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炼钢厂的转炉炼钢生产具备周期性和非稳态的特点,导致其配套的裙罩工况存在周期性改变。吹氧冶炼后期裙罩系统会出现受热量多少急剧改变的现象,此时转炉炉口处还具有较高的传热温差,其受热管易因传热恶化而产生过热,易造成频繁爆管而导致热停机。因此,急需在设计、制造、运行等各方面加以研究,以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事故率,保证余热锅炉系统的长期稳定进行。浅析了影响转炉裙罩寿命的因素,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某钢厂300 t转炉裙罩技改情况,将裙罩和下部烟罩间的密封形式予以创新,摒弃了传统的水封、砂封、气封形式,采用了新型机械密封形式,该密封安全可靠,且由此降低了水或氮气等能源消耗,增加了钢厂效益,在钢铁行业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某电厂电站锅炉水冷壁管发生开裂泄漏造成停炉。本文对开裂管样进行了外观、硬度、金相、扫描电镜等检查,并对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判定该炉管开裂是由于氢损伤导致,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单相受热管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倩  周克毅  徐啸虎  胥建群 《动力工程》2006,26(1):27-31,73
采用分布参数模型对锅炉单相受热管受热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模拟,在原始模型中增加κ-ω湍流模型描述工质流动的湍流状态,仿真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通过比较不同参数下单相受热管动态特性的差异,分析了超临界以及超超临界参数对单相受热管动态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以及超超临界参数时,由于蒸汽的比热和密度都显著增大,单相受热管出口温度的动态响应在响应时间、纯延迟时间以及温度终值等方面都与亚临界参数时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电厂2号炉水冷壁鳍片开裂、包墙管鳍片开裂,拉裂管子导致的泄漏事件进行了分析,认为裂纹的原因可能是管子母材在制造、加工时存在缺陷,管道运行中自身的局部应力集中导致开裂。分析了裂纹产生的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水冷壁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在锅炉设计中常需校验并联蒸发管中受热弱的管子是否会出现停滞与倒流。本文对停滞现象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对停滞时求汽水混合物中的真实含汽率的计算进行了简化,此外对倒流出现的规律及校验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现分述于下: (1)停滞的现象:一般以并联管屏中受热弱的管子的循环流量G等于该管的蒸发量D时,即G=D时,称该管处于停滞状态[1]。本文认为只此一个条件还不足以说明停滞现象,除G=D的条件以外,还必须有自由水面(或假想的自由水面)存在才能  相似文献   

6.
应用于超(超)临界机组的电站锅炉受热面的铁素体钢-奥氏体钢(F-A)异种钢接头经常发生断裂,断裂形式以铁素体钢侧熔合线开裂为主.对江苏省内超(超)临界锅炉F-A异种钢接头失效情况及检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F-A异种钢接头倾向于在低等级材料、薄壁管、较大附加弯矩、复杂管屏、焊缝根部存在焊瘤等情况下发生失效;且接头失效...  相似文献   

