(12):123-124
本文对农耕文化与农耕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区分,分析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旅游中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城市化、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农拼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农村逐渐成为遥远的记忆,人们开始追求归园田居的生活方式,以农村自然环境为背景而建立的农耕文化园成为人们农村旅游的一大去处。溯源农拼文化,探究农拼文化主要类型的利用和农耕文化园的功能,探索农耕文化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4.
5.
赵潘  刘卫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93-9394
从中原农耕文化的角度将中原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对塑造河南企业文化的影响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农业考古》2021,(4):241-247
中华农耕文化孕育于中国传统农业之中,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中国早期主要哲学流派对农业生产实践的认识,从新的视角探究传统农耕文化对这些哲学流派主要思想观点的影响,提出传统农业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基础,传统农学思想中的"天人关系"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之精华,至今仍对当代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农耕文化的时空特征表现为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延续性、乡土普世性;农耕文化的行动法则主要为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以叙述地中海气候及其相应的植物为开端,从当地农作物的品种、作物栽培和加工技术等方面论述地中海农耕文化的衍变历史,揭示出发生在地中海地区的若干次农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同时通过将之与世界其它主要几个农耕文化相比较印证,希望对亚洲和非洲如何更快地发展自身农业的问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徐峥 《乡村科技》2021,(3):30-31,34
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能带领乡村在浓厚的文化底蕴中发展,脱离文化氛围则无法给乡村持久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湍口镇为例,为保护与传承小麦文化,结合时代特点和乡村振兴战略,针对目前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文旅融合、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和传承人队伍建设等对策,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注入活力,为临安...  相似文献   

10.
中华农耕文化是我们祖先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具有整体观念,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强调可持续发展,依靠自然规律来运行。我们祖先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物质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体系。在农艺、农具、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生态农业等方面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农业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国家粮食安全、循环农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农民收入、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汲取营来加以解决,因而,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云南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民、富民、稳国、强国而王天下是中国农本思想的核心,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强化了农耕文化稳定和谐的价值取向,促进了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历史是不能被割断的,厚重的中国农耕文化对当今我国国民修身养性,传承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走生态文明之路依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在于对个人修养和品德的培养,对勤俭至上的推崇;云南农耕文化在传承云南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秩序与和谐仍然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智慧,云南农耕文明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能够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使人类获得更多的利益,但资源和自然规律的约束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活动所无法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选择鲜为人知的神秘原始的独龙族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学和少数民族文化学原理,探讨独龙族及其农耕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独龙族的祖先,充分利用独龙族文化系统中有利于自然保护的积极因素,构建独龙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模式,提高自然保护成效,促进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不断蔓延,严重影响每个人生活的今天,研究这一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对人类社会改造进而过渡到生态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保护全国独有的民族景观文化具有突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国栋 《农业考古》2020,(2):95-101
西藏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其茶园面积也在快速增加,茶产业正快速发展。目前,从“人-经济-社会”的三维角度看,西藏茶文化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但却十分必要。其必要性来自于更宏大的机制。本文核心脉络是从西藏茶及其文化的的生态性、文化性、产业性,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与功能性分析等多个角度展开对西藏文化产业“三维成长与动力理论”模型的解读,并引出关于对人类社会的“人-经济-社会”的三角正反馈互构机制的讨论。本文认为:西藏茶及其文化具备生态基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茶叶在西藏的出现是人与生态环境博弈的重要结果、茶叶在西藏的使用生动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西藏的茶叶贸易受生态性的制约;西藏茶文化与产业结合形成茶文化产业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三维成长与动力理论”模型中,生态是吸引力与基础,文化是精华与“密码”,而旅游则是纽带与筋骨,西藏茶文化产业是对“生态+文化+旅游”三维成长与动力理论模型的一项较好的检验;三个主要维度的讨论肯定了西藏茶文化生态旅游在该理论模型中的功能与发展路径;推进西藏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符合“美丽西藏”建设范畴,而且从“人-经济-社会”的三角正反馈互构取向看,它也是“美丽西藏”建设的重要动力和活力;该三角正反馈互构取向呼唤着关注人类社会终极方向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农耕文化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明明  徐广才 《农学学报》2015,5(12):115-120
农耕文化是历经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资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全面地认识农耕文化资源、科学合理地推进农耕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利用,是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农耕文化资源的研究,重新认识农耕文化的内涵,明确农耕文化资源的主要类型,针对当前农耕文化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辨析了农耕文化产业化开发的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提出了农耕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核心路径——农民参与主体化、融资渠道多元化、特色开发乡土化、产品设计精品化、产业经营品牌化、环境建设生态化和产业发展国际化。研究为实现农耕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道德根植于文化而又高于文化。道德以文化的形式协调着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关系。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审视德育,德育不仅是“人”成长的文化生态,而且它自身也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德育的改革就是谋求德育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确保德育功能的正常发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与社会演变的产物,其记录并保存着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反映出村落的文化内涵,体现出地方人群的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念,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特征。西河古镇传统村落在区位地理格局、聚落整体景观、建筑空间、生产方式及文化内涵与形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文化景观意象,圩田水利环境、政治交通职能、地域文化及经济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其文化景观的演变,古镇的聚落空间功能、环境营造特征、文化呈现形式等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而改变。合理保护与开发西河古镇的文化景观,能够促进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继承与弘扬,是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源自于中华传统农耕文明,新时代农民丰收节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新时代农民丰收节对促进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深化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紧紧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弘扬新时代农耕文明的开拓创新精神;二是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新时代人们对“道法自然”思想的认识;三是紧紧抓住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提升新时代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用文化分析法分析文化属性,可以清晰地看出现代西方文化在征服自然过程中造成的对自然的破坏,它是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危机是西方现代文化危机。人类要摆脱生态危机的困扰,必须转变文化范式。生态文化是合自然性的文化。它在物态层面是以生态技术为支撑的绿色产品,在制度层面是有限制的市场经济,在行为层面实行循环生产和适度消费,在心态层面是整体主义的自然观。当前应着眼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文化的转型和升华,达成文化的历史性超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9.
耕读文明是我国的软实力,耕读教育是涉农高校的必修课,实施耕读教育有利于传承农耕文化、涵养生态素养,培育具有知农爱农情怀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乡村建设者。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将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相融合,以耕读教育共同体为平台,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文化育人,在平台、机制、师资和基地建设上精准施策,率先打造了以“耕读传家”德育品牌建设为抓手,以培养知农爱农情怀为核心的首都耕读教育体系,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作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禾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是支撑当地苗族、侗族人民生存的文化,它体现了生态环境与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有机统一.禾能适应冷、阴、烂、锈等恶劣环境的稻田.摘禾、禾晾和禾仓的收储方式独具特色.禾改粘、粘还禾反映了当地群众对禾的依赖.黔东南苗侗民族是禾(糯)文化的传承者.当今世界糯稻栽培圈已逐步减少,而黔东南却以禾的形式把这些糯稻完整保存下来,它在中国稻作文化中独具特色,是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