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曹蕾  林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302-1303
类风湿关节炎(RA)主要临床体征为受累关节肿胀、疼痛及相关功能下降,特征呈持续、反复性〔1〕。国内患病率为0.32%~0.34%,其中老年RA约40%,21%的患者在老年期以后发病〔2〕,致残率高,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认为免疫异常是RA发病的关键诱因,其病理为慢性滑膜炎,侵及下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为动物模型,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能否诱导CI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方法 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雷公藤组。雷公藤甲素按4滋g/100g体重,肌肉注射给药,每3d1次。凋亡检测:给药31d后处死,取膝关节滑膜。作苏木素-伊红染色(HE)、电镜、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电镜下可见早期阶段的滑膜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组的凋亡细胞分别为(0.87±0.24)%、(1.83±0.82)%和(3.98±1.16)%。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组的S期细胞分别为(3.4±0.7)%、(8.0±1.4)%和(3.3±1.2)%。雷公藤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TUNEL标记结果显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组的凋亡细胞分别为(1.0±0.4)%、(2.2±1.0)%和(4.5±0.9)%。雷公藤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本次实验首次阐明雷公藤甲素可诱导CIA大鼠滑膜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又称雷公藤内酯、雷公藤甲素,是从卫矛科雷公藤属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昆明山海棠[T.Hypoglaucum(Levl)Hukeda,名黑麦]等物质中提取得到的二萜内酯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31名健康志愿者IL-1β基因启动子区-511位点C—T多态性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进行PBMC培养,用脂多糖(LPS)刺激培养细胞,并予以雷公藤甲素处理PBMC,收集培养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液IL-1β的含量。结果 携带IL-1β-511T/T纯合子基因型PBMC经LPS刺激后,IL-1β的分泌量明显较非T/T纯合子为高(P〈0.05);雷公藤甲素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C/C和C/T基因型PBMC分泌IL-1β(P〈0.05),但对T/T基因型的抑制作有不明显(P〉0.05)。结论IL-1β基因-511C-T多态性与IL-1β的分泌量相关,雷公藤甲素对不同基因型的IL-1β抑制作用有差异,这可能是导致雷公藤药理作用出现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大鼠左肺切除加野百合碱诱导肺血管重构模型的影响并探讨是否与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有关。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各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连续治疗组、延迟治疗组及(两治疗组)安慰剂对照组。术后5周通过导管插入术测得血液动力学指标,并通过弹力纤维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α-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及caspase-3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小动脉的病理学变化。结果:①平均肺动脉压和肌化程度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连续治疗组与连续对照组、延迟治疗组与延迟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连续治疗组与延迟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血管壁细胞增殖度和新生内膜增殖度变化: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表达增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连续治疗组与连续对照组、延迟治疗组与延迟对照组比较表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Caspase-3染色阳性率结果显示:模型组较正常组表达增高(P<0.05);连续治疗组与连续对照组、延迟治疗组与延迟对照组、延迟治疗组与连续治疗组比较表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雷公藤甲素能延缓大鼠左肺切除加野百合碱注射诱导的肺血管重构,连续和延迟两种治疗方案均有显著的疗效(连续治疗可能更好)。其机制可能与雷公藤甲素的抗增殖效应及增加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染色分析足细胞骨架肌动蛋白(F-actin)和细胞间连接蛋白1(ZO-1)表达和分布;流式细胞仪分析荧光探针CM-H2DCFDA标记的细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检测p-38,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C-Jun氨基端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水平。结果:AngⅡ呈剂量依赖性破坏足细胞骨架结构和细胞间连接,表现为F-actin在胞质中的应力纤维解聚,F-actin的边聚。细胞间连接的断裂,细胞皱缩。雷公藤甲素呈剂量依赖性的拮抗AngⅡ诱导的骨架蛋白解聚和细胞间连接分子的重排,10ng/ml雷公藤甲素的作用最为明显。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AngⅡ的1型受体(AT1R)和2型受体(AT2R)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细胞内ROS及其下游的MAPK信号通路研究显示,AngⅡ(10-7mol/L)诱导足细胞内ROS的明显增加,激活p-38,ERK和JNK三条MAPK信号通路,雷公藤甲素(10ng/ml)或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10mmol/L)预处理细胞后,能够有效遏制AngⅡ诱导的细胞内ROS的产生,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结论:雷公藤甲素可稳定足细胞的骨架结构和细胞间连接,拮抗AngⅡ对足细胞的损伤。雷公藤甲素的上述作用与细胞内ROS及下游的p-38、ERKMAPK信号通路密切相关。