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松花江肇源江段高锰酸盐指数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锰酸盐指数是反应水域污染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十一五"期间肇源境内的干流三个断面和支流两个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松花江肇源境内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各水期肇源境内松花江干流的两大支流拉林河和嫩江主要污染因子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也呈下降趋势;2010年肇源境内松花江干流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出境段面高于入境断面,支流河口浓度低于松花江干流肇源江段。  相似文献   

2.
松花江水体污染问题,是目前国家及有关部门重视和关注的环境问题.松花江肇源江段是松花江干流水质监测的前哨.结合肇源监测站多年对CODcr、NH3-N等几个主要污染指标的数据分析,从松花江水环境的污染特征、污染现状、主要污染来源等多方面,阐述了松花江肇源江段水质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并依据松花江水质污染的特征和现状,提出保护松花江特别是肇源江段的水质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以确保松花江母亲河的清澈美丽,还子孙后代一掬清洁的生命之水.  相似文献   

3.
对"十一五"期间肇源江段溶解氧的数值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6-2010年,肇源境内松花江肇源江段、拉林河和嫩江口内均表现出溶解氧含量升高的趋势,而且,河流中含氧量较高;溶解氧平均浓度各水期均呈波动状态,仅枯水期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松花江肇源段水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泛肇源江段水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上游污水的流入及本地区各种废水的排泄使其地表水和地下水,特别是松花江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同时提出保护松花江水环境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十一五"期间扎龙湿地水环境监测、评价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改善扎龙湿地水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十一五”期间黑龙江黑河段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得出黑龙江黑河江段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提出界江水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根据松花江流域水环境现状,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十一五"期间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提出了用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的环境权益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松花江肇源江段的89年、93年及98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了十年间松花江肇源江段水质污染的变化状况及污染现状,并指出今后一段时期松花江水质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松花江上游、嫩江、松花江干流肇源江段的污染进行调查,并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松花江肇源江段的四个断面的89年、98年及2003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了十六年间松花江肇源江段水质污染的变化状况及污染现状,并指出了今后松花江水质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模糊数学法对扬州市内城河"十一五"期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扬州内城河水质较差,2005年-2010年内城河对Ⅴ类水质隶属度最大。总磷、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为主要污染因子。可见内城河水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类污染导致富营养化。整个"十一五"期间,内城河对Ⅴ类水质隶属度逐年减小,说明水质总体趋于好转。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十年来的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从水生生物指标对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分析,水生生物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佳木斯江段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持续改善,规律性的由轻-中污染变化为轻污染状况。标志着近十年水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在对比冷切焦水处理工艺的三种流程基础上,总结冷焦水密闭处理流程的优越性,对冷切焦水处理流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胡广早  刘元胜 《环境科技》2006,19(Z2):102-103
根据废黄河徐州市区段水文、水质状况,论述生态补水的必要性,并回顾多年来补水实施情况与取得的效益,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建立补水预测模型,对今后补水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以松花江肇源江段5个例行监测断面为例,对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化学需氧量和总磷9个水质指标进行研究。计算各断面的综合得分,根据得分越大污染越重的原则,得出该江段各断面的相对污染程度。主成分分析法较单因子评价法对同一类别的断面间比较相对污染程度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4-烷基酚的GC/MS检测及长江南京段的污染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7年平水期和丰水期及2008年枯水期分别对长江南京段采样,分析调查水质4-烷基酚的污染状况。使用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试方法在10μg/L~500μg/L线性良好,RSD为7.2%-17.9%,平均回收率为76.1%~125%。长江南京段水质受到4-烷基酚一定程度的污染,江水中4-烷基酚的质量浓度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4-叔丁基酚的质量浓度〉其他4-烷基酚质量浓度。长江南京段江水中4-壬基酚的含量虽然低于其他水体,但应采取应对措施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6.
近五年大辽河(营口段)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五年来对大辽河(营口段)的监测数据,对大辽河(营口段)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同时提出改善大辽河(营口段)水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层次分析法在水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在流域水环境规划中建立各层次模型.并以府河流域为例,通过对该流域中不同断面水质状况排序,确定其水质优劣次序,为污染优先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A fuzzy improved water pollution index was proposed based on fuzzy inference system and water pollution index. 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give a comprehensive water quality rank, but also describe the water quality situation with a quantitative valu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water quality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ame ranks. This proposed method is used to assess water quality of Qu River in Sichuan, China. Data used in the assessment were collected from four monitoring stations from 2006 to 2010. The assessment results show that Qu River water quality presents a downward trend and the overall water quality in 2010 is the worst.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dicates that water quality of Nanbashequ section is the pessimal. For the sake of comparis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grey relational method were also employed to assess water quality of Qu River. The comparisons of these three approaches'' assess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reliable.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子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和秩相关系数法对海勃湾断面"十一五"期间的水质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勃湾断面水质基本维持在Ⅲ类水平,部分时段达到Ⅳ类或Ⅴ类;水体水质受到轻污染,水质一般;从历年的变化趋势看,水质呈现不显著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20.
采用液液萃法取提取水中的灭蚁灵,经浓硫酸净化,用双柱双ECD检测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当取样体积为100ml时,ECD1(色谱柱DB-35ms)和ECD2(色谱柱HP-5)的检出限分别为0.051μg/L和0.038μg/L,六组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1.6%和78.4%,相对标准偏差3.74%和2.32%。该方法一次进样可得到两组数据来进行灭蚁灵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排除了假阳性产生的可能性,因此定性更准确、定量更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