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中医、西医护理院校本科课程设置状况,探讨高等中医院校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依据。方法: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内10所中医院校和11所西医院校的全日制护理本科课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类护理院校本科必修课程,西医院校开设的人文素养课程门数、学时数均高于中医院校(P〈0.05)。其他必修课程类型中、西医护理院校差异不大。选修课程,中医院校开设课程总门数、总学时数均高于西医院校(P〈0.05)。结论:中医、西医护理院校本科课程设置具有异同点,应顺应现代医学模式,建立具有护理专业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医院校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娟  王静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826-827
以探讨中医院校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目的,对1,604名中医院校高专大学生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医院校高专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同时也高于西医院校学生,心理障碍检出率为21.7%;认为经济困难因素,就业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心理问题在不同的年级、专业表现有一定的规律。大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大一、大三年级。中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由此得出结论:中医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值得心理健康工作者的重视,并建议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加强对高专学生的心理辅导,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3.
自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以来,许多中医院校和西医院校均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由于中西医临床医学是中医和西医融汇贯通形成的一种医学理论新体系,因此,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性的传承、发展中西医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人才[1-2]。评价模式是引导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指挥棒,  相似文献   

4.
中医院校西医诊断学教学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要,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又要掌握必需的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和技能.西医诊断学无疑成为中医院校中医类专业的主干课、必修课.结合本人多年从事西医教学实践,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医院校西医诊断学教学质量问题做一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5.
西医诊断学 (下简称西诊 )是高等医学院校医疗专业本科必须学习的一门临床课程。本人在高等中医院校从事西医诊断学理论及临床实践教学十多年 ,教授过中医本科、针灸推拿本科、中医骨伤本科和传统中医专业本科等专业的学生 ,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就此谈谈本人的教学体会。1 中医院校西医诊断学教学的特殊性  中医院校其目的是培养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 ,社会要求这些专门人才必须掌握西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西医诊断学的教学是在这一大前提条件下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丰富中医临床诊断手段服务。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基础医学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试卷及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了解试卷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贵阳医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抽取二本的A、D班和三本的F班《预防医学》期末试卷进行分析。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试卷结构信度、难度和区分度指标进行计算,并对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卷信度指标α=0.705,F=2221.129,P<0.001,试卷信度高,可靠性好。试题总体难度和区分度较好(P=0.66,D=0.28),但其中单选题和判断题难度和区分度偏小。A、D、F 3个班的平均分分别为70.08±9.22,70.77±9.17和59.75±10.15,A、D班成绩优于F班。二本统招班学生成绩优于三本统招班学生成绩。结论:本套试卷的总体质量较高,但部分题型的难度和区分度不理想。应更加注重应用型知识的考查,增加分析题和综合应用题所占比例;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三本统招班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论中医医德理念与中医药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医德理念是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伦理指南。当前,加强中医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势在必行,高等中医院校要弘扬中医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医医德理念,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医院校特色,加强中医药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培养新世纪高等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8.
中医院校图书馆是以中医药学图书为主,西医药学和其它学科图书为辅的专业性图书馆。随着祖国医学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院校图书馆内的中医学图书亦因本门类图书出版量激增而相应增多。在这茫茫浩翰的中医、中药书海中,应以何种方式、方法向读者提供所需要的医学文献和有关资料,确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作为中医科学研究指南和读书治学门径的中医院校图书馆编目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医院校高等护理教育刚刚起步,本科生专业思想相对西医院校护生更为不稳定,中医院校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对促进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调查中医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传播能力,客观地反映中医院校大学生语言能力、文化能力、交际能力、专业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中医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传播能力较低;学生中医药外语能力较差,尤其医学英语听说能力最为薄弱;学生跨文化传播意愿较强,但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学生比较注重运用交际策略和技巧,但在话题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程度,探讨相关教育策略。方法 选取某中医院校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分析579名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现状和其对教育教学策略的评价。计算文化自信现状问卷条目平均分,最高5分,最低1分。结果 中医药文化认知程度平均分3.24±0.69,情感4.48±0.58,对待西医文化态度4.90±0.60,相关行为4.39±0.84。6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缺乏中医药文化的教育,73.58%认为缺少相关实践教学。大学生喜欢的教育途径排序前三的分别是文艺视频、实践活动、网络媒体。结论 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水平一般,但对其有深厚的情感,对西医文化有正确态度,并且中医药文化的相关行为积极,愿意传承中医药文化。