雷公藤甲素干预AngⅡ诱导的足细胞损伤可能部分参与了其对肾小球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TP)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TP治疗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测量关节体积,计算关节炎指数和病理积分,分别检测滑膜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蛋白表达,并通过CD34给滑膜血管密度计数(MVD).结果 CIA大鼠滑膜和血清中VEGF、bFGF及滑膜MVD明显高于正常组(X2分别为65.3、31.6,q=9.2,三者P<0.01),endostatin的表达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P>0.05).TP治疗后,滑膜和血清中VEGF、bFGF、滑膜MVD均下降(X2分别为19.7、6.0,q=6.5,三者P<0.01),而endostatin表达却升高(X2=3.9,P<O.05),甲氨蝶呤(MTX)则主要以endostatin表达升高为主(X2=17.9,P<0.01).结论 生长因子的表达失衡可能在关节炎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P能够调整生长因子的失衡状态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甲素干预C5b-9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体外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膜攻击复合物C5b-9介导的足细胞损伤的影响,探讨雷公藤甲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机制. 方法:以纯化的C5b6及C7~C9体外组装C5b-9,建立足细胞亚溶破模型.免疫荧光染色分析C5b-9对足细胞骨架相关蛋白F-act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在观察雷公藤甲素对C5b-9导致的足细胞损伤的治疗机制研究中,免疫荧光观察和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雷公藤甲素对C5b-9在足细胞膜上组装和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在C5b-9组装完成后加入雷公藤甲素,观察雷公藤甲素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内活性氧(ROS)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荧光探针CM-H2DCFDA标记的细胞内ROS,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38,ERK 1/2和JNK MAPK磷酸化水平,以及MAPK信号通路选择性阻断剂SB202190,U0126和SP600125对C5b-9作用的影响. 结果:免疫荧光和LDH释放试验显示C5b-9在足细胞膜组装成功,亚溶解剂量C5b-9对足细胞膜完整性没有明显影响,但可呈时间依赖性的破坏足细胞骨架结构,表现为细胞骨架的极性消失,排列紊乱,部分足细胞F-actin的丝状结构完全消失.C5b-9可诱导足细胞内ROS的明显增加,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但C5b-9对ERK MAPK和JNK MAPK信号通路没有明显的影响.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p-38 MAP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均能够拮抗C5b-9对足细胞的损伤,而ERK MAPK和JNK MAPK通路抑制剂U0126和sp600125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雷公藤甲素(10ng/ml)对C5b-9复合物在足细胞膜上组装量和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当C5b-9在足细胞膜上组装完成后加入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甲素对C5b-9诱导的细胞内ROS的产生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能够有效遏制p-38 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 结论:雷公藤甲素的疗效机制除了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外,还可通过抑制C5b-9激活的细胞内p-38 MAPK信号通路发挥直接的足细胞保护作用.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的上述作用可能部分参与了其对膜性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甲素治疗db/db糖尿病小鼠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db/db小鼠验证雷公藤甲素对糖尿病肾脏损伤的治疗作用,探讨雷公藤甲素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 方法:9周龄的db/db和db/m小鼠分为五组:(1)db/m正常对照组;(2)dh/dh糖尿病对照组;(3)缬沙坦治疗纽;(4)雷公藤甲素低剂最治疗组;(5)雷公藤甲素高剂繁治疗组.于4周、8周及12周测定各组24h尿白蛋白、血生化和体重.光镜观察肾小球病变,电镜观察足突改变,并作定量分析.免疫病理观察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足细胞损伤标志物desmin,炎症反应标志物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氧化应激标志物4羟壬烯醛(4-HNE)的表达. 结果:db/db小鼠经雷公藤甲素治疗后蛋白尿下降,肾小球肥大和足细胞损伤减轻,肾组织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改善,同时高血脂和肥胖减轻.该作用随治疗时间延长,效果更加明显,且高剂量疗效优于低剂量.雷公藤甲素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小球肥大的作用与缬沙坦相似,但降低肾组织炎症和氧化应激的作用雷公藤甲素比缬沙坦更强. 结论:雷公藤甲索能明显降低dh/db小鼠尿蛋白的排泄,减轻肾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肾脏组织病变,对糖尿病肾脏损伤具有显著且更全面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米诺环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和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的手段之一 ,国外有用四环素族药物治疗的研究 ,国内仅有个别报道[1] 。本文对我院门诊就诊的RA患者使用了米诺环素 (minocycline,MIN)治疗 ,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全部活动性RA患者共 5 4例 ,均符合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符合以下标准中至少4项 :①休息时有中等程度关节痛 ;②晨僵时间 >1h ;③ 3个以上关节区肿胀 ;④关节压痛≥ 5个 ;⑤血沉 (ESR)≥ 30mm/…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单次膝关节腔内注射依那西普对类风湿关节炎(RA)和脊柱关节病(SpA)所致的膝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单盲、平行、阳性药(复方倍他米松)对照的临床试验.受试者为确诊RA或SpA并伴有至少一侧膝关节肿胀及积液,但X线显示膝关节无变形、无中重度骨破坏及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入组前经常规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治疗至少6周.