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9年3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公布了一项从1999年开始的调查成果,透露了目前已查明700个县(市)208万平方公里内的地灾隐患点10.4万处.同时国土资源部明确表示支持湖南等省市加紧组建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从多方面创新、垒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给湖南等地质灾害多发省份带来了新的治理任务和机遇.  相似文献   

2.
数字国土     
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实施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综合研究与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目前查清山区丘陵区700个县(市)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覆盖面积208万平方公里,完成地质灾害调查点11万处,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10.4万处,编写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700份,编制相关图件1866幅,建立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700个,制定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指南》等。率先实现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的网上浏览和动态更新,为各级政府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记者近日获悉,《贵州省“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十二五”期间,贵州将投入20.788亿元,用于95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和搬迁(避让)、地质灾害勘查调查与评价、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紧急救援体系建设、科研等地灾防治项目。  相似文献   

4.
<正>为激发基层地质灾害监测员的工作热情,辉县市矿管局将监测员通信补助标准由原来的300元/人提高到400元/人。辉县市目前有100余名基层地质灾害监测员,负责全市14个乡(镇)23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日常监测。由于有关地质机构最新的"调查评价"细化了地灾隐患划分标准,辉县市地灾隐患点总数比去年有所增加,日常监测任务随之加重。辉县市矿管局经综合考虑,决定在原来的基础上,给监测员每人增加100元通信补助,并进一步强化地灾"四应知、  相似文献   

5.
连日来,淳安县委书记凌志峰、县长柴宇宁、分管副县长郑志光先后率领县国土局负责人分别到全县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他们每到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仔细检查,认真分析,并会同国土部门和乡村干部一起在现场办公,研究制定防治措施,把地灾防治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淳安是地质灾害多发县和易发县,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治理,已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630处,使9000余受威胁的群众转危为安,但目前仍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78处,受威胁群众7500余人。  相似文献   

6.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发布并实施《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地灾防治工作的规划。《规划》要求,全面完成山区丘陵区地灾调查,开展平原区地灾调查,掌握我国地灾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在地灾重点防治区的县(市)建立相对完善的群测群防体系。初步建立专业监测网;地灾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推进到市、县;分散的受地灾严重威胁的居民逐步得到搬迁;人口密集区、大中城市、风景名胜区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的地灾隐患点逐步得到治理。  相似文献   

7.
市州县传真     
正西宁市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5月底以来,西宁市对全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查找隐患、堵塞漏洞。其中,大通县排查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110个,涉及威胁群众1779户;湟源县排查61处,涉及群众849户、4696人,并与61处隐患点所在乡(镇)、村组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900余份;湟中县设立地灾隐患点"监测人"和"预警信号发布人"417名,速报员20名,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1650  相似文献   

8.
入汛以来,宁海县国土资源局通过排查、复查、会诊等方式,对全县48处地灾隐患点进行全面“体检”,以确保全县2200名涉灾群众平安度汛。各乡镇国土所借助发放防灾避险明白牌之机,对地灾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着重检查监测标志设置是否合理、监测记录是否准确、监测预警措施是否到位。对裂变情况加剧、威胁群众较多的地灾隐患点,迅速上报县国土局。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眼下正值"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时期,为做好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强化隐患排查,利用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平台,发挥地质、测绘、遥感、信息化等技术,切实加强对全省307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保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一组惊心的数据是,湖南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达19.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1%,其中高易发区占36%。已查出各类地质灾害隐患12229处,其中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近900处。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正处于活跃期,危险程度高、危害范围广、威胁人数多,亟待进行工程治理或者搬迁避让。同时,全省仅建有51个县级地质环境监测站,尚有71个县市区没有监测站,大量隐患点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防灾减灾。基层地质灾害应急抢险装备缺乏,机动化水平不高,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联动平台尚未完成对接,信息共享程度低。——一组可喜的数据是,2013年湖南共成功避让各类地质灾害52起,紧急转移人口2663人,共避免人员伤亡2275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0.75亿元,杜绝了群死群伤事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频发。近年来发生的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有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汶川地震灾区特大泥石流灾害等。灾难到来时,城镇被瞬间淹没,无数鲜活的生命顷刻消失,财产损失更是无法计算。为了及时获取临灾信息,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措施,如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开展汛期巡查、排查灾害隐患点、对重大灾害隐患点实行监测等措施。但很多措施仍沿用人工方式,存在数据收集不及时,信息覆盖面不足等缺点,为了有效避免伤亡,还应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应用,全面建立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滑坡泥石流实时监测系统。为了让读者进一步了解该项技术的有关知识,本刊特意邀请专家撰写文章。  相似文献   

12.
磐安县是山区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2处,属地质灾害多发区。自2010年被列为创建全国第二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以来,紧紧围绕"十有县",即"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  相似文献   

13.
近日,湖南省政府出台意见明确,“十二五”期间要实现“1358”目标,即全面完成100个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完成300处以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开展500处以上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勘查,实施地质灾害危险区8000户居民的搬迁避让。  相似文献   

14.
<正>桐庐县是全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之一。至2009年底,该县查明已知地灾(隐患)点194处,其中滑坡87处,崩塌61处,泥石流46处;危害程度较大级51处,一般级143处,潜在威胁人员1462人,威胁财产2811万元,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记者从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获悉,大连市将今年设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年",将构建"平战结合"地灾防治技术体系。为全面落实地灾防治常态化机制,大连市发布了《大连市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目前,大连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经排查,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772处,包括崩塌474处,滑坡108处,泥石流156处,地面塌陷34处,其中29处市  相似文献   

16.
广西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据初步调查,全区已发现地质灾害点4530处,其中滑坡1100处、崩塌1700处、泥石流30处、地面塌陷1750处,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地质灾害点1200处。1992年以来,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共359处,造成369有死亡,260余人受伤,经济损失约1.74亿元。 灾魔无情人有情。在抗地质灾害一线上,广西国土资源工作者勇斗灾魔,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2003年4月18至2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表彰会”,广西的柳州市、永福县、田林县等3市、县的国土资源局荣获先进集体,陆舟等7人荣获先进个人。为表彰先进,激励后人,本刊对这些先进集体和部分先进个人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7.
<正>连续5年未发生因地灾造成伤亡事故——平果县降伏灾魔作恶战果喜人。从2003年以来,这个县自筹和申请资金1350万元,先后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102处,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今年以来,栾川县着力构建县、乡(镇)、村、组四级联防体系监测预警网络,目前,全县1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实现了四级联防监测预警。栾川县政府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乡(镇)和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防灾工作。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村设立兼职地质灾害防治“协管员”,负责本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开化县国土资源局在主汛期即将到来之际,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职责,把执政为民落到实处,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力度,将防灾责任落实到人,做好因降雨可能弓l发的地灾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全面排查制度。成立全县地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各乡镇成立防治指挥部,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并落实专人对各乡镇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巡查,对巡查情况登记上册,按险情分类。逐一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二是观测记录制度。把本级方案和预案中所列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监测人、责任人,实行动态监测,对重点隐患点指定专人进行专门巡查监测,捕捉前兆,预测趋势,一有地灾前兆发生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充分掌握防治主动权。三是24小时值班制度。  相似文献   

20.
人汛以来,鸡西市国土资源局以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为防汛工作重点,以全天候监测为手段,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对全市21处主要地灾隐患点进行排查,有效防止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