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羊乳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与牛乳相比更接近人乳,且更易消化吸收,而羊乳的膻味限制了其消费。研究指出,生物发酵方法可改善羊乳的膻味特征,提高感官品质。此外,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胞外多糖等功能性活性物质,并且伴随着羊乳中蛋白质降解,发酵产品中产生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抗菌活性、ACE抑制活性等多种具有健康功效的活性肽,强化了发酵羊乳的价值。因此,采用微生物发酵方法生产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发酵酸羊乳是羊乳加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对羊乳发酵菌株及发酵工艺进行了总结分析,阐述了其对发酵羊乳口感、风味及功能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综述了风味羊乳发酵制品创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健康美味的酸羊乳产品研发及推广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
羊乳含有丰富的营养,但因其具有膻味,影响了消费者对羊乳制品的选择。系统地介绍了羊乳膻味的形成机理,阐述羊乳膻味在生产、运输、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并分析了影响膻味强度的因素。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羊乳除膻技术研究的新进展,具体讨论了物理、化学、生物除膻技术和综合除膻技术的方法、原理及其应用局限性,以期为今后研究出更合理、更方便的除膻方法提供借鉴与参考,打破羊乳因膻味在发展上所受到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不同泌乳期羊乳和牛乳的高通量定量乳清蛋白质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  吴欣雨  贾玮 《食品科学》2022,43(10):107-113
利用高分辨质谱技术获取牛初乳、牛常乳、羊初乳和羊常乳的乳清蛋白组轮廓,基于其非标记定量强度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结果发现牛初乳和牛常乳在蛋白质组成方面较羊初乳和羊常乳更相似,同时筛选出羊乳中丰度较高的9 种蛋白用作标志物区分这4 组乳样。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羊乳中的高丰度蛋白大部分与免疫应答和代谢过程有关,说明羊乳更有助于新生儿建立抗微生物感染的免疫系统。该研究可加深对羊乳蛋白的认识,对牛乳及其制品的营养改良和母乳替代品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支链脂肪酸作为新兴生物活性物质备受关注。羊乳营养价值丰富,其支链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与母乳最为接近,分析影响羊乳中支链脂肪酸组成的因素对羊乳资源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萨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2个品种和山东、陕西地区4个养殖区奶山羊的羊乳支链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萨能奶山羊的羊乳中支链脂肪酸成分组成较关中奶山羊的羊乳中支链脂肪酸成分组成丰富,山东萨能奶山羊anteiso-C17∶0显著高于陕西省3个养殖区,陕西省3个养殖区羊乳的异构支链脂肪酸占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本文从支链脂肪酸组成角度揭示了萨能奶山羊的乳营养更丰富,陕西地区萨能山羊乳和山东地区关中山羊乳中支链脂肪酸组成更加贴近母乳。  相似文献   

5.
羊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与其他乳相比营养组成最接近母乳。羊乳中的脂肪球小,乳糖含量低,并含有丰富的腺苷三磷酸促进乳糖的分解,更适于具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亚洲成年人和婴幼儿饮用。国内外对羊乳及羊乳粉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由于羊乳产量过低,价格高,不法商家在羊乳及羊乳制品中容易掺入一些价格低廉、方便易得的牛乳及牛乳源成分不时有报道。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健康,规范市场,避免进出口贸易损失,鉴定纯正的羊乳及制品,检测其中的掺假牛乳源成分十分迫切。从免疫学法、色谱法、电泳法、基因检测法等方面综述了目前羊乳及羊乳制品中牛乳源成分鉴别和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别测定人乳、牛乳、羊乳氨基酸组成。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等指标全面评价3种乳乳清部分营养价值。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的酰胺Ⅰ带和酰胺Ⅲ带测定3种乳中乳清蛋白的天然二级构象。结果表明:羊乳乳清部分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为0.450,全鸡蛋蛋白贴近度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贴近度分别为0.919 7、0.925 0,2种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分别为68.47、76.56,在氨基酸营养评价上营养价值较高。羊乳乳清蛋白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比例为20.26%,与人乳的27.37%更为接近,一定程度上更利于人体吸收。因此,羊乳是相比牛乳较好的婴幼儿功能性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7.
牛羊乳蛋白组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羊乳被国际营养学界誉为"奶中之王",逐渐被人们列为日常生活的营养保健佳品。该文对羊乳和牛乳的蛋白组分(主要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变异体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综述,并且对两者酪蛋白胶束的差异进行了比较,为羊乳检验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鱼胶原蛋白的概念、一般特性、营养成分及其功效;鱼胶原蛋白可应用在羊乳汁制品,并强化羊乳制品营养.鱼胶原蛋白在羊液态乳的生产过程中对液态乳的稳定性有很大的改善,在羊乳中的应用使鱼胶原蛋白和羊乳中的钙结合,形成最佳搭档.  相似文献   