受试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目标膝关节腔穿刺,吸净关节积液后注射1次依那西普(25 mg)或复方倍他米松(2 ml).注射后第4周随访,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主要疗效指标为改良(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结果 (1)试验组47例、对照组23例受试者入选本研究.(2)改良HSS膝关节评分试验组基线值为(65.6±14.0)分,治疗4周后为(84.3±11.1)分,治疗前后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对照组基线值为(68.2±11.4)分,治疗4周后为(79.4±15.5)分,治疗前后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试验组改良HSS膝关节评分改善率为(34.9±38.9)%,对照组为(17.9±2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7).(3)试验组有8例(19.0%)、对照组有8例(44.4%)受试者发生不良事件,有7例次被研究者判断为与使用研究药物有相关性,试验组有2例次(4.8%),分别为注射点轻度疼痛和月经提前;对照组有5例次(27.8%),分别为面部潮红,失眠,耳鸣,头昏、困倦,口干、口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2).无1例受试者因不良事件而退出试验,未发生结核感染和关节腔内感染,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单次膝关节腔内注射25 ng依那西普对X线改变不明显的炎性膝关节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其疗效优于2 ml复方倍他米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单次膝关节腔内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脊柱关节炎(SpA)和类风湿关节炎(RA)膝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入选确诊SpA或RA并伴有至少一侧膝关节肿胀及积液的受试者,X线显示该膝关节无变形、中重度骨破坏及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入组前经过常规剂量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至少6周,于目标膝关节腔穿刺,吸净滑液后注射1次25 mg rhTNFR:Fc.在注射4周后评价疗效和不良事件,主要疗效指标为改良(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两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7例SpA和15例RA受试者入选并完成研究.SpA组改良HSS膝关节评分基线值为(66±14)分,注射4周后为(86±11)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基线值为(64±13)分,注射4周后为(80±9)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组的改良HSS膝关节评分改善率为24.2%(16.5%~41.9%),RA组为22.2%(15.3%~37.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A组膝关节滑膜厚度改善率为31.8%(9.3%~57.3%),RA组为1.5%(-19.3%~2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组6例、RA组2例发生了不良事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单次膝关节腔内注射rhTN FR:Fc对SpA和RA膝关节炎安全有效,且SpA膝关节滑膜厚度的减轻程度要大于RA膝关节.  相似文献   

13.
高频超声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指关节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手指关节病变中的价值。方法RA患者42例,健康志愿者40名,分别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双手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测量滑膜厚度,检测有无肌腱、关节腔和骨质病变。结果RA患者79%(33/42)存在滑膜增生,18例患者可见肌腱病变,5例病人可见关节腔积液,5例患者可见骨质破坏,3例患者可见关节融合。病程少于5年的病例主要表现为滑膜增生,而骨质破坏、关节融合的病例病程多在10年以上。结论高频超声可应用于RA患者手指关节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关节炎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与类风湿关节炎(RA)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估计各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方法应用1:1匹配的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收集RA患者及对照各165例,收集的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既往疾病史、家族史、吸烟、饮酒、饮茶等生活习惯和嗜好、居住和工作环境,以及女性月经史、生育史。对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RA危险性增加有关的因素有阳性家族史、未受过高等教育、既往结核病史、中度及中度以上劳动强度和既往腮腺炎病史(OR=2.10~5.41),女性第一次生育后哺乳史(OR=2.25)及初潮年龄晚(OR=2.17)与RA危险性的增加也有关,饮绿茶(OR=0.27)可降低RA发病的危险性。结论阳性家族史、未受过高等教育、既往结核病史、中度及中度以上劳动强度、既往腮腺炎病史和女性第一次生育后哺乳史、初潮年龄晚是RA发生的危险因素,饮绿茶对RA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模型大鼠膝关节腔液肿瘤坏死因子(TNF)-琢、白细胞介素(IL)-10含量和对滑膜组织核转录因子资B(NF-资B)表达与活性的影响,探讨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于Wistar大鼠背部及尾根部多点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剂制作CIA动物模型,经过雷公藤甲素治疗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膝关节腔液TNF-琢和IL-10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检测NF-资B的表达和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法(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EMSA)测定NF-资B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CIA模型大鼠关节腔液TNF-琢含量升高(P<0.05),IL-10含量降低(P<0.05),膝关节滑膜组织NF-资B的表达和活性增加(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下调滑膜细胞NF-资B的表达与活性,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升高抑炎因子的表达而治疗RA。  相似文献   

16.
