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某水电站内部观测自动化监测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所采用的整体屏蔽、交流电源防雷、通信线路防雷、传感器线路防雷等各项防雷措施。在应用中对发生的数次雷击事件进行了仔细分析,查找出雷击造成设备损坏的原因,并针对其提出了改进措施,提高了监测系统的防雷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对遥测设备雷击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法拉第笼原理和等位体原理,提出了多层防护手段的隔绝式防雷技术体系,将感应雷防护系统和直击雷防护系统进行绝缘隔离,有效解决了目前野外测量设备易遭雷击的痼疾。  相似文献   

3.
水电站缆机通常位于所有施工设备及水工建筑物的最高处,容易受到雷击导致电气及控制系统设备损坏;此外,缆机主副车桁架及牵引绳上支也极易因雷击造成人身伤害.为防止以上问题的出现,对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缆机防雷接地系统进行了改造.受地形限制,亭子口工程建设工地所用缆机的上方不能增设避雷线,只能通过做好各部位的等电位连接、电气设备过电压防护,以及电源、信号通信系统的防护来提高防雷等级.改造后缆机、人员未受到雷击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石佛寺水库地区雷电的主要形式、办公建筑物及楼内电子设备常受到雷击的威胁,阐述了根据综合楼防雷等级的确定计算落雷概率、接地装置铺设的要点。提出了对办公楼,调度楼发生直击雷的防护措施及感应雷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郦息明 《江苏水利》2003,(10):19-20
雷击的频频产生成为人类的一大公害,如果保护措施不当,这些雷害轻则使电子设备失灵,重则使电子设备永久性损坏,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我们除做好建筑物本身的直击雷防护外,还要加强雷电电磁兼容性的防护,有针对性地对电子信息系统实施全面的防雷保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1 传统常规防雷方法与不足 常规保护措施主要是在建筑物顶部装设避雷针(网、带),利用避雷  相似文献   

6.
配电变压器受雷击分析与防雷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电变压器是普遍使用的关键电力设备,极容易遭受雷击而出现故障,如何提高其防雷性能一直受到电力设计和运行部门的重视。介绍了雷电压和雷电流的形成过程及配电变压器遭受雷击的种类与特点,阐述了雷击使配电变压器损坏的机理及其对整个配电网的损害情况,指出沿线侵入的雷电波是造成配电变压器正、逆变换过电压,从而导致雷害发生的主要根源。针对目前配电变压器防雷设计中常用的4种接地的方式,对接地方式、接地电阻的大小以及两者对防雷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在高、低压双侧均装设避雷器的三点一地方式,才能有效减小雷击对配电变压器造成的过电压。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几种减少配电变压器遭受雷击的技术措施,对实际防雷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紧水滩水电厂弱电设备防雷的配置特点,分析了应用于电源设备的雷击电流防护、通信系统及MIS系统等信息端口的过电压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南宁某国际中心超高层绿色智能建筑防雷工程为例,介绍超高层建筑防雷工程的特点,论述了超高层建筑防雷设计的科学依据和设计方案。从接闪器的设计、引下线设计、防侧击雷及均压环到共用接地系统再到屏蔽等环节,进行逐一分析[1]。并对超高层绿色智能建筑的防雷措施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合理科学的工程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钟志强  张大立 《红水河》2020,39(3):59-62
随着配电自动化线路覆盖率的提高,安装在配电线路上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运行中遭受雷击而引起的损坏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可靠运行。笔者通过分析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UT、站所终端DTU遭受雷击损坏的原因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改进意见和防护措施,对提高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耐雷水平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水河》2017,(6)
笔者采用滚球法对500 k V来宾变电站进行全面的防直击雷校核计算。根据被保护电气设备的雷电冲击耐压水平确定滚球半径,基于空间几何原理,对变电站各电压等级直击雷保护范围进行计算。基于雷电流大小与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对可能遭受直击雷破坏的区域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破坏性雷击的发生概率,以此评估变电站直击雷防护水平。最后结合来宾变电站现有的防雷保护措施,提出针对性的改造建议,从而有效加强全站的直击雷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1.
谢武 《中华建设》2006,(10):67-68
现代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建筑材料应用以及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出现,计算机信息、通信、电力、地铁等网络日益密布,发生的建筑雷击事故数不胜数,城市防雷被列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建筑物没有避雷装置或避雷设施不达标,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根据历史统计分析资料,在雷击损坏  相似文献   

