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日本是世界天文馆大国,也是继德国之后的另一个天象仪生产国。20世纪50年代以前,德国的蔡司是光学天象仪的惟一品牌,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五藤光学研究所和日本美能达照相株式会社(当时叫前代田光学精工)开始研制天象仪,不久就有了从大型到小型的天象仪系列产品.美能达天象仪与蔡司天象仪十分相似,是完整的哑铃型。五藤天象仪则采用了与莫里森型天象仪相似的布局,恒星球靠近中央,两端安装行星笼架。日本天象仪价格比蔡司天象仪低,因此也有很强的竞争力。五藤天象仪和美能达天象仪是蔡司以外的两个光学天象仪供应中心。  相似文献   

2.
提起光学天象仪,我们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德国蔡司天象仪,其次是日本的五藤天象仪和美能达天象仪其实美国天象仪也是世界天象仪制造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军,  相似文献   

3.
昔日“第一” 虽然“西德”蔡司公司也生产中小型天象仪,但是只有一种型号,即1015型(适于8米至18米的天象厅圆顶),而且数量有限,它的主要产品是大型天象仪。关于“西德”蔡司大型天象仪在世界天文馆事业中的地位,可以从国际天文馆文馆,  相似文献   

4.
耶拿天文馆(德国)1926年初建时使用蔡司2型天象仪,直径23米,400个座椅。后在1969年、1985分别更新天象仪。1996年更换为蔡司8型光导纤维天象仪,座椅变为297座。除天象节目表演外还有激光表演。  相似文献   

5.
的天象仪和特殊效果投影器在的蔡司日人I冲Eu从IuM9型东多幸魏官安装丛具有中国特色的篡暴{矛净)查攀乡型蚤匆寥禾易仪系统的模拟象寡缪)@t图世界第一台天象仪——蔡司【型天象仪于1923年 出现在德国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馆⑥国美国益世电脑公司推出的l撕丹mr数字天象仪完全 抛拜了传统的光学投影模式,采用图形发生器、计 算机和配备鱼眼镜头的cRT投影器,利用电脑绘 图表演星空。@图蔡司Iv型大型天象仪,这种哑铃型光学天象仪是 典型的传统天象仪世界天象仪巡礼@郭霞  相似文献   

6.
PK1988年白海军服役退伍后,第一份工作就是由当年的中国台北天文台蔡章献台长,介绍进入代理德国蔡司与日本尼康光学的”台湾仪器公司”。当年台北天文台正计划扩建为台北天文博物馆,蔡章献台长规划要选购蔡司新天象仪,PK因而接触了许多来台访问的德国工程师,了解了许多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7.
一、"阵地"简介大连市青少年宫天文馆是大连市惟一对社会开放的天文科普教育阵地,隶属于大连团市委。旨在开展针对广大青少年的天文科普活动。天文馆于1989建成并投入使用,内设有座位85个,拥有德国蔡司公司生产的 ZKP 天象仪及其附属设备,可以演示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天文馆大国,无论是天文馆的建设和运营,还是天象仪的制造,以及天文馆软件开发等方面,都是世界一流的。在中小型天文馆和中小型天象仪方面也是如此。根据日本天文馆协会2005年的《天文馆白皮书》,它所统计到的中小型天文馆就有253座,从拥有的数量来说,日本的中小型天文馆继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日本天象仪制造业发达,其两大制造商——五藤和美能达,从创立之初,就把开发和经营中小型天象仪放置在与大型天象仪同样重要的地位,从一开始就把他们的大中小产品编成系列,加以推广,并不断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遭到重创的世界天文馆事业开始恢复和重建。在这个过程中,“东德”的耶拿蔡司公司(VEB Carl Zeiss Jena)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20世纪50年代初,它即率先宣布重新恢复大型天象仪的供应,战后的第一批新建的大型天文馆(前苏联斯大林格勒、波兰霍茹夫,中国北京),  相似文献   

10.
自1923年第一台天象仪在德国耶那拿蔡司厂诞生,1925年第一座拥有天象仪设备的天象厅在德国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馆诞生,天文馆事业已经走过了80余年的历程。今天,不论您走到世界的什么地方,您都有机会看到大大小小的天文馆,向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进行着有意义的科学普及活动。天文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对人们精神世界与文化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光学天象仪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提及中国制造的天象仪和它们在中国天文馆事业中所扮演的角色与所处的位置。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我国是德国、日本和美国而外,能够制造各种类型天象仪的国家。其中国产大型天象仪在北京天文馆正常运转长达30年之久,在光学一机械天象仪中是居于前列的产品;中小型天象仪早已经达到商品化和系列化的程度,不但是中国中小型天文馆的主导设备,还可以出口海外。  相似文献   