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进一步评价白芍总苷(TGP)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改变药物的作用。方法370例RA患者随机开放进入甲氨蝶呤(MTX)组、TGP+MTX组、MTX+柳氮磺吡啶(SSZ)组、TGP+SSZ组以及TGP组.共5组.疗程24~48周。观察指标有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数目和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数目和肿胀指数、晨僵时间、握力、关节功能、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结果治疗24周时,各组临床指标改善的疗效相当。但TGP+MTX组对关节肿胀指数的改善不如其他组,MTX组对晨僵的改善更优于其他组:治疗36周时.各组疗效继续相当,但MTX组有4项、TGP+SSZ组有3项、MTX+SSZ组和TGP组分别有2项比其他组的疗效更好,而TGP+MTX组有3项的疗效低于其他组;治疗48周时,MTX组有5项、TGP组有3项、MTX+SSZ组和TGP+SSZ组均有2项更优于其他组,而TGP+MTX组有3项、TGP+SSZ组与TGP组分别有1项指标疗效低于其他各组。治疗24周及48周时,各组ESR均明显下降,除MTX+TGP组外,其余各组CRP水平也明显下降。治疗24周时,除TGP组外,其余各组RF滴度亦降低;48周时MTX组和TGP+MTX组RF降低的水平优于TGP+SSZ组和MTX+SSZ组。TGP对关节功能的改善较好.但总的起效时间较MTX晚。TGP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稀便,腹泻,其与其他药物联合后仍以稀便为主,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副作用未见增加。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单独TGP或TGP与MTX及与SSZ的联合对RA的疗效与已知的MTX和MTX+SSZ疗效相当。除稀便,腹泻外TGP无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该品为一有效、安全并具有改变RA病情的植物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携带人护骨素(OPG)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OPG)关节腔内转导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滑膜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血管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牛Ⅱ型胶原诱导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随机分成3组:CIA空白对照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阴性对照组,OPG治疗组,加上健康对照组,共4组.每组10只,于首次免疫后第25天开始,分别予磷酸盐缓冲液(PBS)、rAAV-EGFP、rAAV-hOPG、PBS,双膝关节腔内注射50μl/侧.第40天取双膝关节滑膜,提取RNA,反转录成cDNA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OPG、TRAP、VEGF的相对基因表达量.结果 CIA大鼠较健康鼠,滑膜OPG表达下降32.47%(P<0.05),TRAP升高454.79%(P<0.01),VEGF升高152.74%(P<0.05),rAAV-hOPG感染后,OPG基因转录水平增高128.21%(P<0.01),TRAP表达下降58.79%(P<0.01),VEGF表达下降17.85%(P>0.05).结论 rAAV-hOPG能有效转导关节滑膜组织,对关节破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就医及治疗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就医行为特点及规范化治疗状况.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7年5月至8月门诊就诊的181例RA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就诊及确诊时间、科室,随诊时间间隔以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的应用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3±11)岁,男女之比为1:4.2,病史为(10±8)年.患者首次就诊科室以骨科为最多(32.0%,58/181),其次为综合内科(24.9%,45/181),风湿免疫科(23.2%,42/181).而确诊科室则以风湿免疫科占大多数(62.4%,113/181),其次为综合内科(16.0%o,29/181),骨科(8.3%,15/181).从患者出现症状到确诊RA的中位时间为6个月(四分位间距2~15.8个月).随诊时间间隔较长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其中间隔在1年以上者达19.6%.间隔在0.5~1年者占24.4%.56.2%(45/80)的RA患者就诊前未接受规范化治疗.甲氨蝶呤是患者应用最多的DMARDs,占67.3%,其次为来氟米特(46.4%)、柳氮磺吡啶(37.5%)及羟氯喹((19.6%).结论 患者在风湿免疫专科首次就诊比例低,就诊及确诊均存在时间延误,半数以上的患者未接受正规的DMARDs治疗.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病, 致残率高。近年来, RA的诊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国际上有关RA的指南亦不断更新。我国RA患者人数多, 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依然欠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对RA的诊断、治疗及管理给予建议, 以更好地控制关节炎症,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减少残疾及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