12.
微波通信站雷击事件在我局每年都有发生,轻者造成设备损坏,重者造成通信中断,影响汛情、险情的上传下达。完善防雷措施,安装合适的防雷避雷设备,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抽水蓄能电站闸门系统的智能电子设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加强雷电防护成了闸门监控系统安全运行所面临的一大课题。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上库闸门监控系统采用了可编程控制器PLC和智能装置,其信号端口的雷击电磁脉冲防护和电涌保护器有安装不完善的地方。上库闸门系统位于电站高海拔地区,地势高容易受到雷击而造成设备损坏,运行中已出现隐患。故对上库闸门的防雷改造十分必要。运行结果表明,防雷改造效果良好,可为其他同类工程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丰市第二水厂地处江苏省沿海滩涂湿地平原,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的影响,投产以来曾屡次遭受雷击,造成大量电子设备的损坏.分析了大丰市二水厂自控系统防雷现状及隐患,从配电系统、工业控制网、户外仪器仪表、监控系统、通讯系统和合理接地等几个方面入手,采用接闪、分流、均压、屏蔽、接地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的防雷防过电压保护.  相似文献   

15.
雷电的产生是人类至今无法控制和不能阻止,而船闸建筑物大多位于偏僻的地区,因此船闸建筑物和电气设备更易受到雷击的破坏,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和精密仪器设备大量应用于船闸电气控制、监控系统中,其耐压、过流能力脆弱,这些设备因雷击而造成的信息系统瘫痪、设备损坏等事故屡有发生,对船闸安全运行管理造成隐患。因此船闸管理中,做好科学防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五里亭水电站闸坝自动化改造后所暴露出来的防雷体系薄弱问题,结合改造后的监控设备、通信系统与实际地理环境,开展防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在综合防雷防护体系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三个模块,即外部防护模块、过渡防护模块和内部防护模块.外部防护模块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等组成,过渡防护模块由若干防雷器、屏蔽、接地、布线等组成,内...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中CCTV系统的防雷措施,论述了雷击主要方式以及雷电可能的侵入途径,结合安徽马山埠枢纽工程,论述如何正确合理地选择设备的防雷方法,选择合适的电缆线路的布放、屏蔽及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清理、统计以往雷击损坏的水库工程设施及设备,并对雷电破坏较为严重的工程部位进行了仔细的现场勘验排查,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防雷改造处理方案。针对改造处理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对1#溢洪道、水库办公大楼、左岸输水洞等关键部位防雷系统进行了改造处理,大大降低了雷电灾害对水库工程设施带来的破坏损失,为水库工程设施正常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以某风电场雷击事故为研究对象,建立集电线路架空线、杆塔、风力发电机组等关键设备雷电电磁暂态计算模型。通过对集电线路直击雷和感应雷耐雷水平进行计算,与雷击跳闸事故时雷电流幅值进行比对,对集电线路的雷击跳闸风险进行评估。针对集电线路几种典型雷击故障形式,提出有针对性的防雷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人们早已知道雷电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危害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 ,应对不同的雷击形式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以避免或减轻其危害。通常雷击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 ,电子设备主要应防范感应雷。在工程实践中 ,感应雷入侵电子设备主要有以下 3条途径 :①雷电的地电位反击电压通过接地体入侵 ;②由交流供电电源线路入侵 ;③由通信信号线路入侵。现代防雷技术 ,包括防止直接雷击 ,防止和抑制雷电电磁脉冲两大方面 ,基本内容就是令雷击能量安全地泄放 ,防雷是疏导 ,而不是堵雷或消雷。电子设备耐压较低 (一般只有几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