7.
某公司120 t/h蒸汽锅炉T22高温过热器管服役半年即发生开裂泄漏,通过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金相检测、能谱分析和断口分析确定开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碱应力腐蚀是过热器管开裂失效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减轻碱应力腐蚀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沸腾锅炉埋管、过热器、省煤器等金属受热面面管磨损薄的主要原因,采取了相应的防磨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流化床锅炉中埋管的布置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床温、埋管结构和燃烧份额以及传热系数对埋管受热面的影响,得出了埋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对燃煤锅炉各对流受热面的积灰程度的监测,以热力学为基础,对锅炉的燃烧特性、对流受热面的积灰特性及工质吸热特性进行热平衡机理分析,确定了表征受热面的积灰程度的特征参数。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正态分布等方法对大量实际生产数据进行挖掘,得到了特征参数与积灰程度的关联特性,建立了描述受热面的积灰程度的数学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受热面的积灰程度,能为实现按需吹灰,节约能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压力为9~35 MPa,质量流速为600~1800 kg/(m2·s),干度为0~1的工况范围内,对φ28.6 × 5.8(mm)的四头内螺纹水冷壁管中单相及两相流体在绝热和受热条件下的摩擦压降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受热和绝热两种条件下内螺纹管的阻力特性不同,受热管的单相摩擦压降系数f比绝热管的小;受热管的两相摩擦倍率φ2l0比绝热管的大.无论是受热,还是绝热情况下,压力对φ2l0的影响很大,φ2l0随压力增大而减小;质量流速的影响很小.随蒸汽干度增加,φ2l0先增加,随后增幅减小.提出了由试验获得的单相水摩擦压降系数以及汽水两相流体摩擦压降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2.
受热管镀铬层的太阳能集热器据美刊《机械工程》去年报导,一种集热温度可达600℉、热转换效率70%的抛物槽面太阳能集热器已试制成功。这种集热器的性能在集热温度为400℉时效率为75%,300℉时为77%。这种集热器的反光表面的横截面为一拋物线,反光表面将阳光集中射向镀有特殊镀层的受热管上。受热管固定在集热器的转轴上。油或其它工作流体通过受热管循环流动,将热能带到用热器。由于受热管的直径大约是集热器反光面开度的1/80,因而集热器的热损失可大大减少。集热器反光面的结构是多层玻璃丝编织的2.7×18.3米的抛物槽面。抛物槽面是在热态下弯曲形成的,以将阳光集中于直径为3.175厘米的受热管上。吸收率低的镀银玻  相似文献   

13.
汽水混合物在蒸发管内的膜态沸腾问题是亚临界压力电站锅炉水冷壁设计和安全运行中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迄今为止,国外所报导的试验大多是在沿蒸发管周界均匀受热的条件下进行的,与锅炉水冷壁的实际受热工况并不相同。本文介绍在电加热的试验装置上,如何模拟实际锅炉水冷壁单面辐射受热的工作条件和鳍片管膜式水冷壁的结构条件,引述了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探讨了小型流化床锅炉的受热面(包括埋管、对流管、水冷壁管、过热器管、省煤器管)磨损的原因,磨损的机理,分析了控制和影响磨损的因素,受热面磨损的位置,以及如何从设计安装、运行维护、检修全过程进行防止和减轻锅炉受热面的磨损.同时,具体介绍了防磨技术措施在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转炉二次除尘的效率及优化系统设计,以转炉的二次除尘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CFD技术对其实际尺寸的转炉二次除尘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及计算,特别对系统中烟尘的浮升扩散情况、除尘支管流量分配及门形罩除尘效率等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其研究结果指导系统设计优化,如除尘管道设计优化改善了风量的平衡,如门形罩设计优化降低了除尘风量等.生产实践表明,某钢厂转炉二次除尘系统采用CFD仿真技术,为其设计优化、技术改造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确保进一步提高转炉二次除尘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对管夹用Cr6SiMo钢压制过程中的开裂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认为导致管夹开裂的主要原因是Cr6SiMo钢具有比较敏感的回火脆性倾向,如果加快钢经回火加热后的冷却速度,可以抑制回火脆性的出现,并能防止管夹压制过程中的开裂。此外,为防止管夹开裂,本文还提出了Cr6SiMo钢适宜的回火热处理规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全面介绍了195-2型柴油机受热零件活塞、气缸盖、气缸套、气门等温度的测量及其对热负荷分析评定的结果。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气缸盖产生裂纹及镶块开裂松脱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油田注汽锅炉技术现状和开发超临界注汽锅炉的必要性;依据热力学、流体力学等理论,对超临界注汽锅炉研制所涉及的工艺参数、指标,辐射段受热管的流量脉动、传热恶化及受热管中积盐等问题进行论证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解决办法。介绍了新研制的超临界注汽锅炉现场试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对开裂的316L不锈钢管板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超声波测厚、渗透探伤、母材金相分析、开裂部位宏观分析及断口扫描电镜分析、微区能谱分析。认为试压开裂的原因为管板金相组织粗大,晶界析出较多碳化物,使材料变脆,同时材料中有大量的夹杂物和夹渣,材料性能变差,因此在试压过程中受力开裂。最后并就如何对受压元件进厂验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几种结构形式的蛇形管受热面进行工艺研究,阐述了670MW超临界机组用塔式锅炉蛇形管受热面的关键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