可通过开展视频网络教学、举办实践活动的教育形式增加大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论中医学教学方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为了提高西医院校学生的中医学教学质量,除一般的教学规律外,尤其要重视中医的思维特色,并在教学中,引入中医学的现代研究成果,实现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的互补与渗透,以培养具有中西医双重知识结构的人才,推进现代医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医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随机抽取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114人,调查分析医学生主干课程平均成绩、医学微生物成绩、传染病学成绩、流行病学成绩、传染病实习时间及传染病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结果显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得分(26.490±1.030)高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得分(21.730±1.400)(P<0.05),影响医学生知识技能得分的因素有主干课程平均成绩和传染病实习时间(P<0.05)。说明医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医学生的主干课程平均成绩和传染病实习时间为传染病知识技能掌握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综合素质现状,推进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本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自填问卷的调查方式,对一所综合大学预防专业本科学生的身心素质、学习素质和情感发展素质进行现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综合素质总体情况均在标准范围内,但大部分学生的外向度和自信心存在不足有待加强.提高预防医学本科学生素质,应结合预防医学特点,改革教育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社会实践和职业生涯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与特点.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蚌埠医学院633名五年制医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医学生学习倦怠呈中等水平,发生率为37.3%,男生发生率高于女生(P<0.05).男生倦怠总分明显高于女生(P<0.01);大学一年级学生行为不当评分均高于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P<0.05),大学四年级学生低成就感评分均高于其他年级(P<0.05);精神医学学生行为不当评分高于临床医学学生(P<0.05).结论: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学校、家长以及学生本身需要重视这个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寒湿瘀阻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各55例。西医组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照射联合吡罗昔康凝胶的西医方案;中医组采用电针联合复方南星止痛膏的中医方案。疗程均为21 d。并进行12周的随访。于治疗前、治疗后3 d、7 d、21 d和随访4周、8周、12周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价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身体损害指数评定量表(PⅡ量表)和寒湿瘀阻证评分。结果:中医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5.45%,高于西医组的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9,P0.05);中医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6.36%,优于西医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6,P0.05);中医组在治疗后7 d和21 d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西医组(P0.01);中医组在随访4周、8周、12周VAS评分均低于西医组(P0.01);与西医组比较,治疗后中医组JOA量表各维度评分(主观症状、运动障碍、日常功能活动受限)、总分和寒湿瘀阻证评分均低于西医组(P0.01);治疗后中医组腰前屈、腰后伸、腰侧屈、单腿直腿抬高、脊柱触痛、双侧主动直腿抬高、仰卧起坐评分和总分,较西医组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电针联合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寒湿瘀阻证,能显著改善患者下腰痛,提高腰的活动范围,恢复其功能,减轻症状,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且作用持久,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灸合暖宫贴对寒湿凝滞型痛经女大学生痛经症状、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寒湿凝滞型痛经女大学生8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艾灸合暖宫贴组,每组40例,共观察4个月经周期。采用中医痛经症状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患者治疗前、第3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第4个月经周期(停止治疗)的痛经症状、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的第3个月经周期,两组的中医痛经症状评分、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第4个月经周期,停止治疗后,西药组的中医痛经症状评分、VAS评分较第3个月经周期上升(P<0.05),但较治疗前评分降低(P<0.05);艾灸合暖宫贴组中医痛经症状评分、VAS评分和PSQI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合暖宫贴可以改善寒湿凝滞型痛经女大学生的痛经症状、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疗效具有持久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儿童肺虚感邪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52.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良好,可降低IgE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中药组给予辨证论治,西药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的疗效优于西药组(Z=-2.028,P=0.034);治疗后中药组椎-基底动脉流速、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凝血因子Ⅰ)、疗效评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评分、眩晕障碍调查表评分)等指标改善均优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χ2=4.000,P=0.046)。结论:辨证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改善脑部后循环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医学大学生生命质量与日常行为的关系,为改善和提高医学大学生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使用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MOS SF-36)和日常行为调查问卷,对北京中医药大学8个学院的20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 医学大学生总体生命质量、生理和心理领域生命质量的得分分别为:(71.24±16.47)分、(75.97±17.59)分和(66.39±18.05)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吃零食、缺乏锻炼、考前"开夜车"、上网和深夜娱乐活动5种日常行为进入总体生命质量和心理领域生命质量两个多元逐步回归方程(R2=0.201,0.150,P<0.01);吃零食、入睡时间、缺乏锻炼、考前"开夜车"和上网5日常种行为进入生理领域生命质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R2=0.214,P<0.01).结论 影响医学大学生生命质量的主要日常行为有上网、考前"开夜车"、吃零食、缺乏锻炼、深夜娱乐活动和入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