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调节受损(IGR)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种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体检的老年人群中IGR患者非常常见。IGR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的人群,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IGR 对于减少糖尿病发病率以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意义重大[1]。本中心对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作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检测,结合认知和行为量表评估,对筛检出的IGR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健康宣教和健康干预,探讨健康管理对老年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42例IG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观察组给予生活方式+阿卡波糖干预治疗,治疗1年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干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空腹血糖(FPG)、糖耐量试验(OGTT)后2 h血糖(OGTT-2h 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OGTT实验后2 h胰岛素(OGTT-2 h 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糖尿病年转化率分别为8.4%、4.2%,正常葡萄糖耐量(NGT)逆转率分别为16.9%、71.8%,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治疗后FPG、OGTT-2h PG、TC、TG、FINS、OGTT-2h INS、ISI及HomaIR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GR给予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辅以阿卡波糖干预是一种更积极、更有效,且安全、依从性好的措施。阿卡波糖不仅对单纯性糖耐量受损(I-IGT)有效,对单纯性空腹血糖异常(I-IFG)、混合性糖调节受损(CGI)也有效,CGI较其它两亚型更易转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邢峰丽  崔颖  尹中  刘梅珍  张伟 《临床荟萃》2010,25(23):2085-2087
糖调节受损(IGR)是指空腹血糖和(或)餐后血糖高于正常但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代谢状态,分空腹血糖受损(IFG)和葡萄糖耐量受损(IGT)。IGR现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必经阶段,如不进行干预,则大部分患者可逐渐发展为糖尿病,因此如何防止IGR发展为糖尿病,甚至使其恢复到正常糖耐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糖调节受损(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IGR)也称为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fastingglucose,IFG)、糖耐量受损(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和空腹血糖受损伴糖耐量受损(IFG/IGT)。IGR是发展成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也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最后关口。最新的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药物干预具有长期疗效和卫生经济学益处,所以指南并不推荐使用药物干预的手段来预防糖尿病,而是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向爱华  程芳  许勤 《上海护理》2010,10(6):34-36
目的调查健康体检人群中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现状并给予健康教育。方法 2009年5月,我们对南京某地区1 330例健康人群体检资料中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检测结果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1 330例体检人群中,IGR295例,占总人群的22.3%,其中糖耐量受损(IGT)为236例,占总人数的17.8%;空腹血糖受损(IFG)22例,占1.7%,IFG+IGT为37例,占2.8%。结论 IGR人群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应重视对这类人群的IGR和糖尿病(DM)相关知识与行为的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35名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实验组患者实施生活干预,对照组在知情原则下基本维持原有生活状态。两组患者分别于6个月、1年后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后6个月、1年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施生活干预使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使糖调节受损患者转归为正常血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联合药物干预对糖调节受损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的糖调节受损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65例,给予生活方式联合药物的综合干预治疗,评估干预前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综合干预治疗后,患者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干预前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前后患者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更好地降低糖调节受损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闵选瑜 《全科护理》2011,9(32):2952-2953
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与工作压力的增大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潜在因素。糖调节受损(IGR)包括单纯糖耐量低减(I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以及混合型糖调节异常。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认为,IGR是健康人发展  相似文献   

9.