12.
陈丹 《天文爱好者》2011,(10):84-87
美能达是日本另一家主要的天象仪制造商,占日本国内一半的天象仪市场,在国际天象仪市场中也占有相当的分额.因此.也是世界主要的天象仪制造商之一:如果说五藤天象仪“出身”于天文馆望远镜制造商的家族式企业,那么美能达天象仪则“出身”于照相机制造商的控股公司。出身不同,企业文化的背景也不一样.美能达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1985年日本筑波科学博览会期间,日本政府馆的筑波博览会中心宇宙馆所展示的就是美能达天象仪。选择美能达天象仪作为日本国家的代表,可见美能达实力之一斑。  相似文献   

13.
从1923年第一架模拟星空的天象仪出现在德国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馆以来,天象仪已经走过了80年的历程。在这80年的时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代表着高科技水平的天象仪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从最简单的表演星空的天象仪,发展到太空型天象仪和数字天象仪。作为天象仪表演平台的天文馆也经历了天象厅、太空剧场和数字宇宙剧场的发展。天象仪和天文馆在  相似文献   

14.
纽约地球和太空中心的宇宙展厅,可以通过旋转台阶进入110m长的宇宙演化长廊天文馆———梦想到现实  美国的科学美术家巴特勒于1925年5月应美国自然博物馆馆长的要求为该馆设计了一座4层楼的天文馆,规模十分宏伟。但是后来未能实现,只建议成为一座较简单的装有蔡司天象仪的海登天文馆,在1935年10月开幕。而在75年后的2000年2月,新建的纽约天文馆,在宏观构图上接近巴特勒的设计,但内容的先进与丰富多彩却大不相同。纽约天文馆和北京天文馆本文作者李元1948年购得一本纽约天文馆的图册,才对天文馆的结构和工作有较全面的了解,这对后来编制…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天象仪涵盖了天球仪和行星仪(即太阳系仪)两类古天文仪器的功能。一般的天象仪和天文馆的研究学者都认为天球仪和行星仪发展到20世纪初,结合在一起,就是现代的天象仪。因此,他们把天球仪和行星仪的诞生和发展,视为天象仪的史前史。这部分历史与古天文仪器史重合,可读性、知识性都很强,从这一期开始笔者拟以图说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天球仪和行星仪,并阐述这些宇宙模型与现代天象仪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天象仪诞生80周年,去年本刊曾经分别刊登了李元、郭霞合写的文章《世界天文馆80年》和《天象仪80年变迁》。为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世界天文馆发展的现状,借鉴国外天文馆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天文馆事业的发展,普及天文教育,我们从本期开始介绍国外著名的天文馆和含有天文馆的科学中心和博物馆。首先介绍的是美国芝加哥阿德勒天文馆和天文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看起来。科技终会让我们越来越懒。没有天文馆和天象仪的时候,我们要到户外才能看到星空,如果是四季星空的话,那还得花上一年的时间才能看完。有了天文馆和天象仪,我们只需要买张门票,就能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看遍四季星空的变化。现在,情况更进了一步,我们甚至都不再需要离开电脑桌了。  相似文献   

18.
五藤光学研究所是日本两家主要生产天象仪的厂家之一。1926年五藤齐三以日本惟一的天文仪器制造商的身份,创立了五藤光学研究所。自那以后,五藤光学一直以制造天文望远镜和天象仪为自己的主要业务,赢得日本乃至世界的专业和业余天文学家的极大信任。尤其从1959年起开始生产天象仪,乘着当时的“太空热”,把它的产品从日本推销到海外,占据世界市场的40%。五藤光学的天文望远镜也从面向学校类型发展为超大型反射望远镜、太阳望远镜、移动天文台等。  相似文献   

19.
郭霞 《天文爱好者》2011,(12):76-79
芝加哥阿德勒天文馆 芝加哥阿德勒天文馆和天文博物馆始建于1930年,她是美国,也是西半球第一座天文馆。80多年来,阿德勒天文馆一直以先进的理念、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的展览引领美国天文馆和世界天文馆的发展。早在20世纪末,阿德勒天文馆就率先进行改扩建,增加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太空剧场,并扩大了展览面积。其后还增加了一个3D宇宙剧场。两年前,该馆下决心对原有的天像厅进行彻底改造,搬走了中间的哑铃式天象仪。2011年7月,一个全新的格兰杰天空剧场在阿德勒天文馆和观众见面。  相似文献   

20.
托勒玫和阿尔芬斯上弦前后,月球明暗界线南半段的主要观测目标,无疑是著名的托勒玫,以及阿尔芬斯等环形山及其附近地区。月面南半部分环形山较多,海较少,托勒玫和阿尔芬斯两座环形山位于云海东海岸外,几乎就在南半部的中心位置。对于没有望远镜的读者来说,云海是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