9.
羊乳具有营养价值高、蛋白质组成更接近人乳、脂肪球直径小及致敏性低等优点, 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受到消费者和乳品企业的青睐。近年来我国羊乳产业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 但由于受羊乳产量和养殖规模的限制, 羊乳价格昂贵, 市场中存在羊乳及其制品掺假牛乳的现象, 且掺假手段多样, 难以辨别。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保障羊乳市场良性发展, 羊乳及其制品的纯正性、真实性检测已经成为热点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基于乳中蛋白质、脂肪和核酸差异的羊乳中牛乳掺假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介绍和探讨了各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应用中的优缺点, 同时展望羊乳掺假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旨在为牛羊乳混合掺假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料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苹果渣和复原羊乳为主要原料,生产固体复合发酵乳饮料。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苹果渣复合发酵乳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复原羊乳量30%,43℃发酵8h,接种量5%,木糖醇5%。营养评价结果证明,此工艺参数生产的固体复合发酵乳饮品营养丰富、均衡,风味纯正,是一种风味纯正的饮料。  相似文献   

11.
在素食主义、膳食营养以及环境友好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替代动物源食品的植物基饮食近年来在全球得以快速发展,植物基代乳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受到科研、产业界及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回顾了国内外植物基代乳产业发展和研究现状,针对关注度高的植物基代乳营养功能特性、加工技术及品质提升等的科研进展和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对比分析了牛奶和常见植物基代乳的营养组成,介绍了植物基代乳在健康功效研究方面的初步成果;系统梳理了植物基代乳加工过程中涉及的原料预处理、研磨、酶解、均质、杀菌等的关键技术环节及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探讨了目前此类产品在稳定性、风味口感、营养品质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从原料加工适宜性,绿色、先进加工技术选用以及植物基新资源挖掘等几方面,对产业的科技创新和未来发展重点提出部分建议,以期为促进植物基代乳这一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山羊乳及相关制品由于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健康功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山羊乳属于一种资源稀缺型特种乳,与牛乳相比,其干物质含量较高、易消化,且致敏性较低,还是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良好来源。因此,山羊乳可用于加工制作适合各种人群的保健性能产品,也可作为益生元和益生菌等功能成分的载体。本文就山羊乳营养成分、功能特性以及加工处理等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进行综述,着重介绍山羊乳相关制品预防与缓解多种疾病的作用与机制,为山羊乳高值化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绵羊奶是我国乳制品工业的"新增量",养殖规模和产奶量快速上升,然而,我国目前的绵羊奶产业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化加工制品几乎为零.绵羊奶营养价值高,总固形物在各种乳源中含量最高,除了具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外,绵羊奶的活性功能因子丰富,乳铁蛋白、活性肽、乳脂肪球膜及低聚糖的组成、含量和生物活性与牛...  相似文献   

14.
直接超高温(direct ultra-high temperature,dUHT)牛乳是蒸汽直接接触牛乳快速加热,然后通过闪蒸迅速蒸发水分,具有热负荷能低、最大程度保留牛乳营养和风味等优点,有望成为继UHT乳的新一代高品质液态乳制品。目前我国dUHT乳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dUHT乳的营养全面,但其贮存过程中有时出现沉淀、老化凝胶等品质问题,影响了产品货架期。dUHT乳的贮存稳定性影响因素非常复杂,乳清蛋白的热不稳定性是影响dUHT乳贮存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dUHT乳生产基本原理,探讨了乳清蛋白分子间、乳清蛋白与酪蛋白和纤溶酶等物质之间的交联反应机制及其对dUHT乳贮存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dUHT乳的加工技术优化升级和我国dUHT乳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阳  张希  李杨  冯凤琴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3):347-352
特种乳是指牛乳以外的其它家畜乳,具有独特的口感与营养价值,能满足不同民族及地区消费者的特殊饮乳需求,特种乳的加工技术也是乳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牦牛乳、羊乳、马乳等特种乳及其乳制品的加工技术进展,为特种乳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期丰富乳制品品种,推动我国各品种乳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羊乳和牛乳为研究对象,基于脂质组学技术,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检测生乳、巴氏杀菌乳、发酵后酸乳3 个阶段样品的脂质特性。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共检出27 种脂质亚类包含1 607 种脂质分子。巴氏杀菌对牛乳和羊乳的脂质特性基本无影响,而发酵使牛乳和羊乳的脂质特性产生显著变化,尤其是大幅下调了溶血型磷脂含量;分别筛选出27 种和23 种脂质分子可用作鉴定巴氏杀菌处理和发酵样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提供了牛乳和羊乳及其酸乳的脂质特性和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为酸乳加工过程中热处理和发酵阶段对乳脂的影响提供了分子基础,有助于对酸乳终产品质量和营养特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攀升,人民群众对营养健康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提升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已成为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建立多部门联动的营养健康工作体系,推出了很多新政策、新举措,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总体还处于逐步探索完善的阶段,依然面临着膳食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法规标准不健全、人才培养不系统等问题。建议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改变营养观念、推进区域攻坚、健全法规标准、完善人才体系,提升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In the century of research chronicled between 1917 and 2017, dairy goats have gone from simply serving as surrogates to cows to serving as transgenic carriers of human enzymes. Goat milk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nutrition for millennia, in part because of the greater similarity of goat milk to human milk, softer curd formation, higher proportion of small milk fat globules, and different allergenic properties compared with cow milk; however, key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 limit its suitability for infants. Great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not only to protein differences between goat and cow milk, but also to fat and enzyme differences,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physical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goat milk and milk products. Physi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pecies necessitate different techniques for analysis of somatic cell counts, which are naturally higher in goat milk. The high value of goat milk throughout the world has generated a need for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to detect adulteration of goat milk products with cow milk. Advances in all of these areas have been largely documented in the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JDS), and this review summarizes such adva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