葡萄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GR)是糖尿病前期的一个状态,血糖水平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它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ycaemia,IFG)[1].糖调节受损可以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风险,也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如肾脏、视网膜等病变[2,3].除药物治疗外,健康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等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糖,减少糖尿病发病率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本次研究通过对116名IGR患者进行运动干预,探讨其对糖调节受损患者健康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药膳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膳食联合生活方式(糖尿病知识教育、运动、饮食、减肥等)干预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将社区200例IGR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n=67),予一般糖尿病教育,对照组(n=67)予生活方式指导,干预组(n=66)予生活方式指导联合中药膳食干预。18个月后比较三组IGR患者转归情况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空白组、对照组、干预组三组IGR患者逆转为正常血糖分别为5.97%,29.85%,59.09%;稳定在IGR阶段者分别为79.10%,64.18%,37.88%;发展为糖尿病者分别为14.93%,5.97%,3.03%;对照组、干预组与空白组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FBG,2hPG及BMI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IGR患者,在生活方式指导的同时进行中药膳食干预,可进一步降低FBG及2hPG,并改善IGR患者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神经损害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 对40例IGR患者(IGR组)、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40例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四肢神经传导检测,对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GR组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NCV)减慢(P<0.05);T2DM组各神经NCV均减慢(P<0.05),以胫神经、腓总神经减慢显著(P<0.01)。IGR组和T2DM 组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程度重于运动神经,下肢重于上肢(P<0.05)。FBG、2 hPBG、HbA1c水平是IGR患者发生神经传导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GR患者早期神经损害在血糖轻微出现异常时已出现,电生理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临床病变,可用于IGR患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糖调节受损门诊初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一般行为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15mg/d,连续12周。干预前后分别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FBG)及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BG)及胰岛素(2hl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功、肝功,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结果 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干预组干预前后体重、腰臀比、肾功、肝功无变化;干预后BMI、血压、FBG、2hBG、FINS、2h1NS、HbA1c、TC、TG、LDL-C均降低,HDL-C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吡格列酮干预IGR患者,可明显改善其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糖调节受损的病变特点和干预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糖调节受损被认为是糖耐量正常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过渡阶段,此时患者空腹血糖(FPG)或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OGTT2h)血糖水平已经超过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在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分型中糖调节受损共有3种表现形式即:①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63例健康体检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52例,糖调节受损(IGR)组73例,糖尿病(DM)组38例。用稳态模型(HOMA)指数计算空腹状态下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DM组体重指数(BMI)、腰围(W)、臀围(H)、腰臀比(WHR)与NG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IGR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BMI具有统计学意义。NGT组HOMA-IR与DM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但IGR组与D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HOMA-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GTT可以提高DM和IGT的检出率,尽早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15.
糖调节受损(impaircd gIucose regulacion,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glucose,IFG)和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具有发生糖尿病的倾向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1].有报道IGR患者存在着微循环障碍[2],提示糖尿病微血管改变早在IGR阶段就已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家庭医师管理模式下干预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的转归情况。方法 对上海闵行区梅陇社区随机抽取1353例成年常住居民,筛查糖调节受损(IGR)者,入选评估IGR各亚组临床基线特征、稳态模型法(HO‐MA)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β细胞功能指数,家庭医生健康管理1年后,复查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 1353名居民中,检出IGR患者110例,检出率8.13%。IGR患者中又分为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n=15)、糖耐量受损组( IGT组,n=87)及混合糖调节受损组(CGI组,n=8),各亚组患者年龄、性别、BMI、腰臀比、血压、血脂、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间 HOM A‐IR指数CGI组最高,HOM A‐β指数IFG组最低( P <0.01)。110例IGR患者转归正常糖耐量57例,仍为IGR 45例,糖尿病8例。结论 IGT是IGR的主要存在形式;家庭医师管理模式下IGR转归为正常糖耐量为51.81%,IGR为40.9%,糖尿病为7.27%。  相似文献   

17.
糖调节受损(IGR)被认为是正常人和糖尿病(DM)之间的一种血糖代谢异常状态,是DM自然病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又可分为单纯性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性糖耐量低减(I-IGT)、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低减(IFG/IGT).临床研究证实:IGR具有一定的可逆性,适当的干预能改善其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转归的影响. 方法:将135名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实验组患者实施生活干预,对照组在知情原则下基本维持原有生活状态.两组患者分别于6个月、1年后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后6个月、1年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施生活干预使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使糖调节受损患者转归为正常血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新霞  童南伟 《华西医学》2005,20(1):201-202
糖调节受损(IGR)包括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糖调节受损(IFG),美国糖尿病学会(ADA)(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报告中将IGT列为碳水化合物代谢病变自然过程的一个时期或阶段,而IFG指非糖尿病性的空腹高血糖.也有将IGT和IFG统称为“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代表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而且两者都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现已认识到IGR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标志,因而对IGR的干预就十分重要。目前针对IGR的研究报告有非药物(饮食,生活方式改变)及降糖药物(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但是在一些非降糖药的临床试验中也发现了某些药物有降低糟尿病发生率的作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动治疗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86例IGR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定量热卡消耗运动处方制定运动治疗方案,对照组不作运动干预。随访6个月,监测两组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观察IGR的转归。【结果】6个月后,实验组FPG、OGTT2hPG、HbAlc%、FINS、TG、TC、LDL—c、HOMA—IR均较实验前下降,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和P〈0.01)。实验组HDL—C较实验前升高(P〈0.05)。实验组无1例转为2型糖尿病,而对照组有8例转为2型糖尿病。【结论】运动治疗能够有效改善IGR的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改善IGR的预后和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